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西泠春拍丨中国历代紫砂器物暨茶文化专场精赏
![]()
盒上题签 :鸣远丁卯壶。陈鸣远丁卯朱泥壶。为杨耑木太史制。丁卯夏日得。龚钊记。盒内鉴藏印 :陶冶性灵、宝怀鼎室、合淝龚氏瞻麓斋记、龚心钊真赏印、仲勉选藏津品(鉴藏印)盒内书 :陈鸣远丁卯制朱泥茶壶。道州何氏旧藏,后四丁卯合肥龚钊志。陈鸣远为杨耑木中允制,耑木未达时,鸣远器题字多出其手。此壶盖能吸起全壶,虽大彬亦无以过之。朱桐川曾以陈于樊桐山房,载《名陶录》中。同光间归吴愙斋,吴乞道州何公书其先人碑志,以此壶为润笔。民国初元,何星叔以易古玉,壶为余辛卯同年褚礼堂所得,余展转购来适为丁卯年也。龚钊。后康熙丁卯二百四十年,此鸣远壶入合肥龚氏,自朱氏后流传之绪无闻,同光以来遞藏者凡六家,吴清卿、何子贞、褚礼堂、经亨颐、钱崇甫、陈渭泉也。丙戌怀再记。是年七十七。传承:杨中讷、朱笠亭、吴大澂、何绍基家族、褚德彝、经涤庐(经亨颐堂兄)、钱崇甫、陈渭泉、日本瑞玏轩、川濑佐一、龚心钊、龚安英递藏。传拓:《陈隺峰为杨耑木中允手制沙壶》,褚德彝手拓,丙辰六月(1916年)。1.《陈鹤峯手制沙壶拓本》,神州国光社,民国五年(1916年)。2.《宜兴陶器图谱》P107,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82年。3.《紫泥清韻——陈鸣远陶艺研究》P19,上海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97年。4.《中国紫砂》P146,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5.《诗酒茶情——清代制壶名家遗珍》P55,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2006年。6.《中国陶瓷钱币碑帖研究》P284,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紫韻雅玩》P56,天地方圆杂志社,2008年。8.《宜兴紫砂》封二、P59,江苏宜兴陶瓷(紫砂)文化研究会,2010年。9.《陶都风宝岛情——宜兴紫砂艺术台北展》P44,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13年。10.《中国陶瓷研究》P313,世纪出版集团,2016年。2.《阳羡名陶录》卷下〇五,吴骞,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4.《阳羡砂壶图考》,香港百壶山馆,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5.《宜兴文史资料 第15辑(历史文化名人研讨会征文选辑)》P70,政协宜兴县委员会,1988年。6.《紫砂春秋》P352,上海文汇出版社,1991年。7.《宜兴十景观止》P144,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1993年。8.《说陶》P634,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年。9.《文物鉴定大辞典(4)》P3321,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11.《陈鸣远紫砂技艺若干问题的探索》,汪庆正,1997年。12.《论述陈鸣远紫砂陶艺及有关问题》,陆明华,1997年。13.《紫砂苑学步——宋伯胤紫砂论文集》P71,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1998年。14.《东方博物(第二辑)》P209-211,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15.《百年收藏:20世纪中国民间收藏风云录》P320,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16.《宜兴紫砂文化史》P46-47,浙江摄影艺术出版社,2000年。17.《博物馆与收藏家》P243,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8.《紫砂名陶典籍》P151,浙江摄影艺术出版社,2000年。19.《鉴识紫砂壶》P41,福建美术出版社,2001年。20.《紫砂壶全书》P459,福建美术出版社,2002年。21.《天津市文史研究馆诗文选集》P322,天津市文史研究馆,2002年。22.《宋伯胤说陶瓷》P22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23.《海上收藏世家》P63,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24.《紫砂壶全书(修订本)》,P239,华龄出版社,2006年。25.《宜兴紫砂陶》P133,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26.《紫砂收藏入门百科》P215,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27.《紫砂 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全集 典藏版 下卷》P339,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28.《2007年国际紫砂研讨会论文集》P117,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29.《砂里淘金 宜兴紫砂收藏宝典》P44,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30.《中国古代紫砂器》P139,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31.《紫砂鉴定》P217,福建美术出版社,2010年。32.《紫砂古籍今译》P50,北京出版社,2011年。33.《紫砂传奇》P25,中国财富出版社,2012年。34.《中华国宝图典》P86,山东画报出版社,2014年。35.《中国陶瓷名著校读》P204,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展览:“陶都风宝岛情——宜兴紫砂艺术台北展”,中国台北历史博物馆,2013年。RMB:21,500,000-25,000,000款识 :曼陀华馆(底款);心舟(把款);心舟(刻款)镌刻 :嘉仲诸友用其吉金,自作盉,子子孙孙其永用之。嘉仲盉铭,丙申秋九月,心舟作。镌刻 :天玺元年桼月己酉朔十四日,武中郎将丹,然发刻广省,乃是天谶,广多未解,解者。吴天玺纪功碣。出版 :《古壶之美》P120,财团法人成阳艺术文化基金会,2000 年。
出版 :《紫泥藏珍--明清宜兴窑器之美》P82,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08 年。
出版 :《古壶之美·卷三》P50,财团法人成阳艺术文化基金会,2013。
款识 :砂门行脚(底款);唐、彬杰(盖墙款);缘起(壶内底款)来源 :The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东方陶瓷学会)。出版 :《CHINES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Chas.F.Ince&Sons Ltd,1933展览 :“Loan Exhibition of Chines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14th to 19the Centuries” the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东方陶瓷学会),1952.出版 :《古壶之美·卷七》P55,财团法人成阳艺术文化基金会,2015。
出版 :1.《古壶之美》P218,财团法人成阳艺术文化基金会,2000。2.《古壶之美·卷二》P62,财团法人成阳艺术文化基金会,2012。
出版 :《古壶之美·卷五》P42,财团法人成阳艺术文化基金会,2014 年。
款识 :小坡(盖款);二十四品壶之室(底款);小坡(刻款)出版 :《明清宜兴朱泥壶研究--荆溪朱泥》P99,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10 年。高 5.5cm 长 10.5cm
款识 :李、寒勇(盖款);李寒勇(底款);寒勇(刻款)镌刻 :竹影。竹摇清影罩幽窗。时在丁亥年春月。古阳羡紫陶阁。增朔。江。丁亥年春月。寒勇手制。款识 :邹跃君制(底款);跃君(盖款);跃君(把下款);肖形印(壶内底款)规格 :高 22cm 长 19.8cm ;高 19.5cm 长 16cm ;高 14.4cm 长 11.6cm ;高 15.5cm 长 13.8cm ;高 9.7cm 长 11.8cm款识 :振宇制(盖款),扶摇羊角(底款),高(把款);振宇制(盖款),小宇制陶(底款),高(把款)高 8.3cm 长 14.7cm(巨轮珠壶);高 8.6cm 长 15.1cm(平盖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邓时海签名下关茶厂纯干仓8653青饼(生茶)规格 :一桶七片,单片净重 :342.1g ;319.2g ;338.7g ;326.9g ;319.6g ;315.5g ;333.2g规格 :两箱共二十四罐,200g×24 罐(净重)
19:00 江南心境 · 西泠印社首届文房瓷器专场
13:00 凝萃聚珍 · 重要藏家精选历代瓷玉专场
文章转发自西泠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