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联拍在线全球拍卖App”
艺术品多业态交易与服务平台
Woolley & Wallis Salisbury Salerooms (威立士拍卖行)创立于1884年,是英国著名的艺术品拍卖公司。其亚洲艺术品部自成立以来,已高价释出王琦浅绛彩瓷板、元青花葫芦瓶、张大千泼墨山水等不少传承有序的珍罕精品。北京时间11月15日至16日期间,威立士将推出「日本艺术作品」、「中国美术作品」和「亚洲艺术II」三场精彩拍卖会,联拍在线全程直播,并提供实时同步竞拍技术和服务支持。![]()
本季威立士继往佳绩,呈献明清官窑、玉器、竹雕木刻、文房清玩、古典家具及传统书画等门类的精彩生货,佳品云集。拍品主要出自欧洲各地的私人旧藏,包括苏富比亚洲艺术部主席朱汤生的哥哥 Nicolas de la Mare Thompson、英国皇家海军上将 Robert Coote CB、Tisdall 伉俪、牛津 Oliver Impey 及Jane(Mellanby)Impey 等,来源明确,传承有序。
中国艺术部分的焦点拍品为一对来自美国私人旧藏的清嘉庆 御制黄地八吉祥纹贲巴壶。贲巴壶为藏传佛教之重要法器,贲巴为藏语音译,即“瓶”的意思,器型仿自金属器,本为灌顶及圣水之用。到了清代,藏传佛教逐渐成为皇家不可缺少的生活组成部分,并对清代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清朝建立初期对西藏实行的是政教分治的政策,利用与当时权力滔天的达赖喇嘛确立臣属关系从而进一步笼络和收服蒙古各部。顺治八年(1950),顺治帝(1644-61)遣使携大礼,邀请五世达赖造访北京。两年后,两人于北京会面,五世达赖住在顺治皇帝为其修建的西黄寺内。后又有六世班禅喇嘛晋京(1780)于避暑山庄庆乾隆皇帝七十大寿。受邀到访北京的喇嘛都会带来回礼,其中就包括精美的贲巴壶。嘉庆皇帝(1796-1820)是一个热诚的佛教徒,曾效仿其父乾隆帝,西巡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乾隆皇帝(1736-95)更是令宫廷画家郎世宁将自己画成文殊菩萨。这样的画像被赠予藏传佛教领袖或挂在北京的寺庙中。他的陵墓中也有发现佛教八吉祥及经文,进一步说明了乾隆帝对藏传佛教的虔诚。此外,乾隆帝的信仰传播政策还有深刻的政治意义,用其促进汉、藏、满和蒙族古各部上层间的文化交流,从而达到统一中国的最终目的。![]()
本幅北京宫廷唐卡中可见类似贲巴壶
正因如此,清帝王命皇家御窑厂制作精美的带有藏传佛教元素的物件,其中包括粉彩贲巴壶。藏传佛教活动都会在紫禁城西面的中正殿举行。设计宗教活动中所需要的物件分三大类:仿藏传佛教礼器、藏族及蒙古族日常用具及藏传佛教元素的瓷器。贲巴壶占了其中两大类,是藏族地区寺院内的祭神用品,并装饰了佛教八吉祥及如意折枝莲纹。值得注意的是贲巴壶的流底绘摩羯型,流嘴仿佛刚刚从摩羯嘴中吐出。摩羯最早由印度神话海兽演化而来,被工匠们借用并称他为“龙”。![]()
贲巴壶的设计会在中正殿完成,但御窑厂在景德镇,所以贲巴壶会在景德镇制作完成。虽然皇帝会亲自参与宗教典礼,尚无资料确证他是否亲自使用贲巴壶,但是大概率会是主持典礼的喇嘛或僧人们使用。喷巴壶内盛着混有糖及藏红花的净水,用一面镜子置于壶流处,并祈求神明进入壶中,而镜子会映出神明的样子和祝福。用来给佛像沐浴或淋于信徒手中少许作为加持水,以达到除障去秽的效果。![]()
据统计,目前已知的乾隆至道光(1821-1850)年间的贲巴壶共23件。其中包括八件由拍卖公司释出,十五件为博物馆和私人藏家所有。而这23件中有三件为粉地,五件为白地,三件为青花釉里红,两件为斗彩,一件珊瑚红地,一件粉彩,三件绿地,一件为霁蓝鎏金,一件为金地,另外三件为黄地粉彩与此次上拍的贲巴壶相似。来源:牛津Oliver Impey(1936-2005)及Jane(Mellanby)Impey(1938-2021)收藏。
来源:牛津Oliver Impey(1936-2005)及Jane(Mellanby)Impey(1938-2021)收藏,据Oliver Impey档案记载此画于1965年7月28日购自剑桥。
署签:任伯年碧桃鹦鹉图册挂,约四十岁作,石园居士题。来源:牛津Oliver Impey(1936-2005)及Jane(Mellanby)Impey(1938-2021)收藏。据Oliver Impey档案记载此画于1966年10月购自方召麐。
来源:牛津Oliver Impey(1936-2005)及Jane(Mellanby)Impey(1938-2021)收藏。据Oliver Impey档案记载此画于1965年7月28日购于剑桥。
