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十年,亲历者讲述我们成长的故事】
2012年,中国嘉德拍卖(以下简称中国嘉德)正式在中国香港设立新公司,成为第一家在香港开疆拓土的大陆拍卖行。
十载耕耘,行业风云变幻,中国嘉德始终走在行业前列。
中国嘉德(香港)特别推出十周年回顾之上篇,饮水思源,行稳致远,通过中国嘉德三代领导者——陈东升、王雁南、胡妍妍对中国嘉德(香港)成长史的讲述,洞见中国嘉德的精神传承、情怀与社会担当。
中国嘉德创始人陈东升
1
Part 1
新中国成立伊始,在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关心下,文化部文物局建立“香港秘密收购文物小组”,抢救流散香港文物,成功抢救《伯远帖》《中秋帖》等国之重器,2019年,当这套详细记载着当时重要文物抢救过程的“郑振铎等抢救流散香港文物往来信札”现身香港,也是由中国嘉德出资购买,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
几十年来,中国嘉德所做的公益事业不胜枚举,这并不是经济投入多少的问题,而是对历史文化抢救、尊重、重发现和价值重再现。
2
Part 2
伟大的艺术背后一定有伟大的商业力量支持,如文艺复兴的背后来自于美第奇家族的推动,是商业的力量得让艺术永存,才有了今天繁荣的人类文化遗产。
假如艺术没有价值,谁都不会收藏;假如没有收藏家,就没有艺术珍品不断地进行交换,不断地得到人们重视,所以,收藏家是伟大艺术的守护神!
学术是中国嘉德的根基,这也是带给所有拍卖行的启示。对于收藏、艺术品的认识、艺术家和市场的深度挖掘都很重要。
收藏市场在升级换代,中国艺术品市场最大的变化是从过去暴富性收藏,向知识性、持久性转型。拍卖行的学术力量就和这批崛起高颜值、有学问又有追求藏家力量相匹配,这依赖中国嘉德不断进行学术耕耘、推广形成的互动。
3
Part 3
“十年磨一剑,剑该出鞘了”
再看市场,从亚洲四小龙到大陆拍卖市场的崛起,中国艺术品市场经历了最初海外出口创汇,经济增长后海外再向国内回流的过程,历史变化构成了这50年中国艺术品循环和流通的脉络。
香港是更典型市场经济体,成熟、国际化、税率优惠,也是中国艺术品的重要市场。苏富比、佳士得都往中国来,我们也应该往香港去。它是我们的拍卖点,也是联络海外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重要一站,香港促进大陆拍卖,是双赢的过程。
中国嘉德(香港)的十年,是稳定发展、不卑不亢、扎扎实实、深耕市场的十年,用和风细雨的方式,获得市场的认同和信赖。
过去十年,也是中国大陆拍卖行深度盘整变化的十年,是整个世界政治格局、地缘政治深度较量的十年,能够保持住市场份额,慢慢走出自己的特色,就是最大的成功。
拍卖就像一个大卖场、大Party,每年两次大家都像候鸟般来来往往:拍卖时,人从全球来了,熙熙攘攘,喝酒、叙友情、交流;第二天拍场上赤刀见红,互不相让;最后大家还是谈笑如朋友,再飞向世界各地。这样形成的全球市场、东南亚市场、港台市场、大陆市场……这些重要买卖家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有了这些客人的信赖,就是我们的明天,就是我们的成功。
我们永远要心存感恩,感谢所有买家、卖家,感谢所有的朋友,没有他们的参与,就没有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更没有香港艺术品市场的繁荣。
中国嘉德(香港)十年,是在这个市场中耕耘、积累藏家、客户、买家、经验和人才的过程,不着急是对的,我希望十年后能有更大的成长,十年磨一剑,扬眉吐气,剑该出鞘了。
中国嘉德(香港)董事长王雁南
1
Part 1
“感谢香港市场的包容性”
早在好多年前,中国嘉德就有进驻香港的想法,当时我们发展的不错,藏家、国际友人,特别是香港朋友都推荐我们去香港去试一试。
想走出大陆发展,最开始还是亚洲合适。基于纯商业的考量,香港的艺术品市场活跃、商业和法律的环境都很好,从全球看,香港也是商业效率最高、最守商业规则的地方之一。
最初备选的地址不限于香港,我们的拍品和收藏客户大都与中国文化相关,讲华语的地区不只香港,比如还有新加坡,它的地理位置较远,华人文化不如香港深厚,相较起来,香港是最现成的。
不过,看似一样,实践以后体会到,各方面都有所不同。但出乎意料的是,我们在香港的拍卖一开始接受度就很高。这是新的市场和环境,所以,每次拍卖会时,当听到有20%的藏家新进场的消息时,大家都奔走相告,非常兴奋。我们并不在意新藏家进场要买到什么,有新牌子愿意来尝试,就是对我们的认可。
