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一场关于城市探索的变革正悄然席卷全国。全国各地的无数个周末,都在不断上演着“城市走读”的故事,或许你早已与这些“城市考古官”擦肩而过好多次了。
这个概念(citywalk)最早来自英国伦敦,人们用行走来品味城市特色和文化。"Walk London"的活动于每年二月、五月和九月各举行一次,在周末两天会有免费的专业导游带领参与者游览伦敦,并且根据不同需求规划出好几条路线,任君选择。
图源:WalkLondon官网
何谓“城市走读”?按字面意思来说,就是一小群人在专业讲述员的带领下,有计划地行走在一条独特的路线上,以旅游视角延伸到熟悉的城市街道、名胜古迹、文创商圈,让参与者了解城市的变迁、历史与文化、时尚与创新,是一种人文旅游化的城市新生活方式。参与者不仅可以是外地游客,本地人也可以就此重新认识本地。
小红书发布的《2022年十大生活趋势》中提到,“城市漫游”让人们重新认识城市,解锁消费新场景。北京、山东等地已经将“城市漫游”列入2022年促进文化旅游休闲的行动方案。
图源:数英
“城市走读”还能怎样“玩出花”来,如何更好地“走读城市”?或许以下提到的一些活动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好玩之余还能长知识,你确定不要往下看吗?
用不一样的方式“打开”一座城市
广州
城宝图
一个创建于2020年的跨界、趣智、深度解读在地文化的聚落,迄今为止,共举办30+场城市文化探索活动。致力于用有趣又烧脑的方式走街串巷,挖掘城市在地文化内涵,并营造共创氛围,鼓励人们将社区魅力通过玩、听、说、写等感官互动,达到交流传承,引导公众关注城市发展历程,倡导多维度的社会认知,增进地缘情感。
BOOK導賞活动路线
除了常规的历史路线规划,城宝图还会不断更新活动内容,融入其他活动形式,如城市定向、根据路线开发的线上游戏等,在活动结束后,大家会围坐在一起分享、交流。
这是城宝图为探索文德社区活动设置的互动环节,人们被分成两大组,每组里分别有“生活家”“艺术家”“历史家”三个身份,启发人们以新身份的视角乱步文德路社区,探寻社区的秘密。
互动沙龙中讨论议题的“共创海报”
淼赞在地文化复刻了“消失的羊城巴士”22路“华工大—广卫路”线。在两位华工校友CY和Wing的讲解下,人们了解到原来这是一条贯穿广州传统中轴线到新中轴线的路线;老一辈口中“出广州”“打酱油”“440102”“六运会”等词语的出处;了解了梅花村的名字来源、天河区规划等等干货。
50年代的22路公交车
22路线导向图
组织方为参与者准备了复刻同款车型的钥匙扣和经典车型的车模
带着儿子来参加活动的巴士迷
深圳
握手302
握手302于2013年正式成立,于2017年开始发布城市走读系列活动,从“寻找城市的肉身”到“城市肉体与骨骼:发现深圳”持续了5年,并且不断精益求精,将该系列细化成“成人走读”与“亲子走读”两个方向。走读路线遍布深圳的各个角落,目前已经有14条路线,组织了30场以上的城市导览活动。
2020年12月12日(星期六),福田街道公共服务中心(文化)联手握手302带了25个人走读水围村。
上海
走读上海
走读上海的01001期在2012年12月2日正式落地,近年来,受众以个体青年为主转向以城市家庭为主,亦会承接团建、党建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并海量研究历史照片、报刊图书、名人档案、老地图及影像资料,带领大家游走在城市中,感受不同时期上海街区的历史风貌,去聆听历史深处“海上”的声音。
主理人认为,人身自带尺度,一旦进入真实现场,没有任何辅助工具的配合下,人体即是最及时的一把尺子,衡量周遭相遇的一切,合宜与否即刻有感;此外,在号称“地球是个村”的今天,人与人面对面的互动却越来越稀缺,听一段可以重复百遍的录音,远不及亲切的人声、及时的回应有温度。这两点,便是“走读”的原始意义,也是“走读”的原则。
部分路线一览,考虑到以亲子出行为主,所以路线都不会过长。
