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西泠秋拍
李含渼《嘉兴八景图》封面、郭麐题耑
《嘉兴八景图》中八景在如今地图上的
地理位置
01
三 年 前 的 新 闻
《南湖晚报》 嘉兴新闻 考古重大发现
2019年10月,嘉兴。
一批地下文物出土,“千年古刹”东塔寺揭开神秘面纱。
人们热议。如何重新找回嘉禾八景、七塔八寺。
杭嘉湖,又五百年,文化人士回首。
电视画面切到考古实况,报纸连载跟踪报道。
新闻或许会在集体记忆里翻页,但对于一个特殊的“我”,旧闻是未被填河拆桥的族望。
深记着,“我”的曾祖父,是大明朝承德郎、礼部精膳司主事、嘉兴邑人—— 李日华。
李日华不仅著有《味水轩日记》,还是《天启嘉兴县志》总裁,他提出“有形可陈,则为具图”之论,此为李含渼本作品完美继承。
02
未竟的事业崇祯版《嘉兴县志》
八个曾孙中 独李含渼以画笔继承“志”愿
李日华(1565 -1635),嘉兴文化巨子,兼具官僚、文人、画家和鉴藏家多种身份。退隐故乡后二十年一部《味水轩日记》,被当今视为观察明末江南文人画世界的宝典。
我们已无法确知,李日华心中《味水轩日记》是否有明确的目标读者,但其倾尽晚年却仍未竟的“大作”,实为一部县志。
现藏本《崇祯十年 ·嘉兴县志》,实质是以李日华出任总裁的《天启 · 嘉兴县志》为核心。李日华包揽了前十卷的写作,其子李肇亨则参与了后十四卷大部分。李日华受邀修志未成便去世,除儿子以外,续编者皆为其密友、弟子。
李含渼款识钤印
当“我”的同辈族兄弟努力传钞、出版曾祖父的《味水轩日记》时,“我” —— 也就是《嘉兴八景图》画册的作者 —— 李含渼,更以自己的方式成功地纪念了不凡的“总裁曾祖”。
李含渼《嘉兴八景图》,是如今“嘉禾八景”版本的源头。既准确呈现景致的方位,尤其是千年东塔寺的地理位置,更精准承袭了李日华所纂《嘉兴县志》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民生思想。
凭着对透视的把握可谓驾轻就熟,含渼对家乡的景色进行了忠实的描绘。这种精准而诗意的乡情,透露出对曾祖李日华的儒家哲学、文艺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嫡传沿袭。
简阅画册,看似从前烟雨这般风。左图右志,照见文人责任几春秋。
这一切,唯有将李日华版《嘉兴县志》一铲三尺,才能体味万一。
03
“八景”怎么选?讲民生!
《嘉兴八景》刻画大量农渔村民
历史上,嘉兴八景有过数次衍变,两个版本最有名,一个是元代吴镇的《嘉禾八景图题咏卷》,吴镇版本在形式上还是山水长卷的样貌,并未将各个场景独立出来,还未形成分景的典型样式。
吴镇《嘉禾八景图题咏卷》,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嘉兴八景》正是对《嘉兴县志》中的本邑风土所进行的图像诠释。
《禾墩秋稼》中斜靠于屋檐的矩形物是名为“箔”的养蚕器具,也叫作“蚕帘”,同样的使用场景出现在清 · 焦秉贞《耕织图 · 织 · 第十九图 · 经》之中,点明了画题中“秋”的时令。
上:李含渼《嘉兴八景》之《禾墩秋稼》中的
养蚕用具
下:清 · 焦秉贞《耕织图 · 织 · 第十九图 · 经》中
养蚕的“箔”
04
来自曾爷爷的提示:
万历三十八年(1610)三月九日,李日华在日记中记下与项元汴侄孙项孟璜一同于杉青闸送行好友岳之仪一事,杉青闸是离乡远行的水路起点。
