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巴金的朋友圈·马小弥上款
及旧藏现代文学珍品专场
5月29日 20:00 开拍
▼
▲
图录号 27001
冰心(1900~1999) 为纪念
马宗融百年诞辰题辞
纸本 画心(带信封一枚)
1992年10月9日作
34×23.5cm
无底价
说明:马小弥旧藏,由其家属友情提供。 此冰心题辞为纪念马宗融百年诞辰而作,时在1992年10月9日,追忆最初与巴金、靳以、马宗融等人的相识,高度赞扬马宗融“爱书如命,嫉恶如仇”。 纪念马宗融诞辰一百周年学术座谈会于1992年9月4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召开,其生前好友盛成、吴祖光、邹荻帆及马宗融之女马小弥参与会议。 马宗融(1890~1949),四川成都人,回族,文学翻译家。曾先后任教于复旦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台湾大学。出版:《马宗融专集》标题页、扉页,李存光、李树江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说明:马小弥旧藏。 此为曹禺为出版马宗融专集而作题签一帧,附题签时拍摄的彩色照片三帧,时间约在1990年前后。《马宗融专集》,为纪念马宗融诞辰100周年而编,宁夏大学回族文学研究所编,宁夏人良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共五辑。曹禺题签横纵二种均应用于该书第五辑“马宗融研究数据目录”。 马宗融(1890~1949),四川成都市人,回族。文学翻译家。曾先后任教于复旦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台湾大学。说明:此为胡絜青1992年为纪念马宗融百年诞辰作楷书八言联句。马小弥为信封批注。 1992年9月4日,纪念马宗融诞辰一百周年学术座谈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召开。此作当系为纪念活动而作。 马宗融(1890~1949),四川成都人,回族,文学翻译家。曾先后任教于复旦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台湾大学。说明:马小弥上款,由其家属友情提供。 马小弥为冰心、巴金共同友人马宗融之女,常见于二人书信中。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摘自清代金缨《格言联璧·学问类》。上款简介:马小弥(1930~ ),四川成都人,作家、翻译家。曾执教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宗融的女儿。马宗融夫妇去世后,与弟弟马绍弥一直受巴金照顾,后到北京从事文学翻译工作,撰有回忆巴金、老舍、曹禺等人的文章。译有《鼓书艺人》《双城记》等。曹禺(1910~1996) 为马小弥书《枫桥夜泊》说明:马小弥上款。 此为曹禺为马小弥书《枫桥夜泊》一幅,作于1988年4月13日。
![]()
吴祖光(1917~2003)、新凤霞(1927~1998)伉俪为马小弥作花卉
立轴 一轴
69×31.5cm
无底价
![]()
赵清阁(1914~1999)
为老舍去世绘泛雪访梅图
出版:1.《沧海往事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书信集锦》P75,赵清阁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
著录:2.《万金集——来自巴金的家书》P96,马小弥述,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
参阅:1.《星汉灿烂 走进文化名人》P105,孙琴安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
2.《万金集——来自巴金的家书》P97,马小弥述,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
3.《才女风景——兰气息,玉精神》P93,鱼丽著,古吴轩出版社,2019年。
说明:马小弥上款。由其家属友情提供。
此为赵清阁1966年旧作、1991年补款《泛雪访梅图》,有出版及著录,多见载于赵清阁、马小弥、施蛰存等相关著作。
抗战时期马小弥随父马宗融居于北碚,与赵清阁相熟,马小弥曾“住在赵(清阁)嬢嬢的宿舍里,和她很熟悉”。晚年,马氏在述著《万金集——来自巴金的家书》中提及赵氏所赠此画,言“(巴金)伯伯的家距赵清阁嬢嬢的住处很近,因此得以和赵嬢嬢来往几次……这次见面,嬢嬢赠我一幅泛雪访梅图(1966年画)。”
值得一提的是,1933年初,赵清阁此画由施蛰存在港制成贺年卡,上有“北山楼制,贺画史八十寿”字样;岁末,赵清阁曾以此贺卡分赠沉扬、萧宜、韩秀等学者。施氏甚至数年常用此一帧分赠友朋,可见其对此画之珍视。据《沧海往事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书信集锦》所载赵清阁藏往来信札,1993年3月,施蛰存来信索画,欲以赵画为本,“印一二百张卡片,作为寿辰纪念,兼作今年的贺年卡”,赵氏注“施老为我旧作《泛雪访梅图》在香港印制画片,印制精致可以乱真。”
