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艺术家,他们的成长发展经历了中西方文化的洗礼,时代为他们提供了认识西方、走向世界的机会,却也成为其反观社会及审视自我的契机。他们的创作通过极为自我的表述回答了这个时代的命题,经过时间的沉淀,作品呈现出难得的重量感和精神力量。
方力钧、曾梵志、王广义、刘炜、周春芽等艺术家以极具个人色彩的表现手法揭示自身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作品得到国际艺术市场的认可,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当代艺术中坚力量。
方力钧《2006.7.1》
方力钧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新艺术潮流中的代表人物,他与志同道合的艺术家们共同创造了一种戏谑、幽默与荒诞的艺术风格——玩世现实主义,用一种百无聊赖、泼皮幽默的方式,来呈现个体真实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世界。作为成长于八十年代的艺术家,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以及西方现代艺术的不断普及让方力钧在精神与心理上都得到了极大的解放,而“像野狗一样生存”也成为了艺术家为人、从艺的座右铭。在挣扎、困顿的现实生活的洗礼下,方力钧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观念与路径——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无所谓状态直面人生的无常与个体的脆弱。从绘画语言上看,方力钧似乎与超现实主义有着某种精神联系,即用漫无边际的想象力去呈现世界的荒诞性,并以精湛的写实技术使幻象具有真实性。然而与超现实主义的精神旨归不同的是,方力钧的作品在华丽的视觉表征之下隐含着深刻的社会批判性。方力钧用各种奇怪的符号,不合逻辑的陈列方式,以及鲜艳明亮的色彩架构起一个独特的个人精神世界。在这里,画家不是为了描绘美与和谐,而是通过象征性和隐喻性的虚拟人物与符号,去影射社会秩序给人造成的困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曾梵志《无题》
签名:曾梵志 ZFZ 2003
曾梵志《粉色》
2002年作 215x280cm 布面油彩
签名:曾梵志 Zeng Fanzhi 2002
出版:
曾梵志《艺术家与模特》
1990年作 54x75cm 布面油彩
展览:
1990年,曾梵志作品展,湖北美术院美术馆,武汉
2004年,曾梵志的绘画1989-2004,何香凝美术馆&新加坡斯民艺苑
出版:
《看景——曾梵志的绘画1989-2004》P8,上海香格纳画廊,2004年版
《曾梵志 散步》P32,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
《曾梵志全集》P138,Skira出版社,2019年版
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当代艺术家,在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曾梵志不断突破自我,并始终致力于推翻并重新定义油画创作的边界与表达模式。有人说曾梵志是“这个时代最令人着迷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完美平衡了“抽象与具象、传统与创新、东方与西方美学、自我情感表达与外在世界的表述”。尽管曾梵志的艺术风格凌厉而多变,但其最为核心的关注点始终是社会现实与个体精神世界之间的关系与张力。他从自身的日常经验出发,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作为个体的“人”在当代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孤独。他的作品兼容了轻松的幽默调侃与沉重的社会批判,不断在历史积淀与当代现实之间切换,在反讽与同情之间传递着复杂的情绪,以富于隐喻性和象征性的表现主义语言独树一帜。
王广义《Great Cristicism Series: IBM》
王广义《永放光芒1号》
2003年作 150x120cm 布面油彩
王广义《列宁与孩子》
刘炜《花儿》
签名:刘炜 Liuwei 2006
周春芽《花》
1989年初,周春芽从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毕业后归国,在德国留学期间的见识使他对当代艺术的空间和可能性有了新的认识。此时的德国抽象表现主义盛行,其实不仅仅是德国,整个欧洲都处于新思潮新绘画的鼎盛时期,领先全球。周春芽在打开眼界的同时,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也在不断探寻自己的根在哪里,一个中国艺术家该如何在世界上自立,这也促使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产生新的情感与理解 ,此件《花》创作于1998年,在有限的空间中颇具视觉冲击力,笔触流畅色彩深沉,东方特有的节制之下是周春芽强烈表达欲望的底色,是艺术家与生俱来的对绘画本身的敬畏和思考 。
云征集联系方式
文章转发自北京保利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