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预展:
4月30日 10:00开始
拍卖时间:
5月2日 20:00(开拍)
5月5日 20:00(结拍)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参与竞拍
一晚是崔健首场直播演唱会
4600万人观看,1.2亿点赞
崔健帽子上五角星依然鲜红
面对空无一人的观众席
和镜头后面几千万的观众
他嘶吼出
“老子根本没变!”
弹幕里频频感慨
我们老了,但老崔不变
另一晚是北岛的线上新书朗读会
在文青的朋友圈里刷屏
竟有这么多人在关心诗歌
大伙惊叹,北岛也没变!
有人戏言
知识分子身上都看不出什么岁月的痕迹
“做什么医美?不如读书。”
在这两个奢侈的夜晚
春天终于有了点美好的模样
一晚我们发泄,继续“撒点野”
一晚我们追忆,思辨与沉淀
借着崔健和北岛的坚定
我们去撞击自己内心的颤动
沿着他们的作品
触摸倒流的青春
就像提着灯笼追赶春天
时代的列车轰然前行,诗与歌却可以洞穿岁月。就像北岛与崔健多年前的文字,依然符合我们今天的心境。就像这个关于《青春万岁》的专场,一代代艺术家的创作中之间横亘着时代巨变,但总有人重写青春。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任北京东四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区委副书记的王蒙,亲眼目睹建国后社会翻天覆地的剧变,迸发出极大的创作热情。
彼时新中国初期的文坛以表现工农兵为主流,而王蒙坚信这番历史巨变之下的青春也是空前的,从一开始将方向瞄准了自己最熟悉的中学生题材。1953年,他开始创作歌颂青春力量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那一年,王蒙才19岁。
1956年9月,《青春万岁》定稿之际,王蒙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这也是一篇青春小说,立足于青春来对抗老化僵化。这篇揭露官僚主义,关注“青年到何处去”的作品,改变了王蒙的一生。在特殊年代里,先是令他一夜成名,再被划为右派,最后1963年他出走新疆,一走便是16载。
1979年王蒙获得平反,《青春万岁》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79年正式出版,首印17万册。而这部小说的电影改编与拍摄,也是一波三折,直到第四代女导演黄蜀芹在谢晋的推荐下读了小说,产生了强烈共鸣。这姗姗来迟的青春图景才得以在1983年被搬上大银幕,并获得巨大成功,成为一代人的青春情结。
Lot 14801
王蒙 青春万岁
纸本 镜框
104.5×75.8 cm
说明:海报为电影《青春万岁》1983年版海报,由王蒙2022年补题。附作者签名版《青春万岁小说》
起拍价:RMB 1000
如今88岁的王蒙仍然笔耕不辍,记忆力惊人,嗓音洪亮,每周游泳,还能熟练展示维吾尔语。他表示“虽然经历过波折,但我的生命底色是明亮的”。央视采访,称他是“高龄少年”。正如王蒙曾经所期待的那样,用小说克服无动于衷与得过且过,克服遗忘与冷漠,克服乏味与创造力的缺失。“一句话,小说想留住青春。”
1968年的春天,当王蒙在伊犁与维族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时,25岁的张郎郎出现在北京街头的一纸通缉令上。
张郎郎来自红色艺术家庭,在延安窑洞中出生,马背摇篮里长大,跟着一路打仗的部队进到北京。父亲张仃自延安时期便是著名的红色艺术家。在一个相对真空的环境中,张郎郎成为一个崇尚创作自由的文艺青年,他相信“诗人是天生的叛逆者”。60年代,他发起的“太阳纵队”成为北京最活跃的两个地下文艺沙龙之一。秘密写诗、交流文艺作品,这也终成为那个时代的禁忌。
张郎郎因言获罪,并于1968年被捕。在看守所里,他与遇罗克被关在了一起,后来又挪到同一个死刑号中。遇罗克比张郎郎大一岁,出身资产阶级家庭,因为一篇《出身论》而声名大噪又锒铛入狱。他本以为“根正苗红”的张郎郎必然是“血统论”的支持者,后来发现绝非如此。于是,两个背景完全不同的年轻人殊途同归,从相互戒备到彼此好奇再到推心置腹。他们开始一起聊马列主义、聊文学与思想,甚至一块偷偷编写诗集,一遍又一遍唱着苏联歌曲......
