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卖行 - 2022年10大拍卖公司排行榜

色彩的昂鸣:当代艺术晚拍呈献布丽奇·莱利瑰作《德洛斯》

  • 苏富比亚洲
  • 2022年9月15日08时


英国艺术家布丽奇 · 莱利(Bridget Riley)是1960年代欧普艺术运动(Op Art movement)的先驱。本次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上呈莱利巨作《德洛斯》(Delos),出自她的「埃及调色盘」用色风格,鲜明的色彩代表着其埃及之旅的感官记忆,此系列堪称是她艺术生涯中的重要突破。



布丽奇莱利《德洛斯》
油彩亚麻布,1983年作
214.3 x 184.8公分
估价:15,000,000- 25,000,000港币


布丽奇·莱利在1931年出生于伦敦。她的童年曾在英国西南端的康沃尔(Cornwall)度过,那里被英吉利海峡和凯尔特海三面环绕,海滩和悬崖绵延数英里,无形间培养了她对自然现象的敏锐感知,比如光在水面上的变化,或是风掠过沙丘带起的沙沙声,撩拨着人的感官,带来微妙却深切的触动。莱利很快就发现,画布上各种形状与色彩的排列组合,似乎也能带来类似的感受。她花了好几年时间,潜心研究色彩对视网膜和心理的影响,观察各种色彩在不同的排列关系中不断变换的相互作用。1960年代,她开始以黑白两色的画作来探索这种奇妙的视觉效应,之后又转向了更加丰富多变的色调。这幅以多种鲜明色彩构成的《德洛斯》,就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



《德洛斯》创作于1983年,是布丽奇·莱利在1979-1980年冬天前往埃及旅行之后,创作的《埃及调色盘》(Egyptian Palette)系列画作之一,也是这个重要系列中最具视觉吸引力、情感氛围最为欢欣的作品之一。莱利是公认的欧普艺术运动先驱,1980年代上半叶,她一直专注于创作《埃及》系列画作,这也是莱利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突破。在此期间,她强化了色调的运用,回归到1960年代以来她所惯用的「不过分张扬」的中性化条纹;为了加强色彩的饱和度、浓度以及折光效果,她开始用油画颜料代替丙烯酸和其他合成材料。虽然《德洛斯》中的线性图案构建了稳定的画面,但一种颜色与另一种颜色的并置,会产生一种视错觉,创造出摇摆不定、富有节奏感的色彩律动。


这幅以希腊德洛斯岛命名的画作来源于艺术家的回忆,弥漫着万花筒般的感官体验。《埃及调色盘》系列在莱利全部作品中的出色水准和重要地位,从这件作品中可见一斑。除此之外,这一系列的作品还被多家著名艺术机构纳入馆藏,比如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永久收藏了《亚该亚》(Achan,1981)一作;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有《Blue About》(1983/2002);色彩与《德洛斯》相近、同样创作于1983年的《草地》(Meadow),则被斯德哥尔摩现代艺术博物馆纳入永久馆藏。



1979-1980年冬天的埃及旅行期间,莱利造访了帝王谷的法老陵墓。她立刻就被这些古代墓穴中发掘的艺术品所打动,它们借助为数不多的色彩——尤以红、蓝、黄、绿、绿松石色、黑色和白色为代表——就创造出丰富的光效与生命力,对她影响甚深。回到英国后,莱利仍然痴迷于这些色彩,直接引发了作品中的根本性转变。带着旅行途中的感官记忆,她在1980-1985年间的画作重构了埃及调色盘中数量有限但却充满活力、大胆鲜明的色彩。为了创造出纯粹的视觉体验和极致的色彩亮度,莱利回归到简洁的图形,让人想起她1970年代早期的黑白条纹作品,她在一系列宽度相同的垂直条纹图形中任意使用不同颜色。

在《德洛斯》中……蓝色、绿松石色、翠绿色与浓郁的黄色、红色和白色交替出现。它们吸引你沉浸其中,同时又如同半透明的薄纱一般,干扰着你的视线。紧密的压缩与丰富的色彩彼此抗衡,共同制造出这一效果,就像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有一种令人不安的频率在你的脑海中持续跳动。

Jrg Heiser

《评论:布里奇特·莱利,柏林Max Hetzler画廊》,《Frieze》第 193 期,2011 年5 月,在线版

在常规的观看距离上,《德洛斯》的巨大尺幅吞没了我们的视野,纯粹又精确分布的垂直条纹图案,带来了一种让人无比舒适的几何秩序感。横向观看这幅画,我们会沉浸在一种微妙而起伏的色彩节奏中,这些色彩的排列调和了不同强度的色彩。莱利把每个条纹画成等宽,直接呈现了每种色调的纯粹感受,带来回声、重复和倒置。然而,如果你试图从中寻找确定的图形规则,那必然会以失败告终。作为欧普艺术的非凡之作,《德洛斯》不会让观众的视线在其中停顿,相反,我们的视线会不断移动,在线性的几何形状之间来回穿梭。



这些颜色在画布上有序地组织起来,这样,我们的视线在作品表面的移动方向,就会与观察自然的视线平行。它应该会有如同被触摸和安抚的感觉,感受摩擦与断裂、滑行和漂移。视觉会被捕捉、拦截或是回到原处,再次自由地漂浮。


布丽奇·莱利
布丽奇 · 莱利,《视觉的乐趣》(1984),展览图录,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布丽奇·莱利,2003年,页213



布丽奇·莱利
摄于2019年英国苏富比晚宴
图片鸣谢:Lara Arnott



《德洛斯》是布丽奇·莱利三十多年来色彩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早在1950年代,莱利就研究过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及其点彩画作品,由此开始了解色彩的复杂性和大气效应。她早年与法国古典现代主义画家的隔空对话,在1980年代的《埃及调色盘》系列中得以延续,并通过艺术家的一系列色彩理论讲座得以完善。《德洛斯》是莱利1980年代《条纹》系列画作的典范,印证了罗伯特·库迪尔卡(Robert Kudielka)的评述。

可以看出,1980-1985年的条纹画在莱利的作品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她在其中几乎实现了每个画家的梦想,也即让观众忘记了形式的存在。

罗伯特·库迪尔卡(Robert Kudielka)
罗伯特 · 库迪尔卡,《1982-1992年的绘画》展览图录,伦敦Hayward画廊,「布丽奇·莱利」展,1992年,页42

活动推介

「SOTHEBY’S CURATED AT K11 MUSEA」


苏富比拍卖行与K11集团再度联合举办「SOTHEBY’S CURATED AT K11 MUSEA」,陈列香港苏富比2022年秋季拍卖的精选藏品,总值逾3亿4,000万港元。活动的瞩目焦点为一个引领中国当代艺术风潮的重要私人睿藏「艺术新潮乌托邦」,其藏品甚少见于市场,荟萃中国前卫艺术先锋的珍罕绘画、素描及雕塑作品。同场亦展出现当代艺术大师的经典杰作,以及合共逾亿港元的奢侈精品。艺术新潮乌托邦:引领中国当代艺术风潮的重要私人睿藏


日期:2022年9月16至18日

时间:早上11时至晚上7时

地点:香港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8号K11 MUSEA 6楼 Kunsthalle, K11 Art & Cultural Centre


请于到访前预约

https://rsvp.theworldsbest.events/_75mgv

拍卖详情

香港富比当代艺术

10月5日
晚间拍卖


长按二维码 阅览网上图录


点击下图阅读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