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荡漾清猿啼
“我爱画马、画猿、画犬,因之也爱养马、养猿、养犬。猿是世界上最有灵性,最有感情,但最怕伤感的动物。猿与猴子是不同的,一般人总是分不清。猴子性淫,难分好歹,你喂猴子的东西它乱咬乱丢,明明吃饱了,也要啃一口来吐掉,接过来再抛掉;猿就不同了,饱了之后就不要,还有小孩子手中的食物猿不会抢,猴子可就会乱来,所以我是喜欢养猿而从来不养猴子。”
——张大千
张大千饲养的猿猴
1949年,张大千迁居澳门朋友家居住,花重金买来两只长臂白猿养在园中,朝夕相处。大千画猿很善于临仿宋代易元吉的作品,易元吉为画猿曾入深山百余里,观察猿的一举一动,“心传目击,悉着毫端”,大千当不输于此,他经常豢养猿猴作伴,最多时曾有饲养十余只的记录,朝夕相处,使他熟悉猿的各种习性。
易元吉笔下的猿猴
戊申伊始(1968年),张大千为傅在源夫妇作柏猿图,时逢猴年,傅氏夫妇皆肖猴,寓意同时步入猴年新岁。故言“戊申新岁百吉”以示庆贺。
Lot 377
张大千 《柏猿长寿》
纸本镜片
1968年作
61.5×112.5 cm 约 6.2 平尺
款识:戊申新岁百吉,爰。
钤印:大千唯印大年、大千世界、己亥己巳戊寅辛酉
备注:傅在源旧藏。日本著名爱国企业家,浙江宁波镇海县(今镇海区)城关人。傅在源是海上文人傅筱庵之孙。出生于上海。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1952年,创立日本三晶实业株式会社,并出任社长。有“东京杂粮大王”之称。1989年傅在源在美国哥偷比亚大学设立“富的基金”奖学金,资助中国大陆优秀高中毕业生入读哥伦比亚大学。傅在源也在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设立“富的大学生奖助学基金”。2000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人民政府“爱乡楷模”荣誉称号。傅在源经商之余酷爱艺术收藏,与近现代书画家接交甚近,与张大千,溥儒交往非同寻常,手中所藏二人的作品均属精品。
此作章法,是将黄猿置于一棵遒曲苍劲的青松上,黄猿左臂紧握直立的松树干,右臂自然曲伸,身躯佝偻,双腿蜷缩在树干上,充分表现出长臂猿的体态特征。黄猿的五官刻画十分精细,先以细笔勾勒,加以淡墨层层晕染,又巧妙地用白粉渲染面部,厚而不腻,薄而不失其色,结构准确,生动自然。毛皮以浓墨写成,凸显出毛绒绒、厚重的质感。树干、松针的用笔苍老洒脱,与黄猿的细写形成对比。倔曲古意的古柏,泼墨泼彩,将流动自如的水墨和石青色浑然一体,画面更加得深邃。整幅构图巧妙,猿猴形神兼备,又寄寓长寿之意,堪为佳作。
张大千 《柏猿长寿》局部
造化自然法前贤
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前,是张大千仿古摹古兼写生创作的重要阶段,此时期的作品尤其体现张大千书画的“植基广厚”,更可见其艺术创作的常新之源。
“黄山艺苑”欢迎张大千茶会留影
1931年9月,张大千、张善子兄弟及慕凌飞等人,二上黄山,在山中居住一月有余,得写生画稿满箧、风景照片数百。归来后,张大千曾拣出12幅照片印成画册分赠亲友,应是收获颇丰的一次出行。值得一提的是,他与黄宾虹、吴湖帆、陆丹林等艺坛名流组织“黄社”,对黄山的开发与保护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Lot 373
张大千 《黄山小景》
纸本立轴
1932年作
147.5×45 cm 约 6.0 平尺
款识:黄山有野茶,云是轩后种。托根最高峰,苍璧盘小凤。不受雨露滋,常得烟云供。饮之双眼明,习习凉飕送。画图我期君,七椀长相共。壬申夏日写黄山小景,并题往句,博自怡仁兄一笑,大千弟张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题签:张大千兄黄山真景,自怡藏。
