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中国书画集珍
Splendid- Fine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预展/拍卖:5月28-29日
Preview & Auctions: May 28 - 29
香港君悦酒店宴会厅
(湾仔港湾道1号)
Grand Hyatt Hong Kong
(1 Harbour Road, Wan Chai)
香港华艺国际2022春拍,汇聚张大千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佳作多件,以期从张大千万里寻胜的艺术足迹中,领略先生熔铸古今的多元风貌,藉此仰望巨匠之剪影。
三到黄山绝顶人
1927年,大千首次游览黄山,山上的云海、奇松、怪石给了他极大的震撼,古画名迹与实地胜景两相激发,终得腕底造化。他一生曾多次登临黄山,有“三到黄山绝顶人”印章,这里也是他丹青人生中,始终魂牵梦绕的圣地。
张大千黄山扰龙松
立轴 设色纸本
1928年作
137.5×68.5cm
出版:
1.《名家翰墨·张大千前期山水特集》,P29,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5月。
2.《中国名画家全集——张大千》,P16,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3.《中国画研究丛书·书画同源·张大千》,P24,荣宝斋出版社,2013年。
香华艺国际2022春季拍卖会
《黄山扰龙松》作于1928年,取黄山奇胜之一的扰龙松入画,谓用大涤子稿并书其句,实临自石涛名迹《黄山八景册》其中一开。
石涛 黄山八胜图之扰龙松 日本泉屋博古馆
本幅取其稿,但大千自出机杼,笔下展拓天辟地之功,复现大幛体势气魄之雄浑,尽显寓目于山河而采之笔端的传神隽逸,实属其早期拟石涛笔意写胜景之佳作。
苏州网师园
1932年,张大千与叶恭绰、吴湖帆同游苏州,组织成立“正社书画会”,后与二哥张善孖正式移居苏州网师园。网师园也成为了海上诸多明贤雅士的雅集之处。翌年徐悲鸿组织“中国近代绘画展览”赴法展出,内有张大千所作《金荷》一幅,被法国政府购藏。
张大千 水阁消夏
立轴 设色纸本
1937年作
136.3×67.7cm
说明:香港苏富比2019年春季拍卖会,“丝路画缘─东南亚私人收藏二十世纪书画”专辑 Lot.1267拍品。
香港华艺国际2022春季拍卖会
1937年3月,大千自北平南返,参与筹备第二届全国美展事宜,并与徐悲鸿、黄君璧等画友会晤。本幅题“丁丑二月于网师园中”,可知写时已归苏州网师园寓所。
画中见庭园一隅,疏柳丛竹,茅扉紧闭,主人置身其中,或水阁倚栏,或茅庐高眺,童仆则溪畔洗砚,似悠然闲适,正乘凉消夏。全画取材四尺整幅,布局疏密有致,用笔轻盈,设色苍润,拟石涛法而趋清逸一路,观之,顿生凉风驱暑之效。
值得一提的是,本幅原藏者为东南亚华侨,乃区域内著名实业家,积资丰厚,享誉国际。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间,因生意之缘,遍游各地,且性忱艺术,入藏不少瓷器及书画,其鉴赏品味及识见,至今仍为业界所重。
上清寄居青城之客
七七事变之后,饱经颠沛之苦,国土沦丧之痛的张大千在青城山居住三年,这国内已经少有的净土,给予经历了种种磨难的张大千极大的慰藉和丰富的创作灵感,更是自刻“青城客”“上清寄居”二方图章,可见青城山与张大千的不解之缘。
张大千太平景象
立轴设色纸本
1940年作
125×54.5cm
出版:
1.《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作品集》,图20,中艺(香港)有限公司,1992年版。
2.《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五周年纪念特刊》P179,图236,196年版。
3.《翰海书画卷》,P345,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4.《张大千画集上卷》,P160,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5.《现代书画投资张大千卷》,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香港华艺国际2022春季拍卖会
此幅《太平景象》创作于1940年,造型奇古,布局精心,可见佛典遗韵,又具匠心独运,结合山水、人物、走兽、花卉于一幅,实为大千先生远涉敦煌前,佛教题材中的精罕之作,殊堪珍重。
普贤菩萨代表实行、践行,具足无量行愿之意。而张大千待在青城山的三年时间里正是为了办画展为自己赴敦煌考察筹资。大千世界,无量无边,宏广微深,包罗万象。张大千作普贤菩萨一区可理解为为自己绘事更进一步和为求天下太平的双重祈愿。
点击以下连接,了解《太平景象》背后的故事。
大吉岭的岁月
1949年底,张大千偕夫人徐雯波应邀赴印度筹备展览。翌年五月,大千伉俪转往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之大吉岭暂居,前后逾一年,期间笔耕极勤,且无外界纷扰,故笔下量丰质精,乃传统工笔画风发挥淋漓极致之时期。
大吉岭时期,是我画多、诗多,工作精神最旺盛的阶段,我畜有印度猿猴,目力当时最佳,绘的也多精细工笔......
