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许多人在其生活的年代里大名鼎鼎,然而到了若干年后的今天,由于种种原因而渐渐被后人所忽略或遗忘。
在今天这个时代,每当人们谈论起明末清初之际岭南地区知名的饱学之士,大多总会提到陈子壮、陈邦彦、屈大均、梁佩兰、陈恭尹等人的名字,却比较少说到一个人的名字——黎遂球。也没多少人知道明代末期闻名全国的“牡丹状元”,竟然就是这位当年居住在广州濠弦街(今名:豪贤路)“莲须阁”的黎遂球。
今天,就让笔者为大家细细地介绍一下这位当年名满天下的“牡丹状元”黎遂球。
黎遂球画像 图源:网络
偶得册页
为何近日会谈起黎遂球,这还要从日前笔者在华艺国际(广州)2022秋拍的展场上,偶然遇到一套明代“牡丹状元”黎遂球的花鸟册页这件事说起。
这套册页合共8开,其中4开为设色绢本,高22厘米,横20厘米,均为黎遂球所作;4开为水墨纸本,尺寸不等。
此套册页共有张学华、岑光樾、陈融、罗叔重、吴肇钟等五人的题跋。其中,张学华进士于丁亥(1947)冬题识所示,此套册页曾藏于汪兆鏞处,其在汪兆鏞处曾经见过,汪兆鏞告知其:“此物乃黎氏族人自祠堂取出,并赠予他,是值得保存的真迹。”如今此物归何摄天先生所拥有,再次见到此物如见故人,不禁感叹一番,并言“作品的详细资料可参见汪兆鏞所著的《岭南画征略》”。
岑光樾的题跋所示,认为黎遂球才华横溢,以余技兼工六法,但所画物体之精妙不落俗套,虽然其鉴赏时作品已略有残破,但神态依然,实属珍品,有缘得见确实是眼福不浅。
陈融的题跋所示,其于丁亥(1947)初冬拜观此册页,并承何摄天先生所属,题七言绝句一首。
《明黎烈憨公画册》题跋(陈融)陈融(1876—1955),字协之,号颙庵,室名黄梅书屋,广东广州人。历任广东司法筹备处长、司法厅长、高等法院院长等职。工诗,善书法篆刻。阁上须眉万古尊,诗人魂亦画人魂。林峦花鸟鱼虾等,点墨无非碧血痕。摄天兄属题。丁亥初冬颙。钤印:黄梅花屋(朱文长印)、协之(朱文方印)、丁亥七十二(朱文方印)
罗叔重的题跋所示,其于丁酉(1957)七月十一日应友人大申先生所属,抄录李履庵笔记一则,笔记内容所述正是罗叔重所见的墨笔鱼虾螺鸡四小幅,认为黎遂球画作传世绝少,偶尔遇见的亦多属赝品,只有在番禺板桥村黎氏书斋里见到的墨笔鱼虾螺鸡四小幅,线条圆劲沉着,鸡的神态尤其肃穆,非寻常的画家所能画得出来。用小楷书写名款,笔致可与书写在“百花冢”的相一致,实属可保存的真品。
此处罗叔重所抄录之笔记作者有误,将“李留庵”误写成“李履庵”。汪兆鏞所著《岭南画征略》卷二注明此条录自《留庵随笔》,《留庵随笔》一书为李启隆所著。李启隆,字留庵,番禺诸生,曾官刑部主事,能诗,擅画山水,喜收名画古瓷,鉴别精审。著有《留庵诗存》《留庵随笔》。
《明黎烈憨公画册》题跋(罗叔重)罗叔重(1898—1968),广东南海人。工楷、隶、行书,汇各家之长,别具一格。篆刻曾从叶退庵游,善以六朝文字入印,雅健雄奇。黎忠憨公画传世绝少,偶见亦多赝作,惟于板桥黎氏斋头见墨笔鱼虾螺鸡四小幅,圆劲沉着,鸡尤肃穆,非寻常画家所能及,款署名字小楷,笔致与百花冡同,方眼绢本珍,美周朱文小印,真迹可宝也。弟七十八丁酉七月十一日录李履庵笔记一则,大申友长属,罗叔重寒碧。钤印:叔重(白文方印)、家本南海(朱文方印)、在水一方(白文长印)
《明黎烈憨公画册》题跋(吴肇钟)吴肇钟(1887—1967),字唯龛,号白鹤道人,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原社团国术老师。擅书法,文学造诣甚深,著《白鹤草堂文稿》。山作围屏水作藩,萧萧秋气冷诗魂。谁知宇宙苍茫里,尚有桃源以外邨。居人生计讬罟罾,税何曾向此征。照见十年尘网梦,夜深时漏钓鱼灯。大申仁兄属并希雅政。丁酉七夕后二日。唯盦吴肇钟。钤印:唯盦(朱文方印)、天以雷鸣(朱文长印)
黎遂球,何许人也?
