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四季61期丨百瓷集韵(二)
今天继续与大家分享“百瓷集韵”专场中色韵、意韵、趣韵三个专题中的部分拍品。“色韵”所呈现的是不同造型和釉色的单色釉佳器。“意韵”专题主要呈现颇富意趣的历史人物故事题材瓷器,可读性、观赏性兼具,此次更是佳器诸多,值得关注。“趣韵”专题呈现造型、纹饰皆显浓厚底蕴的文人瓷器。
明清单色釉瓷器在釉色品种、仿古创新、器物造型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成就;清代继承了明代单色釉制作工艺,可以更娴熟地控制釉色。单色釉瓷既可赏其色,又可叹其形,幽隽淡恬,悦然于心。Lot 2165
清乾隆 仿哥釉八卦纹琮式瓶
高 H28.8
“大清乾隆年制”款、带日本包装
乾隆御窑哥釉琮式瓶传世所见有两个类型,第一类为八卦纹分两排饰于四面腹中,第二类则若本品。相较而言,第二类更近似玉琮,更显乾隆慕古之心。瓷质琮式瓶是南宋官窑、龙泉窑烧造的一种经典器型,因其形从良渚玉琮变化而来,故名琮式瓶,又因器身有凸起八卦纹,又有“八卦瓶”之称,也是有清一代官窑中的传统品种。清宫档案中将此类哥釉琮式瓶称为“哥窑蓍草瓶”,当是沿用明代文献中对于琮式瓶的称呼。因蓍草德圆而通,寓意长寿无极、天下太平,这与易学中的卦爻有异曲同工之处,与琮式瓶天圆地方、四面乾隆驵纹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颇为相近。另外,蓍草瓶亦有祝长寿及寓天下太平之吉意,清档中其摆放也多与寿意相关。本品造型规整,胎釉质量俱佳,可称乾隆同类器扛鼎之作,设于堂前,颇添古韵,又曾吉祥。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下),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编,紫禁城出版社,2005 年,第346-347 页,图159![]()
Lot 2171
清咸丰 窑变釉贯耳瓶
高 H 30
“大清咸丰年制”款、带日本包装
来源:日本原田美术旧藏(附鉴定证书)
咸丰一朝由于受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仅咸丰元年(1851 年)和二年(1852 年)官窑瓷器可以正常烧造和起运,至咸丰三年(1853 年),景德镇便陷入战乱,烧成瓷器无法正常运输。根据清宫档案记载,咸丰三年至四年(1854 年),内务府曾多次催促九江关交运瓷器,却无法运达。无奈之下,咸丰皇帝于五年(1855年)下旨“磁器贡着暂缓呈进,俟全江肃清,军备完竣,再行呈进。”而直到同治时期,太平天国运动才被镇压。由此可知,咸丰官窑瓷器的正常烧造只有咸丰元年和咸丰二年两年时间,其烧造量必然极小,流传至今的更是凤毛麟角。虽然数量稀少,但咸丰御窑瓷作的质量却丝毫不输前朝,本品即为一例咸丰御窑窑变佳作。
Lot 2160
清道光 窑变釉石榴尊
高 H 19.5
“大清道光年制”款
本品花口翻沿,束颈,溜肩,圆腹及底内收,下承高圈足。通体施窑变釉,釉面晶莹润洁,红蓝晕散交融,随腹部凹棱几缕紫蓝色釉下垂,形成六条蓝色装饰带,与腹部的红釉烘托出明亮艳丽的热烈气氛,清晰自然的流散形同缕缕山泉,艳丽的颜色,变化万千的色泽,给人一种变幻莫测、扑朔迷离之感,别具情趣。外底施酱釉,中心刻“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窑变釉为雍正时期创烧的仿宋代钧釉品种,《唐英瓷务年谱长编》中记载,唐英于雍正七年(1729 年)三月,“派厂署幕友吴荛圃调查钧窑器釉料配制方法”,成功烧制出这一品种,并多次奉命烧造,足见皇帝对窑变釉的偏爱。
Lot 2175
清乾隆 红釉荸荠瓶
高H 25
“绿猗亭”款
