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卖行 - 2022年10大拍卖公司排行榜

【拍卖资讯】中国书画·荣名为宝——名家书画作品专题

  • 北京荣宝拍卖
  • 2023年1月31日09时










北京荣宝2022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预 展Preview

02/20-02/21



拍 卖Auction

02/22


展拍地址

北京嘉里大酒店

(朝阳区光华路1号)








“中国书画·荣名为宝”专场是北京荣宝近现代名家书画的品牌专场,向来以传承有序、来源清晰的精品路线为宗旨,吸引众多藏家目光并备受追捧。本季“荣名为宝”专场推出名家力作六十余件。其中黄宾虹《双峰古刹图》、齐白石《三寿图》《松鹰图》、李可染《渡江图》、傅抱石《延安图》、钱松喦《福寿之松图》、宋文治《太湖之晨》皆来源清晰,且出版于重要出版物。





精 品 赏 析







中国书画·荣名为宝专场

黄宾虹作品

306

黄宾虹(1865-1955)

双峰古刹图

设色纸本镜心1953年作

钤印:黄宾虹

款识:癸巳立春,宾虹年九十。

鉴藏印:荣宝斋收藏

说明:此作品为荣宝斋库出作品。

出版:《荣宝斋珍藏8·绘画卷八》P75,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9月。

88.2×34cm.约2.7平尺

RMB: 2,000,000-3,000,000


此幅《双峰古刹图》为黄宾虹于1953年所作,此时黄宾虹已经90岁高龄,极具他此时期的“黑宾虹”典型面貌,绘画风格已然自立面目,画面沉稳凝练,意境高古清幽,笔苍墨润,道法自然,浑厚华滋。黄宾虹“黑宾虹”风格的形成,有其内在的发展脉络。黄宾虹70 岁前后“入蜀方知画意浓”,经历了第一次蜕变,但严格说来,80岁左右以后的山水作品才开始真正的“黑”,黄宾虹89 岁因白内障视力几无,90岁经过白内障手术后双目复明。即便如此,他仍需借助放大镜才能看书作画,但他反而激情迸发,自由挥洒,创作了许多令人惊奇的佳作,笔墨出神入化,妙不可言。这个阶段的山水看似画面黑灰结合、重现灰白,实则人生于画理之境界超前未有。黄宾虹曾言:“皴法变化极多,打点亦可作皴,古人未有此说,余与写生中悟得之。”可以见得,其在以“点”作皴上,开创了画史之先河。他的画中,无论“点”是大是小,用笔都十分苍润饱满。







中国书画·荣名为宝专场

齐白石作品

309

齐白石(1864-1957)

三寿图

设色纸本镜心1941年作

钤印:齐大

款识:三寿图。辛巳五月中,九九翁齐白石晨起凉畅,把笔一挥。

鉴藏印:荣宝斋收藏

说明:此作品为荣宝斋库出作品。

出版:

1.《CHINA A GENERAL SURVEY 中国概貌》,外文出版社,1979年。

2.《齐白石精品选·1986年挂历》12月份,1986年。

3.《1987年挂历·齐白石国画作品》1月份,上海市包装装潢工业公司,1987年。

4.《1988年COSCO挂历》2月份,中国远洋运输公司,1988年。

5.《齐白石画集》图73,外文出版社,1991年。

6.《齐白石全集·第五卷》P102,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10月。

7.《荣宝斋珍藏7·绘画卷七》P206,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9月。

8.《荣宝斋珍藏绘画题跋·齐白石》P98,荣宝斋出版社,2016年12月。

101×34cm.约3.1平尺

RMB: 4,000,000-6,000,000


齐白石善以民间吉祥寓意的题材入画,以写意方式表现,文人画意味浓厚。此幅《三寿图》取“长寿、幸福、吉祥”之意,从中可见其晚年用笔构图之洒脱老辣,画中以洋红泼写硕大的寿桃果实,跃然纸上,色彩鲜艳可人;桃实加以少许柠檬黄,红黄二色搭配恰到好处。后以花青写出桃叶,再用浓墨勾勒叶筋,设色浓重艳丽。桃子掩映于桃叶之中,布局匠心,疏密有致。桃叶随风吹拂,枝干树叶的凝重苍劲与桃子的鲜润娇艳形成鲜明对照,映衬出热烈喜庆之意境,寓意美好吉祥。此作为荣宝斋库出作品,并刊载于多件权威出版之中,如此精彩之晚年佳作不为多见,殊为难能可贵。







中国书画·荣名为宝专场

齐白石作品

310

齐白石(1864-1957)

