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衍庸(1902-1978)
橘色仕女
1969年
布面 油画
91×60.5 cm.
发表:
《意象之美:丁衍庸的绘画艺术》,台北历史博物馆,台北,2003年8月,第152页,编号A93《体艳》,太活艺术空间,台北,2007年,第117页《丁衍庸油画全集》,HATJE CANTZ,德国,2020年10月,第228页,编号115“意象之美:丁衍庸的绘画艺术”,2003年8月5日至9月21日,台北历史博物馆,台北——丁衍庸1935年
![]()
与林风眠、关良并称为“广东三杰”的丁衍庸,既是中国现代美术的教育家,集创作油画、水墨、篆刻之大成的艺术家,也是促成东西方艺术对话的实践者与开拓者,为众多艺术创作者所景仰与学习之典范。18岁便展露其艺术天赋的丁衍庸,受到广东省保送,1920年至日本留学,在1921至1925年间,积极寻求现代化的时代,丁衍庸于东京美术专门学校西画科学习。该校教师大多曾于巴黎留学,带著艺术之都的薰陶归国,积极将西方艺术精神传授与学生,因此,当时的日本对西方艺术的开放与迎接的态度,使得这股新兴的艺术思潮,弥漫在社会与校园环境之中。受此影响的丁衍庸也正开启他探索自我风格,建立艺术思想的新篇章。
丁衍庸的创作主题多元,人物表现尤为卓越,1924年以静物油画《食桌之上》入选第五届日本中央美术社展览,该展竞争相当激烈,年仅22岁的丁衍庸,却能从众多参赛者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届唯一入选的中国人,实力备受艺术圈认可。留日习画期间,丁衍庸邂逅法兰西现代美术展览会,其后艺术创作深受印象派、后印象派与野兽派的艺术风格启发,其中野兽派艺术家马蒂斯(Henri mile Benot Matisse)对其创作影响最为深刻,特别是其对比色的提炼运用以及空间关系的研究,充分反映在丁公简明的构图用笔以及强烈的用色上,也使得丁衍庸因此被喻为“东方马蒂斯”。左:丁衍庸《仕女与马》1971年 布面油画89.5×60 cm.龙美术馆藏
右:亨利·马蒂斯《海伦娜公主》1936年纸本炭笔52.7x40.3 cm.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然丁衍庸主要成就还是在于成功的东西融合,他从八大山人(朱耷)与石涛的文人写意绘画,以至后期对中国古代玉玺、原始文化的探索中得到的心得,巧妙融合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精华,发展出具有浓厚东方文人审美趣味,却更加大胆创新的“丁式风格”。丁衍庸于海内外展出经历十分丰富,曾于日本东京、京都、大坂等重要美术馆展出,也曾远赴欧美、澳洲等地举办画展,不仅是二十世纪初期留学日本的代表,也为早期在国际艺坛上大放光彩,备受尊崇的华人艺术家。1925年,丁衍庸学成归国,任教之馀也专注于自身创作风格的探寻,爰此,画风逐渐自写实转向精简的“线”性风格,以简笔线条构筑创作元素,于人物画中更是充份展现此特色。本次创作于1969年的《橘色仕女》,为其共冶西方色彩与东方线性表现的杰作。
丁衍庸存世的油画作品多为移居香港之后所作,油画存世量不多,人物肖像及人体画是创作的主要题材,在该题材中延续了1949年以前所追寻的“单纯”和“原始”的艺术理想,并且进一步开拓了马蒂斯与野兽派表现主观精神、运用强烈色彩效果、概括造型、线条流畅和空间处理自由的风格特徵。更重要的是丁衍庸此时的创作已高度成熟,展现了他对传统中国绘画的扎实功夫,作品笔法自信流畅,气韵自然天成。《橘色仕女》融合野兽派的色彩以及中国画的文雅意境以及哲思于一炉,是其领悟东方绘画之精神,并掌握西方创作之技法后,将两者融合并转化为自身创作语汇的最佳诠释。
丁衍庸《瓶花》1971年布面油画 61×46 cm.中国嘉德二十世纪艺术夜场2022年6月28日 Lot 1704
