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克劳德·莫奈(ClaudeMonet) 到安迪·沃荷(AndyWarhol),无数艺术家都曾前往水城威尼斯寻找灵感。威尼斯双年展(La Biennale diVenezia) 今年再度举行(2022年4月23日至11月27日),这座城市继续吸引艺术界齐聚一堂,展开对话。本文透过一系列在威尼斯及周边地区拍摄的照片,展示几百年来艺术家对威尼斯的热爱。
自威廉透纳 (J.M.W. Turner) 于拿破仑战争后重新发现威尼斯以来,这座水上城市200年来一直都是画家的朝圣之地。现在,宽阔蜿蜒的威尼斯大运河、两岸的仓库和宫殿,以及街道和水道的布局,依然与贝利尼 (Bellini) 和卡纳莱托 (Canaletto) 画作中的描绘相差无几。正如十九世纪时鲁斯金 (John Ruskin) 描绘的那样,威尼斯的美源于已崩塌的事物和衰落的痕迹。![]()
克劳德及爱丽丝莫奈于圣马可广场,1908年摄。照片:Bridgeman Images
莫奈于1908年与妻子爱丽丝 (Alice) 一同游览威尼斯,并表示:“真可惜我没有在年轻大胆时来到这里。但后来我在这里度过了不少美好时光,几乎忘记了自己已步入垂暮之年。”![]()
莱昂诺尔费妮为化妆舞会悉心打扮,1951年摄。照片:Archivio Cameraphoto Epoche / Getty Images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视威尼斯为第二家园,当地颓靡而奇妙的气氛与他们奇特的个性十分相符。阿根廷艺术家莱昂诺尔费妮 (Leonor Fini) 也受到当地狂欢荒诞的特质的启发:1951年9月3日,她参加了卡洛斯德贝斯特吉伯爵 (Count Carlos de Beistegui) 于拉比亚宫 (Palazzo Labia) 为上流阶层举办的“Bal Oriental”化装舞会。宾客早在6个月前便接获邀请,以便有足够时间准备华丽的服饰。费妮打扮成暗黑天使,而萨尔瓦多达利 (Salvador Dalí) 则扮成八尺高的巨人,踩着高跷蹒跚而来。![]()
塔玛拉德蓝碧嘉与查尔斯阿尔瓦哈丁,1938年摄。照片: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Ltd / Mary Evans
活泼爱玩的波兰艺术家塔玛拉德蓝碧嘉 (Tamara de Lempicka) 热爱威尼斯,经常前往当地的度假胜地丽都海滩。照片中可见她与艺术商兼“终极闲人”、英国花花公子查尔斯阿尔瓦哈丁 (Charles Alvar Harding) 在一起。拍摄这张照片时,二人身处长达七英里的潟湖,与知名前卫术收藏家佩姬古根海姆(Peggy Guggenheim) 共进午餐。![]()
海伦佛兰肯瑟勒(中)、达费林和阿瓦侯爵及侯爵夫人、朱尔斯奥列斯基、安东尼卡洛、约翰卡斯明及理查德史密斯,1966年摄。照片:Getty Images
罗伯特罗森伯格 (Robert Rauschenberg) 于1964年威尼斯双年展获奖,为当时其他年轻的激进艺术家打开大门。在1966年威尼斯双年展上,美国馆展出了埃尔斯沃斯凯利 (Ellsworth Kelly)、罗伊李奇登斯坦 (Roy Lichtenstein)、朱尔斯奥列斯基 (Jules Olitski)和海伦佛兰肯瑟勒 (Helen Frankenthaler) 四位先锋派艺术家的作品。这些画家的创作风格并无特别的关联,但正如美国馆策展人亨利格尔德札勒 (Henry Geldzahler) 所言:“他们的实验很成功,创作出美丽的画作。” 当年参展的还有英国艺术家安东尼卡洛 (Anthony Caro) 和理查德史密斯 (Richard Smith),照片中可见两人与佛兰肯瑟勒、奥列斯基和其他朋友一起乘坐贡多拉。![]()
马克斯恩斯特乘坐水上巴士,1954年摄。照片:Ugo Mulas Ugo Mulas Heirs
1954年威尼斯双年展向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致敬,邀请所有参展国家遵循该艺术运动的理论和“梦幻”艺术概念。照片中乘坐威尼斯水上巴士的德国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马克斯恩斯特 (Max Ernst) 于当年赢得绘画大奖。![]()
身处花神咖啡厅的安迪沃荷,1977年摄。照片: Archivio Arici / Bridgeman Images
沃荷于1977年9月12日飞往威尼斯,参加他于普里吉奥尼旧宫(Prigioni Vecchie)个展的开幕典礼。他抵达展厅后,获告知一位来自旧金山的教师留下了一个金宝汤罐头让他签名。他的日记幽默地记录了意大利技术工作人员对其作品的反应:“当工人看到我的画作是裸体特写时非常惊讶。大概他们并不认为那是出色的艺术品,因为他们开始开玩笑,并把自己的阳具和画作相比。” 那天晚上,这位波普艺术家更经历了一场地震:“就在我就寝之后,我感到整栋建筑都在震动。”![]()
罗伊李奇登斯坦,1966年摄。照片:Steve Schapiro / Getty Images
照片摄于1966年的丽都海滩(Lido),当时艺术家罗伊李奇登斯坦代表美国参加双年展。他带有漫画风格的作品颂扬美国盛行的消费文化,将波普艺术发扬光大,并巩固了他作为波普艺术先驱的地位。![]()
贝弗利佩珀(1922-2020)与《巨型锯齿》雕塑,1968年。照片:Jack Mitchell / Getty Images。艺术作品: The Estate of Beverly Pepper。由纽约Marlborough Gallery提供
雕塑家贝弗利佩珀 (Beverly Pepper) 于1940年代首次来到威尼斯,她主要定居于美国和意大利,并在意大利认识了电影《甜蜜的生活》(LaDolce Vita)的拍摄团队。她是使用耐候钢制作雕塑的先驱(她是首位使用这种物料的美国艺术家,先于理察塞拉 (Richard Serra) 和唐纳德贾德 (Donald Judd)),并于1968年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多件大型作品。![]()
罗伯特罗森伯格,《鲍勃与塞,威尼斯》,1952年摄。银盐相纸。38.1 x 38.1 cm.。 2022 Robert Rauschenberg Foundation / Licensed by VAGA at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Y
1952年,美国艺术家塞托姆布雷 (Cy Twombly) 获得资助前往欧洲,并邀请艺术家罗伯特罗森伯格同行,这趟旅程彻底改变了两人的艺术生涯。他们合力创作多个项目,其中包括这幅双重曝光照片。照片捕捉了两位艺术家的身影,以及位于圣马可大教堂 (St Mark’s Basilica) 的 “凯旋四马” 雕塑 (Triumphal Quadriga)。此幅照片标志着罗森伯格开始从绘画转至拼贴作品和雕塑。对托姆布雷而言,这次旅程则促使他移居与纽约艺术界一海之隔的罗马,他解释自己希望了解艺术历史,以及自己在当中的位置。
1964年,39岁的罗森伯格成为首位夺得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的美国艺术家,亦是最年轻的得主,标志着美国艺术获得国际认同。而托姆布雷则于2001年获颁这项殊荣。
版权所有 2022佳士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