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卖行 - 2022年10大拍卖公司排行榜

邦瀚斯香港 | 现正展出!佛教艺术史诗:克劳德·德·马图珍藏

  • 邦瀚斯Bonhams
  • 2022年8月23日06时


西藏、印度、尼泊尔及东南亚艺术顶级收藏「克劳德德马图珍藏」,将于2022年10月4日于巴黎邦瀚斯再度举行。继早前六月首场拍卖佳绩,第二部分拍卖聚焦此收藏中的喜马拉雅及明、清两朝藏传佛教造像,56件拍品将率先于8月23至9月2日于香港邦瀚斯展出,欢迎莅临金钟太古广场一期20楼拍卖中心鉴赏瑰宝。


上图这尊恢弘的密集不动金刚像,正为西藏十五世纪这段“文艺复兴”的黄金时代与克劳德传奇收藏史的双重见证。


精选拍品


铜鎏金密集不动金刚像
藏中 十五世纪
高51.5厘米
估价待询

作为克劳德数百件藏品中的冠冕之作,这尊半米高的双身之像不仅为密集金刚题材的罕见之作、更为各个时代与传承的藏传佛教双身像中最为宏大及精美的作品之一。在藏传佛教格鲁派始祖宗喀巴上师(1357-1419年)所倡导之种种变革之下,十五世纪的西藏,正是一段宗教、哲学与文学、艺术创造皆无比繁荣与进步的喧嚣时代。此尊造像正诞生于此背景之下,带有鲜明的藏中艺术大师索南坚赞之风格,代表着当时最高的艺术成就与盛世的磅礴气象。


铜鎏金喜金刚像
明宣德(1426-1453年)
高28厘米
估价:4,000,000 - 6,000,000港元

明清两朝佛教造像中以此明宣德(1426-1453年)铜鎏金喜金刚像最为瞩目。喜金刚为密宗无上瑜伽续之重要本尊,其十六只手臂顺势展开,各持嘎巴拉碗,其中八只盛装八种动物,象征八疾,另八只碗中则有八位天神,对应脱离各疾病之苦。其明妃为无我佛母,为众佛之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之密宗形象。主尊与明妃起舞,为观者消除病痛,并赐以安康与财富。明初宫廷对藏传佛教极为热忱,造就了诸多工艺非凡的鎏金铜像,堪称中国藏传佛教造像的一座巅峰,此喜金刚像正是明初宣德风格之典范。


铜鎏金胜乐金刚像
西藏十七世纪
高29厘米
估价:2,000,000- 3,000,000港元

此尊华美的胜乐金刚像后刻铭文,意为「扎什琍玛」,标志其由显赫的寺庙扎什伦布寺命造。扎什伦布寺位于藏中的日喀则地区,为班禅喇嘛驻锡之地。此尊造像之传世品相极为完美,无比殊胜。


关于德·马图珍藏
德马图珍藏乃已故比利时藏家及古董商克劳德·德·马图(Claude de Marteau)耗花数十年岁月,独具慧眼,苦心孤诣而蓄成。巨藏珍品洋洋四百件,横跨一千五百余年历史,见证印度、尼泊尔、西藏以至中原大地上曾风靡一时、灿烂辉煌的印度教与佛教文明,当中绝大部分藏品更未曾公诸于众或见于出版物。邦瀚斯于2022年6月荣幸呈现德马图珍藏首场拍卖,总成交金额高达350万欧元,64件拍品中63件成交,成交率近98%之高,而金额成交率更高达100%。领衔成交拍品为一尊犍陀罗三/四世纪片岩佛陀像,成交价为567,375欧元。

关于克劳德·德·马图

藏家克劳德对艺术众生炽热不渝之热爱始于其年青时游历,那时他穿过阿富汗,翻越兴都库什沙漠,抵达古老的印度次大陆及东南亚,沿途历尽千山万水,饱览琳琅艺术奇珍。他无师自通,日后却成为备受尊崇的艺术商以至西藏、尼泊尔、印度及东南亚艺术领域之世界顶级权威。

不少学术机构之藏品,均由克劳德经手,当中包括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典藏出自印度鹿野苑之笈多佛陀像、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leveland Museum of Art)及亚洲艺术博物馆(The Asian Art Museum)等其他藏品。


欢迎点击观看以下影片

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艺术部全球负责人Edward Wilkinson
为您亲自讲述德·马图珍藏之背后故事


香港邦瀚斯


“德·马图珍藏 II”



香港预展

2022年8月23日至9月2日

上午10时至下午6时


巴黎拍卖

2022年10月4日


查询

谭远卓

dora.tan@bonhams.com

版权所有2022邦瀚斯拍卖行

延伸阅读



关注我们

小红书

视频号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