相比起之前介绍的其他城市组织,走读上海可谓“历史悠久”。
泉州
来去泉州
泉州,作为去年申遗成功,每个主播去过都要录播客夸一夸的城市,它的历史文化积淀,值得多次深入讨论。《来去泉州》是小黄鱼播客制作出品的泉州深度游导览播客节目,采用“异步直播”的形式带领你深入逛泉州。导览人叫李以健,人称“泉州老李”,是泉州导游协会副会长,对泉州的历史文化典故非常熟悉,讲话很有感染力。
本系列节目正片共5集,每集时长为1.5到4.5小时不等,听客可根据自己的游览计划灵活调整收听顺序,也可以善用倍速、章节跳转等功能自行安排。只要到达节目指定的集合地,就可以边走边听,享受到专家级的泉州深度游导览,游览路线都为你准备好了,和讲解一一对应。总计12.5小时的导览,涵盖了泉州多处地标:洛阳桥,鲤城区巷子、开元寺、关岳庙、府文庙等。
手绘地图与实地勘探拍摄的照片
武汉
武汉历史建筑与城市文化导览
“武汉城市文化与历史建筑”导览从2017年成立开始一直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活动信息,每期活动通过网络进行报名预约,招募志愿者亦是。2020年为向全国展示武汉城市文化,开启了城市间互动“云导览”的新型展现方式,与天津博物馆直播连线,将武汉的历史建筑向全国推广。
报名参加活动认准这个公众号
路线二的规划和特色
当“最熟悉的陌生人”
用行走与城市深度互动
作为一项新兴项目,它的形式灵活多样、老少皆宜,可以通过旅行、调研、游戏、实践等多种方式达到1+1>2的效果。几个小时到一天时间的行程,定价往往会很亲民。也有不少“为爱发电”的志愿团体定期组织免费的导览活动。
长沙的Citywalk久贰工作室,最新一期的活动关于寻找消失的护城河记忆。
文中提到的几个组织只是抛砖引玉,国内为此在不懈努力的组织还有很多,如长沙的Citywalk久贰工作室、广州市规划院出品的以四大主题划分出42条路线的“走读广州”系列活动等。这种联合“城市考古”活动,增加专业性和知识性,一起感受城市厚度与温度的城市人文行走方式,开启了认识一座城市的微视角,不仅给外来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给本地居民带来了启发。
在已上线的“走读广州”小程序中,经过提炼美化形成的路线地图,将路线走向和各大关键节点清晰呈现,让您一目了然地了解整条线路的基本情况和周边景点,安心迈开走读的脚步。
作为普通居民,我们可以随时纪念本地历史和文化的方式是什么?身边的茶餐厅、文化广场、重修的厂房等建筑物可能呈现的文化潜力是什么?为什么城市走读带来的归属感与自驾游如此不同?
世界上大部分城市诞生之初都是步行可到达所有角落的尺寸。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代化的发展,才有了如今的超级都市。步行是一种回归原始的方式,用脚步去丈量城市,充分发挥感官认知功能,对于我们生存环境进行有意识的探索。了解我们选择落脚的这个地方的前世今生,发掘出那些在平时被本地居民忽视或熟悉街角的“宝藏点”。
触碰一个城市的温度,是从“看见”和了解开始的。通过专业讲述员生动又有趣的讲解,剖开城市的肉体和骨骼,根据不同人文主题设计的路线,让人们就像行走在“露天博物馆”中。
这项集休闲、学习、社交、健身于一体的城市人文项目,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可能性。《收藏·拍卖》在今年的五一劳动节前也发布了三条原创走读路线“寻味西关”“探秘越秀”“穿古通今”,详情可见五一化身“城市考古官”,3条精选路线探迹羊城。
对此类活动感兴趣的读者,亦可以关注每个组织的官方微信公众号,随时留意他们发布的招募动态,扫描二维码报名参加。那么,现在的你,想要开启这段说走就走的博古“微旅行”了吗?
官方视频号
带你现场看展
·
·
往期精选
·
·
文章转发自收藏拍卖杂志,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