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最偉大的作品》MV,7月6日火熱出爐,涵蓋了從東方到西方,在二十世紀初駐足巴黎的重要藝術家,帶著我們回到1920年代迷人炫目的巴黎。即將舉槌的保利香港十周年拍賣會,為藏家帶來諸多東方到西方的精采之作。如果下個世紀,另一位歌王再製播穿越MV,那麼以下的這些藝術家,從格尼、曾梵志、趙無極、朱德群到斯廷格爾,他們的重要作品已然彰顯於世,必然列入候選名單。
▼點擊視頻查看拍品詳情▼
Lot 12
亞德里安格尼 《無眼簾》
2016 – 2018年作
油彩 畫布
180.4 × 149.8 cm.
估價:HKD 50,000,000 – 75,000,000
估價超過千萬級別的作品,在收藏市場上,就必須慎重考慮作品的保值與發展前景,來自羅馬尼亞,1977年次的東歐藝術家格尼,他無疑是這些年,同時受到學術與市場雙重關注的藝術家。
夜場的格尼《無眼簾(Lidless Eyes)》,是格尼的自畫像,也是迄今出現在收藏市場上,尺幅最大的藝術家自畫像之一,明顯看到格尼承襲自梵谷的精神。梵谷這位後印象派的宗師啟迪了無數後輩,格尼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格尼不只在創作上汲取,轉化梵谷的精神,他在藝術市場上的表現,如同梵谷這位藍籌藝術家作品般令人激賞。
2022年5月的香港,格尼《餡餅鬥室12》一作,甫拍出港幣8156萬元紀錄;同樣在5月的紐約,格尼的《墮落藝術(Degenerate Art)》,亦拍出美金928萬元佳績,《墮落藝術》一作即是格尼描繪梵谷之作。而本次上拍的《無眼簾》,更是格尼以巴黎奧塞美術館收藏的梵谷自畫像(1889年創作)為原型,描繪自身肖像,向梵谷致敬之作。
這幅畫,我們可以看到從梵谷到格尼的形象,面部容顏透過一層層顏料的堆疊厚塗,以培根式的旋渦技法,李希特式的刮刀筆觸,獨創出格尼這件,彷彿以一片片碎片合組而成的臉龐,每一抺色塊碎片宛如一段的記憶,集結而成格尼。此幅從2016年開始創作,到2018年收筆的格尼自畫像,無疑是他與梵谷精神契合的完美收官之作:既是格尼的自畫像,也是梵谷的肖像。恰也是當代藝術市場的最佳藍籌選擇。
Lot 13
曾梵志《我們系列自畫像》
2002 年作
油彩 畫布
250 × 174 cm.
估價:HKD 7,500,000 – 10,000,000
▼點擊視頻查看拍品細節▼
大國崛起的過程中,崛起了無數藝術家,曾梵志已然在中國當代藝術史篇章,畫上濃厚的筆墨。曾梵志從協和醫院,到面具,到亂筆系列,奠定其在中國當代藝術發展不可磨滅的地位,他觀察社會,觀察人性的畫面令人著迷,那麼,卸下面具之後的曾梵志呢?《我們系列.自畫像》給了答案。
藝術家的自畫像,必然是藝術家最精心創作的系列作品之一,往往也是史家日後研究藝術家生涯不能遺漏的環節,曾梵志2002年的這幅自畫像,給了藝術史家與收藏家,無數探究的線索。此作泛紅的肌膚延續了藝術家一向的創作核心,極度放大的構圖強化了自畫像的強烈心境,炯炯有神的雙眸直視著前方,靜謐且面無表情的五官既威嚴又彷彿帶著無言的思緒,讓觀者不經意間被吸入那波濤洶湧的情緒之中。《我們系列.自畫像》如此反覆旋轉的自動化筆觸,既是曾梵志在自畫像上為了自我保護的一層知性面紗,亦是一種喃喃自語式的情緒釋放,畫下了曾梵志取法西方大師,融會貫通的精采傑作。
Lot19
趙無極 《23.6.66》
1966 年作
油彩 畫布
81 × 64.5 cm.
估價:10,000,000 – 15,000,000
▼點擊視頻查看拍品細節▼
趙無極,華人二十世紀藝術的領袖人物,本次夜場的2幅作品,橫跨藝術家60年代到70年代,讓我們透過作品見證藝術家非凡的創造力,為何能雄踞抽象藝術的華人第一領導地位。在動盪的市場裡,經歷過多次景氣循環的趙無極作品,無疑是資產配置的穩妥收藏選擇。
這幅淡雅而恬靜的藍色作品,讓我們一望即心神寧定,是藝術家獨特的藍色調作品,趙無極駕馭色彩,透過畫面讓空間沉浸在藝術家營造的環境氛圍,其大師功力可見一斑。讓人聯想到微風輕拂平靜的湖面泛起的漣漪,或是雨過天晴後的空靈平靜,帶有一種抒情詩般的娓娓道來。
此作延續藝術家60年代典型的縱向構圖三段式空間分割,疾走的筆勢集中在畫面中段,其筆道如「運筆迅速,如驟雨旋風,飛動圓轉,隨手萬變,而法度具備」的懷素;其意境蒼茫悠遠如石濤的山水所倡導的「法自我立」,以自然為關照,進而帶來千變萬化的構圖,既疏秀明潔又酣暢淋漓。
Lot20
趙無極 《6.11.72》
1972 年作
油彩 畫布
94 × 103 cm.
