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卖行 - 2022年10大拍卖公司排行榜

【嘉德香港?十周年庆典拍卖】有谁忙似我,不肯做神仙:胡适之与陈伯庄

  • 中国嘉德拍卖
  • 2022年9月11日06时




中国嘉德香港2022秋季十周年庆典拍卖会将于10月3日-9日假香港湾仔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此季书画部分承蒙藏家信赖,在想——中国书画四海集珍》专场中名家墨宝、佳作云集,其中以“胡适致伯庄先生的一套信札”尤为特别。陈伯庄是民国名人,交游广阔,和他论交通信的自然有很多名人学者,今次拍卖会同时呈现多封各界名人致陈伯庄的亲笔信;致信人包括郑天锡、孙宕越、刘师诚、陈奋克、苗剑秋、曾约农、蒋匀田、刘剑寒、黄麟书等……可说是名人书信大展,漪欤盛哉!


胡适1891-1962、赵朴初1907-2000、何香凝1978-1972、郑天锡1884-1970、曾约农1893-1986 等

致伯庄、致远先生信札及照片一套(共73页)

信札、照片 ;水墨纸本;钢笔纸本等

录:此套拍品中胡适手稿十张著录于《卅年存稿》,陈伯庄著,1959年8月,香港。

尺寸不一


清单如下:


胡适1959年致伯庄先生《卅年存稿》序(共十页)(附老照片一张)

胡适1959年致伯庄先生「信札」一封(共四页)

何香凝致洁民女士亲笔题字贺卡(一页)

赵朴初先生致致远先生「信札」(一页)

郑天锡先生致伯庄先生「邮简」一封

刘蘅静致伯庄先生「信札」二封(共四页)

孙宕越先生致伯庄先生「信札」五封(共八页)/span>

黄麟书先生致伯庄先生「信札」(一页)

俞大纲先生致伯庄先生「信札」(一页)

苗剑秋先生致伯庄先生「信札」三封(共十二页)

陈奋克先生致伯庄先生「信札」三封(共十页)

刘师成先生致伯庄先生「信札」七封(共十四页)

刘剑寒先生致伯庄先生信札(一页)

曾约农先生致伯庄先生信札(一页)

蒋匀田先生致伯庄先生「邮简」四封


部分作者简介:


1.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受教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受聘北京大学教授,翌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1938-1942年间,任驻美大使。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赴美,1952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类科学文化史编辑委员会委员;同年,应邀返台讲学。1957年,任「中研院」院长。

2.何香凝(1878-1972),广东南海人,著名政治活动家,女权运动先驱。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的夫人。早年即投身革命,是同盟会最早的女会员之一,毕生致力于妇女解放运动事业。

3.赵朴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著名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早年就学于东吴大学。1938年后,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理事, 1945年参与发起组建中国民主促进会。1949年任上海临时联合救济委员会总干事,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常委、副主席,亚非团结委员会常委。1953年后,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80年后,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

4.俞大纲(1908-1978),浙江绍兴人。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与戏曲文学研究。1949年赴台,获聘在台湾大学中文系。后任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戏剧学系首任系主任,培育众多艺文英才。

5.黄麟书(1893-1997),广东龙川人,广东现代教育的奠基人。曾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国民党广东省委常委、中央监察委员等职。1944年1月,国民政府以「着有勋劳」,授予黄麟书五等景星勋章。1945年获颁胜利勋章。1949年受聘为广东省文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旅居香港,创办「香港中山图书馆」并出任董事长。

6.刘剑寒,(1920-2018)靖江市斜桥镇人,江苏旅台同乡会理事。1948年,刘剑寒远赴台湾,先后从事过教育和新闻工作,曾任子弟学校校长、台北市政府新闻处秘书科长、市政广播电台台长等职,并担任台北市靖江同乡会会长,致力于报效桑梓。

7.郑天锡(1884-1970), 字茀定,广东香山人。当代著名法学家、外交官,与王宠惠等齐名。1950年,郑天锡卸任中国驻英国大使,定居美国纽约,此后他一直担任中华民国司法行政部顾问、联合国专家小组咨询和调解委员。

