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EDITOR'S NOTES
艺术于人类的价值超乎已有认知
今年 5 月,作为全球市场风向标的纽约拍卖市场在春拍季创下新高,三大国际拍卖行佳士得、苏富比、富艺斯累计成交达 20 多亿美元。以富艺斯为例,较 2021 年同期增长90%。这样的成绩让整个海外拍卖市场都为之一振,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当下,这让更多人意识到艺术的力量与投资价值。单就艺术的投资价值而言,相比国外市场的活泛,整个国内艺术市场则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比起前两年的逆势上扬,今年可谓急转直下。这时,我们不妨看向艺术的其他面向,也许我们更需要艺术的其他功能——疗愈功能,来抚慰人心。在美国著名的精神科医师大卫·霍金斯博士的人类意识能量层级图中,爱与美带给人的意识能量是仅次于宗教的,可算是人类在世间所能达到的最高层级状态。在 2020 年,全世界疫情刚刚得以缓解的时候,海外一些重新开放的博物馆、美术馆就将“艺术疗愈”视为自己运营的新方向,尝试以艺术结合健康的项目,来滋养那些饱受恐惧、痛苦的灵魂。这或许是艺术给予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了。艺术疗愈的概念虽然来自西方,但在古老的东方哲学与美学中,其实早已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琴、棋、书、画 ;还是香、花、茶,都属于艺术疗愈的一部分 , 融进古人的生活日常之中了。东方传统生活美学从来都不缺乏对人精神的关照,或者说更重视的是人精神与心灵的需求。就像本期封面专题所关注的“中国大写意花鸟画”,伴随着文人画的兴盛,走过了千年发展,对景的再现不过是为达意服务的,所以,对内心的观照才是其立意的重点与核心。心中有任何的不快,都可以用笔下“翻白眼”的鸟、“怪异嶙峋”的山石等加以消解,内心的块垒何愁不破呢?更不必说当一个人胸怀山河之壮丽、花草之妖娆时,跳脱当下时空的种种烦忧便也不是什么难事了。即便不是人人都能提笔来个“大写意”,我们还可以去各个博物馆、美术馆里,去与那些能疗愈身心的作品来一次邂逅,相信会有同样的效果。就像近期,我们整个编辑部倾巢而出,到东莞博物馆与法门寺地宫的文物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在那个空间,超越时空的界限已不是什么难事,一趟下来仿佛照见了半个盛唐,一扫大家半年多不能四处游历观展的郁郁之气。其实艺术的价值也远不止这些,还有更多有待我们去一一发掘、探索。
//本期目录
Contents
//本期专题
FEATURE
画家——好色之徒,天才疯子,但也是人类精神的工程师。
//掌门人
HELMSMAN
15年,UCCA何以成为UCCA?
//人 物
PEOPLE
专访馆长华安雅 | 香港M+的野心:亚洲第一
//藏拍推荐
RECOMMENDATION
//观 点
OPINION
//热 点
HOTSPOT
NFT即将退潮?最近官方的两个动作释放了什么信号?
//海 外
OVERSEAS
纽约艺术市场线下消费强势复苏,国内静待何时?
//赏 鉴
APPRECIATION
有一种瓷器,用一抹凝脂如玉的白惊艳了世界
屋檐上的一片“繁花”,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
文人雅士有多爱竹?连竹根都要用来篆刻成印
这“玩具箱”有何魅力,就连乾隆玩到凌晨五点都不愿撒手
//投资课堂
INVESTMENT CLASS
//画 廊
GALLERY
![]()
//生活美学
LIFE AESTHETICS
//专栏
SPECIAL COLUM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