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卖行 - 2022年10大拍卖公司排行榜

大湾区原创雕塑画廊,当代艺术生态里独树一帜的存在

  • 收藏拍卖杂志
  • 2022年5月27日06时



艺术是一条孤独的道路!


“做垂直细分领域专业化的原创雕塑/公共艺术机构”,用7年时间付诸实践的人一定是位勇士。


纵观全球专门做雕塑的空间和画廊寥寥可数,中国只做雕塑的艺术空间更是屈指可数。正因这独有的稀缺性,成为一种优势竞争力。欧古轩艺术空间,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都不陌生,对它办过的展览和艺术家雕塑作品也都有一定关注。


作为大湾区首家以原创雕塑艺术和公共艺术为主的雕塑艺术空间,从2016年创立到现在,从欧洲到厦门再到深圳,将近7年时间欧古轩坚持在原创雕塑艺术领域深耕。


深圳欧古轩艺术空间




01


创立“欧古轩”的初心


欧古轩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在原创雕塑领域深耕,初心始终如一。它的故事起源于欧古轩品牌创始人欧剑平先生对雕塑艺术的挚爱。当聊起创立欧古轩的初衷,他的眼中依旧满是坚定和闪现着光芒。


谈到“欧古轩”这个名字的由来,欧剑平先生表示一直非常喜欢和欣赏高古轩画廊,它是享誉国际的当代和现代艺术画廊,欧先生也希望未来“欧古轩”能同样成长为在雕塑界具有影响力的艺术空间。


欧古轩品牌创始人欧剑平先生

在欧洲生活了十几年的欧剑平,喜欢游览各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和艺术馆,经常泡馆就是一整天;还会逛欧洲的古董街、古玩市集、跳蚤市场,也收藏了不少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包括雕塑、油画、老家具等。他被这种“艺术是城市的生活常态”的氛围深深吸引着,那时就在想如果一辈子可以和艺术品打交道,和艺术品生活在一起会是件多么幸福和奢侈的事。


2016年回国后,机缘巧合下,欧剑平在海上之城——厦门做了自己的第一个艺术空间;2019年,欧古轩艺术空间品牌受邀落地深圳宝能·第一空间(罗湖);2020年又将品牌战略性迁移到深圳南山蛇口。从2016年到现在,将近7年时间只做一件事。用欧剑平自己的话说:“坚持7年做这一件事情,完全是因为热爱和一份初心。”


欧古轩艺术空间 2021年“新象”展览现场



02


聚焦原创雕塑这一细分领域

< style='margin-right: 16px;margin-left: 16px;white-space: normal;outline: 0px;max-width: 100%;font-family: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line-height: 2em;text-align: center;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欧剑平:“在欧洲,雕塑其实是艺术品类非常重要的板块,相比之下,在中国因为当代艺术发展的时间比较短,雕塑就变得小众和冷门甚至是不太被重视。有些国内的当代雕塑家因为缺少出路,作品没有太多被市场发现和结合的机会,导致被迫转行;加上当代雕塑材料的特殊性、运输成本比较高等情况,例如参加一场艺博会或者做一场雕塑展览,相对其他艺术门类,雕塑展览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此外,在中国市场接受度方面,架上绘画的需求还是比较大,雕塑反而没那么刚需,所以大部分的画廊还是不太愿意去碰雕塑。”


正因为雕塑的特殊性和小众化,形成一种差异化和独特的竞争力;同时,中国专门做雕塑的画廊凤毛麟角,欧剑平看好这一特别的细分领域的发展空间,“希望可以做一个艺术品品类垂直的原创雕塑艺术品牌,去推动中国艺术生态原创雕塑艺术的发展和收藏普及。”


欧古轩艺术空间参加第二届“广州当代”博览会

近几年藏家收藏原创雕塑作品已经成为一种新潮流,比如,当藏家的私人住宅空间挂上平面绘画作品之后,也会需要一些立体艺术雕塑来丰富空间。其次,这两年在与国内比较优秀、领先的设计公司及软装公司,如尚层装饰(北京)有限公司、CCD郑中设计事务所等设计公司的合作互动中发现他们已经开始了原创艺术介入空间的新定位,通过艺术家的原创作品来表达不同的设计理念,呈现主人的审美品味和生活方式,让空间变得更有人文、更有温度,而不只是单纯的物理空间设计。这就让立体雕塑作品有了更多的发展可能性”欧剑平分享道。


