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嘉德香港2022秋季十周年庆典拍卖会将于10月3日-9日假香港湾仔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此季书画部分承蒙藏家信赖,在《观想——中国书画四海集珍》专场中名家墨宝、佳作云集,其中以“胡适致伯庄先生的一套信札”尤为特别。陈伯庄是民国名人,交游广阔,和他论交通信的自然有很多名人学者,今次拍卖会同时呈现多封各界名人致陈伯庄的亲笔信;致信人包括郑天锡、孙宕越、刘师诚、陈奋克、苗剑秋、曾约农、蒋匀田、刘剑寒、黄麟书等……可说是名人书信大展,漪欤盛哉!
胡适1891-1962、赵朴初1907-2000、何香凝1978-1972、郑天锡1884-1970、曾约农1893-1986 等
致伯庄、致远先生信札及照片一套(共73页)
信札、照片 ;水墨纸本;钢笔纸本等
著录:此套拍品中胡适手稿十张著录于《卅年存稿》,陈伯庄著,1959年8月,香港。
尺寸不一
清单如下:
胡适1959年致伯庄先生《卅年存稿》序(共十页)(附老照片一张)
胡适1959年致伯庄先生「信札」一封(共四页)
何香凝致洁民女士亲笔题字贺卡(一页)
赵朴初先生致致远先生「信札」(一页)
郑天锡先生致伯庄先生「邮简」一封
刘蘅静致伯庄先生「信札」二封(共四页)
孙宕越先生致伯庄先生「信札」五封(共八页)/span>
黄麟书先生致伯庄先生「信札」(一页)
俞大纲先生致伯庄先生「信札」(一页)
苗剑秋先生致伯庄先生「信札」三封(共十二页)
陈奋克先生致伯庄先生「信札」三封(共十页)
刘师成先生致伯庄先生「信札」七封(共十四页)
刘剑寒先生致伯庄先生信札(一页)
曾约农先生致伯庄先生信札(一页)
蒋匀田先生致伯庄先生「邮简」四封
部分作者简介:
1.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受教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受聘北京大学教授,翌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1938-1942年间,任驻美大使。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赴美,1952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类科学文化史编辑委员会委员;同年,应邀返台讲学。1957年,任「中研院」院长。
2.何香凝(1878-1972),广东南海人,著名政治活动家,女权运动先驱。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的夫人。早年即投身革命,是同盟会最早的女会员之一,毕生致力于妇女解放运动事业。
3.赵朴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著名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早年就学于东吴大学。1938年后,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理事, 1945年参与发起组建中国民主促进会。1949年任上海临时联合救济委员会总干事,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常委、副主席,亚非团结委员会常委。1953年后,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80年后,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
4.俞大纲(1908-1978),浙江绍兴人。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与戏曲文学研究。1949年赴台,获聘在台湾大学中文系。后任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戏剧学系首任系主任,培育众多艺文英才。
5.黄麟书(1893-1997),广东龙川人,广东现代教育的奠基人。曾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国民党广东省委常委、中央监察委员等职。1944年1月,国民政府以「着有勋劳」,授予黄麟书五等景星勋章。1945年获颁胜利勋章。1949年受聘为广东省文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旅居香港,创办「香港中山图书馆」并出任董事长。