8.蒋匀田(1903-1994),名锡,字匀田,安徽蚌埠人。毕业于国立政治大学,1941年受张君劢电召赴重庆,与周恩来、董必武、利瓦伊汉等均有接触。1948年赴台,1958年受聘美国斯坦福大学东方部顾问。

9.曾约农(1893-1986),湖南湘乡人。晚清名臣曾国藩之曾孙。1909年赴英留学,1949年赴台,受聘为台湾大学教授。1955年,东海大学创立,任东海大学首任校长。

10.苗剑秋,1902年生于辽宁铁岭。早年赴日留学,入东京帝国大学学习。学成归国后,参加了东北军,任张学良副官兼机要秘书。曾协助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二二事变」后,在日本创办《自由中国》月刊。

11.刘师成,原台湾省物资局局长。

12.,1930年代曾任《京沪周刊》发行人兼总编辑。


估价 ESTIMATE:
HKD:280,000-480,000 (73)


胡适致陈伯庄『卅年存稿』序

和胡适亲笔书信



胡适先生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受《天演论》影响,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胡适生于安徽徽州绩溪,逝于台北,是现代著名自由主义学者。


陈伯庄先生早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工程,他于1927年11月任国民政府财政部煤油特税处处长。1928年11月他任国民政府铁道部建设司司长。1933年1月,陈伯庄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第三届立法委员。1937年到1938年任华南米业公司总经理。1939年,孙科二次因公赴苏联,陈伯庄均为随员之一。抗日战争期间,陈伯庄一直在后方。1946年6月,陈伯庄辞去立法委员职务,任资源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结束后,直到1949年初,陈伯庄担任京沪区铁路局局长。1940年代末,陈伯庄主持《京沪周刊》。


《京沪周刊》


1947年到1949年,《京沪周刊》上一直设有一个名叫「饮河集」的旧体诗栏目,由潘伯鹰主持选政并且亲自誊写的,该栏目常发表章士钊等人的旧体诗。《胡适日记全编》1959年2月16日记载「陈伯庄先生自香港来」,并说他是留美同学之一。3月1日记载「在杨锡仁家晚饭」。3月12日记载「下午陈伯庄来谈」。


前排左至右:陈伯庄,赵元任,胡适
后排左至右:程远帆 ,周象贤,杨锡仁

1959年5月31日胡适在台湾南港把写满十页原稿纸的手稿寄给香港陈伯庄,作为陈伯庄新书《卅年存稿》的序。陈伯庄1959年8月在香港自印《卅年存稿》。


《卅年存稿序》之封面

此次拍卖的《卅年存稿》序正是胡适手稿原件,介绍了他和陈伯庄的关系,1910年他们两人考取了留美官费同船出国,陈伯庄那时只有17岁,胡适未满19岁。当年同船出洋的还有赵元任、杨锡仁、周象贤、程远帆。陈伯庄本是学工程,渐渐转到经济学和管理方面,他是「完成粤汉铁路委员会」的委员长,粤汉铁路的株韶段的完成,他有很大功劳。抗战胜利后,陈伯庄是京沪区铁路局长。他办铁路之余爱读文艺美术书,爱写旧诗,《卅年存稿》收集了他不少文字诗草。


《卅年存稿》对于研究胡适,丁文江,张之迈,吴稚晖等人都是很有神来之笔。陈伯庄后来到了香港,开始研究哲学和「人的科学」,他和几个朋友创办了《现代学术季刊》。


胡适亲笔信札『卅年存稿』序(共十页)


『卅年存稿』序全文


陈伯庄『卅年存稿』序 胡适

我的老朋友陈伯庄先生从他最近三十年来发表的文字之中选出了三分之一,印成一部『卅年存稿』,要我写一篇序。我看了他的全部校样,很高兴的写这篇短序。

柏庄和我都是四十九年前(一九一O)考取了留美官费同船出国的。那时候他叫陈延寿,只有十七岁,我那时还不满十九岁。今年三月一日,我们当年同船出洋而现在都在台北的六个老朋友——杨锡仁,赵元任,周象贤,程远帆



