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禾2022夏拍《禾风》专场推出吴湖帆山水作品——《松岩挂瀑》。吴湖帆以山水画鸣世,从“四王”、董其昌入手,踪及赵孟頫、王蒙、董源、巨然诸大家,博采众长,自成面貌,为海派重要的领军人物之一。其笔下山水飘逸灵秀,以雅腴灵秀享誉画坛。郑逸梅曾评他:“叠嶂重峦,不觉其滞重;遥岑荒沚,不觉其廖简。”
吴湖帆,名万、倩,字东庄,号倩庵,斋名梅景书屋,江苏苏州人。清代著名书画家吴大澄之孙。现代绘画大师,书画鉴定家。早年与溥儒被称为“南吴北溥”,后与吴子深、吴待秋、冯超然、在画坛有“三吴一冯”之称。作为鉴定家,他与收藏大家钱镜塘同称“鉴定双璧”。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画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其梅景书屋培养了王季迁、陆抑非、徐邦达等书画名人。
LOT 330松岩挂瀑
吴湖帆(1894—1968)
设色纸本 立轴 1935年作
题识:松岩挂瀑。近见许道宁大幛,又得六如少作,爰用二家法成此图。乙亥春日,梅景书屋吴湖帆。
钤印:湖帆书画、东庄、梅景书屋
鉴藏印:叶子鉴赏书画真迹
出版:
1.《中国现代书画鉴定》P72,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1月。
2.《中国书画艺术市场》P16,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11月。
3.《气韵与鉴画》P48,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1月。
4.《荣宝斋》期刊总第52期P213,2008年5月版。
5.《中国书画鉴定丛论》P322,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3月。
6.《名家讲稿——潘天寿花鸟画论稿》P77,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8月。
尺寸:106×38cm 约 3.6 平尺
估价:RMB 1,800,000 - 2,800,000
出版物
鉴藏者简介
叶子,现名叶三宝。著名专家、学者。现任西泠印社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主任、杭州叶子文化艺术中心理事长、浙江省文史馆馆员、中国美院特聘教授、鉴赏专业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书画文物鉴定研究中心理事会副理事长、西泠印社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术报编委会顾问等职。编撰出版《黄宾虹山水画艺术论》、《中国书画鉴藏通论》、《中国书画鉴定丛论》、《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中国现代书画鉴定》、《气韵与鉴画》、《中国书画鉴藏大辞典》等学术专著三十余部。主持策划多项由中国文联、浙江省委宣传部、杭州市政府主办的重大文化艺术展示和学术研讨活动,主持承担国家文化部、浙江省文化厅多项重要研究课题,多次出席国际重要学术研讨活动并发表论文。
清逸明丽 雅腴灵秀
——吴湖帆《松岩挂瀑》图赏析
吴湖帆(1894-1969),江苏苏州人,初名燕翼,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号倩庵。吴湖帆出生收藏世家,其祖父吴大澂为晚清朝中重臣,金石学大家。家藏十分丰富,书画文玩、钟鼎彝器、古籍碑版等不计其数。吴湖帆外祖沈树镛、岳伯父潘祖荫皆为当时名流贵胄。吴湖帆从小受其熏陶,遍览古迹名画,并从名家学画,在20世纪上半叶画坛中地位已首屈一指。早年与溥儒并称为“南吴北溥”,与赵叔孺、吴待秋、冯超然并称为“海上四大家”。他不但画技高超,而且精鉴赏,喜收藏,经其交游与经营,家中收藏更为丰富。著名鉴定家王季迁、徐邦达皆为其门下弟子。
吴湖帆的山水画的创作承袭董其昌、“四王”一脉,上溯宋元诸家,融合南北二宗,形成自己雅腴灵秀、缜丽清逸的独特画风,尤以水墨烘染和青绿设色为一体的山水画为代表。此轴《松岩挂瀑》图为其早中期山水画中不可多得的精品。该图长106cm,宽38cm。画左上方落款三行,楷书“松岩挂瀑”四字自成一行,后二行为“近见许道宁大幛,又得六如少作,爰用二家法成此图。乙亥春日,梅景书屋吴湖帆。”其书不落窠臼,兼有米芾与赵佶瘦金体之意。款下钤二小印,上为“湖帆书画”(白文汉印式),下为“东庄”(厚边朱文古玺式)。右下角有一元朱文压脚章,印文为“梅景书屋”。
据画中“乙亥春日”推算,《松岩挂瀑》作于1935年春。其时吴湖帆避乱于上海,得名于宋刻《梅花喜神谱》的梅景书屋是当时上海古书画聚集鉴藏的重要场所。海派名流大多与吴湖帆过往甚密,其中书画品鉴是他们之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其间他有幸见到了宋代许道宁和明代唐寅的画,后凭借记忆仿效两位古代大家的笔法及构图汇成此作。如今已无法得知当时吴湖帆所见的许道宁大幛及唐寅早期画是何面目以及他因何作此画,然从其他文献大略可知一二。
