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余额”仅剩7天,但先别着急跨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今年的压轴好戏即将上演。
文丨青山君
“天禄琳琅”藏书,是我国第一个按照皇家标准建立的宫廷善本特藏,先后聚集了宋元旧刊、名家钞校题跋本1000余部,在中国公藏图书历史上罕有其匹。“天禄琳琅”藏书可谓珠玉毕集,这批书大多递藏有序,在当时已被诧为人间珍秘。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曾说,宋版书自来最为人珍视者有三,一《两汉书》,一《文选》,一《杜诗》,是“鼎足海内者也”,其中《两汉书》与《六臣注文选》后来都入藏于“天禄琳琅”前编书中。虽然前编书已毁于宫火,而天禄继鉴书却多有存世,分藏于海内外数十个公私藏家,已公布出版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就收入了近百部天禄琳琅书。
如今,天禄琳琅书已成为各收藏单位引以为傲的珍贵特藏,而在拍卖会上,每部天禄琳琅书的现世都倍受瞩目,买家竞价争求。自中国嘉德1995年春季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上出现第一部天禄旧藏明版《欧阳文忠公集》以来,截至目前陆续出现于拍卖会上的天禄琳琅书,归并同书,已有30余部。这些书多为单册、残卷,极少是首尾俱全的完本。即便是吉光片羽,亦倍受藏家青睐,屡屡创下拍场佳绩。
此次将于中贸圣佳2021上海秋季拍卖会上拍的《六经图》为罕见的全本一部,以下述其版本、流传及研究价值,以资鉴赏。
钤印: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天禄继鉴,乾隆御览之宝,天禄琳琅
鉴藏印:鲁斋,许衡,武岗山樵,赞育斋,南昌袁氏家藏,翠微山庄,澹斋,谦牧堂藏书记
著录:
1.《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三经部
2.《故宫已佚书画目录三种·赏溥杰书画名目》宣统十四年九月十五日
3.《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经部群经总义P141
4.《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卷三经部七五经总义类P133
出版:《宋版六经图》1998年台北中华书局
中贸圣佳2021上海秋季拍卖拍品
《六经图》不分卷,宋杨甲撰,毛邦翰补。杨甲,字鼎卿,又字嗣清,昌州(今四川大足)人。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相传因对策中指摘时事,孝宗览后不悦,只赐杨甲散官“文林郎”,后又贬为“嘉陵教授”,未得大用。工诗文,著有《棣华馆小集》一卷,收入《两宋名贤小集》《宋百家诗存》和《四库全书》中。毛邦翰,江山(今浙江衢州)人,尝官抚州州学教授。以图解经,肇自两汉,至宋渐盛,如程大昌有《禹贡山川地理图》,聂崇义有《三礼图集注》等。宋代重经取士,作为经学指南的经图,趋于兴盛。杨甲撰《六经图》,曾勒石于昌州郡学,但无拓本传世,已难详考其图目。乾道元年(1165年),抚州知州陈森、通判刘涛令州学教授毛邦翰等增补杨甲《六经图》,并付梓成书,二年功成。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引《馆阁书目》,载毛邦翰所补之本,计有《易》七十图,《书》五十五图,《诗》四十七图,《周礼》六十五图,《礼记》四十三图,《春秋》二十九图,合为三百零九图。此书因袭宋代图学之“左书右图”体例,又有所创新,在图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此书又是现存可见儒家经典插图最早者,颇受后人重视。