(原名程闓運)柏庄和我,——在锡仁家里聚餐一次,我们都觉得我们都还没有老,都还能够在自己选择的园地里工作。

柏庄在我们六人里,年纪最小,他的园地最大,工作也最辛苦。对国家的贡献也最多。

他本是学工程的,渐渐转到经济学和管理方面,又扩大到社会经济的调查研究方面。他是「完成粤汉铁路委员会」的委员长;粤汉铁路的株韶段的完成,他是有大功的。

他是孙中山先生的一个最热诚的信徒,他



在民国二十三年至三十二年之间,先后发表了他对于「创建民生主义的经济制度」问题的研究与思考的结果,共有五篇文章,题作「经济五论」,——现在收在「存稿」的乙集里。这五篇论文,在今日还是值得细读的。

从民国二十一年以后,他是国防设计委员会的委员及交通组长。他在那时期还在交通大学研究所主持社会经济的调查研究工作。民国廿八年他曾到苏俄作苏联经济制度的实地访问。卅二年发表的「苏联经济制度」



就是他实地访问的报告。

抗战胜利之后,从卅四年十月到卅八年一月,他是京沪区铁路局长。当时他和他的堂兄弟陈地球(平汉铁路局长)是全国文明的两个最好最有成绩的铁路局长,是全国人民公认的两个最可以作模范的公务员。


他们弟兄都深信:民生主义最需要发达国家资本,发达国家资本需要国有国营事业能够办得好。他们做铁路局长,都曾尽最大的努力把国营事业办的好。


柏庄近年曾写一篇「京沪三年」,——



也收在「存稿」里——这是柏庄的自传的一部分,这是一个理想的实验纪录,我读了曾很受感动。

柏庄的兴趣本来是很广泛的。他办铁路有余暇,还爱写旧诗,爱读文艺美术的书。「存稿」里收有他谈文艺的文字(丁集),和他的诗草(戊集)。他的诗往往可以发挥他一生负责任苦干的人生观。他的朋友胡位炎寄诗有「辛苦穷年终是妄」一句,柏庄答诗说:



……万物各有性,甘带或胜密。穷年辛苦人,栖栖颇自适。……古有大禹者,其妄更莫敌。……天地平成易,此恨究莫释。……我很喜欢这种见解。宋人朱希真有两句词:谁闲如老子,不肯做神仙。我曾套这两句,改做我深夜工作时的口号:有谁忙似我,



不肯作神仙。

我想柏庄不会反对这两句口号罢?

柏庄六十岁前后,忽然改行了。他在香港过了几年很苦的生活,但他每次写信给我,总是谈他研究哲学的新兴趣。他从杜威的哲学入手,读完了杜威的哲学著作,又搜读杜威的同志和弟子们的哲学著作。近年来他的园地更扩大了,他的兴趣包括各种「人的科学」。他费了大力,约了几个同志的朋友,得到了亚洲协会的一点资助,创办了一种「现代学术季刊」。最近他还想进一步做翻译现代学



术名著的大计划。他的翻译计划包括,现代的哲学,史学,行为科学,会学人类文化学,政治学,经济学,方法论等等。柏庄现在是我们的哲学家了。

这部「存稿」的甲集收有他的一篇重要的哲学论文:「自然主义的人道主义」。在这篇长文的第四节,他翻译了我们的老师杜威先生的一段「最足以代表这主义之感召力的文字」,如下:「不论我们怎样微弱,我们要效忠于我们所属的自然,必须珍持有我们的期望与理



想,将其变为理智,并依据自然所可能的途径与手段加以修正。当我们尽了我们的心,把我们的力最无保留地投入世变旋涡之后,即使我们被牺牲,我们仍可相信我们是和世间的善同运共命的。我们知道这样的尽心尽力是使得更好更善可以实现的个条件中之一个条件。而且就我们本身而论,祇有这一点点,祇有这一个条件是我们能力所能及的。人们所以自任自期的,如超过此,变成稚妄;