松鹰图

设色纸本立轴1925年作

钤印:老白、大匠之门

款识:乙丑秋八月,齐璜。

鉴藏印:荣宝斋收藏

说明:此作品为荣宝斋库出作品。

出版:

1.《荣宝斋三十周年纪念册》P90,荣宝斋、中华商务联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1980年。

2.《荣宝斋珍藏·卷7》P77,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

178.5×47.8cm.约7.7平尺

RMB: 8,000,000-12,000,000


松鹰是齐白石最喜欢也是最擅长的题材之一。松与鹰两个意象的结合象征了一种刚劲、坚韧、不屈与博大,托物言志,寄托了他的人生理想。正如他在一首题《鹰》诗中写道:“连年看汝立,嘴爪世应稀。杀气层霄上,飞搏众岭低。”是幅《松鹰图》以淡而润的墨色写松干,虬曲的松干和细密的松针均以带有篆书笔意的线条徐徐写出,松针密密重重,繁而不乱,笔笔交代。树干的粗率、洒逸,与松针的细腻形成对比,线条刚强又不乏韧性,整个树干树枝之间,墨色的干湿浓淡对比,十分强烈却又浑然一体,枝条穿插之间组织得既具丰富性又疏朗清逸。画家以过人笔力表现出了松树苍劲的风姿。画幅上端一只雄鹰静立在松干上,侧身回眸,远瞩前方,鹰之造型写实,喙、眼睛及爪以劲健的墨线勾出,喙尖锐而弯曲,带有利钩的趾爪十分有力,紧紧抓住树干。用赭石与淡墨皴擦出羽毛的结构,蓬松丰满而富有质感。再以数笔阔画出正羽和尾羽,笔画层次分明,生动自然。再以焦墨勾勒出喙和眼睛,使得雄鹰炯炯有神使人感受到一种独立苍茫有所思的英雄孤傲之气。







中国书画·荣名为宝专场

李可染作品

322

李可染(1907-1989)

渡江图

设色纸本立轴1964年作

钤印:李可染、李、废画三千

款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一九六四年二月写,可染,北京。

鉴藏印:荣宝斋收藏

说明:此作品为荣宝斋库出作品。

出版:

1.《荣宝斋珍藏·卷5》P241,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

2.《荣宝斋日历2015荣宝斋珍藏书画选(二)》八月十三日页,荣宝斋出版社,2015年。

70×45.7cm.约2.9平尺

RMB: 8,000,000-12,000,000


《渡江图》是李可染以毛主席《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意精心创作的革命历史题材画作,描绘的正是解放战争的关键战役—渡江战役的场景。近代文学家郭沫若曾评《“百万雄师过大江”——读毛主席新发表的诗词之一》:这一首诗是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万古不磨的丰碑。而李可染的《渡江图》正是这座丰碑的“铭刻”。

此幅作品以渡江战役的场景入画,前景详细描绘帆船,红色的帆船浩浩荡荡,更多的帆影隐没在苍茫风雨之中。与历史照片中帆船的形态如出一辙,显示出画家严谨的写生态度。红色,在中国人眼里,代表着希望、生机等;从心理学上,红色能刺激人的心理,使人精神亢奋、激动,因此,用红色来描绘充满斗志,充满精神的百万大军,更好地表现了中国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宏伟气势。







中国书画·荣名为宝专场

傅抱石作品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325

傅抱石(1904-1965)

延安图

设色纸本立轴1961年作

钤印:抱石、一九六一

款识:塔景凌霄汉,钟声扣白云。此明人詠(咏)延安句也。碑现存专署交际处,去秋瞻礼即宿于是,聊记印象,并志不忘。辛丑春,抱石。

鉴藏印:荣宝斋收藏

说明:此作品为荣宝斋库出作品。

出版:

1.《傅抱石全集·4》P196-P197,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

2.《荣宝斋珍藏5·绘画卷五》P143,荣宝斋出版社,2012年。

45.3×68.6cm.约2.8平尺

RMB: 4,000,000-6,000,000


1960年9月15 日在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的支持下,“开眼界,扩胸襟,长见识”,傅抱石率领江苏省中国画写生工作团一行十三人离开南京,开启了历时三个月的写生之路,相继走访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东等六省十几个城市,瞻仰革命纪念地,游览风景名胜,参观工矿企业,成为当时中国绘画界一件极为轰动的大事,而这也将1950年以来的中国画写生活动推向一个历史的高潮。

