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方壶子,本是仙者伦。
固多幻化术,笔下生白云。
白云缥缈间,拔起青嶙峋。
似是朱湖洞,笙鹤遥空闻。
方从义,号方壶,他善云山墨戏,笔生幻术,墨成烟云,潇洒简远,淡泊清逸。上海嘉禾2022秋季拍卖预展将于11月17日正式开幕!本次拍卖最受瞩目的领军之作是《石渠宝笈》记载方从义《云林钟秀》。此画意境清谧静逸,风格苍润洒脱而富于变化,实为难得一见之神品。又经清宫及民间大藏家珍藏,弥显其珍贵!
方从义
约1302-1393
方从义,元末著名道士画家,江西贵溪人。字无隅,号方壶、又号上清羽士、不芒道人、金门羽客、鬼谷山人。早年入道,师从永嘉人金月岩修道家之学,为龙虎山上清宫正一派道士,金月岩去世后,他离开龙虎山游历全国各地,往来于大江南北,至正三年(1343)曾至大都(今北京),结交了不少文人、画家和达官贵人,名臣危素称他为"方外之交",画家张彦辅曾为之绘《圣井山图》相赠,在当时很有名气,由于不喜谈论时事,独好画,不久即思南归,但这次北游使他大开眼界,对他的画有很大促进。
LOT 8093云林钟秀
方从义
水墨纸本 手卷 1377年作
23.5×105cm
/p>
题识:云林钟秀。方方壶画。洪武丁巳方壶子作,赠邓止庵还朝。
钤印:方壶书印、不芒道人、墨池清兴
题跋:
1.上清仙子本天仙,下谪来修水墨缘。闻道琵琶岭头月,照归黄鹤又千年。此图方壶先生所作,用米氏之法,将化而入神矣!观之正不知何为笔何为墨,必也心与天游者始可诣此。先生观化已久,遗迹在人间,如可想见其风骨。敬题是绝,少寄仰止云。后学沈周。钤印:启南、石田、白石翁
2.自昔爱名山,归来倦登历。当湖乃水乡,岑岫杳难觌。旧迹见方壶,下笔兴清激。层峰乱含岈,荒溪倚芦荻。滃浮云烟生,苍翠浑欲滴。雪窗时卷舒,道路恍可适。因之悟静理,万事如破的。江花开迟迟,山鸟啼寂寂。聊此豁心胸,无劳图宗壁。阖户本寡莹,尘襟安用涤。康熙辛未正月廿日,抱瓮翁高士奇题。钤印:士奇、竹窗
3.玉别阴刻描金:乾隆御赏:方从义《云林钟秀图》
左右滑动查看大图
鉴藏印: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石渠宝笈、宝笈三编、嘉庆鉴赏、嘉庆御览之宝、无逸斋精鉴玺、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江村秘藏、竹窗书画图记、张伯驹父珍藏之印、张伯驹珍藏印、京兆
清乾隆白玉别:乾隆御赏。方从义云林钟秀图。
清乾隆白玉别
著录:
1.《石渠宝笈》三编,《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第 1 0册第1680页,北京出版社2003版;
2.(清)吴升撰《大观录》第19卷第2页;
3.(清)高士奇撰《江村销夏录》第1卷第72页;
4.(清)高士奇撰《江村书画目》第14页;
5.(清)卞永誉撰《式古堂画考》第23卷第63页;
6.俞剑华编《中国美术家人民辞典》第45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
7.徐邦达编《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第54页,人民美出版社1995年版;
8.郭味渠编《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
9.《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四种》;
10.《赏溥杰书画目录》;
11.《青阳文集》
12.《国宝沉浮录》(足本)P621,杨仁恺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20年1月。
13.《艺术市场所见<石渠宝笈>著录书画目》,嘉德文库,2020年5月。
出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五)》第30、31页。辽宁省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2012年5月。
展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五)”,辽宁省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2012年4月。
