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卖行 - 2022年10大拍卖公司排行榜

香港邦瀚斯 | 明日举槌!精品佳构云集中国书画专场

  • 邦瀚斯Bonhams
  • 2022年11月27日03时

香港邦瀚斯秋拍中国书画专场将于11月28日(明天)下午2点举槌。本季拍卖中国书画部分共呈现120余件近现代及古代书画艺术佳构。恭请莅临!

Lot 135

徐悲鸿《双骏图》

设色纸本 立轴

一九四一年作
102.5 x 52.5厘米

(40 x 20英寸)

估价:800,000 - 1,500,000港元


出版:

《千年珍藏——中国历代书画名作珍藏集》,西泠印社出版社,杭州,2011年,页244
《文化艺术报》,A08〈艺术天地〉,2021年5月7日

上款「孟圭」即黄孟圭(1885-1965),生于福建泉州,后移居新加坡。一九二五年,黄氏由美国转欧洲考察,于巴黎领事馆结识正在留学的徐悲鸿。此时,徐悲鸿留法逾六年,官费停发,生活困顿,黄解囊相助,并安排徐悲鸿前往新加坡为侨领绘像。经黄孟圭介绍,徐悲鸿结识「百扇斋」主黄曼士。


一九三九年,黄孟圭于新加坡筹办敬庐学校,徐悲鸿题写校额。黄氏之「松风阁」,徐亦题「敬庐右隅,松风习习,为狮岛最清幽之境,悲鸿幸得游之」。之后四年,徐悲鸿游历印度,拜会泰戈尔,组织抗日义展,闲暇常与黄孟圭诗画唱和,过从密切,徐氏多有巨构精品完成于此时。



Lot 136

徐悲鸿《黑猪》

淡设色纸本 镜框
36 x 39.5厘米

(14 x 15英寸)

估价:180,000-250,000 港元

徐悲鸿的中国画创作中,动物是最常见的。他偏爱的动物题材有骏马、雄狮、喜鹊、水牛等等,实乃艺术家「托兴、致力、造诣、自况」之手段。例如奔腾的骏马,昂首天外,是表现艺术家意气风发的一面;负伤雄狮、侧目之狮则为国人之喻,「国难恐亟,聊抒忧怀」;水牛更是任劳任怨,温和良善之代表,亦可反映画家少年时乡间放牧的恬适生活。惟有小猪,憨态可掬,活泼顽皮,虽于画坛少有人作,却也是悲鸿先生心中所喜,频频现于笔下。


从绘画手法上看,徐悲鸿写猪似其画马,摒弃了传统中国画以线造型的方式,本幅〈黑猪〉即纯以笔墨表现。画家先用粗笔淡墨绘出猪的头、身及四足,再用浓墨复染它的背脊、腹部,以呈现小猪强壮有力的一面。画家再换小笔,于关节处点以浓墨,笔致细腻干脆,四足四蹄瞬间活灵活现。徐悲鸿善于观察,写生功底极佳,相较于「乞灵于先民之骸骨」,他更倾向于「直接师法造化」。


一九三五年,徐悲鸿曾写〈墨猪图〉,诗题「少小也曾锥刺股,不徒白手走江湖。乞灵无着张皇甚,沐浴熏香画墨猪」。本幅未署年,却于款识戏谑道:「画猪无别意,只求开心」,令人不禁莞尔。



Lot 170

陶冷月《川江月夜图》

设色纸本 镜框

一九七九年作
65 x 42厘米

(25 x 16英寸)

估价:100,000-200,000 港元

来源:
美国私人收藏,一九八〇年购自中国
著录:
《陶冷月》(下),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页433
《中国近代绘画研究者国际交流集会论文集》,陶为衍〈光风霁月——陶冷月与新中国画〉,京都博物馆,2010年3月,页316
《陶冷月年谱长编》(上),陶为衍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页457

据家属提供发票,本作系一九七九年九月十三日,上海市文物商店所收购国画三幅夜景山水单片之一,载于陶为衍编着《陶冷月年谱长编》(上)。该发票已捐赠苏州档案馆「陶冷月家族全宗」保存。