再仔细查阅崇祯《嘉兴县志》,就会发现李日华那篇著名的长文提案——《建郡城各处水口总栅议》,记载了杉青闸的另一性质。
这位惯常印象中“书画以娱永日”的鉴藏家、艺术家启用另一半脑球,周密论述他的防倭方案,还有更令人吃惊的:
05
味水轩闲居者紧绷的神经
李日华测事抒情、修御备警的文艺理念
被记录在《嘉兴八景》中的 水栅与敌楼
明末江南,相对北方而言似乎要安定,但水路要害地方向来就是盗贼的渊薮,内部萌生的变乱令地方政府深感棘手。
06
《嘉兴八景图》之一的“东塔朝暾”现已不存,此版本可能为“东塔朝暾”最早的图像。
李含渼《嘉兴八景图》之《东塔朝暾》
“老嘉兴”心中都有一个东塔。
上:民国时期嘉兴东塔影像
下 :今嘉兴东塔遗址
除了曾经深埋地下的遗存,重新走入人们视野,还应该有古代的方志、以及更重要的古代绘画。
从李日华、李肇亨的《嘉兴县志》,到李含渼的《嘉兴八景》册,细读下来,可以发掘明代天启、崇祯对本乡政治、经济、文化文献的全面梳理以及发展规划,到清代康熙年间具体建筑实存、民风乡貌。
《嘉兴八景图》中各式建筑形态
07
字南溟,山水秾郁丰润,兼长花卉草虫,壮游南北,最知名。而于祖法则变矣。尝与周载熙同应靳文襄聘,画黄河图进呈称旨,靳厚礼之。
(按:李含渼卒早于1708年。因李瑂明刻康熙四十七年戊子重修本《李君实先生杂著》重刻事宜中称其“先叔南溟公”。由此可以大致匡算,李含渼《嘉兴八景》册的绘制时间在康熙年间。)
浙江省博物馆藏《京杭道里图》(杭州部分局部)
与李含渼参与绘制的黄河舆图同时期绘制,风格相似
李含渼没有明显或刻意地使用过去古人画风的意图,但这种忠于实景的描绘并不影响李含渼表现笔墨的趣味,自然与秩序两种矛盾的性质在画面上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同时也达到了完美的平衡,使《嘉兴八景图》兼具地图的精准与山水画的意蕴。
李氏是画史上著名的《水村图》“第二图”的作者。赵孟頫之《水村图》于祖康熙二十四年(1685)收归秘府,自此民间难睹,遂起重画之举。
时李含渼于1689年为嘉兴魏大中从孙魏坤(1646~1706)所属作《水村图》,与唱酬者,如王士禛、朱彝尊、宋琬、黄宗炎、周在浚、姜宸英、何焯、陆嘉淑、梁佩兰等,一时士林目为重宝。
08
左《图》右《志》图史对读
崇祯《嘉兴县志》中记载大量碑记。如今或残缺漫漶,或深埋地底。很多的文本,也隐身在典籍之中。在翻阅《嘉兴县志》时,我们发现有条目记载,万历年知县陆献明免除僧坊役,后由陈继儒撰文纪念 ;由此,我们再仔细翻看《陈眉公全集》,才找到这篇《嘉兴东塔寺免役碑记》。
陈继儒撰 《嘉兴东塔寺免役碑记》
(《陈眉公全集》)
题端:鸳湖八景。郭麐题。钤印:郭麐(白)老复丁庵(朱)
款识:1. 南湖烟雨。钤印:李含渼印(白)南溟(朱)
2.东塔朝暾。钤印:李含渼印(白)南溟(朱)
3.茶禅夕照。钤印:李含渼印(白)南溟(朱)
4.杉闸风帆。钤印:李含渼印(白)南溟(朱)
5.汉塘春桑。钤印:李含渼印(白)南溟(朱)
6.禾墩秋稼。钤印:李含渼印(白)南溟(朱)
7.韭溪明月。钤印:李含渼印(白)南溟(朱)
8.瓶山积雪。南溟李含渼写。钤印:李含渼印(白)南溟(朱)
签条:李南溟山水画册。
29.5×22.5cm×9
RMB: 1,200,000-2,000,000
说明:郭麐题端。
《嘉兴八景图》描绘的是嘉兴县境内的八处风光胜迹。本册作者亦为嘉兴名门李日华曾孙李含渼。
