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香港秋拍“璀璨—中国书画集珍”专场近现代书画部分,将着力呈献包括张大千居台时期泼写兼善之《翠云晴岚》、黄永玉逾四十平尺之《春意闹图》,以及溥儒、杨善深等一众近现代艺坛巨擘杰作,以管窥二十世纪中国绘画进程之波澜壮阔;而“清晖阁珍藏”专题中所囊括的吴冠中、程十发、刘海粟、丁衍庸等名家之作,则较为突出地反映了私人珍藏视域中对于中国画求新求变的审视与趣味。
当“世用为归”的浪潮袭来,近代绘画语境中的图示早以不复旧貌,然而艺坛星辰在探索、求变与坚持道路上的闪耀光芒却不会被遗忘。
当笔画出地平线
你被东方之锣惊醒
回声中开放的是时间的玫瑰
病后返国,故人握手,神为之爽,胜服良药。
——张大千
张大千《翠云晴岚》
1976 年作
102×53 cm
镜心 设色纸本
出版:《大千归来——张大千书画作品集》P223,武侯祠美术馆编,四川美术出版社,2021 年。
展览:「大千归来-张大千书画作品展」,成都武侯祠美术馆,2021 年 5 月 21 日 -6月 4 日。
香港华艺国际2022秋季拍卖会
本幅《翠云晴岚》写于一九七六年中秋,是年大千先生己决定返台北定居,及至一九七八年摩耶精舍落成之前,暂居台北仁爱路的云河大厦,历时两年有余。
张大千和友人在云河大厦寓所中
彼时的大千饱经事变、人画皆老,经年游历与多国定居使其胸罗万象,加上落叶归根的感慨,使他迎来又一个创作的高峰期。此际作品题识作“云河小榭”、云河借居”等,是为大千居士极为独特的创作时期,是帧即属其中佳制。
张大千《翠云晴岚》局部
大千先生居台时期,将泼墨泼彩与传统之皴法结合得极为精妙,其晚年巨制《庐山图》即是此中佳例。有别于单纯泼墨、泼彩对物象块面感的强调和抽象化的视觉冲击力,泼皴结合的技法更有利于完整地布置结构、勾写细节,得以将泼墨泼彩的随机天成与画家的用心经营熔炼于一体,是大千在晚年回归笔墨传统的反映,堪称画家终极面貌的体现。
张大千《翠云晴岚》局部
本次所呈之《翠云晴岚》即属泼皴结合之佳构,画取竖幅深远构图,以墨笔勾勒冈峦、林木和屋舍,皴擦出山势的阴阳向背,辅以赭石的渲染,又以石青石绿将全部画面收摄入浑成的苍茫之中。远观可见其气势,近观可察其具体,色彩过渡自然,融合无间,在视觉上达到高层次的统合,营造出既奇幻瑰丽、又不失幽静氤氲之效果。
张大千《翠云晴岚》局部
通览是帧,先生写峰影青苹、欲隐林泉之意,诚如题识所录元代揭傒斯诗言。《翠云晴岚》既得反复泼染之层次,亦见色彩厚积于局部之量感与气魄,青绿积淀之貌,皴写纯熟之状,粲然可堪化境,所见已自古人蜕化而出,融而为新,以先生“作书作画,皆以气盛,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之纸上”言观之,实不虚也!
一九八七年冬日,得怪纸,忽然胆大,幼时曾于野溏见鹤群嘻于春水间,似无目的,然相互均有会心所在,造物之力在焉。
——黄永玉
请横屏欣赏全图
黄永玉《春意闹图》
1987 年作
144×365 cm
镜心 设色纸本
香港华艺国际2022秋季拍卖会
鹤在黄永玉的绘画题材中反复出现,此幅《春意闹》图将九只仙鹤集体汲水的图景描绘的十分有趣,恣意率性的笔意,十分见书法功力。画家以寥寥数笔勾勒出鹤头、鹤身,天真率意,交错形成特殊的韵致。在青草婆娑的溪水间,鹤群的觅食、饮水、嬉闹,似一群天真无邪的孩童,春意正闹。整幅画笔墨率意,色彩强烈,富有浓厚的装饰趣味和形式美感。
艺术就是真性情。
——吴冠中
请横屏欣赏全图
吴冠中紫藤
42×136 cm.