此书六册一函。匡高35厘米,广24.5厘米。每半叶行字不等,白口,四周单边。卷前有宋乾道元年苗昌言序,列衔右朝散大夫知抚州军州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营田事陈森,左朝散郎通判抚州军州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营田事刘涛,左文林郎、抚州州学教授毛邦翰,学正徐世闻,学录危几安、龚迪吉,州学教谕吴翬飞、黄松年、崔崇之、唐次云、李自修、赵元辅编。合计图三百有九:一《大易象数钩深图》,凡七十;二《尚书轨范撮要图》,凡五十有五;三《毛诗正变指南图》,凡四十有七;四《周礼文物大全图》,凡六十有五;五《礼记制度示掌图》,凡四十有三;六《春秋笔削发微图》,凡二十有九。
《六经图》卷前有宋乾道元年(1165年)苗昌言序。
是书著录于《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三“宋版经部”,提要云:
按陈振孙《书录解题》所列图数与此本合。苗序中虽未及杨甲,然云“是图集诸家之长,愿因其旧”,则显有旧本,非当时新编矣。序中无邦翰补图之说,其列衔则州学教授在诸学之前,与众同编,无所表异。是书后来屡袭其名,更有加损,自当以《书录解题》为信。
提要中一字未提版本,只是将其归入“宋版”,书名签也题作“宋版六经图”,实则此书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吴继仕熙春楼刻本。吴继仕,字公信,一字信甫,号苍舒子,徽州休宁人。本为徽州盐商,喜治经学,撰有音韵学专著《音声纪元》六卷,还开设书坊熙春楼,刻印过多种经学图书。万历四十三年吴继仕购得宋乾道陈森刻本《六经图》一部,奇其精善,手自摹画考校,授之梓人,与好学者共之。版画极其精美工致,其图绘刊刻当出于徽派名家之手。此书开本阔大,纸墨精良,刻印俱美,是明代著名版刻精品,也是徽州版画的代表作。
吴继仕据宋版翻刻,使宋本《六经图》面貌得以传及后世,他并不讳言其摹宋之举,在书中屡屡申明:卷首刻扉页,大字刊“熙春堂藏版,摹刻宋版六经图”,中镌小字“夙购是书,如获和璧,不忍私藏,今公海内。苐图像俱精,字经兼美,一照宋板校刻无讹。视夫妄意增改者,奚啻悬殊,愽雅君子当自鉴之。如有翻刻,虽远必究。”这种文字类似于今日出版物之防伪商标,亦不多见。每经目录下刻“明新都吴继仕考校”一行,每卷首大题下都有“熙春楼刻书记事”一行。书有顾起元序一篇,称新都吴氏购得宋本,始授梓人,计部大夫汝南方公览而善之,谋于同寮诸大夫出帑羡覆刻而存于署云云,并有校刊姓氏。
摹宋、覆宋原本是为了存真,费时费力,追求惟妙惟肖,却最常被选来作伪以冒充原刻。《天禄琳琅书目》前编有3部明版《六经图》,后二部被抽去顾序,盖“书贾见其橅刻精良,遂割去序文并校刊姓氏,以希伪充宋椠也。”《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十二有4部明版《六经图》,前3种系一版摹印,也是明代徽州吴继仕所刊,第一种提要云:“是书摹刻之工,几与宋椠莫辨,诸本多为坊贾割补目下一行,以为贋鼎。盖因与宋本相近,易以售欺也。”以致于天禄诸臣叹曰:“是书之善摹宋椠亦可概见矣。”而列入“宋版经部”的这一部,正是此万历间熙春楼吴氏刻本,只是被书贾割去了吴继仕翻刻识语、封面等,以致被收入宋版之列。
此书为棉纸印本,开本极为宏阔,有插图绣像百余幅,刻印俱精。每册书签尚是清宫黄绫原签,原函原装。每册俱钤“天禄琳琅”“乾隆御览之宝”“天禄继鉴”诸玺,因其高几一尺的开本,前后副叶被因地制宜地钤上尺寸最大的一套“大三玺”,即“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三枚朱文大方印。另有“鲁斋”“许衡”“武岗山樵”“赞育斋”“南昌袁氏家藏”“翠微山庄”“澹斋”“谦牧堂藏书记”等藏印俱与《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三所记相合。《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以为“许衡,号鲁斋,河内人。元集贤大学士、中书左丞。谥文正。澹斋乃郑定,字孟宣,明初国子助教。其‘南昌袁氏’一印,乃明袁忠彻家物,赏鉴家称为袁尚宝是也。”实则书上元人许衡、明初郑定之印俱为伪制。入清宫前曾经纳兰揆叙谦牧堂收藏。
