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刚刚出版的《中国收藏》杂志5月刊钱币专辑中,呈现了一组以阅读为主题的文章。在这晚春初夏的时节,用阅读的方式来体会万物新生、推陈出新,不知不觉间倒是会有一种美好在心中暗自滋生。
事实上,纸质书这种看似最为传统的记录方式,却有着最能抵御网络时代“转瞬即逝”的魔力。可喜的是,泉界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藏家开始尝试将自己的收藏成果集结出书,展现出了当代钱币收藏文化传承的风采和力量。比如小编今天的推荐,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文|王菁菁
这是一部集当代民间钱币收藏之大成的著作,其所收录的170余枚钱币,从先秦到明清,从正用品到压胜钱,较为完整地串联起了中国钱币史流传演变的轨迹。这部著作就是中华书局最新出版的《戴门弟子藏泉与文选》。作为精神标杆,“戴门”一词背后的代表,是两位长久以来深受业界敬重的人物——师祖戴葆庭与师父戴志强;而十位弟子为贾晖、刘飞燕、董瑞、佟昱、赵梓凯、陆昕、陈宝祥、陈文军、汪洋、宋捷,均为今天的钱币收藏圈中活跃在各自领域的成功人士。至于结稿成书的契机,一切要从“善泉社”的成立说起。![]()
日前,《戴门弟子藏泉与文选》出版。本刊记者专程拜访了该书主编——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钱币博物馆首任馆长戴志强先生。
为传承泉学,自2014年开始,著名钱币收藏大家戴葆庭先生之子、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钱币博物馆首任馆长戴志强先生先后将十名弟子收至门下,并立下师训:为人之道,善为先:善友、友善;治学之道,善为上:善见,见善,由此成立了“善泉社”。
2019年10月18日,陈宝祥发起筹建的戴葆庭钱币文化博物馆在浙江绍兴正式开馆。与此同时,“戴门弟子藏泉选”展览也登台亮相。第二天,善泉社钱币学论坛也在此举行。在此次展览和论坛的基础上,这本《戴门弟子藏泉与文选》应运而生。2019年10月,戴志强先生携戴门弟子齐聚浙江绍兴。戴葆庭钱币文化博物馆的开馆及同期举办的展览与论坛活动,成为了《戴门弟子藏泉与文选》出版的契机。
《戴门弟子藏泉与文选》主编为戴志强,副主编为贾晖、佟昱、赵梓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戴门弟子藏泉展示、戴门弟子文选与戴门泉学师祖戴葆庭介绍。尤其是前两部分,由点及面地让读者一窥当下钱币收藏研究的风采。比如第一部分藏泉展示,为十位戴门弟子所藏钱币之大珍精选。戴志强告诉《中国收藏》杂志记者,对于拟收录的大珍标准几近苛刻——采取“一票否决制”,只要存在一丝异议,都“宁缺毋滥”。第二部分戴门弟子文选,一方面参照了2019年善泉社钱币学论坛中十位弟子的演讲主题;另一方面,在戴志强“一对一”的指导下,每位弟子又对各自的主题反复推敲,几度易稿,当中半数以上甚至推倒重来。据介绍,戴门十位弟子的藏泉,各有所长,各有所专,具备丰富的一线实战经验和较强的钱币鉴定能力。这也使得《戴门弟子藏泉与文选》一书无论是专业性、学术性还是可读性,均属近年来相关出版中难能可贵的佳作。正如戴志强在《戴门弟子藏泉与文选》前言中所述,十位弟子“在继承传统古泉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仅注重古泉实物自身的剖析,注重不同版式的区分;同时也注重文献资料的考察,考古资料的收集;有的还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仪器,分析钱币内在的合金组成;再把它们综合起来,结合当年的历史,开展对比研究。”可以说,这些论文从不同的侧面,客观地反映了当今泉学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所取得的成果。“为人之道,善为先:善友、友善;治学之道,善为上:善见,见善”,这是入门后,每一位戴门弟子都必须时刻铭记的师训。
此外,此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民间收藏的水平。比如,雕母、母钱、铁母和样钱都是现在难得一见的珍稀古泉,此书相对集中地把它们聚集在一起,让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它们各自的制作特征,以区别于普通的行用钱。还有苏炉清钱和浙炉清钱中的精品,也在此书中相对集中呈现,有志于此的读者可以品味、琢磨,找到其中的不同。《戴门弟子藏泉与文选》出版后,引起了泉界的广泛关注。其中,不少年轻藏家也开始对收藏研究产生兴趣。“首先,钱币学研究的是实物,其次才是研究文章。试想,你花钱入手的藏品,拿回家却锁在柜子里,有什么意义呢?真正的大收藏家一定也是相关领域的大专家。所以,收藏者必须要做研究。”戴志强说道。对于收藏者,尤其是新入门爱好者,戴志强建议第一步是不能急于求成。“收藏者最好结合自身的精力、能力与财力,寻找身边最容易的方向入门。比如你在金融系统工作,可以尝试收藏当代贵金属币;如果你的预算有限,普通流通纪念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总而言之,任何一个门类都有学问,一定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而真正想要做学问的人,往往不会在乎研究对象的市场行情和珍贵与否,在戴志强看来,从普通钱入手最后收获颇丰的例子不在少数。以泉界公认的经典为例,日本的《符合泉志》所收录的大部分是普品。但要知道,在缺乏相关史料的前提下甄选出不同版别,实则蕴含了深奥精妙的学问,由此它才能够长盛不衰,成为今人收藏研究古泉的“必读书目”。还有德国学者布威纳研究清钱、民国泉界大家郑家相研究半两与五铢,他们的做法堪称“高精尖”。“乍一看这些钱都一样;等到你真正能够看出区别,就意味着你的水平已经比很多人要高了。”无论是此次指导出版《戴门弟子藏泉与文选》,还是日常带徒和教授后辈,戴志强都秉承一个宗旨:实战与理论结合才会出成果,实践演练最为锻炼人。“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你往常看到的都是同一个版别,突然有一天来了个不一样的,自然就会去寻找其中的原因,这就是研究的开始。”
校对:子毅
《中国收藏》杂志
2022年征订来啦!
一本杂志,还有“试听”双重体验。《收藏夜话》音频及视频号背后故事,都将在杂志独家呈现。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中国收藏》带您踏上探寻传统文化的奇妙之旅,静静享受一顿下午茶。
一个月40元的投资,贵吗?一点也不贵。知识无价,独立的观点无价,带给您的精神财富更无价。
![]()
杂志每月1日出版 零售价40元
全年12期 订阅价480元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邮发代号2-688 订阅热线1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