江南富庶,人文渊薮,歌咏嘉兴胜景的艺术创作从北宋以来便很兴盛。历史上,嘉兴八景有过数次衍变,两个版本最有名,一个是元代吴镇的《嘉禾八景图题咏》,吴镇版本在形式上还是山水长卷的样貌,并未将各个场景独立出来,还未形成分景的典型样式。另一个版本最早源于李日华曾孙李含渼的《鸳湖八景图》,后清末嘉兴知府许瑶光题诗并请秦敏树作画的《南湖八景图》刻成了碑石,广为流传。
李含渼版本,是现存可见最早提出“南湖烟雨”、“东塔朝暾”、“茶禅夕照”、“杉闸风帆”、“汉塘春桑”、“禾墩秋稼”、“韭溪明月”、“瓶山积雪”这一八景组合的作品留存。后续许瑶光当是参考了李氏版本。
重要的是,“南湖烟雨”在吴镇本中并没有,在李含渼本中则作为单独景色出现了。这应是南湖作为嘉兴一景出现的存世最早画作。
嘉兴八景起源于宋朝,在明朝修志活动背景下达到鼎盛,经朝代更替成为城市标志物。在强调客观性及诗词质量的清代干嘉考据学风背景下,八景数量有所减少。民国时期,多数八景景致坍圮或衰落,完整保留的传统八景格局已不多。
根据八景流传的广度和目前留存现状,有学者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恢复李含渼(许瑶光)版本。2019年四月至十月,嘉兴市文物部门完成了对东塔寺遗址的勘探与发掘工作,现在已经确定了原东塔(寺)及部分殿阁的位置。《嘉兴八景图》的地理位置愈发明晰了起来。
故本件《嘉兴八景图》,不但纪录了明末清初嘉兴最具代表性的风景名胜,而且在今天的地方旅游发展和乡土教育中,是重要的文化资源。作为描绘嘉兴千年古城的珍贵遗存,与嘉兴文物考古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东塔遗址的发现,地上地下相互印证的古迹存量遗产是古城历史文化厚重的见证和标志。除南湖、东塔遗址、杉青闸遗址、瓶山之外,其余景致现在已不复存在,只有更多像李含渼《嘉兴八景图》这样的“地标”出现,才能为唤醒城市记忆提供年轮界碑。
李含渼是画史上著名的《水村图》“第二图”的作者。赵孟頫之《水村图》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收归秘府,自此民间难睹,遂起重画之举。时李含渼于1689年为嘉兴魏大中从孙魏坤(1646~1706)所属作《水村图》,与唱酬者,如王士禛、朱彝尊、宋琬、黄宗炎、周在浚、姜宸英、何焯、陆嘉淑、梁佩兰等,一时士林目为重宝。后郭麐亦作《水村图》,本册亦有郭麐题端。李含渼还影响了许多嘉兴的画家,如道咸间的张梦龄,山水亦得李法,作《西塘八景图》,得见李氏之流风余韵。
作者简介:李含渼[明末清初],字南溟,浙江嘉兴人,李日华曾孙,李琪枝(1622~?)侄。所作山水浓郁丰润,兼长花卉草虫。壮游南北,康熙间尝与周熙载同应靳辅(1633~1692)之聘,画黄河图进呈称旨,靳厚礼之。兄李含溆,弟李含泽、含涎,皆善画有名。
跋者简介:郭麐(1767~1831),字祥伯,号复翁、频伽、蘧庵,江苏吴江人。姚鼐学生,为阮元所赏识。工诗词古文,善书法、篆刻,间画竹石,别有天趣。
西 泠 印 社
二 〇 二 二 年 秋 季 拍 卖 会
延期举行敬请关注最新公告
上海办事处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复兴西路36号
电话:021-64338662
Email: shbsc@xlysauc.com
北京办事处
法务部
电话:0571-87896778
传真:0571-87812567
Email:fwb@xlysauc.com
文宣部
文章转发自西泠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