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卖行 - 2022年10大拍卖公司排行榜

万物生灵——夜场中的四件徐悲鸿力作丨中国嘉德2022秋拍

  • 中国嘉德拍卖
  • 2022年10月28日06时





综合来看徐悲鸿的艺术,存世量最多,也是其艺术基石所在的是素描:准确、简练、生动,又具有一种东方情调,且有着延续至今的影响。历史、神话题材虽存世量不多,但它们集中反映了徐悲鸿的思想和内心世界,是其艺术理想所在。而若论从徐氏初涉艺坛开始便贯穿其艺术生涯的创作,当属动物画。动物画,既是徐悲鸿走上艺术道路的启蒙之师,也是他各个时期抒发个人情怀的主要方式,更是其成熟个人风格的符号性标志。


本季大观夜场,我们将推出雄鸡、天马共四件徐悲鸿的动物画力作,分别为赠弟子张蒨英的《平安大吉》、赠好友罗寄梅的《立马》、原藏徐悲鸿纪念馆的《山河百战归民主》和政界要员谭启龙先生旧藏的《奔马》。四件作品均为徐氏成熟时期创作,形神兼备、自创一格,能够寄情寓兴、喻射时代,是徐悲鸿对造化之妙与文心之思的深潜探索。



徐悲鸿 1895-1953

山河百战归民主

立轴 水墨纸本

1951年作

109×54 cm约5.3平尺


题识: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悲鸿,辛卯春日。

钤印:悲鸿之画、自强不息

鉴藏印:画家徐悲鸿纪念馆藏

附:徐庆平(b.1946)书《铲尽崎岖大道平》长文手卷,款署:壬辰(2012年)大暑,徐庆平。钤印:徐庆平

著录:《徐悲鸿年谱长编》,第335 页,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

出版:

1.《悲鸿画马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版。

2.《徐悲鸿画马集》,第42 页,中华书画出版社(台北),1981年版。

3.《徐悲鸿画集(第二集)》,图版59,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4.《中国美术馆藏品集第一集》,第3 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5.《中国画名作类编——马编》,第205 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版。

6.《徐悲鸿画集—— 中国画部分:飞禽· 走兽》, 图版59, 北京出版社,

1996年版。

7.《艺坛巨匠——徐悲鸿画集》,第178页,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3年版。

8.《中国现代十大名画家画集——徐悲鸿》,第103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3年版。

9《. 中国美术家作品丛书——徐悲鸿》,第224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10.《中国艺坛巨匠——徐悲鸿(1895-1953)》,第380页,北京美术摄影

出版社,2005年版。

11.《徐悲鸿全集 中国画——动物·花卉》,第261页,中国青年出版社,

2020年版。

12.《徐悲鸿动物画范本》,第228 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22年版。

来源:中国嘉德2014 年秋季拍卖会,第1392号拍品。


徐庆平先生撰《铲尽崎岖大道平》长跋


由《奔马》再谈悲鸿画马(节选)
文/华天雪


徐悲鸿《奔马》,1951年,水墨纸本,109×55cm。此作曾著录于1962年出版的《悲鸿画马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六卷本《徐悲鸿画集》(徐悲鸿纪念馆、北京出版社合编)等十余种版本的徐氏画集中,原藏“徐悲鸿纪念馆”,堪称一匹著名的“马”,值得我们在甲午马年临近尾声之时,重拾“悲鸿之马”这个老话题。

著录出版物封面


在20世纪大家中,“马”于徐悲鸿如同“虾”之于齐白石,在题材与画家的关联性上,罕有其他可以相提并论者。但这种关联有具体差异:对齐白石来说,“虾”首先是他中年之前乡村生活经验的呈现以及经验背后的思念,其次是笔墨形式的提炼并最终形成的能够形神兼备或离形得似的程式;对徐悲鸿来说,“马”既无关生活经验,亦非情感的凭藉,而主要是寄寓家国情怀、象征民族精神的载体,有别于齐白石的个人经验,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现实关怀的直观表达。

1949年,徐悲鸿(后排左五)受周恩来委派,

赴捷克首都布拉格参加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就“马”的寄寓来说,以建国为界,前后有所不同:建国前较为丰富,依时局、生活状况或心境等因素的变化,或为驰骋沙场的悲壮,或为寄托希望的昂扬,或为欢呼胜利的喜悦,甚至还有对故园的怀念、对颠沛生活的无奈、对亲人的牵念……;建国后,最常见的便是以两种题跋为主的歌颂基调,且为之前所未见:一为“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一为“百载沉疴终自起,首之瞻处即光明”,大约均最早题于1950年所作的《奔马》中。我们这里关注的《奔马》(辛卯春日)即可视为其建国后同类作品的代表作。


