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30日,华艺北京空间隆重呈献“东方之美——徐悲鸿绘观世音像特展”,为2023年即将到来的华艺国际三十周年盛典预热献礼。
《东方之美——徐悲鸿绘观世音像》是艺术巨匠徐悲鸿先生的博物馆级珍罕题材佳构;历经张学良、宋美龄递藏,见证百年风云的史诗巨制;1928年民国报业巨擘《北洋画报》两周年纪念刊点睛出版作品;多次权威出版著录的时代珍品,面世百年来首度亮相,必将为徐悲鸿公开存世作品再增一件精彩力作。
本次特展以学术为核心,以历史为经纬,除原作外,更综合呈现一批重要的文献资料和一部艺术专题片,势必再造轰动,在领略艺术大师革新绘画风采的同时,共同见证一段历史中风云人物的因缘际会。
东方之美
徐悲鸿绘观世音像特展
-时间-
6月26-30日10:00-18:00
-地点-
华艺北京空间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中二街
东方之美——徐悲鸿绘观世音像
146× 77cm
纸本水彩
1927-1928
款识:东方之美。悲鸿绘。
钤印:悲鸿之画(左下)
藏印:张学良印(背面)、蒋宋美龄(右下)
来源:新加坡私人收藏。曾经张学良、宋美龄递藏。
出版:
1.《北洋画报》,第201期,1928,第六版;
2.《北洋画报第5卷》,第201期,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3.《北洋画报第三册》,第201期,山东画报出版社,2019。
著录:
1.《徐悲鸿年谱长编》,王震编著,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p65;
2.《近代中国报刊与女性身体研究:以<北洋画报>为例》李从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p243。
说明:
1.“悲鸿之画”印参见《徐悲鸿画集》中1927年作品《男人头像》印款;
2.“蒋宋美龄”收藏印参见1974年台湾出版《夫人花卉册》中宋美龄作品《兰影》印款;
3.“张学良印”收藏印参见现存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张学良骑犼观音钮红寿山石印章。
重磅亮点:
▲艺术巨匠徐悲鸿博物馆级珍罕题材佳构;
▲历经张学良、宋美龄递藏,见证百年风云的史诗巨制;
▲1928年民国报业巨擘《北洋画报》两周年纪念刊点睛出版作品;
▲多次权威出版著录的时代珍品,面世百年来首度亮相。
徐悲鸿博物馆级别珍罕佳构《东方之美——徐悲鸿绘观世音像》,作为徐悲鸿留欧归国之后,于上海期间中国画改良论早期重要实践之作,首次亮相出版于民国报业巨擘《北洋画报》1928年7月7日的两周年纪念刊,后又被多次权威出版,并在《徐悲鸿年谱长编》中被详实记录。这件作品上除了有徐悲鸿本人的款识之外,还同时集有张学良、宋美龄印章,见证了两位民国风云人物对此作的递藏。徐悲鸿一生的绘画中,观音题材极为少见,1927-1928年,正是徐悲鸿留学回国,决心改革中国画的关键时期,在研究了多种观音吉像,融西洋技法于传统,创作了这件极具革新精神和独特形象的观世音像,是极为珍罕的时代瑰宝。
此作中,人物面部、手部的塑造,以及衣纹和背景中云彩的处理,都加入了大量西画中处理空间的经验,关注光影、块面、追求真实感,他将西洋技法一步步融入自己的绘画中。画面上,澄澈碧空中祥云缭绕,东方红日喷薄而出,圆月皎洁散发着柔光。日月同辉,光耀天地,是壮丽宏伟的天国写照,也是充满祥瑞的人间奇景。观音大士脚踏一瓣金莲翩然而至,白衣临风,手持柳枝,身后佛光灿烂辉煌,在漫天祥云簇拥下,仿若在普渡众生,使见闻者离苦得乐。
徐悲鸿作为中国近代艺术格局转变中具有重大影响的艺术巨匠,张学良和宋美龄两位在近代史深刻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重要人物,三位艺坛、政坛风云人物在《东方之美——徐悲鸿绘观世音像》中汇聚,实为传奇!这件博物馆级别史诗巨制,此次亮相,势必再造轰动,在领略艺术大师革新绘画风采的同时,共同见证一段历史中风云人物的因缘际会。
作品更多精彩详情,
敬请关注华艺国际后续发布。
(扫码预约观展)
温馨提示:根据北京市防疫政策,观展需出示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并进行测温登记。
滑动查看华艺国际联系方式
文章转发自华艺国际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