从本品青花落款得知,其当为私家定烧之器。检索资料可资,以“绿猗亭”命名者,当属苏州拙政园之绿漪亭最为有名,此处“猗”、“漪”二字可通。拙政园始建于正德初年,自王献臣后几经易主后,于乾隆初年又分为中部“复园”和西部“书园”两部分,复园归蒋棨所有。本品从釉面及胎体特征,可判断其为清乾隆时期作品,而绿漪亭位于中园东北侧,故而可以推测本品为蒋棨专为绿漪亭陈设订烧,是一件非常特殊难得乾隆堂名款瓷器。Lot 2176
清道光 红釉玉壶春瓶
高 H 30
“大清道光年制”款、带座
参阅:《 清代瓷器赏鉴》,钱振宗主编,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年,第216 页,图277
Lot 2177
清康熙 豇豆红釉镗锣洗
直径 D 12
“大清康熙年制”款
豇豆红是高温铜红釉的一种,为清代康熙晚期出现的名贵瓷品,所烧之器以文房用具为主,专供内廷御用。由于所施铜红釉敏感易变,其呈色半由天成,烧造难度极大,传世极稀,历来是人们追捧的对象。《饮流斋说瓷》有云:“豇豆红,此色亦由祭红变化而来,以类于豇豆,故以豇豆红呼之。釉中多有绿苔点,或大片绿斑,亦有纯红者,以康熙款者为最多……豇红之所以可贵者,在莹润无比,居若鲜若暗之间,妙在难以形容也。”而后亦有云:“康窑豇豆红、苹果绿笔洗,最为殊尤。”文中所谓“笔洗”便是指此式镗锣洗。参阅:《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杨静荣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1999 年,第22 页,图19
Lot 2170
清光绪 苹果绿地粉彩登
高 H 25.5
“大清光绪年制”款
本品由盖、身两部分组成,登身直口深腹,下承高圈足。盖为半球形,盖顶饰宝珠纽。登通体罩以苹果绿釉,并模印窃曲纹、波浪纹、鳞纹等各式仿青铜器纹饰,且采用不同釉彩进行点缀装饰,颇为有趣。圈足内边暗刻“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一行楷书款。整器制作规整考究,配色巧妙,彰显庄重。《礼记·祭统》注“登,豆下跗也。”古代盛熟食器皿,形似高足盘,或配盖。本品从造型和纹饰来看,为追慕三代青铜器而作。据《钦定大清会典·祀典》中所示“地祗坛报祀陈设图”可知,登陈设于双铏之间,是盛放太羹的主要祭器。值得关注的是,此式登不同于传世所见纯一釉色,如黄釉、蓝釉、白釉等瓷质登,其在色地基础上又施加彩绘,在同期作品中颇为鲜见,或有其特殊功用所在,颇值关注。
明清瓷器借鉴文人画与版画的题材、构图、笔墨技法等表达形式,既传达文人情怀,又呈现颇富意趣的历史人物故事,打破装饰与绘画的边界,开辟了新的陶瓷艺术道路。
Lot 2184
明崇祯 青花仕女婴戏图筒瓶
高 H 49.5
画面中见一仕女怀抱小童立于庭院中,院内众童子正嬉戏玩耍,其中一童子手持桂枝高举,另一童子呈欲夺之态。仕女身后小童,手牵一蟹,拖地而行。整幅画面构图严谨,置景合宜,人物描绘生动,青花呈色俱佳。
折桂图是明末清初时期较为典型和常见的瓷绘题材,旨在鼓励读书人积极入世,考取功名。古时科举考试正处在秋季,恰逢桂花盛开的时候,故用“折桂”借喻高中状元。此外,古代科举中有“一甲一名”之谓,暗喻及第登科,状元之才。当时科举有三甲之制,三甲之中以一甲最尊贵难得。蟹,有厚壳护身,犹如壮士披甲,故蟹被视为一甲的象征。本品皆婴童嬉戏之场景,将夺桂和登科甲之意暗含其中,可谓用意巧妙,值得关注。Lot 2183
清康熙
青花西厢记之“张生庆团鸾”人物故事图棒槌瓶
高 H 35.2
“大明成化年制”款
本品腹部通景绘《西厢记》之“张生庆团鸾”故事。张生进京赶考后,一举中第,拜授河中府尹,恰在此时,好友白马将军杜确亦奉旨提调河中府事。张生得官荣归,与莺莺成亲,杜将军前来道贺,见证二人之好合。画面左侧戴乌纱着官服,立于三层宝盖之下,正在拜谒崔母和莺莺的仕者,应为特意赶来祝贺的杜确。将军身后四侍从或牵马,或执宝盖,或捧贺礼,姿态各异。画面右侧,莺莺低头含羞,张生面露喜色,二人拱手答谢,身后崔母双手置于腹前,似作还礼状。小红娘在一侧好奇张望,喜不自言。
Lot 2193
清康熙 青花桐叶封弟人物故事图花觚