估價:8,000,000 – 12,000,000
▼點擊視頻查看拍品細節▼
趙無極在1971至72年期間的油畫創作相對稀有,這一時期的他,以傳統水墨的處理方式來控制油彩,以加入松節油的方式使油彩變得更為輕靈延展,達到在畫布上創造出更空靈和氤氳的虛空氛圍的目的。而《6.11.72》一作,畫面疏淡留白,以藝術家極其簡單的用色,以筆觸的動勢探索山水實景中風雲氣韻的表達,以褐色流動性的大筆觸來模擬洶湧的風雲態勢,以沿襲自「狂草」時期的書法般揮灑感的線條來演繹遠處的群山,以暈染的白色環繞在有力的剛性線條的周圍,形成明暗對比並實現剛柔並濟的視覺張力,如遠方群山籠罩在雲霧之下,柔和的日光從霧氣之中滲透出來,慢慢將光彩湧現,令觀者彷彿置身於茫茫太虛,感受能量由初始噴薄而出。
Lot22
朱德群 《靈性的光輝》
1998 年作
油彩 畫布
60 × 119.5 cm.
估價:3,200,000 – 4,500,000
▼點擊視頻查看拍品細節▼
朱德群的杭州藝專同學吳冠中,曾經這樣說過他的同窗:「朱德群常用墨綠、朱紅、明黃、深藍等濃重的色彩營造畫面,追求黃鐘大呂演奏之宏亮效果。王希孟《千里江山圖》的金碧輝煌,在他的油彩中被濃縮,被發揚。傳統中國藝術的精華,被他譯成了現代造型語言,與西方現代藝術相對照和比美。」
無疑的,朱德群《靈性的光輝》一作,就是朱德群的千里江山圖,將偌大的天地,須彌芥子般的涵納進60×120 cm的畫布裡,這是藝術家致高的表現力,也是朱德群始終是華人抽象藝術領軍人物的關鍵。
1997年,朱德群受法國權威藝術機構的肯定,成為法蘭西藝術院終身院士,為 200年以來首位進入此法國最高學術殿堂的華裔人士,創作於次年的《靈性的光輝》有別於過去山谷間蓄勢待發的爆發,此刻他充滿自信,對畫面的掌握游刃有餘,自在的線條與明亮線條,更像是鋪劃一片江山千里望無垠的康莊大道。擁有深厚書法功底的朱德群,將書寫線條視為他創作的特徵之一,隱含著東方書法筆墨裡的抑揚、頓挫的線條。《靈性的光輝》為了展示流動的音樂性,瀟灑自如的筆刷揮寫出網狀、線狀的運動感和節奏感,畫面中有大筆揮灑的速度,挾帶細筆的精妙的轉折,交織「大弦嘈嘈似急雨,小弦切切似私語」樂曲般的行雲流水的節奏,使畫面流瀉從容不迫,駕輕就熟的靈動與音樂性。
Lot 29
魯道夫斯廷格爾 《無題》
1996 年作
油彩 畫布
172.7 × 134.6 cm.
估價:HKD 15,000,000 – 25,000,000
▼點擊視頻查看拍品細節▼
在一級市場佳作難覓的斯廷格爾,1996年之作《無題》提供藏家最佳的購藏選擇。斯廷格爾在 1989 年製作了一本名為《程序(Instructions)》的說明手冊,翻譯成六種語言的版本,並附上黑白照片,按部就班地指導讀者如何創作他的畫作,描述了藝術家創作其銀色畫的各個步驟,讓任何人依照著指引,都能夠繪製創作出銀色畫,否定了藝術原創性的概念,奠定了斯廷格爾在當代藝術篇章的地位。
1996年的《無題》正是以上述方式改良而成的概念性繪畫,斯廷格爾意圖挑戰大眾對於繪畫的界定與認知。與其用畫筆在畫布上細筆描繪,他將薄紗鋪在厚實的天藍色繪畫層以及已經上了白色油彩的底層畫布上。最後將薄紗取下,之後形成的紋路既粗獷又有顆粒感,展現令人屏氣攝息的動態。斯廷格爾的作品飽富詩意,引領觀者進行對話,並不只是帶有偶發與觀念性的一場表演,從而更引起廣泛的思考,承載著人們集體的意識與認知。此作,恰是學術與市場兼具的最佳演繹。
▼掃描電子圖錄查看更多拍品詳情▼
查詢
+852 2303 9899
info@polyauction.com.hk
重溫過往精彩內容
版權所有2022保利香港拍賣
文章转发自保利香港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