黎遂球,字美周,广东番禺(今番禺区南村镇板桥村)人。明神宗万历三十年(1602)七月五日生于广州。早年曾师从明代广东最后一位“探花”——陈子壮攻读经书,擅长填词作诗。
《明黎烈憨公画册》鱼(明·黎遂球)
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中举人,此后数次赴京会试均告落第。崇祯十二年(1639),因赴京会试再次落榜,黎遂球遂漫游江南。翌年春到达扬州,当地的名士郑元勋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诗歌比赛,四方名士皆云集于“影园”,相约以牡丹为题悬金垒征诗,并由当时的大名士钱谦益担任裁判。黎即席咏诗十首,力压群英而勇夺魁首,被众才子共推为“牡丹状元”,并连续三天在扬州的街道上披红戴花骑马巡游,接受士民的欢呼庆贺。当他返回广州时,家乡的士民千余人到郊外迎接,并出动数十艘楼船画舫沿江载歌载舞,其盛况成为士林传颂历久而不衰的佳话。
崇祯年间,拜参军授兵部职方司主事。其后,黎遂球在家乡致力于重振南国诗风,与陈子壮等十一人发起重建了文学团体“南园诗社”。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明朝倾覆,其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弘光朝。黎闻讯后即自行出资制作了铁铳五百门送往南京,援助军队,并组织乡勇北上准备抗击清军。隆武二年(1646)十月四日,清军攻破赣州南门,黎遂球率数百义兵与之巷战,身中三箭,壮烈殉国,那年他才四十五岁。他的弟弟黎遂琪也一同为国殉节。卒后三年(1649),得南明永历帝赠兵部尚书,赐谥忠愍。卒后一百三十年(1776),清乾隆帝赐谥烈愍。
《明黎烈憨公画册》螺(明·黎遂球)
综合此套册页中诸位名士合共四开、五段题跋的内容可知,此四帧黎遂球画作原为广州番禺南村镇板桥村的黎氏祠堂秘藏,后不知何故归汪兆镛先生所藏。汪兆镛之后又归何摄天所有。何摄天后更归大申先生收藏。在流传的过程中,此黎遂球册页更得广东清末进士温肃的题签。
黎遂球生平善诗文,工山水,并兼花卉、翎毛,著有《莲须阁诗文集》。惜乎其存世画作极罕,各大文博单位中仅见广州艺术博物院所藏作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之《送区启图北上山水图》册页。如今,此四件黎遂球画作复归于拍场,让世人得见其富有情趣的花鸟作品以及用笔之圆劲沉着。其流传脉络清晰若此,识者宜重之。壬寅菊月成稿于穗垣之“珠芳园”。
编辑|张诗溦
校对 | 嘉琪
图片 | 谭立辉、华艺国际、网络
【版权声明】本微信登载的声明原创内容均为《收藏·拍卖》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和使用。
官方视频号
带你现场看展
·
·
往期精选
·
·
文章转发自收藏拍卖杂志,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