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卖行 - 2022年10大拍卖公司排行榜

爱石之人托付藏品的几种方式

  • 收藏拍卖杂志
  • 2022年10月06日05时





待老之将至,如何将自己珍藏一生的爱石传承下去,恐怕是所有赏石者早晚要面对的问题。


有的石头被藏家钟爱一生,然而后代对赏石并不热衷,草率清仓处理;有的石头被束之高阁,与其他先人杂物一起在阴暗的储藏室角落里尘土满身……


今天跟大家分享爱石之人托付藏品的几种方式,也许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启迪。


将珍藏爱石传承下去



01


为自己

举办盆栽水石拍卖会的男爵



时间回到1935年的12月,位于日本东京新桥的东京美术俱乐部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盆栽、水石以及水盘和花盆拍卖会。


参拍盆栽和水石共计380件,主人是当时日本著名的金融家乡诚之助男爵,时年70岁。乡男爵一生酷爱书画、盆栽与水石,凭借其雄厚财力,以收集“最好的与最贵之物”为目标,所藏颇丰。其于水石之中尤其钟情加茂川石等日本传统石种,并藏有日本江户时期著名文人赖山阳遗石数枚。


乡诚之助藏加茂川石“柴舟”


水石经典图书《传承石》里留存有七枚递藏自乡男爵的水石,其中五枚为加茂川石。其中,笔者最喜欢的是一枚加茂川三叠段石,无论是匀称比例还是莹润皮壳,均极为可人。近年来,此石图片多为国内赏石公众号转载,堪称日本水石中段石的代表。


乡诚之助藏加茂川石“千寻”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七枚水石中,仅有一枚出现在了这场拍卖会上,即后世称为“海金刚”的加茂川岛型石。传说此石最终为乡男爵换取了五千吨的商船一艘,虽未知真假,但其价值可见一斑。


乡诚之助藏加茂川石“海金刚”


据乡男爵自述,之所以要发起这场拍卖会,是因为自己虽钟爱盆栽,但终因事业繁忙无力打理,因此才想为它们另寻好主人。而一旦将盆栽转让,与盆栽相辅相成的花盆、水石也就相应需要转手了。


由此记述亦可知,在20世纪上半叶,也即是日本水石热潮尚未发生之时,水石主要还是作为盆栽的附属物。事实上,图录上的水石少有安置底座之事,从中可以推测,当时流行的是将水石置于花盆或者水盘之中,既体现传自中国的“盆山”传统之遗风,又可与盆栽相互搭配于一盆之中。出版于1904年的照相集《名家爱藏盆栽奇石逸品集》便集中体现了这一风尚。


1904年出版的照相集《名家爱藏盆栽奇石逸品集》

中榉树盆景与茅舍石搭配

此茅舍石据传曾为赖山阳所有,后为乡男爵购得


茅舍石细节图


不过,乡男爵毕竟有不忍放手之物,因此固然是要将上百件盆栽水石托付他人,最终还是自留了极为珍惜的十六七枚水石伴其余生。想来,不见载于拍卖图录却收入《传承石》的那几枚,都在此列吧。


这批水石共售出了12.8万日元,为当时此类拍卖会的最高纪录。其中水石的最高价为一枚八濑真黑石,价格达850日元,最低者则价值100日元,而当时日本小学教师的入职工资仅为50日元。按照日本通行的换算方式(当时1日元等于今时今日2000日元)的比例来计算,因而这批水石最终的成交价格从20万日元到170万日元不等(约合人民币1万元至8万元)。



拍卖之石以及成交价格记录


当然,这样的换算不过是直观反映了当时成交时的价格。到如今又度过了八十余载岁月的这些石头,倘若面世,其价格自然又要另行计算了。


事实上,这场拍卖会后仅仅过了六年,在东京举办的另一场惊动水石界的“神谷容安轩”个人藏品拍卖会上,同级别的水石的价格即已翻了三四倍,其中名石“洞庭湖”经过竞价最终达到了3000日元。


1941年神谷容安轩水石藏品拍卖会上,获得最高价的名石“洞庭湖”。


无独有偶,就在乡诚之助水石拍卖会前一年的1934年,乡男爵的石友、盆友伊东举办了个人所藏盆栽水石的拍卖会从当时流传下来的拍卖图录来看,与乡城之助的做法类似,水石多是“种”在花盆之中的,有些还点缀以山野草或苔藓,颇有苏东坡“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之风。


伊东巳代治藏石拍卖图录,图中可见当时的水石多安置于盆栽花盆中并点缀以山野草。


从1934年到1941年,七年之内就至少出现了三场大规模的个人藏石专题拍卖会,可见在当时的日本水石圈,通过藏家专题拍卖会的形式将藏石一次性托付他人已成风尚。



02


生前为自己和石头

办忌日的有无庵隐士



“这世上最多的,是人与石头。这世上最少的,是当得上人这个称呼的人,和当得上石头这个称呼的石头。


在将近八十年前写下这段话的人,其姓名如今已不可考,只知他是20世纪上半叶生活在日本长野县的一位隐士,自号“有无庵”


乡男爵以“最好的和最贵的”收藏为目标,这一宗旨恐怕是得不到这位有无庵隐士的认同的。他曾经这样写道:“我等信州(大致相当于现长野县)的爱石同仁因有天龙川这一天赐的寻石宝地,得以经常去采集有趣之雅石。其实,所得之石往往并非是那种价值成百上千元之物。但是这些石头所唤起的游兴,大概还在那些花费千金去购买名石的富翁之上吧。此所谓独乐之乐”。