欧古轩艺术空间 2021年“艺起·能”展览现场




03


探索“雕塑+”的N种可能


作为大湾区首家以原创雕塑艺术和公共艺术为主的雕塑艺术空间,欧古轩已然在中国当代艺术生态中尤其是雕塑领域成为重要一员,它所做的事情绝不仅是产生一个画廊的价值,或只局限于某个固定空间,比如中国雕塑市场的推动和普及、雕塑艺术家的学术梳理、城市公共艺术生态的构建等。


“雕塑艺术学术的梳理是我们一直在践行和希望做得更好的事情,也希望能不断地探索、推动雕塑艺术的发展。策划每场雕塑展,我们会查阅大量艺术家相关资料进行脉络梳理,与艺术家进行实时沟通,了解艺术家创作背后的故事等。在未来的展览中,我们还会邀请更优秀的策展人和艺术批评家介入,希望可以多做一些有学术、有态度的雕塑艺术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雕塑艺术机构,而不止是一个艺术空间。”



深圳湾游艇会 2021年“海洋生活方式”当代雕塑展


欧剑平直言,因为雕塑艺术的特殊性、公共性及更多的可能性,也让欧古轩做了很多公共艺术领域的跨界尝试。


欧古轩致力于为城市更多的空间去做艺术内容的输出和空间艺术升级,继我们在深圳第一高楼地标平安金融中心打造的‘移动美术馆’展览理念的延续,还有目前已经完成的与“深圳华联城市中心”、“深圳宝能·第一空间”、“中国华润大厦艺术中心”、“招商太子湾地产”、“深圳湾游艇会”、”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时尚家居设计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博今国际”、“成都地产公司等合作的公共艺术项目案例,未来希望可以更多地去构建和落地艺术购物中心、艺术地产、艺术酒店、艺术公园,城市公共艺术季等,真正让艺术为空间赋能,创造价值,让艺术成为城市名片,让城市变得更美好。用艺术升级城市闲置空间也会是我们未来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 2022年“家·艺术馆”展览


深圳华联城市中心 (2021年)

深圳宝能·第一空间 (2019年)

谈及更多规划,欧剑平表示未来还是会在原创雕塑垂直领域坚持做自己。构筑艺术生态的雕塑艺术发展,践行艺术让生活更美好,让城市更美好的品牌理念。


其一,打造买得起的原创雕塑艺术品理念。我们希望打破艺术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使艺术不只是在艺术馆或美术馆。让大众可以近距离欣赏艺术品,未来你的家也可以成为你的艺术馆。


其二,打通艺术和设计的壁垒、双向赋能。今年我们希望可以链接更多中国的优秀设计公司,打通设计和艺术的壁垒,让艺术和设计可以更好的融通贯穿,互相融合赋能。我们可以为设计师提供丰富的原创艺术家作品数据库,推荐不同风格的艺术家作品,降低设计师寻找原创艺术家作品素材的时间成本,让设计项目更具有差异化、个性化;其次,我们还可以提供特别的艺术品实景效果现场体验服务,给用户沉浸式的艺术品体验感,联合设计师打造更具有艺术气息的人文空间。


中国华润大厦艺术中心(2021年)


博今国际(2021年)


成都地产公司(2022年)


其三,艺术介入公共(商业)空间。艺术与商业空间的结合,艺术赋能商业的发展,打造更多有温度、有人文、有故事的商业情景空间。体验性、互动性打卡展览、艺术装置,让商业空间变成一个美术馆。


其四,科技+艺术+实体雕塑相结合的艺术空间及场景输出。积极探索科技+艺术+实体雕塑相结合的艺术空间及场景输出,讲好城市空间的‘白天+黑夜’的艺术故事。现正在和国内知名的‘城市光美术馆’品牌积极孵化中,致力于打造虚实结合的艺术场景,给观者以更多元的沉浸式互动美学体验。


其五,做有学术性,有态度的艺术展。2022年我们也筹划举办2—3场有态度的、具有学术性的雕塑艺术展,同时也持续发掘更多优秀的年轻新锐雕塑艺术家、潮流雕塑艺术家,推动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让雕塑艺术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元素,也希望可以与更多国内外艺术家和艺术机构进行合作,把更多国内外前沿的优秀作品带到湾区,面向全国。”


“目前我们也正在物色深圳500㎡+的合适场地,希望有机会可以落地欧古轩艺术馆,这个艺术馆会有4+1板块:具备专业性的艺术展厅,每季度可以做一场知名当代艺术家的展览;艺术衍生品商店,打造买得起的艺术品理念;落地全球艺术家作品集合店,在这里一个空间可以欣赏到世界各地不同的艺术家作品;城市艺术会客厅,定期举行艺术沙龙、学术论坛;户外公共艺术展和公共艺术季等。”