上款人简介:王蔼云(1906-2004),室名自怡室,浙江杭州人。民国间著名收藏家。与徐悲鸿、张大千、溥心畬、黄君璧、沈尹默、谢稚柳等画家交往甚密。收藏极丰富,后去台湾。
此幅《黄山小景》,创作于1932年,为张大千应王蔼云之请而作。早期的张大千曾遍临古画,对二石、八大、徐渭以至宋元诸家,皆能得其精髓。此作画风仍以宋、元、二石为指归。从绘画技法来看,此作中处处可见王蒙“牛毛”、“解索”皴法,用笔参差繁复,却又笔笔清疏劲健,用中锋勾勒出树石整体的轮廓,用率意轻松的侧锋皴擦树石内部的结构,中、侧锋用笔的连贯流畅,赋予了树石块面一种奇特的起伏的活力。而王蒙特有的“浑点”、“破竹点”、“破墨点”有大有小,有浓有淡,或疏或密分布于山石树干之间。点的十分沉着利落,呈现出一种青苔密集、岚气浑厚的景象。远处悬泉飞瀑,倾泻而下。画面结构满实繁密,而云雾环绕又显空灵,崖上高士,道骨仙风,风姿飘逸,隐喻了大千对交情深厚的好友的赞叹并发生出透出一种空灵秀逸的韵味。
1939年张大千与黄君璧同游峨眉留影
1939年6月,张大千应好友黄君璧之邀,携子张心智与黄同游峨嵋,盘桓逾月。这是大千初游峨嵋。黄君璧在回忆文章中曾记述过这次旅行:“民国28年,我作东道主,请大千及其公子心智同游峨嵋、青城,盘桓匝月,两人写生,获得很多好画稿,互相切磋,得益非浅……。”张大千与黄君壁各拄手杖,从报国寺起逐庙游览至金顶,一路谈笑风生,对景写生。黄君璧携带有照相机,每遇奇景,则由大千导演,黄拍照。大千性急,常呼“快拍,快拍”!而黄时常乱了手脚,彼此引为笑乐。
Lot 374
张大千 《峨眉金顶》
纸本镜心
1940年作
104×50 cm 约 4.7 平尺
< style="text-align: left;white-space: normal;box-sizing: border-box;">款识:千重雪岭栖灵鹫,一片银涛下宝航,五岳归来恣坐卧,忽惊神秀在西方,庚辰五月写峨眉金顶。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可以横绝峨眉巅、人间乞食
备注:王春渠旧藏。王春渠,名留田,字春渠,以字行。早年受教于“江南名士”钱名山,是寄园弟子中出类拔萃的人物之一。精于书画鉴赏,所藏名人手迹颇丰。他还庋藏地方文献。另收藏名家手稿及恽寿平、汤雨生、唐顺之、洪亮吉、孙星衍等手迹。
此件《峨眉金顶》作于1940年5月,以远眺峨眉峭壁金顶之景致入画。设色以大青绿为主,使用石青、石绿等重色,色彩艳雅,极富装饰性。大千以小斧劈皴状出山体形质,颇有北宋气度。又用长短披麻、解索、牛毛诸皴法收拾局部细节,其笔秀润,皴法繁密,似北苑、叔明重生。近处松木、山间丛树、山石之上的草木苔点,取北派山水之雄壮,而舍其粗犷霸悍;取南宗山水之秀润,而舍其琐碎壅塞,诸家成法和谐地融合于画面,大千仿古功力可见一斑。近景中二高士行游期间,其一策杖而行,其一畅怀舒啸,正如张、黄二人之写照。
雨中留得盖鸳鸯
大千喜爱荷花,爱其花色娇艳,形态缤纷,秉性高洁。从青年时代至晚岁,始终未辍止过画荷。他一向主张作画要“明白物理,观察物态,体会物情。”了解和体会荷花的生长规律和种种意态。五十年代在巴西圣保罗所筑八德园内,七十年代初迁居美国加州克密尔海滨寓所环华庵,都精心植荷,朝夕欣赏,足见大千对荷之深爱。
张大千、胡崇贤摄影荷花作品《玉井芙蓉红粉腮》
张大千画荷,大致有三个时期:三十岁之前的师古期多以八大、青藤白阳、陈老莲等临摹为主,画风清新俊逸;三十至六十岁左右为集古期,他在师古基础上,汲取宋画精华,强调物理、物情、物态。因此钩金荷花富丽堂皇,没骨荷花清妍秀丽,写意荷花水墨淋漓,可谓由“瑰丽雄奇”达“苍深渊穆”之境。这一时期,大千画荷的独特之处,在于花瓣皆用复笔点缀,以求提神醒目;化古期则是其六十岁到八十五岁期间,首创的泼彩、泼墨艺术为画荷开辟了新天地,笔简墨厚,气质淳化,是其“化古为已”的标志。