天龙川山形石,日本“一雨会”副会长小池雨石旧藏


长野县确实非日本传统的水石重镇,笔者所见的水石之中,天龙川石中也少有出类拔萃者。然而读到有无庵隐士的这段事迹,我不禁在想,这种“敝帚自珍”的精神,以及通过河原寻石而亲近乡土、亲近自然的传统,才更接近赏石的本质也未可知。


只是,那由雅趣与游兴所唤起的“独乐之乐”之外,人生亦有“独愁之愁”。


天龙川石“无心”


时值世界大战,平民亦卷入战火之中。愁安危,愁供给,愁生计,爱石藏石之人,则更添一重旁人或许无法理解之愁,那就是如何保全那些从河川岸边千挑万捡而来的石头。一旦空袭来临,哪怕举家一起搬运石头,恐怕也不足以带走十分之一。


有虑于此,这位有无庵隐士在家门口设置棚架,将爱藏之水石置于其上,声明路过者但有中意之石即可自由取走,惟求新主人能尽力爱石护石。如此送走了数百枚水石。读到这个故事时候我不禁咋舌,即便在并非著名产地的天龙川,当时的爱石同仁人数看来亦不在少数。不然,倘若无此群众基础,即便要“散财”也无人“接盘”了吧。


有无庵隐士一生石痴,还曾为自己打造一石棺,棺中收纳其著作《石魂记》。又于尚且在生之日举办了“有无庵忌日”集会,邀请石友、名士作俳句、和歌。就中多有与石相关之句,读来有会于心。


天龙川人物画面石



03


散尽藏石还复来的

风雅老翁小林宗闲



对自己唯恐不能保护周全的奇石,有无庵隐士选择放置在门前任人撷取,然而这样是否会所托非人?


笔者这般“自作多情”地替先贤作杞人之忧时,便会想到20世纪60年代里另一位老人的奇行。


老人名为小林宗一,自号宗闲,因此以“小林宗闲”之名行走于赏石、茶道的世界。近年来,市场上多有宗闲题款的水石露面,而小林正是20世纪60年代日本石界最负声望的元老之一。


小林宗闲所作水石花道陈设


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传承石》多记载流传自历史名人的水石,对当世之人少有提及,却留存一枚“小林宗闲由来石”,由此亦可一窥小林在日本水石界的地位。此石为天龙川石,名为“白寿”,似一须发皆白老翁,从中倒是有几分向小林本人致敬的意味。


小林宗闲旧藏石“白寿”


不过与那些盘踞在东京与京都,或开宗立派,或奔走组织协会的石界名人不同,小林老人总是在乡野间穿着木屐悠然度日,或寻石于河原,或访僧尼于禅寺,闲来写一段散文,又开设“日本爱石馆”普及水石文化,因而被乡人戏称为“爱石先生”。而今看到的几张当时留下的照片,他总是一身简约宛若道袍的和服,意态平和,一副将要翩翩然远游的模样。


小林宗闲与石道挚友鲇泽占鱼

69岁时,老人忽遭重病几至不治。病愈后,自述非但对奇石的收集欲念荡然无存,对自己数十年来收藏的爱石,亦萌生了将其悉数赠与有缘人的念头。


“即便持有再多名石,终究总不能带到棺材里面去。趁着自己尚在生,不如将石头赠与长久以来尊敬之人与非凡之人。如此则是石之幸,石之喜,受赠之人亦喜,而最喜不自胜之人,则是在下自身”,老人如是写道。


未曾想到的是,非但“小林赠石”一时成为美谈,送走了心爱之石的小林老人身边居然又“涌现”众多新面孔。原来,全国各地的石友、藏家纷纷将自己的石头寄给他,有的是请他过目赐名,有的则是赠送给他以表谢意。不管是短暂停留还是伴其余生,“散尽藏石还复来”成了一段佳话,也造就诸多良缘。


而老人一如既往地风雅。在他人生最后两三年间,曾有关东笔友寄来一枚画面石作为赠礼,他在为此石三易其名后又将此石殷勤送回了原主人处。石名“归乡”,因其刻画出一位风雪归人,而小林老人将此石送归原主,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送石归乡了。


1967年,记录老人的赏石心路的《爱石三味》出版。两年之后,老人在前往东京的旅途中溘然长逝。“古人毕生漂泊,逝于途次者屡见不鲜”(松尾芭蕉《奥州小路》之句),一生爱好俳句的小林宗闲,连离开这个世界的方式,都与徘人都尊崇的徘圣的名句那么一致,实在是潇洒之至。


笔者所藏静岳石“日出洞门”,出自小林宗闲所创设的“日本爱石馆”,石名由小林的继承人小森胜文题写。


近年来收集水石,在市场上屡次见到小林题款的水石。我有时候会发遐想,不知道这块石头是否便是当年小林与石友相互馈赠的见证物?


然而时过境迁,或许当年的受赠者也已驾鹤西去,石头又一次面临或易主或埋没的命运,甚或是所托非人又被转卖了出来。


每思及此事,不禁惘然。只能想开一些,或许石头与人一样,自有其生老病死的命运,谁都逃不开,人们只是与石头互相送上一程而已吧。


不禁想起来小林老人留下的一句话:“赏石即人生,此世界亲切至任人自由进出。”





编辑|余一
校对 | 嘉琪
转载|CHIYUN栖云授权
【版权声明】本微信登载的声明原创内容均为《收藏·拍卖》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和使用。




官方视频号

带你现场看展


·

·


往期精选

·

·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