04


部分艺术家推荐


经过多年在雕塑领域的耕耘与积累,欧古轩拥有了丰富的国内外艺术家作品资源数据库,与超过百位国内外知名雕塑家和新锐雕塑家有着深度的合作关系。“这些艺术家是非常有市场潜力的,他们大都参加过权威性、学术性的国内外展览和城市公共艺术的项目,且被市场认可的成熟或新锐的艺术家,作品也广泛被藏家和美术馆收藏。”


“关于我们选择艺术家:职业艺术家,艺术家的创作有成熟的体系、有持续输出的能力,作品的艺术价值、学术性,以及符合当下审美趣味,具有公共性等的特征会是我们重要的考量方向。同时我们希望给观者带来多元的艺术体验,潮流艺术方向、或者符合当下空间生活美学的作品。雕塑的艺术表现力以及艺术家输出的价值观也是我们希望带给藏家的。”欧剑平补充道。


【蔡志松】

国际著名雕塑家蔡志松,也是中国雕塑界最具代表性的人之一。他善于在塑造传统物象,比如鹿、荷花、鹤的创作过程中将动物升华为精神性的存在。他的《故国·颂》系列原作雕塑作品则融合了秦国历史时期的塑造技法,把人人都非常熟悉的兵马俑从中国文化的故纸堆里拿出来,在技术上和艺术上做了再处理,传达了对历史与人性的关注。他的作品融入了中国传统水墨意蕴与西方的雕塑语言,是中西融合的艺术创作。


蔡志松 《故国·颂7#》120×30×118cm 铜板、铜线、树脂


【廖迎晰】

廖迎晰的作品不仅具有女性的柔美,还极具现代化艺术的面貌,传达的是对人生美好的愿景,作品给人以温润的滋养。例如她的“亚当与夏娃系列”作品,整体作品以爱、圆融、现在、过去、未来之时间的意象,以大众通俗的语言伴随着其积极入世的激情作品。

廖迎晰 《亚当夏娃》125×130×360cm 不锈钢、铜


【徐升】

徐升以大理石、金属、鹅卵石、泡沫、木头等天然物质作为创作主要材料,将丰富的艺术语言与自然之物相互融合,创作出源于自然且具有东方意蕴的、标志性的、独具风格面貌的艺术作品。


徐升 《自然与几何》系列作品


【谢艾格】

谢艾格的作品有着女性对事物的细腻表达,作品里反复出现的人物的状态即是她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与描绘,她时常通过树木、云、鸟儿、马、苹果等物象所代表的意境想象,结合人物把观众带入到一个向往逍遥、追溯本心的理想境界。


谢艾格 《太极》系列作品


【王立伟】

王立伟采用皮质材料结合金属创作的一系列作品跟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差,首先是皮质材料的质感会让人觉得亲切,其次是故意暴露的缝线,也成为了作品的独特部分。王立伟利用皮质这一曾经拥有生命的材料,表现着生命、死亡、灵魂、肉体、皮囊、轮回等一系列主题的创作。


王立伟《升》40×20×90cm 不锈钢


【景晓雷】

景晓雷将他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想象通过金属的材质、流线型的塑造手法展现在作品里,表现一个被工业化充斥的、理性、完美、冰冷的未来时空。以极端工业化的视觉形式呈现“后人类”社会的景象。


景晓雷 《未来人像》 25×20×55cm 不锈钢


【谢远清】

谢远清的“胖子雕塑”有着饱满的雕塑形体语言,已经形成了一个清晰明确的、具有代表性的图像。他通过这样的对雕塑体量的强化和个人艺术语言的风格化,指向这个膨胀的时代和个人。


谢远清 《功夫·送》 210×170×110cm 铜


【程一峰】

程一峰的作品在造型中体现出强烈的独立语言,传达他对物的变迁与人生命题的思考。作品藉太湖石的再塑造来探索有审美意味的空间构造,雕塑作品形成的空间是他对自我的感知,对生命体验的表达。


程一峰《2019年No.1》205×140×215cm 综合材料


【孔景才】

青年艺术家孔景才的作品有现代化的意识表达,也有对海洋环境的关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例如他的“摆渡人”系列作品,就极具穿透性,能直达观者内心,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景才《摆渡人No.8》




编辑|余一
图片|深圳欧古轩艺术空间提供
【版权声明】本微信登载的声明原创内容均为《收藏·拍卖》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和使用。




官方视频号

带你现场看展

·

·



















往期精选

·

·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