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暖——谢小铨书法艺术展”于2022
年9月29日至10月9日在荣宝斋书法馆
展出,展览展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谢小铨先生书法作品七十余件,
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主办:荣宝斋
承办:荣宝斋书法馆
协办:北京岐黄中医药博物馆
展览支持:凯利正信(文化)投资管理
有限公司
北京法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北京九艺通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策展人:秦金根
谢小铨
1970年生,重庆潼南人。现为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专职艺术家,研究员,从事书法创作、研究工作。文化部优秀专家,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国家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
谢小铨书艺展题贺
张荣庆
小铨是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带出的博士生之一。当时小铨供职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负责收藏部,后任副馆长,成就斐然。现供职于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小铨为人好,朋友多,藏书精善,研究领域涉猎广泛,举其要者,如书画鉴藏、金石碑拓、制瓷、古典家具研制、文房制器等,已有相关青铜器研究、碑帖研究、古家具研究、青花瓷研究等多种著述问世。书学创作与研究也是其领域之一。
我与小铨在学书的根本观点是相同的。一、坚定不移地继承传统,力学古人;今人当中学古人学得好的也要学。二、纵观中国书法史,其艺术巅峰乃在东晋,“二王”(王義之、王献之父子)是总代表。其时,书体篆隶之外楷行草大兴。元赵孟頫讲过“用笔千古不易”“用笔为上”。王羲之在楷行草的用笔上,除前人之外又有很多创获,达到高度完备,高度完善,空前绝后。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师法“二王”,谁也绕不过去。三、学书要字内功、字外功双管齐下,不可偏废。四、以平常心写平常字;看似平常实际很不平常。平常心是佛家语,要做到也很不容易。五、学写字整个状态就是一个“玩”,“玩”当然不是玩世不恭,瞎玩,而是玩得深入、玩得到位、玩得高雅。
我以为他的小楷、小行草最好;篆隶雅而不俗,也好。体势多取颜鲁公,宽博大气。此次展览作品用纸、用绢、用墨都非常讲究,也是此展一大看点。
书展作品最后一部分是金石碑帖题跋,尤其突显其字内字外功夫,金石气、书卷气洋溢其间,很是了得。这是此展最精彩照人的一部分。
读书治学对小铨来说是轻车熟路,字内功是书家的看家本领,关键是做深、做细。学书最讲法度,笔法、墨法、章法,合到一起便是书法。我觉得小铨眼下在这方面还可以做得再深再细,从整体到局部都要关注,尤其是微之处。
佛无量寿经云:勇猛精进。望小铨遵此不断,发展书艺,精益求精。
2022年9月12日
“三气”兼备的学者书法——谈谢小铨书展
薛永年
谢小铨毕业于中央美院史论系,是我的老学生,他的书法有传承、有探索,体用结合。
中央美院史论系的教学是包括书法史论的,因为最早的主任王逊先生的老师是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蛰,他是清代大书法篆刻家邓石如的五世孙、著名的美学家、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第一个从美学角度写文章论述书法美的专家。谢小铨比较早就对书法感兴趣,这与中央美院史论系的传统和教学是有关系的。
谢小铨长期在文博单位工作,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家文物信息中心和国家博物馆做文博服务、研究和管理工作。从事各门类文物的鉴定、考证、研究,书法也成了他的日课和长时间的修养,所以他的书法是文博界学者的书法。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他像古代书 家一样,对美观、实用两方面都重视,不是只追求书法的美观,忽略了实用。他把书法美与他从事文博工作的实用结合起来,有的写文物 研究的初稿,有的是对拓片的题跋,有的是笔记,这些是与他文博工作密不可分的,是有实际应用的。另一个是他不仅把书法当作日常应用, 而且也做书法艺术的探索。这就和有些个以书法为职业、以书法为专业的书法家不同。比如,我接触一些西方和日本的书法家,他们对中国书法的认识,就是认为中国书法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是可以大胆发挥的,甚至于向抽象艺术发展,他们只写一个字,像抽象画,不是实用的。谢小铨是把书法视为中国文化的表征去传承和发展的。
