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前身松竹斋,成立于1672年,1894年更名为荣宝斋,1896年设立“帖套作”,为木版水印前身。1933年,荣宝斋受鲁迅和郑振铎先生委托印制了《北平笺谱》(1958年改为《北京笺谱》),被称为“断代唯一之丰碑”,鲁迅、郑振铎先生分别为笺谱写序。1935年荣宝斋印制出版了《荣宝斋制诗笺谱》,寿石工作序言。1950年荣宝斋公私合营,“荣宝斋新记”正式营业。1951年印制出版了《北京荣宝斋新记诗笺谱》,郑振铎先生写序,八十一岁白石老人亲笔题签。
时逢荣宝斋成立三百五十周年,同时荣宝斋设立“帖套作”亦已有一百二十六年的历史。有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感于一代代荣宝斋人的勤劳智慧,有感于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荣宝斋的支持和爱护,我们自《北京笺谱》及珍藏笺纸中遴选72帧隽永之作,以“饾版”和“拱花”术,镌印350套,配以传统线装形式装帧成一函两册,并请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沈鹏先生为荣宝斋350周年纪念笺谱作序。以铭记荣宝斋事业的发展和贡献,并以此鸣谢社会各界朋友,飨广大读者。
《荣宝斋350周年诗笺谱》
规格:31cm×21cm
价格:7980元
序文
沈鹏先生为《荣宝斋350周年诗笺谱》题签并作序
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与木刻文化密切相契。唐代公元八六八年的《金刚经》被认为现存最早的木版印刷品。明末十七世纪初,彩色木刻大放异彩,有《十竹斋笺谱》《诗谱》为代表性的例证。
进入近代,新文化革命的先驱鲁迅对美术有很深造诣,殚精竭力(虑)宣扬木刻,共与郑振铎委托荣宝斋重印《十竹斋笺谱》。一九三三年又托荣宝斋印制了《北平笺谱》,后更名《北京笺谱》,一九五八年许广平曾为此作解释,被称为“断代唯一丰碑”。一九三五年,荣宝斋印制出版《荣宝斋制诗笺谱》。
一九五零年倡公私合营,“荣宝斋新记”成立,事业生机勃发。一九五一年出版了《北京荣宝斋新记诗笺谱》。郑振铎在前言中深情回忆《北平笺谱》的出版,当时有南纸店二三十家“都已先后改业或停业了,只有荣宝斋还巍然独存,且和人民美术出版社合作营业,欣欣向荣,他有新的作风,肯向新的方向走,前途是很光明的”。历史事实证明荣宝斋不负先辈所望。
笔者还清楚地记得,一九五二年郑振铎莅临人民美术出版社,与萨空了社长等商议为“木版水印画”正名。“木板”不能代替“木版”,“水印”体现其印刷的特殊性,后面加一“画”字,更加强了再创造的意味,由技入艺。
时光飞逝,日新月异。一六七二年成立的荣宝斋前身“松竹斋”迄今三百五十周年,公认为文化界一大盛事。借《北平笺谱》的余韵,接本文上述一九五一年的《诗笺谱》,今年又推出《荣宝斋三五零周年诗笺谱》,自《北平笺谱》及旧藏笺纸中精选七十二帧珍品,以传统线装形式装成一函两册,印三五零套之数,与成立年代相呼应。此举为木刻笺谱的出版作贡献,堪称又一座丰碑了。
中国的民族文化需要一批有心人不懈地继承传统,宏扬新意,提高水准。
行文至此,得七绝二首为念:
荣名为宝享荣名,追溯斯文励治精。
放眼一家南纸店,画图刻缕启新程。
饾版非如散木同,先贤鲁郑慧心通。
丹青不老留春在,大匠运斤神遇中。
注“荣名为宝”见《古诗十九首之十一》。“散木”“大匠运斤”见《庄子》。
公元二零二二年六月,沈鹏撰书。
作品欣赏
笺谱内容丰富,不拘一格。题材涵:花卉、山水、动物、蔬果等,从多方面再现画家的艺术风格;涉及作者包括齐白石、陈半丁、张大千、溥心畬、吴待秋、邵农、林纾等,以“饾版”和“拱花”术,配以传统线装形式装帧成一函两册,印制350套限量发售,依次编号配套收藏证书,极具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欢迎广大艺术爱好者品赏收藏。
编号 1-5号,由荣宝斋美术馆永久收藏。
联系我们
地点:荣宝斋木版水印工艺坊
地址:西城区琉璃厂西街19-4号
电话:010-63030885
客服微信
汇款信息
收款单位:荣宝斋有限公司
银行账号:0200008009004600122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琉璃厂支行
内容来源 | 荣宝斋木版水印工艺坊
校对 |王桂荷 侯文佳 易抒璇
编辑|李晓婉 审核|刘珍佐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更多信息
文章转发自荣宝斋,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