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利拍卖丨秋拍火热征集截稿在即,造像文房艺术荟萃
![]()
清康熙佛陀坐像
汉藏风格(北京宫廷)铜鎏金
高: 44.5cm
备注:香港拍卖,1998年春拍Lot615
清代满州贵族兴起于关外,入关之前已信奉藏传佛教,入主中原之后,藏传佛教更成为皇家信仰。有清一代中尤以康雍乾三朝为最,其中康熙皇帝曾受哲布尊丹巴传授长寿之秘法及长寿佛之灌顶,对藏传佛教的崇信更趋极致,故宫廷造办处制作了相当数量的造像以在内廷和各处皇家寺院供奉,本件释迦牟尼佛即是一件罕见的康熙宫廷大型造像重器。此件释迦牟尼造像体量硕大,身躯挺拔,各部分的比例把握准确,表现出极高的造型功力。绀青螺发排列规整,顶部肉髻圆凸,上饰宝珠顶严。面部脸颊丰满,双目微合,眉间嵌有红色宝石白毫,双眉细长,鼻梁坚挺,双眉与鼻准组成优美的曲线,显得格外俊朗,气度恢弘不凡,有帝王之相,表情静穆柔和,略含笑意,象征此佛内在宁静纯洁的精神世界。双腿结全跏趺坐,双手于胸前结说法印,刻划柔软生动,富有写实性和生命力。身着袒右式袈裟,一角反搭盖住右肩,胸部露出内束的裙腰,边缘呈折带纹,翻卷自如,袈裟上錾刻有细致精美的花纹,借鉴了织绣上的装饰图案,以细腻精微的技法在铜像表面生动地表现出来,衣纹起伏凸显,转折流畅自然,富有立体感。莲座为仰覆莲式,沉稳宽大,上下层均饰有细密的连珠纹,珠粒晶圆,虽是铜铸,却让人感觉到玉石的圆润,可见工艺水平之高,使整个作品表现出一种尊贵的气质。最为特别的是它的莲瓣,造型宽阔,每一瓣均有两层,下层勾勒出一周火焰式锯齿,上层莲瓣尖端则有卷草纹样装饰,这是其它任何时期造像中所绝无仅有的形式,仅见康熙一朝,应当是清宫独特的创造,可与北京故宫典藏康熙皇帝为其祖母孝庄太皇太后所特制、具有明确纪念款及铭文的四臂观音相参照。另有承德避署山庄藏“清康熙四臂文殊菩萨”之莲瓣造型与本件作品如出之辙。整件作品制作工艺极为精细,鎏金厚重华美,俊秀的造型、精美的阴刻纹饰及独特的莲瓣均是康熙时期宫廷造像的典型特点,相较于拍卖市场上出现较多的无量寿佛而言,此作的稀有性更值得非常关注,有很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清乾隆 白檀雕兽面福寿佛龛及铜鎏金药师佛
H:66.5cm
来源:荀慧生先生“小留香馆”旧藏
清乾隆白檀雕兽面福寿纹佛龛,六方亭造型,须弥座。六角立柱,四周环以封板,此种封板形式称为“毗卢帽”。毗卢帽内安穹窿式顶盖,六角形,方中带圆,浮雕勾卷云纹。上部安方形宝顶,浮雕蝠磬纹。顶盖可以揭开,内髹麻灰,油黑素漆里。因保存不甚妥当,漆皮稍有脱落。这种做法,是清代中期最具代表性的苏州风格作工。廊柱内为六方式板壁,两侧前板各透雕一组斜“卐”字锦纹,正中为开敞的门户。鎏金弥勒佛手打说法印端坐其中。须弥座束腰浮雕卷草,面上随形装围栏,饰透雕宝相花绦环板,佛龛在清宫佛堂中占有显要位置,也是官式建筑和宗教建筑造型的缩影,因此每个细节均设计严谨,如屋顶的式样、装饰纹样等,都一一有严格规定。专家认为以“三塔龛”和“五塔龛”最具清宫特色,结合了汉藏两地的典型建筑,顶部排列三尊或五尊喇嘛合欢塔,代表“三世佛”或“五佛五智”之意。此佛龛造型别致,尽显皇家气派。藏传佛教作为清宫廷最重要的信仰之一,在乾隆时期达到鼎盛。从乾隆二十二年至四十七年间(1757-1782),清宫基本按照统一模式先后修建和装修八座佛楼,并且在其寝宫之内,内宫深处,有多处大大小小佛堂,供礼佛供奉之用,其中以供奉藏传佛教的法器和佛像为主。此龛无论从其造型、装饰风格以及木雕层次分明,与当时玉雕工艺极其相类的特点,均集中体现了乾隆朝的典型特征,既体现了清代皇室奉佛之诚悃,也反映出帝王后妃对于世寿绵长的希冀与向往。内有一尊铜鎏金药师佛,佛像高肉髻,面相丰满,双目微合,面容慈祥,表情深沉内省。身着袒右肩大衣,衣纹的起伏明显,富有立体感,胸部露出内束的裙腰,比例匀称,动态舒展。僧袍边沿錾刻精美的缠枝莲纹,极为华丽,右手执药果,左手托钵(已失),结跏趺坐于仰覆连台座上,莲瓣肥厚宽大,上下均饰有一圈细密的连珠纹,为典型清代乾隆宫廷风格。药师佛又称为大医王佛,据《药师经》说,他曾发十二大愿,为众生医治病苦,消灾延寿,所以在藏传佛教寺院的医学殿内也常供奉此像。而此尊体量颇大,十分罕见,再结合其原先放置的白檀佛龛考量,推断应为宫廷某殿单独设立的佛堂所以,品级之高可见一斑。