吴湖帆传世作品中多见临摹古代名家之作。吴湖帆探寻的是一条南北相融,兼收并蓄,集众家之长于一身的道路。他尤其推崇王石谷“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唐人气韵”的创作理念,成为近现代为数不多的不排斥北宗画的文人画家。吴湖帆曾表示“古人作画尚笔尚墨得论甚广,余偏以尚色图之。”他盛赞王时敏,“西庐老人笔墨丰腴而能不甜俗,镂金错采,落落大方,承明启清之关键也。”他试图融合南北二宗的审美理想在唐寅这里找到了线索,唐寅是历史上与他有共同审美理想的先行者。他称赞“六如居士宗法李唐而参以南宗,一开南北两派合法先声”(题《密林陡壑》)。唐寅在明代就已经试图综合南北两派,并取得较大成就,“唐子畏用李晞古之笔参王叔明之韵,合南北二派于一炉,非他人能到”(题《云海浩荡出奇峰》)。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取法仿效唐寅是一条融合南北的捷径。
《松岩挂瀑》取法的另一画家是北宋许道宁。许道宁性格豪放,嗜酒如命,人称“醉许”,他的画取法李成、范宽,当时宰相张士逊称赞他“李成谢世范宽死,惟有长安许道宁。”他多画寒林、野水、秋江、雪景等,峰峦峭拔,林木劲硬,意境萧索荒寒,黄庭坚激赏其醉后之画“数尺江山万里遥,满堂风物冷萧萧”(《答王道济寺丞观许道宁山水图》)。许道宁的画作呈冷峭硬瘦的风格,而唐寅的画作则显清新雅逸,二者一刚一柔,吴湖帆取二家之长,形成此画刚柔兼备的中和之美。
通观此作,全画以浅绛法为之,间以小青绿。山势以“之”字形延伸,敦实圆浑,全无许道宁萧瑟棱磳之气。山间云气则用北宗画常用之勾云法,并以淡墨烘染,呈气韵生动之势。画中按高远法分为近景、中景与远景。近景为二长松兀然挺立,枝干横斜穿插,顾盼生姿。松干以赭石罩染,十分醒目,姿态盘屈如虬龙。松针用笔苍劲,个个挺立似铁针,团聚处以淡石青色点染,分出前后。松树后有两棵不知名小树,一以圈叶法,叶内染朱红色。另一以枯枝见长,间以石青点染小叶。松下以大笔触画出岩石,石内皴法浑沦,笔酣墨饱,不着痕迹。画中以巨岩为主体。岩石左旁有一空灵留白处,与黝黑的岩石形成鲜明对比。
画中一汯瀑布从岩隙间流出。瀑布分一正一侧两脉,均以淡墨勾线留白以示水纹。珠玉四溅,云气升腾,是何等令人惊喜的景致。这一主题演变出千百种图式,瀑布始终是最为醒目的主角。此画中并没有把瀑布完整的呈现出来,而是隐藏在巨大的岩石和高挺的松树之后,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画中巨石后的深渊中虽然已经水声如雷,但表现在外的却是一片祥和沉静。这正是画家的高明之处,也是文人画家所追求的目标。顺着云气向上追寻,郁郁葱葱的树林掩映在云气之间形成中景的基调。
在一处山崖与林木的间隙处隐约可见瀑布的上游水源,水源上是弥漫无际的云海,环绕在崇山巨岭之间。在如仙境般的孤峰顶上,两间小屋从丛林中露出半边屋脊。山水画咫尺千里,画家将内心的自由境界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感悟化为山川草木。画家在山川间或策杖行吟、或抚石听泉、或结庐高卧、或临流观瀑,由此而化为画中的种种境界。画家造境,观者探境,若能心领神会画家所造之境,则与画家形成通感,在境中“卧游”千里。画中小屋所在之处就是画家理想世界的栖居之所,观者在画家的山水林木之中畅意遨游,最终也来到了这蓬莱仙境般的处所,观云海,听松涛,赏飞瀑流泉、丹崖碧树,令人魂牵梦萦,无限神往。
吴湖帆为贵胄之后,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精英的涵养及追求——即成为君子,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因而他的画具有正如谢稚柳所说的“清逸明丽、雅腴灵秀、似古实新的面貌。”无论如何,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藉此可以看到吴湖帆在南北融合的道路上探索的过程。无数次的临摹以及对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的磨合使他对传统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是他后来得以称誉画坛经久不衰的根基所在。他的开拓创新和大胆尝试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貌,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电话:021-32558111
传真:021-32558666
官网:www.jhpmzx.com
邮箱:jhpmgs@126.com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延安中路1111号延安饭店南苑。
*本文版权归上海嘉禾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
文章转发自上海嘉禾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