谢小铨的书法传承,在楷书方面,主要是颜真卿,颜真卿的书法堂堂正正、宽博大气,有正大气象。这是谢小铨筑基的因素。他那些大字是深受颜真卿影响的。
谢小铨还写隶书。他的隶书写得比篆书多,写的是汉隶不是唐隶, 也不是清人的隶书。相对来说,唐隶太老实、规矩,汉隶丰富多彩,谢小铨取法汉隶,不管是《张迁碑》《乙瑛碑》,还是史晨碑。这样的汉隶是有波磔的,有丰富变化的,而且体现了一种金石气,因为是刻出来的,我们看到的原碑或者拓片,经过风化,有历史的痕迹。学颜鲁公是有庙堂气,正大气象。学汉隶增加书法金石气。谢小铨写小字的时候,还有二王的东西。他的书法是用于日常书写的,在他正式对一件东西题跋前,先很随意地写出来作为一个初稿。这种日常书写,又和书卷气有关系,谢小铨的书法向三个结合发展,庙堂气、金石气、书 卷气。小字作为稿子强调书卷气,大字重庙堂气,题跋、隶书有金石气。
中国书法发展首先是完备各种书体,书体都创造完了,那就开始形成各家不同的风格。谢小铨的书法不着急形成自己的风格,不同的 书体都写,而且还比较注意书法要写出精气神来,有的字写得好,有的不完美,但是都不影响他表现自己神韵。我们最早的晋代书法理论家袁昂,他写过《古今书评》,评论当时各种书法家,说王羲之:“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意思是,长得不端正的,也有魏晋风度。评陶弘景书法:“陶隐居书如吴兴小儿, 形状虽未成长,而骨体甚峭快。”意思外形可能还不成熟,但精神气骨表现出来了。我觉得写书法从这方面追求,这个路子是对的。一个是广泛学习,一个是立足于内在的基础,不只注重外表。谢小铨虽然也写大字,也写小字,由于他出发点不是只为了展览,因此他的追求不仅仅是视觉的美观,而是书法书写的文化。这也是一个特点。
总起来看,谢小铨书法是从事文博工作的学者的书法,比较注意书法美观与实用天然的连接,不但视书法为艺术,更把书法看作文化。我们现在有一些书法家字写得不错,风格面貌很强,平常想的都是书法参展,没太想除了展览以外书法还有什么用,不重视书法书写的文化内容,写的不是自己学术研究的成果、读书的心得,临时查一些古诗文,由于仓促,又不熟悉,就容易出现错字。他们原来就没把书法当作一种文化,才会如此。
用旅法著名雕塑家、哲学家、书法家理论家、诗人熊秉明的话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充分看到书法其中的文化内涵,就不会把它单纯当成一种造型艺术、线条艺术。拿书法去创造新的艺术也是可以的,但他却不应该叫作书法了,应该叫一种抽象艺术。
谢小铨原来在博物馆和文物单位工作,书法是他的工具,现在他到了国家画院,成了专门从事书法创作、研究的书法家了,这是一个 转型。在这个转型中,他没有丢掉原来的长处,这次展览有所显现。
新的探索是怎么适应展览,展览是需要创作者适应的,对此他也有初步探索。
(根据 2022 年 9 月 29 日薛永年接受“画堂春暖——谢小铨书法艺术展”现场录音整理,作者已校订。)
西周中簋铸铭拓片释铭并跋
48cm×70cm 2022年
西周成伯孙鬲铸铭拓片释铭并跋
48cm×70cm 2021年
西周 匜铸铭拓片释铭并跋
48cm×70cm 2022年
跋汉廿三年饲官铜钟铭文拓片
95cm×35cm 2022年
西周四十三年逨鼎铸铭拓片释铭并跋
135cm×65cm 2021年
西周逨钟铸铭拓片释铭并跋
60cm×125cm 2021年
西周卫鼎铸铭拓片释铭并跋
48cm×70cm 2021年
跋清拓北魏始平公造像题记
135cm×65cm 2021年
跋初拓汉朝侯小子残石
50cm×60cm 2021年
跋清拓汉延平元年阳三老石堂石柱题记
32cm×76cm 2022年
跋清拓广武将军碑
68cm×208cm 2022年
跋明拓礼器碑
30cm×44cm 2022年
跋明内府妙法莲华经残页
30cm×65cm 2022年
荣宝斋书法馆所售商品均提供
正规发票、作品证书!
收藏热线:010-83150691
或联系“荣宝斋书法馆客服”咨询详细信息
/汇款信息/
收款单位:荣宝斋文化有限公司
银行账号:0200008009200130848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琉璃厂支行
荣宝斋书法馆
荣宝斋书法馆是荣宝斋总部画廊之一,以经营展览近现代、当代名家书法篆刻作品为主,并不定期举办联合专题和个人专题的展览展销活动。荣宝斋书法馆自成立以来,相继举办了“荣宝斋近现代书法系列展”“荣宝斋当代名家书法年度提名展”“岭上云·荣宝斋当代篆刻名家邀请展”“荣宝斋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平畴远风·吴悦石书法展”“寸耕堂书法近作展”“鸿禧云集·荣宝斋书法馆近现代书法展暨当代名家邀请展”等,展览在文化艺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欢迎广大艺术家、收藏家、艺术爱好者前来观展交流、赏书品艺!
内容来源 | 荣宝斋书法馆
校对 |王桂荷 侯文佳 易抒璇
编辑|李晓婉 审核|刘珍佐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更多信息
文章转发自荣宝斋,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