傅抱石曾满怀激动地表示:“我们对革命遗址的参观访问,是此行中受教育最深的主要部分,特别我们几个年纪较大的人,都是从旧社会过来,在如此现实,如此具体又如此感人的教育下,不得不让画面上来反映它们、歌颂它们。” 这次开阔胸襟的写生经历,使傅抱石先生接受了一次彻底的革命精神洗礼,不仅留下了大量的写生画稿,也创作出了一批宏伟巨作,不断将歌颂新时代的主题结合个人主观感受注入画幅之中。这幅创作于 1961年《延安图》即是此时而生,正处于傅抱石先生山水创作的鼎盛时期,实为荣宝斋收藏之精作。

此作延续了傅抱石先生所特有的“抱石皴”笔法,以散锋乱笔为之,右侧近景群山巍峨,松林葱郁,以深墨写之,远景疏笔淡墨仅取其影,运用了重叠移动的视点,层层推进,极具咫尺千里之势。亦可见其不断尝试探索的新笔意趣,笔墨更为潇洒雄健,画风愈加自由奔放,极为精彩非凡。此画可谓是先生追求新变革的惬意佳作,在其艺术变革之路中占有显著的位置。







中国书画·荣名为宝专场

钱松嵒作品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329

钱松嵒(1899-1985)

福寿之松图

设色纸本立轴

钤印:钱、松岩、大好河山

款识:福寿之松。逭暑承德,曾于须弥福寿之庙见此古松,归而写之,即以福寿之松名斯图。钱松嵒作并记于万寿山前。

鉴藏印:荣宝斋收藏

说明:此作品为荣宝斋库出作品。

出版:

1.《荣宝斋珍藏·卷5》P97,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

2.《荣宝斋日历2014馆藏书画珍品》五月卅一日页,荣宝斋出版社,2014年。

3.《艺术品》总第68期封面,荣宝斋,2017年。

83×109cm.约8.1平尺

RMB: 1,800,000-2,800,000


须弥福寿之庙,又称“班禅行宫”,是清代乾隆皇帝为迎接西藏六世班禅入觐朝贺乾隆帝七旬庆典而仿照班禅居所扎什伦布寺形制兴建。乾隆帝在避暑山庄为他举办了欢迎仪式,并亲到须弥福寿之庙探望。须弥,藏语名“札什”,“福寿”藏语名“伦布”。须弥福寿的意思,是像吉祥的须弥山一样多福多寿。

此作品尺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在整体格局上欣赏,突出了松树的凛凛雄姿,充分展示了“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君子之风。松树虬干有力地,而松针枝叶千笔万笔,繁复中见简净之趣。松树的风姿与寺庙的庄重,联结在一起,并与远山的蜿蜒之态相应成趣,使通篇气息回环贯通。







中国书画·荣名为宝专场

宋文治作品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337

宋文治(1919-1999)

太湖之晨

设色纸本立轴1973年作

钤印:宋文治印、江山如此多娇

款识:太湖之晨。一九七三年八月写于苏州洞庭东山,宋文治。

鉴藏印:荣宝斋收藏

说明:此作品为荣宝斋库出作品。

出版:

1.《荣宝斋珍藏·卷6》P198、P199,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

2.《荣宝斋日历2014馆藏书画珍品》八月一日页,荣宝斋出版社,2014年。

93.6×179cm.约15.1平尺

RMB: 2,000,000-3,000,000


《太湖之晨》以全景式的构图展示,构图恢宏,气象雄伟,笔墨雄强恣肆,设色清雅亮丽。画家先从近景着手,然后渐渐将景色推远。先画山川,行笔顿挫,浓淡相宜。山体与树木相互掩映;湖岸的房屋靠山而居,红瓦白墙以及高压线架暗示着人们的美好生活。洞庭青草,更无风色,清晨的太湖是收敛的,神情清怡,空灵喜净,烟霭不生,其湖上,素鸟点点,小舰无依,潋然而静好。以大面积留白来表现太湖水,虚实结合而又不显虚轻实重。而远处的水面、山峦、烟缕则概括得疏淡迷离。

在色彩上,强化远近层次,近实远虚,使之远近分明,浑然一体。他的远景除了对淡墨的控制之外,很多时候是在半湿或全湿的状态下刻画的,因此会产生一种朦胧美,很悠远又很宁静。湖上水雾之气的质感跃然纸上。绿田中飘忽而过的几缕白云,让整幅作品完全灵动了起来。









- The End -







点击获取电子图录



\|/







北京荣宝网拍小程序现已开通

敬请收藏,期待您的参拍!


北京荣宝网拍小程序,长按前往关注!

关注北京荣宝拍卖网拍服务号,及时获取最新拍卖信息!



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琉璃厂西街36号
咨询电话:010-83159597
官网:www.rb139.com
扫下方二维码加关注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