《奔马》(辛卯春日),马头为近四分之三侧面,并与身体呈反向之势,很自然地突出了颈部的扭动,造成强劲的力感和神俊之气;与处理非正侧面的马一样,颈部被适度拉长,但其粗壮度则类似正侧面的马,这使得腾跃有了更稳定的支撑;湿墨为主,墨韵面积大而整,“虚”的效果提示了自天边而来的距离感;极大地淡化了轮廓线,轮廓边缘也避免了完整性,没有通常有明确轮廓线的马那么“实”,符合急速状态下身体各部位的松活感;大面积的黑白对比形成强烈的光照感,但又非固定光源的西法用光,而是黑白相生的中国画处理光感的方式,所谓“不合物理合画理”,同时适度缓和了以墨块辅助造型的素描方式,达到一种笔墨和写实造型间的平衡。


前后腿暗含了焦点的透视关系,但近于正侧面的平行于画面的躯体又弱化了这种纵深感,在二维与三维间求得了某种和谐;前腿之蜷抱自然比前伸更具奔腾意味和内在的强劲感,但要比正侧面的蜷抱在表现上难得多,两只前腿的相互关系、前伸的角度、向内的弯曲度、各关节的安排、与后腿间的开合度、腿与蹄的虚实处理等等,是决定这类“天马”成败的关键,该作在这方面的处理堪称典范。


总的说,“马”作为徐悲鸿一生致力的融合中西的中国画改良实践的重要题材,西画的因素较为潜隐,笔墨的发挥最为充分,融合得最为成功。

甲午之末,马蹄声渐远,天马之飞来无非短暂一瞬,喜悦继而感叹,但对往古之怀想、豪侠之期盼,却将是长留于我们精神空间的梦的载体,用以神游和喘息。

甲午秋深于雾霾深锁之京城


徐悲鸿 1895-1953

平安大吉

立轴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76.5×43cm约3.0平尺


题识:蒨弟存之。卅二年岁阑,悲鸿写于磐溪。

钤印:东海王孙、行己有耻

上款:“蒨弟”即张蒨英(1909-2003),江苏无锡人,1936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直接受教于徐悲鸿。1942年,协助徐悲鸿于嘉陵江畔盘溪筹备中国美术学院。学院成立后,受聘为副研究员,并兼任秘书一年。同时张蒨英还担任中国全国艺术家协会的常务工作长达五年之久,活跃于陪都文艺界。夫婿费成武,亦为徐悲鸿嫡传弟子。1946年,二人在徐悲鸿安排下保送赴英国深造,徐悲鸿为其作《十二生肖册》。费张伉俪旅居英国57年,享誉英国艺坛逾半个世纪。

展览:“诚贵堂:于丰胜从艺六十年藏中国近现代书画”,保利艺术博物馆举办,2012年11月29日——12月3日。

出版:

1.《雾明楼珍藏廿世纪书画》目录,香港苏富比有限公司,2006年。

2.《万山红遍:名家力作雅汇》,第71页,中艺达晨,2011年版。

3.《诚贵堂:于丰胜从艺六十年藏中国近现代书画》,第132页,保利艺术

博物馆,2012年版。

4.《艺为人生:1928-1949 年国立中央大学美术专业学生文献集》,第135页,故宫出版社,2016年版。

来源:

1. 伦敦费成武、张蒨英雾明楼旧藏。

2. 香港2006年秋季拍卖会,“雾明楼珍藏廿世纪书画专场”,第571号拍品。


风雨如晦 鸡鸣不已

徐悲鸿《平安大吉》创作于1943年。在困难当头,民族存亡的动荡年代,徐悲鸿依然怀有“雄鸡一唱天下白”的和平理想,希望早日冲破黑暗,迎来拂晓和黎明。本年初徐悲鸿在重庆磐溪筹办中国美术学院,多次为廖静文画像,其中有水墨画《徐悲鸿夫人像》。

《英雄独立》99.7×49cm 1944年作

中国嘉德2011年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1005万

此画取意“大吉”,因鸡兼俱“文、武、勇、仁、信”五种德行,《韩诗外传》曰:“鸡有五德:首带冠,文也;足搏距,武也;敌在前敢斗,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信也。”在抗战最后也最艰苦的阶段,这种品德正是需要发扬的。