清乾隆紫檀竹丝框百宝嵌周子爱莲座屏
H:89.5cm
来源:美国巴尔的摩私人旧藏
本品以紫檀为框,长方形,彩漆底板,边框以平行的数道棱线为饰,简洁疏朗。座屏作为一种陈设性家具,多置于厅堂之中,起装饰作用。清代宫廷尤其喜爱使用装饰,以达到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与其皇家身份相配,今故宫博物院重华宫等多处宫殿内均有此类陈设。此件座屏分为插屏及器座两部分,紫檀器座满工雕饰,深浅浮雕加圆雕莲花及缠枝花卉纹等,华而不乱,极具美感。屏心选取紫檀木、鸡翅木为主材,以百宝嵌工艺镶制“周子爱莲说”图景。其中玉雕周敦颐像,安然坐於水榭凉亭之中,由童子相伴,静静欣赏着一池荷莲;远山近水间植种有芭蕉、丛竹、梧桐等树木,郁郁葱葱,相间分布。画面山丘重叠,水景开阔,气象万千;加之其里框以竹丝为材,外框为珍贵紫檀木,整器做工讲究,高大威武,气度不凡,为清代宫廷恭造风格,乃典型乾隆初年官造之器,值得珍重。
明万历 雕漆云龙纹方盘
「大明万历壬辰年制」款
L:32cm
来源:日本关西藏家旧藏
盘呈弧角四方形,敞口,方圆唇包边出棱,浅腹,斜壁稍外弧,底承矮圈足。器底髹褐漆,近足处竖款描金楷书“大明万历壬辰年制”款,字迹规整,笔划有力。按壬辰年,即明代万历十九年(1592年),属其在位中期时作品,洗练洒脱的龙纹形象颇具特色。菱形开光内雕正面龙纹,身形拉长,呈桥形拱起,腾空于云海之中;海水江崖之上,龙前爪上举,顶托宝瓶,内插戟,上悬磬,寓 “吉庆平安”之美意,周饰流云。清宫旧藏一件明万历戗金彩漆云龙纹长方盒,图中亦有戟磬。盘心开光外,四隅海水锦底之上各雕宝螺为饰;漆盘内外壁均满雕纹饰,各式缠枝花卉琢刻精美,疏密有致。此盘器形规整,雕工精细,纹饰形象生动,加之保存完好,实属难得。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即位,改年号为嘉靖。嘉靖皇帝御极之后,面对“正德危权”,励志效法太祖、成祖推行“新政”,做一位后世称颂的明主圣君。一是大赦天下,抑制宦官,整顿朝纲;二是减轻租银,整顿赋役,赈济灾荒;三是勘查皇庄和勋戚庄园,还地于民,鼓励耕织;四是体恤民情,集异纳谏,勤于政务;五是征剿倭寇,清除外患,整顿边防。这期间,“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文化科技空前繁荣,优秀作品和杰出人物大量涌现,“天下翕然称治”。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
元 黑漆嵌螺钿人物故事盒
D:20.3cm
备注:日本重要私人藏家收藏
此器呈圆形,子母口,整体造型规整大方。器身通体髤黑漆,光亮润泽,其上以螺钿镶嵌纹饰,外壁上下层各有四开光,内饰花鸟,开光外为六棱花。盖面嵌绘仙人故事图案,远景仙云层峦,近景山石松竹,画面正中有福禄寿三星围桌下棋,下方一仙女手捧寿桃,后有二仙童持扇相随,右隅一童焚香,仙鹤展翅回首,瑞鹿驻足昂首。整幅画面构图层次分明,布局繁而不乱,人物脸部、服饰镶嵌精致,神态兼备,衣褶表现自然逼真。黑漆色泽典雅庄重,间配以螺钿装饰,色彩变化多样,绚丽斑斓,于古朴器型之间呈现优雅富贵之态。此器图绘因螺钿博巧而色彩纷呈,集人物、花卉景物于一器,为同朝作品中之佳作。
![]()
云征集联系方式
文章转发自北京保利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