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恭绰,半生从政,是中国近现代交通与教育事业的先驱;他亦博古通今,兼工书画,精于鉴赏,曾任北京画院首任院长,终身致力于文物保护,为中国文化在二十世纪的传承作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本期网拍推出“叶恭绰旧藏友朋书札文稿”专场,集合虚云、赵尔巽、朱启钤、夏敬观、沈尹默、柳亚子、吴湖帆、夏承焘、龙榆生等致叶恭绰信札诗稿,《清代学者象传》、《全清词钞》、影印宋版藏经会相关信札文稿以及叶恭绰自书与题跋批校文稿等,共67件,使后学者得以从故纸中回望这位二十世纪风云人物与他不同寻常的朋友圈。
叶恭绰出生于书香世家,祖父叶衍兰为咸同间著名的岭南诗人,治诗填词有着良好的家学渊源。据言叶恭绰八岁能诗, 后又师从文廷式、朱祖谋等词学大家,与冒广生、夏敬观、潘飞声、柳亚子、龙榆生、吕碧城、沈尹默、夏承焘等南北词家过从甚密。
Lot 13223
朱启钤
致叶恭绰信札
近代写本
1通4页
17.3×25 cm
Lot 13226
夏敬观、雷竺笙
致叶恭绰信札
近现代写本
2通5页
14.7×25.7 cm、18.3×25 cm
夏敬观(1875-1953),字剑丞,晚号吷庵。江西新建人。以诗词名播南北,兼擅画。清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曾入张之洞幕府,办两江师范学堂,任江苏提学使,兼上海复旦、中国公学等校监督等。晚年闲居上海,专事绘画与著述。
Lot 13234
沈尹默等
致叶恭绰诗词稿
近现代写本
3页
20.5×30.5 cm、21×29.3 cm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字秋明,浙江吴兴人。先后执教于北京大学、辅仁大学,曾任河北教育厅厅长、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擅诗文书法,晚年寓居上海,以鬻字为生。
Lot 13237
柳亚子
致叶恭绰信札及诗词稿
近现代写本
2页
19.8×26.5 cm
Lot 13243
吴湖帆、许湛儒
致叶恭绰信札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写本
2通5页
17.7×27.7 cm、12.3×23 cm
吴湖帆(1894-1968),初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江苏苏州人。吴大澂嗣孙,三四十年代与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并称为"三吴一冯"。工写竹、兰、荷花,为海上画坛的一代宗主。收藏宏富,善鉴别、填词。
Lot 13251
夏承焘
致叶恭绰诗词稿等
夏承焘(1900-1986),字瞿禅,晚年改字瞿髯,别号谢邻、梦栩生,浙江温州人。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和教学,是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唐宋词人年谱》、《姜白石词编年笺校》等一系列经典著作均为词学史上的里程碑。
Lot 13254
龙榆生
致叶恭绰信札及诗词稿
近现代写本
4页
15.5×26.5 cm
1929年叶恭绰在词学大师朱祖谋的支持下,在上海发起编辑《全清词钞》,几年间,汇集上海的清词集已逾五千种。1931年朱祖谋谢世,叶恭绰便全主其事。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上海沦陷,叶恭绰避居香港,搜集到的五千种清词集也运到香港,继续选辑。《全清词钞》成书时达40卷,收录有清一代词作者3196人,词作8260多首,是收录清词最多的选本,为俯瞰清词发展变化的轮廓提供了较全面的资料,为保存清词作出重要贡献。
Lot 13262
叶恭绰 题
傅燮詷《词观》抄本
1册
1930年写本
20.7×28.5 cm
Lot 13261
叶恭绰旧藏
《备选入清词钞》、《闺秀词备选入清词钞》等词稿一组
近代写本
69页
尺寸不一
Lot 13264
叶恭绰旧藏
《卜算子为湖帆题其亡室潘静淑绿遍池塘草遗墨》等诗词文稿一组