说明:马小弥上款。此为胡絜青1978年为马小弥作枇杷图。马小弥为立轴题签。
![]()
▲
图录号 27019
20×11.5cm;14.5×9cm(信封)
20×14cm(信封)
无底价
说明:马小弥上款及旧藏。 此为巴金致养女马小弥家书一通二页及信封二枚。谓“你很调皮,却不太冷静。什么赔礼道歉,还不是爱面子摆架子”,告诫马氏“一个人总有些错误,决不能说自己永远正确。即使别人批评错了,有事实作证就够了,何必一定要别人当面对你承认错误。”巴老对养女的关心和照顾之情,跃然纸上,品相完好。上款简介:马小弥(1930~2012),四川成都人,生於法国巴黎。著名文学翻译家马宗融之女,父丧后由巴金收为养女。曾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撰有回忆巴金、老舍、曹禺等人的文章。译有《鼓书艺人》《双城记》,散文随笔有《我热爱的巴金伯》《老马湾,妈妈的老马湾》等。
![]()
▲
图录号 27021
1992年
18×12.5cm
无底价
说明:此为巴金签赠马小弥照片一帧,照片背面题曰:“送给小弥,巴金,九二年,十月二日。”另有拍摄者题词:“一九九一年七月十三日,巴金在上海家中,徐伏钢摄。” 徐伏钢,新加坡摄影家,《联合早报》前新闻编辑。上款简介:马小弥(1930~2012),四川成都人,生於法国巴黎。著名文学翻译家马宗融之女,父丧后由巴金收为养女。曾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撰有回忆巴金、老舍、曹禺等人的文章。译有《鼓书艺人》《双城记》,散文随笔有《我热爱的巴金伯》《老马湾,妈妈的老马湾》等。
此为巴金建国初致朱洗辞职信一通,署名李芾甘,作于1950年4月24日,为“专函声明辞去董事一职”而作。据《巴金年谱》,1950年3月,巴金因患小肠气住院开刀,病中获悉文化生活出版社经理康嗣群已被吴朗西排挤走,吴成立社务委员会并自任委员。该出版社为1935 年由巴金、吴朗西、朱洗等人共同创立,后朱洗担任董事长。巴金因不愿与吴等周旋,遂“向董事会辞去常务董事职务”。4月24日,年谱载“正式辞去文化生活出版社董事职务”,与此信内容吻合。带新华通讯社大信封一枚,正面书“巴老手迹”,背面马小弥亲笔备注“这是巴金伯给我寄书亲自包书皮写地址”。上款简介:朱洗(1899~1962),原名玉文,字玉温,浙江临海人。实验生物学家,中国杰出的生物学家之一,中国细胞生物学和实验生物学的创始人与奠基人之一。1931年毕业于法国蒙伯利埃大学。后回国,历任中山大学教授,北平研究院研究员,上海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兼主任,台湾大学动物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所长。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说明:马小弥上款并批注。
此为胡絜青致马小弥交流老舍《四世同堂》《鼓书艺人》二著翻译过程及近况的信札,集中作于1978至1980年,系胡絜青为马小弥翻译老舍佚稿提供帮助而作,涉及吴祖光、萧乾、白凤鸣、舒济等。信封有七枚均为与信相对应的实寄封,并多有马小弥亲笔备注的便利贴,上书各信的主要内容。
信中,胡絜青谓“练习老舍的笔调、风格,这是要费好大的力气的”,并建议马氏在翻译过程中宜用通俗国语而少用北京土话,因“老舍最后(解放后)写的东西就比较少用北京土话”。
老舍的英文译著翻译工作经历了一个“先‘中’,再‘英’,又‘中’”的复杂过程,故马氏在翻译过程中为求接近老舍的风格与胡氏有密切交流。胡絜青对马小弥寄有厚望,在为之审稿的同时称赞其“继承父母遗志,对中国文学以及外文翻译方面多下苦工夫”。
《四世同堂》前两部《惶惑》《偷生》于1940年代出版,第三部《饥荒》在美国完成,且最后十三章遗失,后由马小弥根据英文译本回译并删译部分内容。胡絜青后来在其回忆散文中写道:“马小弥同志曾经把老舍的《The drum Singers》翻译成中文,在国内首次出版。这就是《鼓书艺人》。当时,大家都说,这是一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趣闻,现在,《The Yellow Storm》的结尾也是由马小弥同志翻译的,一回生,二回熟,她的翻译笔调愈来愈有味了”,并谓马氏的翻译“力求接近老舍的风格,其用心十分令人感动”。
《鼓书艺人》写于老舍1940年代末旅居美国期间,1952年由Helena Kuo根据作家手稿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因为《鼓书艺人》之原稿老舍未带回国,至今不知所终。1980年,即此批信札写作前后,马小弥根据在美出版的英文译本将该作译回中文。
附马宗融弟媳赵清瑶致马绍弥信札一通一页及老舍《鼓书艺人》一册。
![]()
![]()
![]()