Lot 14803
张郎郎x北岛 追光者
色粉纸本 镜框
41×32 cm
说明:经作者本人认定为真迹;附作者联名亲笔证书
起拍价:RMB 2000
1970年3月5日,遇罗克在北京工人体育场被执行枪决,为捍卫真理他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7岁,直到1979年,被北京中级人民法院再审宣判无罪。当年陪过法场,但劫后余生的张郎郎成为了作家、画家。他不止一次画过遇罗克,那个记忆中追光的青年。
1980年,北岛写了两首诗献给遇罗克,《宣告》与《结局或开始》。在此之前,遇罗克刚刚获得平反。经年之后,北岛说,那两首诗也是写给当时的自己。
Lot 14804
北岛 宣告
水墨纸本 镜框
35.5×25.5cm
说明:经作者本人认定为真迹;附作者亲笔签名证书;附作者亲笔签名作品集。
起拍价:RMB 2000
1980年9月,北岛、芒克、黄锐等人发起的《今天》杂志停刊。作为建国后的第一本民间文学刊物,《今天》的出现与存在近乎于一个奇迹。它总共发行了9期,在当代文学史上抒写了一个短暂却足够耀眼的篇章。
年轻的诗人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言语方式,赞美天空、田野和个人生命,他们大声喊出“我不相信”。
80年代末,北岛开始了海外的漂泊,写诗之外也开始写散文。他一直戏言,写散文是为了挣稿酬养家糊口。北岛的散文简净而有妙趣,阅读中常常令读者会心一笑,却又不止于此。在他的文字中,逝去的种种一一被召回,时间倒流,枯木逢春。
Lot 14802
北岛 时间的玫瑰
水墨纸本 镜框
73×42.8cm
说明:经作者本人认定为真迹;附作者亲笔签名证书;附作者亲笔签名作品集。
起拍价:RMB 2000
当然,北岛还在写诗。今年年初完成了他多年来的长诗《歧路行》,能看到诗人一如往昔的铿锵之音,纷繁的意象、如子弹穿梭般密集的排比。共34章的炼字煅词,可能跟他年轻时在工地抡大锤有关,要将词语垒进历史。
Lot 14812
北岛 《人约黄昏后》&手书诗句
艺术微喷 影像 1/8
29×36cm(影像);45×53cm(含框)
说明:经作者本人认定为真迹;附作者亲笔签名证书。
起拍价:RMB 1000
而在王朔看来,“青春的岁月像条河,流着流着就成浑汤了”。
王朔是新时代的弄潮儿,一种崭新的、调侃式的、离经叛道的痞子文学出现了。他在北京复兴路29号军区大院中度过了青少年,那个残酷年代在孩子眼中却是自由恣意,充满青春骚动的时光,成为王朔的中篇小说《动物凶猛》的写作基础。字里行间映射出的,是美好青春影像背后虚幻的、否定性的一面。
或许这种另类青春的书写,更加突显在王朔1999年的长篇小说《看上去很美》中。王朔说:“这是关于我自己的,彻底的、毫不保留的,凡看过、经过、想过、听说过,尽可能穷尽我之感受的,一本书”。一本近乎自传式的作品,他重返自己成长的复兴路29号军区大院。王朔重新审视特殊时代下的特殊童年时光,它们看上去很美,但其实并非如此。
Lot:14806
王朔 看上去很美
纸本 镜框
140×100 cm
说明:海报为电影《看上去很美》2006年意大利版公映海报,由王朔2022年补题。
起拍价:RMB 1000
姜文有着与王朔相似的青春回忆,他将王朔的《动物凶猛》搬上大银幕,诞生了《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惊艳、也是最好的处女作之一。
都说处女作是一个导演的起点,而第二部作品则决定了导演的高度。那么姜文七年后的第二部长片,也使得他被认定为中国当代最好的导演之一。姜文的创作过程,如同一次次地跟自己较劲,不断去叩问更为宏大的民族历史。
Lot 14807
姜文 大哥大嫂过年好!
