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ves Saint Laurent Museum Marrakech》
Studio KO 著
Phaidon出版,现已推出
这本以日记形式创作的典雅新作,由Studio KO创办人编写,这一建筑工作室负责设计马拉喀什的伊夫·圣罗兰博物馆(Yves Saint Laurent Museum),其业务主要位于法国和摩洛哥。他们花费1,423天设计并建成传奇时装设计师伊夫·圣罗兰博物馆,本书记录了项目由开始到揭幕的完整历程。
此书献给伊夫·圣罗兰的伴侣皮埃尔·贝尔杰 (Pierre Bergé),旨在向贝尔杰与Studio KO的创意合作致敬,书中详细记录贝尔杰首次邀请Studio KO参与项目,直至2017年其逝世一个月后博物馆揭幕的过程。书中收录多幅草图、规划图和档案照片,更有不少圣罗兰好友分享的趣闻,包括贝蒂·卡图 (Betty Catroux) 和凯瑟琳·德纳芙 (Catherine Deneuve) 等。
《Richard Misrach: Notations》
达柳丝·希姆斯著
Radius Books 出版,现已推出
理查德·米斯拉奇 (Richard Misrach) 在1970年代对复兴大型彩色摄影作品贡献良多,更获誉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师之一。他以拍摄迷人的美国风景著称,作品审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由2006年起,米斯拉奇全面转用数码相机,探索负影像的美学可能性。
这本由佳士得摄影作品部国际主管达柳斯·希姆斯 (Darius Himes) 撰写的大型风景相集收录了92幅米斯拉奇的最新摄影作品,包括以逆色谱呈现的风景和海景照片。
米斯拉奇从摄影师安塞尔·亚当斯 (Ansel Adams) 和前卫作曲家约翰·基治 (John Cage) 的作品中汲取灵感,前者将摄影底片比喻为能以无数方式演绎的乐谱,后者则在其于1969年出版的《Notations》中,将多个乐谱汇编成平面艺术品。此书以新颖的方式记载熟悉的内容,内容精彩动人,值得细阅。
《NicolasParty》
斯特凡·阿坎、斯特凡·班兹、阿里·苏博特尼和梅丽莎·海德著
Phaidon出版,现已推出
瑞士画家尼古拉斯·帕蒂 (Nicolas Party) 是当代艺坛的年轻新星之一,他的画作《风景》(Landscape)于2021年11月在佳士得以3,270,000美元拍出,刷新艺术家的拍卖纪录。现在,这位41岁的艺术家首本重要专著面世,讲述他早期如何以涂鸦艺术家的身份冒起,以至他在2013年采用软粉彩后的成功经历。
《El Anatsui: The Reinvention of Sculpture》
奥奎·恩维佐和奇卡·奥克·阿古鲁著
Damiani 出版,现已推出
《El Anatsui: The Reinvention of Sculpture》一书收录了顶尖历史学家奥奎·恩维佐 (Okwui Enwezor) 和奇卡·奥克·阿古鲁 (Chika Okeke-Agulu) 的论文,探索迦纳最重要艺术家艾尔安纳祖 (El Anatsui) 追求的故事感与原始浪漫主义。安纳祖透过雕塑、艺术装置和绘画,思考非洲的殖民主义遗风和持续的环境危机。
于1970年代移居至尼日利亚后,安纳祖加入了极具影响力的恩苏卡 (Nsukka) 团体,致力将本土艺术与现代艺术融合。他擅长以创新方式利用回收物料,包括浮木以至旧牛奶罐,最近更以瓶盖创作墙壁雕塑,闪闪发亮的外观彷佛展现无限的动感。此书正好回顾了这位非洲当代艺术重要人物的故事。
《I Am Sparkling: N.V.Parekh and His Portrait Studio Clients,Mombasa, Kenya 1940-1980》
伊索尔德·布尔迈尔著
Damiani 出版,现已出版
此作为首本介绍传奇印度摄影大师帕雷克 (N.V. Parekh) 的著作,揭示其大胆的工作室人像摄影手法,回顾他背景各异的客户,以及造就他的独特时代、地域和文化环境。帕雷克于1942年在蒙巴萨设立工作室,吸引来自东非乃至世界各地不同年龄层的人士,他们的背景各异,但同样希望以创新方式展现自我。
这本由伊索尔德·布尔迈尔 (Isolde Brielmaier) 撰写的著作收录难得一见的帕雷克摄影作品,这批作品由意大利诗人兼艺术家萨拉塞诺 (Sarenco) 于2001年买下。书内也收录了与其客户的详细访问,并以女性为主。此外,作品请来艺术家瓦格希·穆图 (Wangechi Mutu) 撰写序言,而布尔迈尔亦仔细分析帕雷克的创作背景,定能吸引读者更深入了解这位鲜为人知的重要摄影师之生平和摄影作品。