在动物类题材中,徐悲鸿很喜欢画各种体态的雄鸡,徐悲鸿先生此画中的雄鸡,登高而立,昂首向天,气宇不凡,其一足站立,一足微曲,于稳中暗含动势;雄鸡顶戴朱冠,身披缁衣,尾部羽毛散张,色泽乌中透亮,质感极强,益显其体态丰满,具威武之姿,大有“一啼天下白”的气概,表现了当时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体现出徐悲鸿不卑不亢之人品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呼唤民众觉醒的抗争之作。而鸡立于石上,又取“室上”之谐音,寄寓内心的重归安详,是画家本人对于“大家”与“小家”未来和平的期盼。

1934年徐悲鸿为张蒨英绘素描像


“雾明楼”乃费成武、张蒨英伉俪收藏书画之室名。费成武(1911-2000)、张蒨英(1909-2003)先后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受教于徐悲鸿,引为得意门生。一1946年中,经徐悲鸿促成他四名学生赴英研究美术,费、张亦在负笈伦敦名单之列。客居异乡半个世纪默默耕耘,令费氏夫妇在英伦画坛卓然有成。张蒨英晋身英国皇家水彩学会、西部皇家艺术学会和英国女艺术家协会等重量级艺术团体,还与夫婿一起列入英国艺术界名人录。

1943年暑假,徐悲鸿带领部分

中国美术学院学生在四川青城山合影,
左起:徐悲鸿、费成武、陈晓南、张蒨英

费成武、张蒨英一九五三年在伦敦结为夫妇,两人得师友如傅抱石、徐悲鸿、谢稚柳等送赠志别之作品,遂合而组成雾明楼收藏。日后,多位造访彼邦的画坛故旧如赵少昂、张大千、黄君璧等异地重逢,亦相继写下作品馈送留念,遂使雾明楼之收藏更琳琅满目,精彩纷呈。

1940年代中央大学美术系师生合影于重庆,

前排左起:傅抱石、徐悲鸿、黄显之、
陈之佛,二排右一为张蒨英)


徐悲鸿 1895-1953

立马

镜心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110.5×62cm约6.2平尺


题识:寄梅贤兄将有西北之行,悲鸿写此赠别。癸未春仲,沙坪坝上。

钤印:悲鸿

上款:“寄梅贤兄”即罗寄梅,罗寄梅,湖南长沙人,我国早期著名摄影家。1902年出生,1926年参加北伐,为黄埔军校第六期学员。1930年7月,罗寄梅与王平陵、聂绀弩等40余人在南京成立了中国文艺社,这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文艺社团,成员众多。因此机缘,罗寄梅与张大千、张善子、徐悲鸿、齐白石、蒋碧薇、傅抱石、李可染、吴作人、郑振铎等众多文化艺术界的朋友都维系着极好的友谊,几十年后依然书信往来不断。中国嘉德2012年曾受其委托,举办过“忆梅庵长物——罗寄梅夫妇七十年珍藏”专场。

来源:中国嘉德2017年春季拍卖会,第685号拍品。


送罗寄梅西行写马

早期著名摄影家罗寄梅,三十年代在南京成立“文艺社”,四十年代初北上敦煌,西行拍摄,与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等结下多年深厚友谊。1938年初罗寄梅在武汉成立国民党中央社摄影部,任摄影部主任。6月6日,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在武昌成立,推举蔡元培、冯玉祥、张道藩、郭沫若、田汉、陈树人、何香凝、叶恭绰、高剑父、为名誉理事。张善子、徐悲鸿、罗寄梅、吴作人、叶浅予、力群等被选为理事。成立期间举行了抗战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抗敌美术展览会。

1938年底,罗寄梅随中央通讯社摄影部搬迁至重庆。本年十月张大千的百余幅作品在重庆做展览,以激励国人爱国热忱,这时大千已有了去敦煌的想法,神秘遥远的大漠石窟也深深吸引着罗寄梅,开始做西行拍摄的准备。罗寄梅夫人刘先女士也是名门之后,家族雄于资财,庋藏甚富。

1943年,罗寄梅和夫人刘先

完成了一个月的榆林窟拍摄后,
辞别张大千和谢稚柳,前往敦煌莫高窟

1943年初,罗寄梅夫妇计划的西行日期日益临近。重庆至敦煌路途遥远、道路坎坷,其中艰难可想而知,一班好友如傅抱石、徐悲鸿、关良等纷纷提笔创作,向罗寄梅夫妇这堪称雄伟的艺术之行致敬。傅抱石专为此题写对联:“唯三四月肆宴重庆,将一两年稽古敦煌。”嘉德12年春拍“忆梅庵长物—罗寄梅夫妇70年珍藏”专场,即完整记录了这段英雄岁月,名仕雅集。