张大千 碧荷
立轴 设色纸本
1950年作
140×69cm
说明:“梅云堂”旧藏。高岭梅题签。高岭梅(1913-1993),斋名“梅云堂”。上世纪30年代开始从事贸易、医药及新闻事业。擅长摄影,尤以艺术人像著称。其与张大千订交于上世纪30年代中期,曾为张大千拍摄画作而受其赏识,两人之间于画艺影艺各有所长,惺惺相惜,交往密切。张大千举办重要展览,印制画册书籍,不少皆由高岭梅为之张罗。“梅云堂”所藏张大千书画极为丰富,曾先后于2011年和2013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中释出,均引起轰动。
展览:
1.“梅云堂藏张大千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93年4月17日-5月23日;
2.“香港梅云堂所藏张大千之绘画”,日本东京涉谷区立松涛美术馆,1995年4月5日-5月21日;
3.“梅云堂藏张大千画”,新加坡美术馆,1997年2月28日-4月27日。
出版:
1.《张大千画》,P28,香港东方公司,1961年2月初版;
2.《梅云堂藏张大千画》,图版44,高美庆编,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93年;
3.《香港梅云堂所藏张大千之绘画》,图版43,日本涉谷区立松涛美术馆,1995年;
4.《张大千研究》,彩版80,巴东著,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6年12月;
5.《跌宕飞扬,手挥五弦——谈张大千的绘画》,P115,黄苗子著,收录于《画坛师友录》,台北东大图书股份公司,1998年2月。
香港华艺国际2022春季拍卖会
1950年秋冬之交,大千先生为筹备画展相关事宜,自大吉岭飞赴泰国曼谷。因事未果,短暂盘桓即经加尔各答返抵大吉岭。《碧荷》正是创作于泛舟加尔各答西湖之后。
《碧荷》尺幅宏大,整幅画作架构自然忘形,糅合八大、石涛写荷之精妙,运墨酣肆华滋,笔势纵横而不失章法,正是全面认识张大千盛年画荷风格的绝好例证。
值得一提的是,《碧荷》为著名收藏家——梅云堂主人高岭梅先生旧藏,60年代便收录于高先生为张大千编制的《张大千画》中。高先生是业界公认收藏张大千作品质量最高,种类最完整的私人藏家。“梅云堂藏张大千画”曾先后于世界各地亮相,《碧荷》几乎参与了全部展览,足见这件作品对梅云堂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
海外桃源八德园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万里寻胜的张大千终觅得桃源迁居八德园,曾题诗云:“亦无烟瘴亦无尘,鸡犬桑麻亦有邻。万里投荒差自喜,离难仍作太平人”。从诗中可见大千先生此时对于生活恬然自得之感,其艺术创作亦渐至高峰。
张大千 秋居图
镜框 设色纸本
1961年作
89×48.5cm
说明:上款“达云”为黄杰将军。黄杰,字达云,民国十三年毕业于黄埔军校,戎马一生,战功彪炳。历任陆军总司令、台湾警备总司令、台湾省政府主席及国防部部长。黄杰将军喜爱艺术,精诗词,擅书法,与许多艺坛名家过从甚密。2018年亮相纽约苏富比春拍的《杨柳仕女》亦为张大千赠黄杰将军之作,由此可见二人之交游。
香港华艺国际2022春季拍卖会
《秋居图》作于1961年,画中笔墨拾山峰之浑厚,着重皴法层次之运用,线条紧密延绵,细致中透出一种遒劲的力度。近渚巨松数株挺立,林木蓊然,见山峦岩块轮廓之质感,技巧娴熟,画面气息明澈,尽显秋居之韵致,更见宋人郭熙所言“高远、深远、平远”之山水画境。
画上的题款“恭介达云仁兄六十华诞”、所钤“千秋愿”“云璈锦瑟争为寿”的祝寿印可知《秋居图》是张大千为军政界重要人物——黄杰贺寿所作。而落款中“弟张大千、张目寒顿首再拜”所记的“张目寒”则是张大千情深义重的兄弟。《秋居图》可谓张大千、张目寒、黄杰三人交游的见证,实属难能可贵。
推荐阅读
05-15
5-16
香港华艺国际春拍 | 哪些曾经坐过”冷板凳“的艺术家,后来如何成为巨匠?
5-17
5-18
5-19
香港华艺春拍|我们的“天才女友和COOL BOYS”
5-20
庙堂重宝|见证嘉庆帝真正掌权的“含淳堂” 交龙钮青玉长方玺
5-21
滑动查看华艺国际联系方式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电子图录
文章转发自华艺国际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