RMB: 估价待询
俞剑华编《中国美术家人民辞典》第45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
徐邦达编《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第54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
《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民国二十三年九月,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刊行
《艺术市场所见<石渠宝笈>著录书画目》,嘉德文库,2020年5月
←请横置手机欣赏→
云山墨水气苍茫,钟灵毓秀冠当时
—《云林钟秀》图考释
方从义,元代著名书画家、诗人,字无隅,号方壶,江西贵溪人。早年入道,为龙虎山上清宫正一教派的道士,师从永嘉人金月岩修道家之学。金月岩去世后,他离开龙虎山上清宫游历全国各地,往来于大江南北。他一生绘画不多,亦不轻易为人作画,人们以礼相求,方能求之一二,故传世作品不多。有人说他的画“外道”,艺术造诣精深,《江新通志》称他“其画冠绝一时,……张宇初称为壶仙。”其画,元代很多著名文人如虞集、宋濂等,常为其画题诗、题跋,影响盛极一时。
此幅《云林钟秀》 创作于明洪武十年(1377)。绘赠邓止庵,并长期存于邓家。明中叶,明朝书画大家沈周曾于后幅题跋,以赞扬方从义的画艺。清康熙年间为礼部侍郎高士奇所收藏,有高士奇的“江村秘藏”、“竹窗书画图记”等收藏印记。高士奇能书善画,甚精考证、鉴赏,收藏各种名迹甚丰。康熙三十年(1691)高士奇46岁时还为《云林钟秀》撰写题跋,以赞颂该图之画艺及美景。
《中国书画全书》第十一册
高士奇《江村消夏录》P262页 “元方方壶云林钟秀卷”
《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第 10 册第 1680 页
乾隆年间收入宫廷,因为图卷上已有“三希堂精鉴玺”及著录于“石渠宝笈”等印,还有嘉庆皇帝及宣统皇帝的鉴赏及御览之宝,足以证明此卷从乾隆始一直藏于宫廷,极有可能满清灭亡后由溥仪携带出宫,流入于民间,后被当代著名鉴藏家张伯驹收藏。
方从义善云山墨戏,笔致跌宕,颇得董源、巨然、米芾、米友仁之遗韵。《云林钟秀》画苍茫之云山雾海,以平远的视角,一望千里之远,江岸汀渚,丘壑逶迤连绵,浮云笼罩,犹如白衣,于柔美朦胧间见灵动清逸,江南雨霁时分,云气涨漫、岗岭出没、虚虚实实的缥缈之意尽现纸面。
画卷初开,始以几棵苍天古松,浓墨写就,生趣盎然。画面末端,丛树间现几座屋宇,似乎是道观所在。此画从表面上看系水墨云山烟树,实际为方从义绘道教第三十二福地龙虎山及上清宫等宫观。他所题《云林钟秀》即已说明所绘为“天地间灵秀之气所聚”。方从义是道士兼画家,《老子》有云:“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情;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他的绘画正是道法与艺术的精妙结合。
正如沈周在题跋中所言:“方从义用‘米氏之法,将化而入神矣。观之正不知何为何为墨,必也心与天游者’。”方从义此画师法“米氏云山”,尤重墨法,继承董源、巨然“淡墨轻烟为一体”的画格和米氏“淡墨为之,稍加重墨点远”的绘画风格。笔调细润,同时淡化笔骨,山体没骨,虽非彼时勾而复皴的常理,而有常形,能自得面貌。
此幅《云林钟秀》意境清谧静逸,风格苍润洒脱而富于变化,实为难得一见之神品。又经清宫及民间大藏家珍藏,弥显其珍贵。
电话:021-32558111
传真:021-32558666
官网:www.jhpmzx.com
邮箱:jhpmgs@126.com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延安中路1111号延安饭店南苑。
*本文版权归上海嘉禾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
文章转发自上海嘉禾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