纸本 镜框
72.5 ×51.2 cm
说明:海报为电影《鬼子来了》2000年日本版海报,由姜文2022年补题。
起拍价:RMB 1000
这部《鬼子来了》完全颠覆了前作的风格,用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方式反思战争解构历史,2000年在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获得评审团大奖。尽管影片没有在国内公映,却是中国影迷心中不可超越的神作。姜文在电影中呈现出对近现代民族史和民族心理的反思,22年后的今天仍不过时。
1990年,导演谢飞将刘恒的小说《黑的雪》搬上银幕。电影开拍在冬天,却一直没有拍到雪,主演姜文灵机一动提议将片名改为《本命年》。他在这部电影里大放异彩,将一个社会转型之下找不到归属感的迷惘青年刻画得入木三分,最终成就了这部《本命年》的质感。
姜文属虎,今年正好是本命年。同样正值本命年的还有芒克与岳敏君,芒克与另外两位刚好相差一轮。年青时的芒克,在北岛的文章中格外潇洒,白洋淀的湖面上解缆摇橹,身轻如燕,背后是摇荡的天空……他为自己23生日写下献辞:“漂亮/健康/会思想”。
如今的芒爷依旧率真爽朗,广结好友。今年正月,他与岳敏君合作完成了一组水墨作品《好命虎年》和《两只老虎》。
Lot 14805
芒克x岳敏君 好命虎年
水墨纸本 镜框
69.5×137.5cm
说明:经作者本人认定为真迹;附作者联名亲笔证书
起拍价:RMB 2000
中国一直有诗画同源的文化基因,在诗人与画家的笔墨游戏中,传统文人画的意趣、精神,与当代语境下的诙谐、幽默相映成趣。两人不按常理出牌的跨界组合,相互激发、相互补充,看似大大咧咧,实则悉心巧妙。岳敏君标志性的“笑脸”形象,与芒克老顽童式的故作威武的猛虎,跃然纸上其乐融融,完成了艺术家们对岁月年轮的自指。
在老芒克面前,岳敏君落款“小岳”。但芒克却说,自己已经习惯称呼对方为“老岳”了。芒克觉得,老岳画中的笑脸让你也想跟着笑,他曾经想数一数那些咧开的嘴里牙齿有多少颗。芒克认为岳敏君是一个善于思考,又很智慧地表达出态度的艺术家。面对那些著名的没有多少头发的笑脸们,他偶尔会回忆起曾经长发飘飘的小岳。
Lot 14808
崔健 蓝色骨头
纸本 镜框
104.5×74.5cm
说明:海报为电影《蓝色骨头》2014年公映版海报,由崔健2022年补题。
起拍价:RMB 1000
青春总是一代代艺术家创作的母题,他们的成名作往往是青春与时代的共谋。这些作品又成为一代代读者与观众的集体记忆。
尽管难掩生涩的一面,是技艺未经圆熟前的直抒胸臆。但打动人的,也正是这种不加掩饰的内心独白与近乎透明的理想主义。
Lot 14811
北岛 《无题No.6》& 手书诗句
艺术微喷 影像 1/8
29×36cm(影像);45×53cm(含框)
说明:经作者本人认定为真迹;附作者亲笔签名证书。
起拍价:RMB 1000
然而,所有的大艺术家又必将超越青春的激荡,去探索更加永恒的时间命题。我们发现,在北岛新近出版的作品集中,没有收录《回答》一诗。其实,那也是一种对于青春的态度,一种有意的遗忘与记忆。
生活是一次机会
仅仅一次
谁校对时间
谁就会突然衰老
——北岛《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