1943年5月中旬,张大千(左一)、

谢稚柳(右三)等人为罗氏夫妇送行

徐悲鸿于1943年绘制《立马》,题赠旋将敦煌之行的好友罗寄梅,为其以壮行色。罗寄梅1943年随常书鸿赴敦煌艺术研究院,拍摄敦煌千佛洞,在长达十个月的时间内拍摄了近两万件敦煌资料,是目前所见最早最完备的敦煌摄影资料之一。



徐悲鸿 1895-1953

奔马

立轴 水墨纸本

1951年作

112.5×64.5 cm约6.5平尺


题识:百载沉疴终自起,首之瞻处即光明。悲鸿辛卯,世廉先生雅教。

钤印:悲鸿之画

鉴藏印:谭启龙收藏章

上款:“世廉先生”或为霍士廉(1909-1996),山西省忻县北堡村人。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屡任军政要职。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出任陕西、宁夏、山西领导职务,为西北发展殚精竭虑。在担任农业部领导人期间,他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原则,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分类指导,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教育工作,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对确保全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顺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说明:本幅为谭启龙先生旧藏。谭启龙(1913-2003),江西永新人,曾用名胡志萍。1928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参加革命工作,1933 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谭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先后担任各级要职,是党忠诚的好干部。谭先生与夫人严永洁平日工作繁忙,闲暇之余均好书画,与彼时文艺界很多名人关友善,尤与徐悲鸿、黄胄、傅抱石、关山月、赖少其熟稔。往来雅集,获赠良多,本幅便为彼时政坛、艺坛名人相交过往之雪泥鸿爪。


首之瞻处即光明

1949年崭新的时代到来,旧的社会制度被取代了,徐悲鸿被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的院长,为人民服务成为新的艺术基调。徐悲鸿在美院成立典礼的致辞中称:“已往我们为专制的统治者服务,且有如此业绩。我们现为人民服务,应当有更进步的收获,更辉煌的成就,以迎接新中国的到来。

正如徐悲鸿在这件这件创作于1951年的《奔马》上所写的那样,“百载沉疴终自起,首之瞻处即光明”,亦犹如画中的奔马从远处疾驰而来,奋蹄如飞,意气风发,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这种威武的形象实际上也是徐悲鸿自己的精神象征。


徐悲鸿探索大写意马的笔法,驾轻就熟,信笔挥洒,准确勾勒出骨骼、肌肉的关键部位,用重墨突出刻画头部、四肢、肩、胸、足等传神之处,造型精卓,用笔洗练,体积感、质量感、空间感都意到笔随地显现在墨色之中。焦墨写就的马鬃衬托散开的马尾,使画面产生优美潇洒的运动感。

对于徐悲鸿来说,笔墨已是次要的,他多在画中寄寓一种内心的感受,这种感受来源于他这个爱马之人多年对马的观察、写生,来源于对时局的关注,来源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来源于一种在苦难中顽强拼搏的力量,所以此幅徐悲鸿的《奔马》反映出来的精神内涵,令人观之振奋。

谭启龙、严永洁伉俪


更难得的是,此幅作品为屡任要职的谭启龙先生和夫人严永洁之旧藏。谭先生与夫人平日工作繁忙,闲暇之余均好书画,与彼时文艺界很多名人相友善,尤与徐悲鸿、黄胄、傅抱石、关山月、赖少其熟稔。往来雅集,获赠良多,本幅便为彼时政坛、艺坛名人相交过往之雪泥鸿爪,殊为难得珍罕。

傅抱石为潭启龙作《云山策杖》







中国嘉德联系方式(滑动查阅)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部)

客户咨询:(86-10)8592 8288-3

结算服务:(86-10)8592 8288-4

媒体合作:(86-10)8592 8288-5

运输咨询:(86-10)8592 8288-9

网拍咨询:15010006220 / 15910807786转分机9

官方网站:www.cguardian.com

联系邮箱: mail@cguardian.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中国嘉德(香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客户咨询:( 852 ) 2815 2269

联系邮箱: hkauction@cguardian.com.hk

联系地址:香港金钟道89号力宝中心一座5楼




各地区办事处联络



上海

电话:( 86-21 ) 5466 0508

邮箱:shoffice@cguardian.com


———


广州

电话:( 86-20 ) 3808 8589

邮箱:gzoffice@cguardian.com


———


南京

电话:( 86-25 ) 8670 2356

邮箱:njoffice@cguardian.com


———


杭州

电话:( 86-571 ) 8535 9925

邮箱:hzoffice@cguardian.com


———


台湾

电话:( 886 ) 2 2757 6228

邮箱:twoffice@cguardian.com.tw


———


日本

电话:( 81-3 ) 6206 6682

邮箱:jpoffice@cguardian.com


———


美国

电话:( 212 ) 308 8889 / ( 888 ) 799 8830

邮箱:usoffice@cguardian.com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