在这个市场中,我们新接触到的不只有华人藏家、还有西方藏家,这些都是以前名单里没有过的,无形中也锻炼了团队,从服务理念、专业管理、不同客户互动、分析艺术收藏上……都对我们有很大启发和收获,经营增长也很显著。
回首十年,有过不少担心,所幸我们很快就很好地融入这一市场,感谢香港市场的包容性,也离不开香港乃至国际藏家大力支持、鼓励和厚爱,感激他们。
十年过去,事实证明我们选择香港这条路是对的,对于整个公司、业务的发展、向国际学习或是把嘉德的文化带到海外,都是很好的一个尝试。
这十年,走的很稳、走的很好,我也很欣慰,今后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一定会越来越好,一定会越来越发展。
中国嘉德(香港)董事总裁胡妍妍
1
Part.1
“更加开放的团队建设”
回顾当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处于发展巅峰。大陆拍卖行如雨后春笋成立,拍卖行业务蒸蒸日上,收藏群体滚雪球般快速膨胀。香港地区作为与全球链接的经济活跃地区,显现出巨大的发展可能性。
在这个时候,中国嘉德决定去香港开拓。
我们一贯的风格是稳健,陈董的名言是“目标纯正,心无旁骛,做正确的事,时间就是答案。” 王总的制胜理念是低调务实,有备无患。
出道香港,中国嘉德并没有喊出惊人的宏大目标。我们想踏实耕耘,以香港这个国际化的舞台,与全球艺术家、收藏家往来,向同行学习,实现优秀艺术品的顺畅流转和价值提升,实现“艺术无国界,经典永流传。”
回顾在香港的起步和发展,实际上最有挑战的是团队建设。中国嘉德的香港办事处是在1997年设立的,经由三位代表的勤恳经营,与香港当地藏家建立了广泛联系,为业务发展贡献良多。
2012年,中国嘉德就是在办事处的基础上成立了分公司。行政和业务团队都亟待建立一支独立运作的团队。并与总公司密切协作。
成立后大概有5年的时间,伴随着马不停蹄的征集和拍卖,同时要招聘、磨合、培训。我们尝试在尽可能宽的范围里找人,有本公司调派到香港的,有从行业里物色的,也有从其他行业招聘的新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背景也迥然有别,有从内地到香港的新香港人,有土生土长的老香港人,有从台湾、马来西亚、英国等五湖四海来的年轻人。
中国嘉德(香港)从最初办事处的3人迅速增加到现在的30多人,一个新的团队,各方面都是崭新的。开始没有意识到,以为只要是嘉德人,就会都共同认知的理念、价值观、流程,但其实,在新的团队里可能是模糊的,或者是不知道的。需要时间磨合的是无形的,埋藏在行动和言语之中的理念。
拍卖行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人。所有漂亮的成绩单都靠脑子和双手才能实现。藏家的成功是“看得到”、“买得起”、“存得住”,拍卖行的成功也类似。要“想得到”、“找得到”、“卖得出”。一个优秀的拍卖行要有明星业务专家,也要有明星团队,相互启发,相互照应,相互成全。艺术品拍卖是“三高”行业,高信誉、高智力、高效率。例如嘉德香港凭借对文物艺术品的深刻理解,持续梳理学术,普及推广,短短的几年时间,在玉器、二十世纪和当代艺术、瓷器、古典家具等收藏项目上,不断进步,在高手如林的香港,取得不俗佳绩,得到行家里手的认可。
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从2017年后,持续梳理艺术史脉络,每季都有专题,今秋的“她的时代”专题,按艺术史的角度把中国第一代去法国留学的女性艺术家按时间脉络都汇聚,以潘玉良美术馆级精品《梳妆》领衔的,融合当代17位杰出的女性艺术家之作;其二为「破浪」,呈现12位在当代艺术领域具革命性的开拓、引领风潮、自成一格的艺术家精选之品。
Lot 47
瓷器工艺品部门从2016年首次推出“抟泥幻化”专场,后来逐渐成长为嘉德香港的品牌专场,持续三年(2016年–2018 年),总共策划了6个拍卖,为嘉德香港有史以来最长久的一场专场;又如璧光盈袖专场,瓷器部深得台湾重要藏家「居易书屋」主人的信赖从2020年秋到现在2022秋第三次呈献其花费四十余年心血的珍藏的古玉。从今秋的专场和专题,可见嘉德香港对于学术梳理、文物市场了解透彻。
然而,香港十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无论是来自于疫情还是社会的风波,每一次跨越困难,就增加了信心。
未来三年,中国嘉德(香港)将在团队建设上更加开放,吸收行业顶尖人才,吸收青年才俊,不断进步,行稳致远。在艺术品拍卖领域做一个信誉可靠、专业扎实、服务周到的好公司。
中国嘉德(香港)联系方式
(滑动查阅)
文章转发自中国嘉德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