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博物馆+”模式让博物馆揭开神秘的面纱,走下高冷的神坛,从曲高和寡的“知识殿堂”化身亲民小课堂。《这!就是潮流》节目联名三星堆原创IP巫族世界,实现古代历史文化与当代潮流的跨界合作;《清明上河图》话剧巧用悬疑元素与传世名画相结合,吸睛无数;博物馆发布的数字藏品掀起一波波高潮……不可否认,博物馆IP是块大蛋糕。但如何做好“饼坯”,把蛋糕做得又大又好,是一个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
IP打造需要依据自身文化特色,具备创新性思维,但许多博物馆在建馆初期追求大而全,在展陈设计和藏品征集上没有突出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基于此种客观因素,对日后自身的IP打造更添一层难度。像上海博物馆与国家博物馆都用了西周的鼎来进行文创开发,相同类型的文物使得开发出来的文创产品具有同质性,缺乏独创性;同时许多中小型博物馆受自身条件所限,缺少IP二次开发的人才,生产出来的文创产品不仅缺乏美感,也没有实现文物内涵的创新性转化,导致文创产品无人问津,没有达到文创开发的根本目的。就算有故宫彩妆这类的“优等生”,但生产文创日用品并在电商平台销售这种模式只处在开发利用的浅层。不过其中也不乏亮眼的例子,最近即将闭展的“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展”是浙江省博物馆打造自身推出的“丽人行”文化IP交出的亮眼答卷。此展联合安徽博物院、江西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湖州市博物馆形成一个主展馆加四个分展馆的“1+4”展览模式,实现五馆“云互动”。
浙江省博物馆明确表示会成立专人团队持续开展对中国古代女性图像这一主题的内容研究和形式探索,并计划于明年在新馆推出“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的线下数字展,力图通过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营造沉浸式的展厅环境和多元有趣的互动体验,形成具有代表性和可复制性的展览品牌与闭环系统。![]()
“丽人行”从呈现古代女性生活的小切口切入,结合了当下的女性思潮,再将严谨的、可供考据的密集知识点通俗化,降低了讨论的准入门槛,不仅避免了“千馆一面”,用好自己的馆藏文物打造内容体系,树立独一无二的文化IP品牌,讲好“中国女性故事”。这种馆群联动模式更多用于现当代艺术的美术馆建设,在博物馆发展规划中并不常见,或许此举可为各大博物馆的IP授权开发提供新思路。
![]()
一个明星IP应包含“价值观”“形象”“故事”“多元演绎”“商业变现”五项基本元素,一个突出的标签非常重要,如故宫博物院注重展示“皇家”“宫廷”生活,河南博物院与“唐宫夜宴”深度捆绑,切不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明星IP五项基本要素
如何吃好IP这块大蛋糕,增强用户黏性,实现文化IP的永续增值,在馆藏文物中挖掘出更具识别性元素的文创产品,是各大博物馆入局后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这同时也是国家在发展文化事业时重点扶持的面向。国家在“十四五”期间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物博发〔2021〕16号)和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文旅资源发〔2021〕85号),可视作国家在博物馆IP授权与文创开发方面指明的方向与提供的政策支撑。根据这两份文件的指示精神,各地已经纷纷跟进并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落实更具体的政策条例。《河南省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到,推动先进数字文创技术与省内馆藏文物资源相结合,打造高品质的文创IP。北京市文物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局属博物馆文博文创工作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亦明确提出了将有序开展博物馆IP开发授权工作,推进博物馆文创空间建设,健全规范博物馆文创收入管理。![]()
《实施意见》中有几点内容,值得大家注意:探索挖掘特色文化IP要以博物馆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授权为途径,并且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善用社会力量有效推动博物馆文创事业的发展。这说明,在授权及开发过程中,博物馆应对整个开发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定期与品牌设计团队进行沟通,对各个环节严格把控,注意规避法律风险和意识形态风险。这与国家这十年来陆续出台的各项政策的目标与规划是一脉相承的,只是这份实施意见对博物馆IP授权与文创开发一事做了更有针对性、更细致的工作要求。不难看出,在接下来的十年,博物馆IP授权与文创开发应朝着更规范、更有深度、更有创意的可持续之路走。博物馆作为面向社会的文化资源提供者和合作平台,在面对自身的IP授权开发一事上,眼光不应只局限于馆藏明星文物的文创开发,应有全局思维,多注重地方文化特色的挖掘,把博物馆本身亦视作一个优质IP,和文旅产业融合有效连接,用“一个核心多个模式”的“故事思维”挖掘传统元素现代化表达的多种可能性,打通线上线下传播路径,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立体的文化体验,平衡好社会效益与经济价值,从浅层的生活日用品开发模式逐渐达到全领域的“强开发”。上海地铁曾于2021年举办“地铁遇见普拉多”展览,让市民在地铁享用流动的艺术盛宴
在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和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背景下,无论是从人文价值角度,还是出于商业考量,博物馆都有着十分广阔的衍生品开发空间。只要凸显创意与品质,重视IP价值打造和文创开发利用的长尾效应,善用博物馆IP的力量,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博物馆IP授权和文创开发之路就能越走越广阔。
【版权声明】本微信登载的声明原创内容均为《收藏·拍卖》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和使用。
![]()
往期精选
·
·
![]()
官方视频号
带你现场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