高H 46.2
![]()
Lot 2195
清康熙 青花大富贵亦寿考人物故事图大笔筒
直径 D 17.2
“大明成化年制”款
来源:北京2008年12月7日拍卖会第2025号
Lot 2187
清康熙 五彩三星图棒槌瓶
高H 43.2
![]()
Lot 2186
清康熙 五彩三国演义人物故事图大筒瓶
高 H 55.5
腹部五彩通景绘刀马人物故事及庭院婴戏图。画面中见二武将手持兵刃,正在酣战。一人手持方天画戟呈回刺之势,另一人则手持双剑,进行躲闪格挡。这一幕不禁让人联想到著名历史典故中《三国演义》之三英战吕布中,刘备和吕布阵前争战之场面。争战场景上下,则将庭院婴戏图融绘其中。诸童或观战,或行蹴鞠游戏,活泼可爱。本品体量硕大,高达55厘米,这在同期五彩作品中亦称得上是扛鼎之作,烧制成型难度较大。人物装饰描绘极为生动,彩头保存完好,颇为不易,且来源清晰,值得关注。
Lot 2189
清雍正 粉彩仕女鼓琴图大盘
直径 D25.5
Lot 2199
清康熙 斗彩几何纹衔环觯式瓶
高 H 20
著录:《瑕瓷犹珍》,孔宪信编著,三晋出版社,2017年,第254页,图378
参阅: 《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宣统官窑瓷器》,周丽丽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83页,图5-11
Lot 2200
清乾隆 斗彩螭龙纹豆
高 H 24
“忠敬堂宗祠”款
Lot 2202
清晚期 胭脂红釉商兄丁尊
高 H 20
“商兄丁尊”款、“清华珍品”款
参阅: 《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宣统官窑瓷器》,周丽丽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11页,图6-1
![]()
![]()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部)
客户咨询:(86-10)8592 8288-3
结算服务:(86-10)8592 8288-4
媒体合作:(86-10)8592 8288-5
运输咨询:(86-10)8592 8288-9
网拍咨询:15010006220 / 15910807786转分机9
官方网站:www.cguardian.com
联系邮箱: mail@cguardian.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中国嘉德(香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客户咨询:( 852 ) 2815 2269
联系邮箱: hkauction@cguardian.com.hk
联系地址:香港金钟道89号力宝中心一座5楼
上海
电话:( 86-21 ) 5466 0508
邮箱:shoffice@cguardian.com
———
广州
电话:( 86-20 ) 3808 8589
邮箱:gzoffice@cguardian.com
———
南京
电话:( 86-25 ) 8670 2356
邮箱:njoffice@cguardian.com
———
杭州
电话:( 86-571 ) 8535 9925
邮箱:hzoffice@cguardian.com
———
台湾
电话:( 886 ) 2 2757 6228
邮箱:twoffice@cguardian.com.tw
———
日本
电话:( 81-3 ) 6206 6682
邮箱:jpoffice@cguardian.com
———
美国
电话:( 212 ) 308 8889 / ( 888 ) 799 8830
邮箱:usoffice@cguardian.com
![]()
文章转发自中国嘉德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