此为叶圣陶签赠马小弥《叶圣陶散文(甲集)》及毛笔实寄封二种,其中信封即为寄送此册所使用实寄封,尺幅巨大,且为叶圣陶毛笔书写,较为难得。该书为1983年四川人民出版社一版一印,作者签赠于扉页。此为周而复、王辛笛、邹荻帆、沙汀等签赠马小弥现代文学书籍一批。其中包括:1.《长篇小说<长城万里图>纵横谈》,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一版一印。周而复签赠于扉页:“小弥贤侄女,而复,一九九四.二.十一。”钤印:“小弥藏书”(朱)2.《长篇小说<长城万里图>纵横谈》,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一版一印。周而复签赠于扉页:“小弥,而复,一九九五,五.十六。”3.《航行在大西洋上》,周而复著,重庆出版社出版,1992年一版一印,周而复签赠:“小弥存念,而复,一九九三,十,廿二,北京”。4. 《浪淘沙》,周而复著,档案出版社出版,1991年一版一印。周而复毛笔签赠于扉页:“丹扉女士,周而复,一九九三,十,十七,北京”5.《印象·花束》,王辛笛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一版一印。王辛笛签赠于扉页:“小弥同志存念,辛迪,一九九三年七月四日,上海。”钤印:“辛迪”(朱)6.《情诗种种》,邹荻帆著,香港现代出版社,1993年一版一印。邹荻帆签赠于扉页:“小弥伉俪雅正,邹荻帆,九四年深秋。”7.《沙汀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毛笔签赠马小弥,盖有马小弥收藏印。8.《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沙汀》,沙汀著,三联书店出版,沙汀签赠:“因为排错不少字、句,极少送赠友好。小弥同志见访,特赠一册,以博一笑,沙汀,一九八五年五月。”9.《杂记与回忆》,沙汀著,重庆出版社出版,1988年一版一印,沙汀签赠:“赠马小弥同志,沙汀,己巳春”。10.《杂记与回忆》,沙汀著,重庆出版社出版,1988年一版一印,沙汀签赠:“赠魏帆同志,沙汀,己巳春”11.《沙汀作品选》沙汀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1985年一版一印,沙汀签赠:“赠魏帆同志,沙汀一九八五年五月”。12.《散火集》,丹扉著,骏马文化事业社有限公司,1988年一版一印。丹扉签赠于扉页:“给小弥:非常感谢你,丹扉,一九八八.八.二.于北京旅次。”13.《散火集》,丹扉著,骏马文化事业社有限公司,1988年一版一印。丹扉签名。14.《南人北腔》,丹扉著,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年一版一印。丹扉签赠于扉页:“魏威弟、小弥妹:丹扉,一九九三.十.北京。15.《车辐叙旧》,车辐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一版一印。车辐签赠于扉页:“小弥贤侄女,车辐。”16.《我的小气》,韩石山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一版一印。韩石山签赠于扉页:“马小弥方家正之,韩石山,五月十九日。”钤印:“韩石山”(朱)。17.《巴金小说人物论》,宋曰家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一版一印。宋曰家签赠于扉页:“马小弥先生雅正,宋曰家,九四.四.十五。”钤印:“巴金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纪念九四年北京。”18.《塞风集》,关纪新著,辽宁民族出版社,1998年一版一印。关纪新签赠于扉页:“小弥女史指正,纪新谨呈,戊寅春杪。”钤印:“关纪新”(朱)、“小弥藏书”(朱)。19.《巴黎声影》,沈大力著,北京出版社,1989年一版一印。沈大力签赠于扉页:“马小弥女士雅正,沈大力,1995.12。”20.《夜空流星》,沈大力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一版一印。沈大力签赠于扉页:“马小弥同志惠存,沈大力。”21.《私刑》,朱晓平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一版一印。朱晓平签名于内页:“朱晓平,1989.7.15。”22.《携带的花园》,潞潞著,北京文艺出版社,1991年一版一印。潞潞签赠于扉页:“马小弥先生雅正,潞潞,91.7,太原。”钤印:“潞之印。”23.《上海三札》,师陀著,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1974年一版一印,师陀签赠:“赠魏帆同志,师陀,一九八六年”。24.《整理抽屉》,王璞著,天成公司出版,1995年初版,王璞签赠:“马小弥老师教正,王璞,九八,五”。25.《铁箫人语》,宗璞著,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1994年一版一印,宗璞签赠:“小弥女史,宗璞,一九九四年十一月”钤印:宗璞(朱)。26.《儿童文学读写之旅》,秦文君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年一版一印,秦文君签名。27.《小镇上的罗曼史》,李晓著,“李晓”是李小棠的笔名,为巴金之子,作家出版社出版,1989年一版一印,李晓签赠:“马姐姐指正,小棠,89.8”。28.《我的安东妮娅》,美国作家薇拉·凯瑟著,李小棠译,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1988年一版一印,李小棠签赠:“马姐姐惠存,小棠89年3月”。29.《梦中的记忆》杨字心著,云南人民出版社,杨字心签赠:“请小弥同志指正,杨字心,一九八二。十一 ”。说明:此为巴金、冰心、臧克家等众作家联合签名的巴金文学创作生涯六十年展览纪念封二枚。为众文学家联合签名,有巴金钤印,真切地纪念了展览当时文坛名家汇聚一堂的盛况。