面对时代的变迁,丁衍庸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作为艺术教育家对艺术改革的愿景,其孜孜不倦,探寻中国艺术未来之出路。自1965年开始,丁公开始创作肖像画作,尤喜为学生绘画肖像,本作《橘色仕女》中雍容的女士应为丁公之重要门生。人物外貌的写实与否在丁衍庸后期创作中并不重要,他尝试发掘的实为画中主人翁的内在的精神,及中国传统对人物画所讲求的“传神”,《橘色仕女》便是绝佳代表。在本作中,丁公以明丽却轻透的藤黄铺底,背景中上方再以疾驰的大笔触上下纵向涂刷,轻松地暗示室内光线的走向,后以单纯的橘色线条精准而快速地勾勒出女子轻靠桌面,端坐于画面右方的神态,后方斑驳有力的笔触与人物精緻立体的面容形成了强烈对比,以极为率性的元素简要交代、对比出了人物与空间的关系。画面中强烈的色彩饱含视觉张力和情绪的抒放,表现出野兽派马蒂斯对于视觉美妙的单纯追求,然而流畅的简笔线条,成竹在胸般地一气呵成,短发女子的俏丽五官、端庄气质以及娴雅的姿态便跃然画面,兼具造型和结构双重功能,尽显大师功力。构图揉合东方对于“留白”以及“落款”的讲究,背景看似空阔,实则预留了题签位置一併入画,丁衍庸将签名与日期的数字灵活转化为视觉符号,成功平衡并完整了画面构图,这种别出心裁的画面设计在丁公作品中屡屡可见,而本幅《橘色仕女》可谓表现地最为精妙者。谈锡永曾说:“马蒂斯归马蒂斯丁衍庸归丁衍庸。”丁氏的线条来自于书法与金石的训练,并对其内涵心领神会。丁氏在20多岁时就定下清晰而明确的艺术理想和探究的对象,即将野兽派马蒂斯的率意笔致、八大山人为代表的大写意传统与象徵原始审美意念的古代玺印相结合,《橘色仕女》将东方绘画精髓与西方创作技法揉合,将丁衍庸一生的艺术追求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以简御繁,人物明丽雍容,自在传神,可为其独树一帜的艺术创见与鲜明风格的大成之作。![]()
丁衍庸《橘色仕女》场景图
丁衍庸迁至香港后,创作多以水墨为主,油画较少且多半集中于1963至71年所创作,故现存可流通的油画作品十分稀少,大多为家属或学生所收藏。目前统计可见的油画数量约300件,而其中人物肖像题材为其中最大的一类,可见丁公对于人物绘画摹写的兴趣与擅长,然可见之作也仅49幅存世,尤其本幅作品构图之清新奇简、线条之灵动自在、笔力之雄健酣畅、用色之明丽悦人,以及尺幅之宏阔,在在显示其珍稀不凡。![]()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部)
客户咨询:(86-10)8592 8288-3
结算服务:(86-10)8592 8288-4
媒体合作:(86-10)8592 8288-5
运输咨询:(86-10)8592 8288-9
网拍咨询:15010006220 / 15910807786转分机9
官方网站:www.cguardian.com
联系邮箱: mail@cguardian.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中国嘉德(香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客户咨询:( 852 ) 2815 2269
联系邮箱: hkauction@cguardian.com.hk
联系地址:香港金钟道89号力宝中心一座5楼
上海
电话:( 86-21 ) 5466 0508
邮箱:shoffice@cguardian.com
———
广州
电话:( 86-20 ) 3808 8589
邮箱:gzoffice@cguardian.com
———
南京
电话:( 86-25 ) 8670 2356
邮箱:njoffice@cguardian.com
———
杭州
电话:( 86-571 ) 8535 9925
邮箱:hzoffice@cguardian.com
———
台湾
电话:( 886 ) 2 2757 6228
邮箱:twoffice@cguardian.com.tw
———
日本
电话:( 81-3 ) 6206 6682
邮箱:jpoffice@cguardian.com
———
美国
电话:( 212 ) 308 8889 / ( 888 ) 799 8830
邮箱:usoffice@cguardi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