揆叙(1674年至1717年),字恺功,号惟实居士,纳兰氏,满洲正黄旗人,为康熙初期权臣明珠次子,纳兰成德之弟。初为佐领、侍卫,累擢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充经筵讲官,后迁工部侍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卒,谥文端。性喜涉猎诗古文,潜心于学,每如厕及枕间、马上,皆手不释卷。著有《益戒堂集》《鸡肋集》《乐静堂集》等,是纳兰家仅次于容若的一大学人。钮树玉《匪石日记》引书贾钱听默言,谓徐乾学传是楼书大半归于明珠,成德兄弟皆喜藏书,而揆叙谦牧堂贮书最富,为满洲世家之冠。因曾与皇八子胤禩结党谋夺皇储,雍正二年(1724年)世宗发其罪,追夺官位,削谥,墓碑改镌“不忠不孝阴险柔佞揆叙之墓”。其家彻底被抄,是在明珠四世孙成安时。乾隆中叶以后,和珅擅权,垂涎明珠家藏宝物和宅第,屡向驻伊犁领队大臣成安勒索,成安性傲,坚拒不与,和珅罗织成罪,致其抄家,时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成安家藏图书、文玩尽归大内,什刹海畔的明珠宅第亦被和珅霸为别墅。事在乾隆后期,故揆叙藏书未及采入《天禄琳琅书目》(前编),而嘉庆二年重辑《天禄琳琅书目后编》时,彭元瑞曾称:“现在昭仁殿陈设书籍内,成安家书笈约有十分之三,每本均有谦牧堂图记。”揆叙藏书得以被大量编入天禄继鉴,存放于重建的昭仁殿中。
民国初年清室善后委员会在点查各殿文物时,在养心殿发现一卷《赏溥杰单》,后整理为《赏溥杰书画目》影印出版。其中记载,“宣统十四年”(1922年)九月十五日赏溥杰一部“宋板《六经图》”,则这一年是书流出宫外。溥仪兄弟携出宫外之书及《石渠宝笈》著录书画等宝物,辗转天津、长春,后存放于伪皇宫东北隅之“小白楼”达14年之久,疏于管理。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溥仪等人匆忙逃离长春,伪皇宫藏书未及带走。本应是守卫皇宫的伪“满洲国”国兵见财起意,偷拿、哄抢宫中宝物,或许是嫌书的体积大、份量沉,这批内府珍籍少被殃及,除少量被携走外,大部分只是被扔得凌乱不堪,满地狼藉,被掠出伪皇宫的天禄琳琅书不久即现身于长春古玩市场,曾任东北日产清查团干事的刘燕夫便在伪皇宫斜对面的古玩店中,以折合二十两黄金价钱购得伪皇宫警官寄售于此的“宋版”《六经图》一部。
1949年刘燕夫携书去往台湾,在台期间,刘氏曾请台北故宫博物院昌彼得、吴哲夫先生鉴定版本(见1998年影印本前昌彼得序及吴哲夫所撰“天禄琳琅藏书”一文,《(台北)故宫文物月刊》第2卷第7期,1984年10月出版,第43页)。此后刘燕夫又将此书带至美国,存于洛杉矶美国银行大保险箱中,辗转辛劳40余载。1998年,台北中华书局影印出版此《宋版六经图》,陈立夫作序,孙法民赞助,书上题“刘燕夫珍藏”。刘氏亲撰“宋版六经图珍藏记”一文附于书前,记其买书经过甚详。影印本广为流传,使得这部书成为书林名物。此后其子刘树义曾欲出让中国国家图书馆,因索价过昂,未能归于公藏,遂现身于拍卖会上。
此书虽为明仿宋刊本,却摹刻极真,版画精美,几与宋版莫辨。曾经清宫旧藏,传承有绪,辗转海内外仍能完整无缺,书品上好,实乃上天护佑,愿得之者宝之。
《中国收藏》杂志
2022年征订来啦!
一本杂志,还有“试听”双重体验。《收藏夜话》音频及视频号背后故事,都将在杂志独家呈现。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中国收藏》带您踏上探寻传统文化的奇妙之旅,静静享受一顿下午茶。
一个月40元的投资,贵吗?一点也不贵。知识无价,独立的观点无价,带给您的精神财富更无价。
杂志每月1日出版 零售价40元
全年12期 订阅价480元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邮发代号2-688 订阅热线11185
文章转发自中国收藏杂志,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