镜心 设色纸本
说明:Lot101-128 为清晖阁珍藏。
香港华艺国际2022秋季拍卖会
吴冠中借用西方的绘画观念和方法改革中国水墨画,作品中体现出意境与形式的美感,凝聚着东西文化交融的魅力。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抽象的点、线、面和色彩交织成了丰富的画面内涵。在这幅中国画作品《紫藤》中,吴冠中以粗重的线条走向构成了紫藤盘根错节的枝蔓,飘逸的线条婉若游龙,在画面中产生运动感,增添了灵动的气息,而抽象的色彩拥有强烈的形式感,打破了线条间的沉闷,植物的生命力仿佛扎根与笔墨间,生生不息。
归梦尚依青嶂月,清啼应忆碧萝云。
也同鸥鹭忘机久,日日山中伴隐君。
——溥儒
溥儒戏猿图
37×28 cm.
镜框 设色纸本
香港华艺国际2022秋季拍卖会
“猿”之题材或是满清遗少溥儒最喜入诗入画的意象之一。以先生之背景观之,大概其每出以“猿”,实际上暗寓的是他脱不去的家国之痛。而这种入骨之痛,到晚年仍不少歇,如他“百死犹有忠孝在,夜半说与鬼神听”之句,可知其深。画中两猿分卧枯枝,树干扭曲,枯木生于陡峭绝壁之上,险峻异常,却又极尽精微,是以管窥心畬先生腕底造诣。
君取途异于常辙,行笔避顺以就逆,挹其味,酿涩而甘,以简峻破繁缛,于秃渴漱芳润。沉动飞潜,罗于胸次,造化在手,无一不工,盖真能觑天巧而自辟户牖者。余一向视读画如对越上苍,未敢掉以轻心,读君之画,尤为心折。请以诗取譬,君其画中之江西派欤?
——饶宗颐
杨善深花卉
64×32.5 cm.
立轴 设色纸本
1967 年作
香港华艺国际2022秋季拍卖会
相比较走兽类题材的绘画,杨善深笔下的花鸟表现出的中国画笔意就较为鲜明。他以浓淡干湿的水墨与浅黄或赭色绘树枝,以较为鲜明的颜色写花朵,兼以细笔草虫,在画中表现出显而易见的视觉反差。香港学者黄蒙田在谈论杨善深对点和线的运用时说:“用沉着、涩重的运笔组成线,用缓慢、放留自如而一点也不飘、滑、溜的运笔组成线,用无意断续而断续的点组成线——这正应了一句老话:积点成线,用秃疏而墨色饱满却起着轻、重、虚、实感的线,用看似飘逸而实则柔中带刚、沉重有力的线。”正是对其花鸟画的精练概括。
中国艺术因其形而上的表现方式,没有任何束缚,具有无限的发挥空间,反而显得更为优越。
——丁衍庸
丁衍庸兰石菊蟹
1974 年作
69.5×34cm×2
立轴二屏 水墨纸本
说明:“淑芳女弟”即陈恺令,原名陈淑芳,1941 年生于广东,毕业于香港浸会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1978 年开始探讨石窟艺术,著有诗集多种。
香港华艺国际2022秋季拍卖会
于丁先生之画初或知其美,而未知其所以美。后乃渐有会于丁先生之画,未尝求尽可人意,以取媚当世。惟由蕴藏功深,由胸襟自然流出,盖有似苏东坡:“自道其为文,如行流水,都无定迹,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此乃天机自运,非智虑安排之所能及者也。
——《丁衍庸作品回顾展》
推荐阅读
11-13
11-14
滑动查看华艺国际联系方式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电子图录
文章转发自华艺国际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