| 天津站|
征集门类:中国书画、瓷器及古董珍玩、古典家具及工艺品、古籍善本、邮品钱币
时间:2月12日 星期日
9:30-11:30 13:30-17:00
2月13日 星期一
9:30-11:30 13:30-16:00
地点:利顺德大饭店
天津市和平区台儿庄路33号
咨询电话(010)8592 8288
一座巴洛克风格的白色三层小洋楼在闹市中静静矗立着,略显斑驳的建筑依然保留着优雅的古典气质,又仿佛一声历史的叹息。
1924年,少帅张学良进驻天津,在这里居住了近7年。一时间,这座小楼高朋满座,腾蛟起凤,成为津门名流荟萃之地。
张学良酷爱收藏,一日,他得到一件多位著名藏家递藏过的珍贵明代手卷——顾正谊《秋林归棹图》,展开来看,上面还有董其昌、吴治、梁辰鱼、莫是龙、丁云鹏、孙枝、陆应阳等诸家的唱和诗题。张学良大喜过望,赵一荻也欣然为此卷缝制了锦缎包袱。
时光流转,九十年后,这件手卷亮相于中国嘉德2020年秋季拍卖会,一段尘封的风云往事就这样被重新铺展开来,人们不禁会想起,佳人用纤纤素手缝制锦缎的那个美好的午后。
近百年前津门的历史碎片,在嘉德的槌起槌落之间,联缀成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并将一代代流传下去……
2015年初,雪后的多伦多。
一位华人面孔的老者为嘉德的征集团队带来了一副对联和一轴画。打开看,竟是张伯驹先生的十一言长联:“绍兴剩水残山留赵家半壁,箕子三韩万姓存殷氏一支”。
“这是伯老写给我的嵌名联。”老人一开口,带着浓重的天津老派口音。老人是天津人,名叫杨绍箕,是张伯驹先生的门生,也是忘年交。
张伯驹先生的少年时代曾在天津度过。彼时,这位公子家中院内植有一株海棠,让他一见钟情。定居北京后,他几乎每年都要来两次天津,回当年居住的南斜街温故,在燕园和人民公园赏海棠。他曾感慨:“风来落英满地,如铺锦茵,余愿长眠于此,亦海棠颠也。”天津的海棠,是他怅惘的回望,也是岁月的念想。
伯老最爱吃天津的煎饼果子。一次,杨绍箕准备来京,伯老写信给他:“年假来京,望将空城计研究带来有所用,并望带四五个煎饼果子。” 信极短,却表达了老人对旧时美食的急切向往。
伯老晚年每次去天津,杨绍箕都会陪他赏花,与他唱和,那些日子成为两人共同的温暖回忆。
1980年,伯老再次去天津看海棠,在友人的簇拥下,他拄着拐杖站在怒放的海棠树下,留下了最后的海棠花影。
一年后,杨绍箕赴京与伯老匆匆告别后,南下香港。又一年后,伯老驾鹤西去。1980年的海棠芳草,成了他们一起最后的春游。
35年后,中国嘉德从杨绍箕先生处,征得先生书画十件,组成“丛碧流芳——杨绍箕藏书画集珍”专题,亮相中国嘉德2015春拍“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2016年,杨绍箕又将一直细心珍藏张伯驹信札共五十余通,交付嘉德上拍。那是张伯驹人生中最后五年的往来信札。
天津,就是这样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中国嘉德一次次与天津结缘,在这里,不仅寻访到很多珍稀的藏品,也领略了津门藏家的风采,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收藏的价值与意义。
2月12日,让我们再一次相约津门。
中国嘉德联系方式(滑动查阅)
文章转发自中国嘉德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