近现代写本
20页
尺寸不一
叶恭绰一生编著刊行的书籍甚多,其中颇为特殊的当属与祖父叶衍兰共同汇编的《清代学者象传》。叶恭绰祖父叶衍兰是清代词坛“粤东三家”之一,他好收集清代学者像,有见于学者后人的家藏画轴、册页、卷子等,便借来临摹,并详加比较甄选,费时三十余年,摹写清代学者171人像,并作传记。1928年,叶恭绰将这些清代学者像交商务印书馆珂罗版影印出版为《清代学者象传》第一集。由于祖父叶衍兰辑入的主要是清同治以前的学者,因此叶恭绰陆续整理收藏,加以补充,于1953年完成《清代学者象传》第二集。《清代学者象传》两集共收入368人的肖像,被学界誉为研究清代文化学术史的必读之作。
Lot 13211
叶恭绰旧藏
康有为、王秉恩书《<清代学者象传>序》及关于《清代学者象传》信札
近代写本
7页
尺寸不一
Lot 13212
《<清代学者象传>序》及关于《清代学者象传》信札
近代写本
3页
10.5×24 cm、33.3×29 cm
叶恭绰早年研读佛典,大有收益,因此相当关注佛教典籍的保护和传播,与弘一、虚云等禅师亦渊源颇深,本期有虚云致叶恭绰函1通2页,信中便谈及叶恭绰对重修云栖寺的鼎力支持。叶公所为远不止此,他为创立支那内学院四处奔波;他发起影印《宋碛砂版大藏经》、《宋藏遗珍》、《吴都法乘》,并亲自撰写佛门史迹著作;他主持重修南京摄山隋代舍利石塔……皆为极具意义与影响之壮举。
Lot 13215
虚云
致叶恭绰信札
近代写本
1通2页
16.5×24.8 cm
Lot 13268
梁启超、叶恭绰、熊希龄、庄蕴宽等签名
关于集资建支那内学院之呈文
20世纪初写本
1折
9.5×15.5 cm
支那内学院为中国现代佛学院之一,1922年7月由佛教学者欧阳竟无创办于南京。1937 年因日军入侵,移至四川江津(今属重庆)。1952年停办。
民国二十年(1931),朱庆澜至西安地区放赈,在开元、卧龙二寺复见《碛砂版大藏经》,于是萌将其影印发行之想法。返沪后,朱庆澜即与叶恭绰等人商议,决定成立上海影印宋版藏经会,朱庆澜、叶恭绰为正副理事长,范成等13人为常务理事,林森等34人为名誉理事,熊希龄等49人为理事,费范九为驻会办事主任,其它办事人员29人。由于上海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因故推辞,影印宋版藏经会便自主在西安拍摄冲洗,在上海制版印刷。《影印宋碛砂藏经》为四开横式线装本,封面及封底纸,染磁青色,共装印500部,其印刷之精良,被誉为印刷出版业之奇葩。影印宋碛砂藏亦成为民国时期佛教界一大盛事,也是近代中国出版史上的一段传奇。
Lot 13269
叶恭绰、李锡纯
为影印宋版藏经致费范九信札及叶氏批校《影印宋藏遗珍序》
近代写本
2通2页2封附3页
18×25 cm、16.8×26 cm
Lot 13272
吕澂、欧阳渐
致影印宋版藏经会叶恭绰、范成法师信札
20世纪三十年代写本
4通4页附3封
尺寸不一
欧阳渐(1871-1943),字竟无,江西宜黄人。近代著名佛学居士,1918年与陈伯年、梁启超、蔡元培、章太炎等,共同发起在金陵刻经处研究部的基础上筹建支那内学院。一生埋首佛典,专注佛法研究、佛典整理、佛教教育,为中国近代佛学的振兴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吕澂(1896-1989),字秋逸,江苏丹阳人。吕凤子三弟。早年研究美学,后热衷研学禅理,深谙英、日、梵、藏、巴利等语,治学领域广泛,是公认的具有卓越成就的当代佛学大师。曾任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名誉理事等。
“衣被满天下,谁能识其恩。一朝功成去,飘然遗蜕存” 出自叶恭绰十五岁时的诗作《茧》,少年的叶恭绰仿佛已经预见了自己一生的轨迹:功成而遗存,福泽后世。
Lot 13267
叶恭绰书《关伯衡先生墓碑》及叶氏旧藏《霍芝庭先生行状》稿
近现代写本
6页
41.5×29.3 cm
著录:
1、叶恭绰著《遐庵汇稿》,上海书店,1990年,P514-516。(《关伯衡先生墓碑》)
2、《南海霍芝庭先生行状》,民国二十八年(1939)排印本,收入《民国文献类编》P129-134。
中国嘉德联系方式(滑动查阅)
文章转发自中国嘉德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