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轮回,一度春秋。2022年的初冬,我们与三位紫砂新青年蒋程思、许文、邹杨一道,如约探访了又一位紫砂传奇人物——程辉。
提起程辉,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紫砂的标准制定和交流推广方面的成果。他始终致力于紫砂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并作为《紫砂陶国家标准》、《宜兴紫砂泥料》和《紫砂泥料研究》三部文献的主要起草人,奠定了紫砂行业规范化的基础,为紫砂的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制壶上,他也颇有成就,其作品型制别致,个性鲜明,先后共创作新品100余件(套),蕴含着浓郁的中华民族文化气息,深受欢迎。
▲程辉(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制壶有三心:静心、耐心、信心
对于三位紫砂新青年来说,程辉的经历是一本珍贵的指导手册。面对这些青年人“如何做好壶”的问题,程辉殷切嘱咐:静心、耐心、信心,必须三心齐备。
程辉15岁进入宜兴紫砂一厂,跟随“一代宗师”吴云根学习制壶,并受到顾景舟、蒋蓉、朱可心等大师的教导。“我一直自觉地去学习。既然选择了紫砂这一条路,就摒弃杂念,静心工作,只管把壶做好。”作为一项极需技巧的工艺,不论是学习、创作还是生产,都需要紫砂艺人们花费巨大的时间与精力,“耐心”是首要的。因刻苦求进,他在一厂这所“紫砂黄浦军校”逐级提升为技术骨干,并任紫砂研究所所长、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他制壶六十载如一日,勤耕不辍,技法已臻炉火纯青的境界,方器、圆器,茶具、花瓶、花盆无一不精。
▲程辉(左一)与顾景舟(中)
▲程辉作品
▲程辉与中央工艺美院张守智教授合作的《智辉壶》
“学制壶,也是学着去感受生活、了解世界。艺术作品永远是源于生活的。当你在生活社会中有丰富的体验,创新便水到渠成。”程辉的《虹途》,它的设计灵感正来源于雨过天晴时的彩虹。他将彩虹的抛物线化为壶身,用简洁饱满的线条来表现这幅瑰丽的天象;壶的嘴、钮和把,弧线不同,和谐有趣。整把壶精巧秀致,可谓就是“彩虹的化身”。
▲程辉作品《虹途》
从小耳濡目染外公制壶,蒋程思对程辉的紫砂理念有着深刻的体会。她说道,外公(程辉)眼中的创新,是在学习前辈的艺术风格基础上,不断汲取生活中、社会上的新东西,将它们融于紫砂。社会一直在进步变革,紫砂就有无数种新的可能。
“紫砂有学术,紫砂在传承”
程辉教导眼前的这三位青年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程辉对制壶技艺的严格要求,也是他制定紫砂行业标准时的切身体验。
当时紫砂市场的繁荣和享誉海内外的名气,让业内意识到制定行业标准的迫切与重要,程辉说:“行业标准的制定,其实是对宜兴紫砂的保护。”1987年,他被委以重任,担纲负责编写《紫砂陶国家标准》,真正使紫砂行业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后来,他又先后编撰《宜兴紫砂泥料》和《紫砂泥料研究》两部文献,让人们更深入了解紫砂泥料,对紫砂艺术的发展意义重大。
“这三部文献是我作为一个从业者对紫砂做出的最大贡献。我希望后人们可以通过这三部文献,在学习紫砂时具有更加充分的理论基础。紫砂这门优秀传统技艺一定要后继有人,才会把中国陶瓷以及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向全世界推广。”
▲程辉在回忆制定这三部文献时的经历
作为一门非遗技艺的传承者,他不遗余力地推动“宜兴紫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并积极参与了与台湾的交流活动。对于程辉而言,紫砂不仅是一生的事业,更是他的责任所在,而他只是浅浅笑着说,“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1993年,顾景舟(右二)、汪寅仙(左五)与程辉(中)共赴台湾参加展览
“文化至上,生活至上,交流至上。”紫砂的传承和推广,离不开这三者。除了紫砂的规范化工作,程辉在海峡两岸的紫砂交流中再次感受到,紫砂需要对生活的观察,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习惯去做出改动,才能让紫砂的市场更加广阔,将紫砂艺术推广至更加广阔的世界。
▲1992年,顾景舟(右三)、汪寅仙(左四)、程辉(左二)等代表参加紫砂陶文化国际研讨会
对于新时代紫砂的推广,程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青年人应该多看一些历史的资料、多接近了解社会、多参加些社会活动,汲取营养,充实自我,并担起责任,为下一代的培养做好准备,这样紫砂才会代代相传。”
以身为炬,燃紫砂新薪
“青年人是社会的希望,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更需要对下一代的发展和培养。”
程辉对下一代紫砂艺人们寄予了深切的期望。为了让更多紫砂艺人有更加扎实的基础,他开设多个紫砂培训机构,亲身教学,并邀请了多位紫砂大师和其他行业的老师来为学生们授课。
程辉对青年紫砂艺人们提出:“除了技法基础要牢固外,应该要在现有的、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学习所得和自己平时对自然界的观察,将这些结合到作品创作上面去,这是我对年轻人的要求。”
许文也认同道,坚持传承发扬传统中的精华,同时结合一些新工艺去进行创新,这才是紫砂生机不断的根本。尽管青年人既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又要不忘初心,是一件难事,但是,“青年人的责任就是去给紫砂这个行业贡献出新鲜的力量,将更加现代的、新颖的观念融入到这一门传统工艺中,让更多年轻人接受、了解和喜欢紫砂壶和茶文化。”