6.刘剑寒,(1920-2018)靖江市斜桥镇人,江苏旅台同乡会理事。1948年,刘剑寒远赴台湾,先后从事过教育和新闻工作,曾任子弟学校校长、台北市政府新闻处秘书科长、市政广播电台台长等职,并担任台北市靖江同乡会会长,致力于报效桑梓。
7.郑天锡(1884-1970), 字茀定,广东香山人。当代著名法学家、外交官,与王宠惠等齐名。1950年,郑天锡卸任中国驻英国大使,定居美国纽约,此后他一直担任中华民国司法行政部顾问、联合国专家小组咨询和调解委员。
8.蒋匀田(1903-1994),名锡,字匀田,安徽蚌埠人。毕业于国立政治大学,1941年受张君劢电召赴重庆,与周恩来、董必武、利瓦伊汉等均有接触。1948年赴台,1958年受聘美国斯坦福大学东方部顾问。
9.曾约农(1893-1986),湖南湘乡人。晚清名臣曾国藩之曾孙。1909年赴英留学,1949年赴台,受聘为台湾大学教授。1955年,东海大学创立,任东海大学首任校长。
10.苗剑秋,1902年生于辽宁铁岭。早年赴日留学,入东京帝国大学学习。学成归国后,参加了东北军,任张学良副官兼机要秘书。曾协助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二二事变」后,在日本创办《自由中国》月刊。
11.刘师成,原台湾省物资局局长。
12.,1930年代曾任《京沪周刊》发行人兼总编辑。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受《天演论》影响,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胡适生于安徽徽州绩溪,逝于台北,是现代著名自由主义学者。
陈伯庄先生早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工程,他于1927年11月任国民政府财政部煤油特税处处长。1928年11月他任国民政府铁道部建设司司长。1933年1月,陈伯庄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第三届立法委员。1937年到1938年任华南米业公司总经理。1939年,孙科二次因公赴苏联,陈伯庄均为随员之一。抗日战争期间,陈伯庄一直在后方。1946年6月,陈伯庄辞去立法委员职务,任资源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结束后,直到1949年初,陈伯庄担任京沪区铁路局局长。1940年代末,陈伯庄主持《京沪周刊》。
1947年到1949年,《京沪周刊》上一直设有一个名叫「饮河集」的旧体诗栏目,由潘伯鹰主持选政并且亲自誊写的,该栏目常发表章士钊等人的旧体诗。《胡适日记全编》1959年2月16日记载「陈伯庄先生自香港来」,并说他是留美同学之一。3月1日记载「在杨锡仁家晚饭」。3月12日记载「下午陈伯庄来谈」。
1959年5月31日胡适在台湾南港把写满十页原稿纸的手稿寄给香港陈伯庄,作为陈伯庄新书《卅年存稿》的序。陈伯庄1959年8月在香港自印《卅年存稿》。
此次拍卖的《卅年存稿》序正是胡适手稿原件,介绍了他和陈伯庄的关系,1910年他们两人考取了留美官费同船出国,陈伯庄那时只有17岁,胡适未满19岁。当年同船出洋的还有赵元任、杨锡仁、周象贤、程远帆。陈伯庄本是学工程,渐渐转到经济学和管理方面,他是「完成粤汉铁路委员会」的委员长,粤汉铁路的株韶段的完成,他有很大功劳。抗战胜利后,陈伯庄是京沪区铁路局长。他办铁路之余爱读文艺美术书,爱写旧诗,《卅年存稿》收集了他不少文字诗草。
《卅年存稿》对于研究胡适,丁文江,张之迈,吴稚晖等人都是很有神来之笔。陈伯庄后来到了香港,开始研究哲学和「人的科学」,他和几个朋友创办了《现代学术季刊》。
胡适亲笔书信
胡适在信中对《卅年存稿》向陈伯庄提出一些「斧削」意见,建议把有关虚云法师一篇文章删去,但陈伯庄没有接纳胡适好意,书印出来后,虚云法师文章仍然存在。胡适这封亲笔信也在今次拍卖同时亮相,喜欢收藏胡适手稿的藏家不容错过。
近几年来,著名文化名人的手稿、信札都能在拍卖场高价成交。其中以活跃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例如鲁迅、梁启超、胡适等人的手稿最为抢手。中国嘉德2018春拍,胡适的《尝试集》以1150万元成交。
胡适先生的墨宝继续为两岸三地藏家所热烈追捧。陈伯庄是民国名人,交游广阔,和他论交通信的自然有很多名人学者,今次拍卖会同时呈现多封各界名人致陈伯庄的亲笔信;致信人包括郑天锡、孙宕越、刘师诚、陈奋克、苗剑秋、曾约农、蒋匀田、刘剑寒、黄麟书等……可说是名人书信大展,漪欤盛哉!
中国嘉德(香港)联系方式
(滑动查阅)
文章转发自中国嘉德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