如不及此,则为有忝所生的怯懦,为自绝于天的逃兵。这样的自私,无异于要求一切皆能逐愿的妄诞。可是,笃实无妄地依此愿望来自责自任自期,便要发动我们想象能力之全部,而在行动上又要微调我们一切技能,动员我们所有的勇气。」

这是陈伯庄先生向我们介绍他自己信仰的「自然主义的人道主义」。

四八、五、卅一,胡适在南港。


胡适亲笔书信


胡适在信中对《卅年存稿》向陈伯庄提出一些「斧削」意见,建议把有关虚云法师一篇文章删去,但陈伯庄没有接纳胡适好意,书印出来后,虚云法师文章仍然存在。胡适这封亲笔信也在今次拍卖同时亮相,喜欢收藏胡适手稿的藏家不容错过。


胡适1959年寄出『卅年存稿』序时,
并附上一封亲笔书信(共四页)



伯庄兄:

序文今夜草成了,寄上请你不客气的斧削。其中有几处,——如地球的名字,任职;如引你的诗有无错误,「等带」是什么?—— 是必须请你校改填注的。

自序也送还。校样,我留下了甲集,可以吗?

有一点小提议:丙集的「虚云法师」一篇似可删去。此文开始引的二偈,以及D.30引的「弥勒佛所示偈」,



都是Hunding!凡是意义不清楚明白的话,都是Peirce and deuty要我们深戒的。况且这位老和尚的自传,就有不少诈欺的资料。前年我曾试检泉州府、福清府几府的知府,在道光二十多年时期,没有一个不是进士出身的,绝无知府萧玉堂其人!虚云的年岁(一百十四五岁)也不可信。所以我劝你删去此篇。

我在檀香山,出了一篇conference paper之外,还得作一次公开讲演。昨夜的电报,问我要



公开讲演的题目。因为今年是杜威先生百年纪念,我想用John Dewty in China作讲题。你赞成吗?我想略述他在中国两年零两个月(May 1919-July1921)的讲学情形,以及pragmatism在我们一班徒子徒孙的活学方法上的影响,在教育上的影响;以及中共近年清算我而波及「实验主义」的大概意义。

我想向你借1929年版的Dewty:Experience and Nature和Naturalism & the Spirit of Man论文集。你客中如无此二书,如海光兄有之,乞告他星期五来南港



时带来。

序文千万请你改削,改削后不必交我再看了,免得又耽误印刷。匆匆,敬祝大安。弟适之,四八、五、卅一夜。

你的文字篇末皆无年、月、日,甚可惜。


近几年来,著名文化名人的手稿、信札都能在拍卖场高价成交。其中以活跃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例如鲁迅、梁启超、胡适等人的手稿最为抢手。中国嘉德2018春拍,胡适的《尝试集》以1150万元成交。


中国嘉德2018春拍,胡适《尝试集》1150万元成交

胡适先生的墨宝继续为两岸三地藏家所热烈追捧。陈伯庄是民国名人,交游广阔,和他论交通信的自然有很多名人学者,今次拍卖会同时呈现多封各界名人致陈伯庄的亲笔信;致信人包括郑天锡、孙宕越、刘师诚、陈奋克、苗剑秋、曾约农、蒋匀田、刘剑寒、黄麟书等……可说是名人书信大展,漪欤盛哉!





中国嘉德香港2022秋季十周年庆典拍卖会
预展:10月3 - 6日
拍卖:10月7 - 9日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展览厅5FG






中国嘉德(香港)联系方式

(滑动查阅)


中国嘉德(香港)

电话:+852 2815 2269

电邮: hkauction@cguardian.com.hk

地址:香港金钟道89号力宝中心一座5楼



北京总公司

电话:+86 10 8592 8288

电邮:mail@cguardian.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各地办事处联络



上海

电话:+ 86-21 5466 0508


———


广州

电话:+ 86-20 3808 8589


———


南京

电话:+ 86-25 8670 2356


———


杭州

电话:+ 86-571 8535 9925


———


台湾

电话:+ 886-2 2757 6228


———


日本

电话:+ 81-3 6206 6682


———


美国

电话:+ 1 212 308 8889

+ 1 888 799 8830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