一九三二年,任教于国立暨南大学艺术系的陶冷月,受四川大学教育院院长邓只淳邀请,赴蜀讲学。是年秋,陶氏乘轮渡自沪入川,途经巫山峡江,饱览两岸风光。同年一幅画跋中,陶冷月书曰「万里巴江水,秋来满峡流。汹汹滩声急,冥冥树色愁。壬申中秋,自沪入蜀,舟行三峡中,偶忆唐人李德新八月上峡句,戏作此图于巫山舟次」。巴蜀美景给陶冷月留下深刻印象,虽彼时战事不断,道路阻隔,赴川之旅终止于次年孟春,但三峡题材却贯穿了他的艺术生涯。


陶冷月喜绘月夜之景,几十年如一日。月色清冷的意象不仅彰显陶氏不拘一格的审美,背后亦承载着大时代背景下艺术家的悲悯情怀,诚如一九三四年郑逸梅〈画的动静〉一文中,陶氏自白:

「普通人对于图画,往往加以『生动』两字的赞美,实则动不如静,静的功夫,较胜于动,故套句成语,可以说是与其动也宁静。况且现在人心尚未厌乱,大战即在目前,届时生灵涂炭,物质损失,令人不堪设想,那么这杀机便伏在动字中,若然我们再在缣帛间推波助澜作动的前奏,这是万万使不得的。所以我的画,总是一丸凉月,寂照溪山,使人对之静默默地出一回神,什么名咧、利咧、争咧、攘咧,一古拢儿蠲除殆尽,彷佛用静的画来祈祷世界和平。」



Lot 171

傅抱石《风雨归舟》

设色纸本 镜框

一九四五年作
104 x 42.5厘米

(41 x 16英寸)

估价:1,800,000-3,800,000港元

雨景,是傅抱石常喜欢画的。一九六二年,傅抱石《谈山水画创作》中,提及上世纪四十年代在四川生活时,居住地金刚坡去沙坪坝的山路上,有一处大竹林。每每山雨袭来,电闪雷鸣,四周混沌一片,他便喜欢冲到大自然中,奔走山野间,听风雨、观云雾,全然不顾被雨水淋湿。这份激情让傅抱石将所见之美景付诸笔端,创作出「一半山川带雨痕」的作品。


一九四三年,傅抱石作〈巴山夜雨〉,乃其较早创作的雨景作品,画家自题「予旅蜀将五载,寄居西郊金刚坡下,迩来兼旬漱雨,矮屋淅沥,益增旅人之感」。一九四四年,傅抱石于沙坪坝中央大学得观金冬心用马和之笔法所作的〈风雨归舟〉巨帧,心神鬯然,返家亦作〈风雨归舟图〉,淡墨轻扫,湿笔铺陈,骤雨疾驰的速度感跃然纸上。此时,傅抱石对于雨景的体会和探索已更近一步,他说:

「古代有很多画家画过雨,如米元章、高房山等人,都有精彩的雨景作品。他们不直接画雨,而能使人产生下雨的感觉。这是因他们研究了画雨景的规律,如所谓『烟中每有无根树,雨外尤多没骨山』。到了清代金冬心,开始摸索直接画雨的方法。我受到了他的影响,也吸收了西洋水彩画的表现方法。但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老师是大自然本身」。



香港私人收藏


Lot 131

齐白石《渔翁》

设色纸本 立轴
93 x 45厘米

(36 x 17英寸)

估价:180,000-280,000 港元



同一私人收藏


Lot 125

齐白石《红叶菊石绶带》

设色纸本 镜心

一九四六年作
118 x 39厘米

(46 x 15英寸)

估价:700,000-1,000,000 港元



Lot 126

齐白石《芋叶青蛙》

水墨纸本 镜心
110 x 39厘米

(43 x 15英寸)

估价:400,000-600,000 港元

香港邦瀚斯


秋季拍卖

中国书画专场



拍卖日期及时间

2022年11月28日

下午2时


预展日期及时间


2022年11月28日

上午10时至下午2时


查询

邦瀚斯中国书画部

cp.hk@bonhams.com

+852 2918 4321

版权所有2022邦瀚斯拍卖行

关注我们


小红书


小程序


视频号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