具体签名者有:巴金、冰心、萧乾、臧克家、艾青、新凤霞、马识途、艾芜、沙汀、周克芹、流沙河、戴安常、张秀熟、杨益言、叶明、张瑞芳、孙道临等。
1988年,中国现代文学馆和北京图书馆联合主办了“冰心文学创作生涯七十几年展览”,1989年,又举办了“巴金创作生涯六十年展览”,除展览、研讨会外还分别发行了同名纪念封。拍品中的冰心展览纪念封有冰心签名及钤印。巴金文学创作生涯六十年展览于1989年曾在北京、成都、上海等多地巡回展出。拍品中的纪念封系在在四川省展览馆展出时发行。
![]()
![]()
光影丹青 · 赵丹书画作品专场
5月29日 20:30 开拍
赵丹(1915~1980),原名赵凤翱,江苏南通人,原籍山东肥城。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历任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影协和中京剧协常务理事、中国影协上海分会副主席等。工书画。代表作《马路天使》《烈火中永生》《中华儿女》等。
▼
▲
图录号 28038
赵丹(1915~1980)杨柳青青
设色纸本 立轴
28×15cm;52.5×28cm
无底价
▲
图录号 28007
赵丹(1915~1980)归舟图(有出版)
设色纸本 立轴
68×44.5cm
无底价
说明:本专场为同一藏家友情提供。
出版:《赵丹书画选》图版三二,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
![]()
![]()
▲
图录号 28003
赵丹(1915~1980)红枫墨菊
(有多次出版展览)
设色纸本 立轴
1962年
68.5×33.5cm
无底价
出版:1.《赵丹书画选》图版四六,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2.《赵丹画传》P150,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05年。
3.《天下都乐:一代电影大师赵丹画传》P270,中共党史出版社,展览:“赵丹书画遗作展”,中国美术馆,1980年11月。
![]()
▲
图录号 28005
赵丹(1915~1980)月季山石
(有多次出版展览)
设色纸本 立轴
135×37.5cm
无底价
出版:1.《赵丹书画选》图版四六,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2.《赵丹画传》P150,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05年。
3.《天下都乐:一代电影大师赵丹画传》P270,中共党史出版社,展览:“赵丹书画遗作展”,中国美术馆,1980年11月。
▲
图录号和 28025
赵丹(1915~1980)渔人撒网
设色纸本 立轴
1974年
50×36.5cm
无底价
说明:本专场为同一藏家友情提供。
![]()
▲
图录号 28011
赵丹(1915~1980)秋深客至(有展览)
设色纸本 立轴
1980年
68cm×46.5cm
无底价
说明:本专场为同一藏家友情提供。
著录:“赵丹书画遗作展”目录清单,44号作品。
展览:“赵丹书画遗作展”,中国美术馆,1980年11月。
西泠网拍 · 艺是 五月大拍
开拍24小时后次第结标
19:00 中国陈年名酒专场
19:30 西泠印社社员篆刻及印石专场
20:00 同一上款近现代书画作品专场
20:30 名家篆刻及印石专场
21:00 明清金石家书札小品专场
21:30 中国书画扇画作品专场
19:00 中国名茶专场
19:30 文房四宝专场
20:00 当代名家书画专场
20:30 历代造像艺术专场
21:00 中国书画作品专场
21:30 现当代艺术专场
5月29日
19:00 纸币·机制币·古钱币专场
19:30 古籍碑帖美术文献专场
20:00 巴金的朋友圈·马小弥上款及旧藏现代文学珍品专场
20:30 光影丹青·赵丹书画作品专场
21:00 近现代名人手迹与影像艺术专场
21:30 生活美学·西洋艺术专场
5月30日
19:00 威士忌白兰地佳酿专场
19:30 设计师珠宝与经典奢侈品专场
20:00 名家玉雕及古代玉器专场
20:30 外国名人手迹专场
21:00 江南韵味翡翠专场
21:30 历代西方名家家具专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