款识:国色国香,嫣红姹紫佐于他,惭愧人称老画师。富贵源从涂抹出,旁观莫惜费燕支。戊午夏仲,吴昌硕。来源:牛津Oliver Impey(1936-2005)及Jane(Mellanby)Impey(1938-2021)收藏。据Oliver Impey档案记载梅石画于1960年代购于新加坡。
来源:英国私人收藏,2016年12月7日购于马钱特古董店(附标签)。
![]()
![]()
说明:Brian Tisdall(1934-2008)及Christa Tisdall(1936-88)自1960年代至1987年居住在香港,大部分藏品都在1970年代购入,他们的艺术品顾问是James Watt 及 Brian McElney。James Watt是非常著名的高古玉专家,而Brian McElney亦是一位知名的中国艺术品藏家以及巴斯东亚艺术博物馆的创办人。
![]()
来源:Ernestine de Miramon 旧藏。注:浙江博物馆馆藏罗聘(1733-1799)画《敬身先生倚杖坐石图》轴,有丁敬手书题字《送试客罗军遁夫归扬州》诗等,这幅画是罗聘青年时期在杭州画成,丁敬题识自注。此次上拍的笔筒上正是以此为原版所刻。![]()
西周/东周 玉雕仿古鸟型回纹环、齿轮型环及鸟纹佩 一组三件1.仿古鸟型环张乃骥旧藏,购于纽约卢芹斋,之后1964年纽约Frank Caro购于纽约佳士得2010年9月16日·编号974。2.齿轮型纽约佳士得2010年9月16日·编号974。3.鸟纹佩1963年购于纽约戴润斋,纽约佳士得2010年9月16日·编号973。
来源:东京出光美术馆旧藏,伦敦佳士得2003年12月14日·编号212。出版:出光美术馆,中国古代艺术,编号122、136及166。
来源:最小的玉蝉1978年之前购于纽约戴润斋;另外两件玉蝉为A W Bahr旧藏;三件玉蝉都购于伦敦佳士得2009年11月6日·编号14。玉雕夔龙佩则为Arthur M Sackler旧藏,购于伦敦佳士得2010年5月14日·编号607。
来源:Nicolas de la Mare Thompson(1928-2010)。Nicolas是朱汤生(1941-2011)的哥哥,朱汤生曾于1992-2003任职苏富比亚洲艺术部主席。说明:Nicolas de la Mare Thompson (1928-2010),他是著名作家 Walter de la Mare 的外孙, 他的弟弟Julian Thompson是备受尊敬的亚洲艺术品专家,曾于1992-2003任职苏富比亚洲艺术部主席。Nicolas和Faber and Faber 出版社的创办人之一Richard de la Mare,同样来自爱好收藏的家族,而显赫的收藏家Michael Butler(巴特勒),亦是Nicolas多年的好友,三人在年轻时开始一起收藏瓷器,会不时一起共聚鉴赏新的藏品。独具慧眼的Nicolas一向不受时代潮流所操纵,只会投资他喜欢的,有价值的艺术品。作为东方陶瓷学会的会员,Nicolas在学会的辨事作风和他对钻研陶瓷的态度如出一辙。处事一丝不苟,见解精辟,致力为东方陶瓷学会平衡成员的利益和坚持对公众开放学会。Nicolas在2010年四月二十五日逝世,享年82岁。学问渊博,风趣幽默,广结人缘的Nicolas在亚洲陶瓷学术界备受爱戴。
来源:Nicolas de la Mare Thompson(1928-2010)。
来源:Nicolas de la Mare Thompson(1928-2010)。展览:东方瓷器协会会员展,《青花瓷的世界,1320-1820》,2003 并在展览图册上出版, 页6,编号1. 此青花瓷展分别在伦敦、巴斯及格拉斯哥展出。
来源:英国皇家海军上将Robert Coote CB(1820-1898)的收藏,之后由其家族继承。注:此件绿龙罐盖内贴有字条附有英文标注,译文如下「绿白罐,1879年10月6日从北京寄出,1879年12月12日到达并开箱,非常好!威立士于2022年5月17日春拍上拍的编号576于此件拍品曾属一对。说明:Coote上将于 1833 年加入皇家海军,从 1845 年起担任 HMS Volcano的指挥官、其后分别于1860 年起担任 HMS Victory、1864 年起担任 HMS Gibraltar 和 1867 年起担任 HMS Arethusa 的指挥官。1874 年,他被任命为皇后镇总司令,在 1878-1881 年间担任中国站总司令。![]()
![]()
图录浏览及参拍指引
通过联拍在线官网
(www.51bidlive.com)
联拍在线微信端、APP端
均可浏览电子图录,参与竞拍
服务热线
400-608-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