Lot 376
张大千 《疏池暗香、行书七言联》
纸本立轴
121×67cm 约 7.3平尺
132×22 cm×2约2.6平尺(每幅)
款识:
1.盘中仙果最得味,坐上修兰别有香。集泰山经石峪字,蜀人张大千。钤印:大千居士、季爰之印
2.疏池种芙蕖,当轩开一萼。暗香襟里闻,凉月吹灯坐。蜀郡张大千爰三巴摩诘山中。钤印:张爰、大千居士、下里巴人、大千豪发、大风堂
出版:《张大千精品集下卷》P379,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7月。
此《疏池暗香》的整体风格、独特技巧和落款年代,无不显示出这是张大千由集古期向化古期迈进的力作。张大千在此时期还尤为重视书画关系,他曾说:“画荷花的竿子要用篆书,叶子则是隶书,瓣子就是楷书,水草则用草书。画荷需用正、草、篆、隶四种书法技巧。”若以此言观此画,便发现其所言非虚。整幅画作架构自然忘形,用笔古朴疏狂,泼墨淳厚飘逸,格调清新典雅,尤其是纯熟的功底与老辣的技法,于浑朴中见清秀,于洒脱中含缜密,于酣畅中寓意蕴,令人折服。
Lot 447
张大千 《繁花锦簇》
纸本镜心
70×118cm 约 7.4平尺
款识:蜀郡张大千爰,大风堂下。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大风堂、大千世界、大风堂
出版:《渡海三家张大千、溥心畬、黄君璧彩墨精华特展》P57,长流美术馆,2010年。
展 览:“渡海三家张大千、溥心畬、黄君璧彩墨精华特展”,台湾长流美术馆,2010年12月。
笔绘心中人如玉
于非庵曾说:“大千人物,尤以仕女最为画道人赞赏,谓能大胆别创新意。”大千最早学习仕女画是师法明清众家,临习古代画稿入手,任伯年、禹之鼎、改琦、费丹旭、吴小仙、唐寅等明清诸家都曾是他学习的对象,这一时期大千先生的作品尽管在画法上不尽相同,造型上均注意身段的纤细俊秀、弱不禁风,有纤弱清秀之风韵。
Lot 446
张大千《仿吴小仙纨扇仕女》
纸本立轴
119×51.5cm 约 5.5平尺
款识:吴小仙人物,人往往病其粗犷,不知其白描直逼龙眠。有非仇十父所能望及者。此幅略师其意。爰。
钤印:三千大千、张爰私印、摩耶精舍
出版:
1.《张大千书画作品》P41,四川美术出版社,2013年。
2.《张大千精品集2》P26,人民美术出版社。
这幅仕女图乃张大千拟明代著名画家吴伟笔意的作品,彼时大千已经脱离了清代仕女柔弱纤细,略显病态的清秀,趋于明代中期仕女的“世俗美”。明代仕女取材皆为世俗所熟悉欣赏的对象,清雅又富有生活情趣,明丽而不媚俗。图中仕女温婉娴静,顾盼生姿,画风颇有吴小仙遗韵。仕女面部及衣纹以淡墨线条为主绘成,发髻,眉眼,束带处辅以重墨点染。浓淡有致的用墨方式形成了生动的墨韵,再用连贯流畅的细笔勾勒凤凰图案,轻快写意,呼之欲出。
上海匡时2022年秋季拍卖会
预展
12月21日至22日
拍卖
12月23日(周五)
A厅
10:00美好生活专场
12:30中国书画专场
16:30云水禅心—佛教及铜炉艺术精粹
18:30瓷器古董珍玩专场
20:30器成天下—新中国用瓷暨民国精品
B厅
10:00 宜时秋月—中国历代纸币专场
12月24日(周六)
B厅
10:00怡廉道古—中国历代钱币专场
地点
久事衡山大酒店
(原富豪环球东亚酒店)
(上海徐汇区衡山路516号)
点击下图查看电子图录
上海匡时拍卖有限公司
上海市静安区成都北路199号恒利国际大厦1901室
咨询电话:(021) 6136 8522
邮箱:shanghai@council.com.cn
房间预定 & 办理电话委托:13585775776方小姐
文章转发自上海匡时拍卖有限公司,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