▲许文(左一)对程辉的教导深以为然。
对于蒋程思、许文和邹杨三位小辈,程辉点评道:“他们都做到了‘静心’和‘耐心’,非常努力和刻苦,作品也都受到了社会的认可。有社会需求,说明他们的作品是成功的,但他们仍然需要磨砺,要去了解生活新的变化、社会新的发展、适应新的观念,才会把自己的作品越做越好。”
程辉表示,希望这些紫砂新青年们都能够肩负起非遗传承者的责任,对促进紫砂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六十多年来,程辉坚持做壶,未曾懈怠。
如今,年近八十的程辉仍然保留了每天做壶的习惯。这让蒋程思、许文和邹杨对老一辈艺术家的紫砂理念有了切身体验:既然选择了紫砂,那么紫砂就是一生的事业。
“青年与大师之间的传承,不仅仅是一把壶,更是一种精神。”邹杨说道,“青年人更应该沉下心来,将全身心投入到制壶上,才能让自己的壶传承下去”
“新”与 “老”,是生命中永恒的问题之一。紫砂是古老的,但总有新人热爱不改。老艺人们是旧竹,节节攀升,每一节都记载了曾经的荣耀;新一代艺人便如新笋,在旧竹身旁不倦地汲取着养分,为将来的高升做足准备。
硕果辉煌之后,又有新的生命在孕育生长,等待着春日新的迸发。青年遇见了大师,紫砂的生命脉络再次得到了延续,新的生机便将继续传递下去。
字润年
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国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紫砂文化首席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客座教授
宜兴方井紫砂艺术总监
宜兴方井紫砂学校校长
国家标准《紫砂陶器》(GB/10816-89)主要起草人
《宜兴紫砂泥料标准》制定专家组组长
紫砂艺术大师程辉自幼酷爱紫砂,15岁就跟随“一代宗师”吴云根学徒,练就了扎实的制壶功底,年青时期在紫砂界就出类拔萃,在宜兴紫砂一厂这所“紫砂黄浦军校”逐级提升为技术骨干,并任紫砂研究所所长、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程辉先生六十年如一日,在紫砂艺术的天地里,坚持以创新和发展为宗旨。回首紫砂生涯六十多个春秋,先后共创作新品100余件套,既有自己个性风格鲜明的经典之作,也有曾为厂里大生产单独设计并受到市场欢迎的精品之作。程辉先生五十多年功力积累,已臻炉火纯青的境界。他技艺全面,无论方器、圆器,茶具、花瓶、花盆无一不精,特别是在壶艺上能牢牢把握紫砂主流文化的根脉,坚持日用和欣赏的完美结合。他的作品蕴含着浓郁的中华民族文化气息,具有极佳的使用功能。他的作品从中品味出蕴含在作品骨子里的儒家、道家、佛家三家共通的紫砂文化。
助理工艺美术师
南京大学《紫砂艺术与文化》课程指导老师
1992年出生于宜兴,大学本科。2013年开始传承学艺,启蒙于外公程辉(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师从于吕俊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父亲蒋立峰为紫砂行业知名收藏家。
艺术简历:
2016年
获“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陶瓷类创新设计金奖
2018年
《相思》获“第四届中国工艺‘致新奖’”工艺专项铜奖(中国工艺集团、中国工艺美术协会)
《扁玉》获“推动发展紫砂文化产业突出贡献奖”(中国紫砂文化研究会)
2019年
被东家·守艺人评为2019年度“最佳传承奖”
2020年
《宫灯》获“‘我有匠心’第五届宜兴紫砂全手工制壶大赛”银奖
《观道》获“‘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银奖(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
2021年
参加“新青年 心向党——紫砂新青年主题展”(南京)
参加“365.9cc——紫砂新青年2021邀请展”(上海)
2022年
参加“青春紫砂——紫砂新青年2022邀请展”(南京)
2023年
参加“礼赞新时代——紫砂新青年2023邀请展”(南京)
助理工艺美术师
1992年生于宜兴丁蜀,自幼耳濡目染,与陶艺结下不解之缘。
大学本科日语专业毕业,对当代陶艺文化有独特的艺术见解。师从程辉(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学习传统制壶技艺。2013年开始从艺制壶,潜心学习传统全手工制壶技艺,基本功扎实,技法日显成熟,得众多艺术大师和实力派陶艺家指导,虚心学习,注重研究当代茶艺文化。作品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在传统中加入现代人的喝茶理念,雅俗共赏,得到众多壶友的肯定与收藏,发展潜力巨大。
艺术简历:
2019年
参加“2019苏作文创峰会暨长三角友好城市青年手工匠人发展大会”(苏州)
2023年
参加“礼赞新时代——紫砂新青年2023邀请展”(南京)
助理工艺美术师。
1990年出生于宜兴丁蜀镇,江南大学设计专业本科毕业。师从程辉(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在恩师的指导下学习传统纯手工制作技法,从传统光素器制作开始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作为新生一代的紫砂陶手,虚心向前辈求教学习且敢于尝试创新。
艺术简历:
2023年
参加“礼赞新时代——紫砂新青年2023邀请展”(南京)
中国嘉德联系方式(滑动查阅)
文章转发自中国嘉德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