《The Real and the Romantic: English Art Between Two World Wars》
弗朗西丝·斯伯丁著
Thames& Hudson 出版,现已推出
资深传记作家弗朗西丝·斯伯丁(Frances Spalding)曾就英国早期的现代艺术家凡妮莎·贝尔(Vanessa Bell)、邓肯·格兰特(Duncan Grant)和罗杰·弗莱(Roger Fry)撰写见解深刻触到的作品,如今则将焦点转至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时期。
本书聚焦多位英国艺术家,包括艾力克·拉维利斯(Eric Ravilious)、保罗·纳什(Paul Nash)、艾琳·阿加尔(Eileen Agar)和维妮弗雷德·尼科尔森(Winifred Nicholson),他们均深受海峡两岸现代艺术浪潮的前卫创新意念启发。
《Culture as Scandal: TheHermitage Story》
杰拉尔丁·诺曼及米哈伊尔·皮奥特罗夫斯基著
Lund Humphries 出版,现已推出
《Beeple:每一天,前5000天》
迈克·温克尔曼著
Abrams Cernunnos 出版,现已推出
去年3月,艺术界见证石破天惊的一刻,原本寂寂无闻的平面设计师迈克温克尔曼(又名Beeple)艺术品以逾6,900万美元成交,创下在世艺术家作品拍卖第三高成交价,超越了达明安赫斯特 (Damien Hirst)、贾斯培琼斯 (Jasper Johns) 和杰哈德李希特 (Gerhard Richter) 等名家的纪录。
更特别的是,这件作品并非以实体形式存在,而是由佳士得以非同质化代币 (NFT) 的方式拍卖。《每一天:前5000天》(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images)由Beeple于十年间创作和在网上分享的5,000张数码图像组成,刻划反乌托邦式的未来世界。这幅作品会以专著的形式首次完整出版,书中亦收录温克尔曼的访问内容,他于当中反思突如其来的名气,并回顾自己作品的拍卖如何掀起NFT热潮。
《Archive of the World: Art and Imagination inSpanish America,1500-1800》
伊隆娜·卡策著
DelMonico Books/洛杉矶郡立艺术馆出版,现已推出
十五世纪末,西班牙征服者在克里斯多福哥伦布 (Christopher Columbus) 的带领下,开始迅速于美洲殖民,他们肩负三项任务,分别是为王室争光、传教及掠夺黄金。西班牙对殖民地区的统治长达300多年。
《Vermeer and the Artof Love》
阿内塔·乔尔吉耶夫斯卡-辛恩著
Lund Humphries出版,现已出版
《Van Gogh in America》
吉尔·肖编
耶鲁大学出版社,将于2022年9月13日出版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 从未离开过欧洲,因此此书的标题并非指他曾横跨大西洋旅行,而是探讨美国市场对其作品的早期观感。美国人在梵高离世时对他一无所知,直至1913年、亦即20多年后,其作品才于纽约市的军械库展览会上首次公开展出。
随着时间推移,在越来越多艺术家、艺术商、藏家和策展人的追捧下,这位荷兰艺术家的声名渐盛,而另一重要因素是欧文斯通 (Irving Stone) 于1934年撰写的畅销小说《梵高传》(Lust for Life),该书后来被改编成由寇克道格拉斯 (Kirk Douglas) 主演的奥斯卡得奖电影。
《Women Painting Women》
安德莉亚·卡恩斯著
Delmonico Books/沃斯堡现代美术馆出版,现已推出
《Women Painting Women》研究了50多位女性艺术家于过去60多年间刻划女性的方式,是不容忽视的杰作。尽管书中介绍的艺术家来自世界各地,但各人均有不少共通点——所有艺术家均受女性主义和身体政治启发。
此书以1960年代为起点,讲述具有先锋视野的非裔美籍艺术家费丝·林戈德 (Faith Ringgold) 和已故的艾玛·阿莫斯 (Emma Amos) 如何回应白人男性的父权主义,创作出关于种族与性别议题的肖像画。书中亦介绍画家琼·塞梅尔 (Joan Semmel) 的故事,她于1970年代舍弃抽象,改为以具象方式挑战色情行业描绘女性的方式。而较近期的艺术家则包括新晋法国画家阿波罗尼亚·索科尔 (Apolonia Sokol),这位敢于发声的艺术家利用肖像画回应社会的边缘化现象。
版权所有 2022佳士得
文章转发自佳士得,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