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是百年中华老字号,始建于1672年,至今已整整350年,历程璀璨。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荣宝斋诚信经营,在时代中引领艺术市场潮流,成为艺术品经营的领军企业和金字招牌。荣宝斋被誉为“书画家之家”,多年来与广大书画家翰墨结缘,在艺术品经营过程中去粗取精,坚持“以文会友,荣名为宝”,积累了许多书画名家的精品力作。在荣宝斋喜迎350周年庆典之际,我们精心挑选了一批适合广大书画爱好者收藏的精品推荐给大家,以飨广大书画爱好者。
最后,衷心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够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荣宝斋,我们也一定会不断地为大家提供更多的艺术精品,打造新时期的“书画爱好者之家”。
韩天衡
1940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号豆庐、近墨者、味闲,别署百乐斋、味闲草堂、三百芙蓉斋。擅书法、国画、篆刻、美术理论及书画印鉴赏。
作品曾获上海文学艺术奖、上海文艺家荣誉奖等。2010年被专业媒体评为“2009年度中国书法十大人物”,并由《书谱》社三十五周年海内外五百七十一家专业机构署名问卷公布为“最受尊敬的篆刻家”及“三十五年来最杰出的篆刻家”(书法为启功先生)。2014年荣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艺术奖”榜首。2016年被命名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上书法”代表性传承人。出版有《历代印学论文选》、《中国印学年表》、《中国篆刻大辞典》(主编)、《韩天衡篆刻精选》、《天衡印话》、《中国现代绘画大师·韩天衡》等专著逾一百三十种。
现任上海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韩天衡艺术教育基地校长、上海中国画院顾问(原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首席顾问、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会长、吴昌硕纪念馆馆长、中国石雕博物馆馆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温州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
豆庐十论
1、论天赋
天赋这东西,讲早了或“预支”了,往往不是激励人,到是适当其反地麻醉人。凭生出盲目的自负和懈怠。切忌在果实结出前妄论天才。勤奋验证天才,天才出自勤奋,刻苦决定成败,天才不可仗恃。切记切记。
2、论成才
攻艺者不能贪生名利心。学艺早熟者是春花,中岁有成者是夏花,老而有成者是秋花,衰年大成者是冬花。攻艺一生,焚膏以继晷,四季过尽,仍不花开,也无需抱憾。一生充实,脚踏实地,悦心冶性,心花怒放也不错,亦值。
3、论读书
天下唯一吃不饱的乐事是读书。读书讲到底是用古今中外的智慧来壮实自己。书要读得多而精,贵在消化融通,诗心文胆,化一为万,生发出成果来。以万本一利为下策,一本万利为上乘。要言之,抓五百“壮丁”来,作三万精锐用,心裁别出,独树高标,方是圣士妙人。
4、论坚忍
我攻艺喜欢用“坚忍”一词。而拒用坚韧,因为真正的百折不挠是发自“心”的“忍”,“心”的不屈,而不是物事上或借助外力的扭不断的“韧”。只有内心的坚忍不拔,才有精神上扛得住、拗不断的保证。咬紧牙关拼到底,不言客观,不言放弃,总归会有收获的。
5、论打通
艺术贵打通盘活。骨骼,肌肉,血脉,神经,穴位,辩证为用始为活且通。艺术的各个学科和门类像一只大马蜂窝,如若持之以恒,由约而博地把紧挨着的书、画、诗、文、印等蜂穴的薄壁打通,必能左右逢源,产生神奇的复合化学效应。然而,打通盘活大不易,需要靠度年如日般的读书、思考、体悟、历练和践行。
6、论艺术圈
艺术有圈,只是为了切磋、攻错、互补、立异,除此不宜。化圈为域,收益更丰。艺术不是娱乐圈,攻艺者要力求远离商业活动和搞笑般的炒作,力排千般万种炫目移神的诱惑,艺术是需要以诚实而虔诚的殉道者心态去捍卫的事业。扎扎实实而挤尽水份的劳作,决定艺术的含金量。
7、论风格
艺术风格讲究“不可无一、不可有二”。抱着别人的宝贝,充当自己的创造是自欺欺人的;把陈与新对立和割裂开来,同样是不可取的。出于时代的责任,务必要推陈出新,力求突破。“陈”是前贤的创新成果,推陈,为的是借鉴学习前贤之新而出新。从本质上讲“推陈出新”的内核是“推新出新”,即推往昔之新,出未来之新。
8、论自我评价
攻艺不能以有小成而大快。攻艺如登山,一步一个脚印,一阶高于一阶,登顶远眺,别自诩是“登泰山而小天下”。需知,此时也小了自己。即使身居峰峦,还要清醒地明白:山外有山,山外有天。登天比登山何止是艰辛千万倍。树高标且自省者方有大成。
9、论名利
我大半辈子虔诚地做着艺术梦,全身心地追逐着曼妙无比的艺术。在如今的商品大潮里,艺术上的成功,客观上会带来名利,但是要看淡它,它只是艺术的副产品,是艺术之外无足轻重的附庸。千万不可本末倒置,追逐到了名利,毁了艺术,也毁了艺术工作者纯净的本真。
10、论批评
搞艺术,一辈子就是在品评里生存。品评是有褒有贬的,表扬是糖,批评是药,糖可以少吃、不吃,有“病”之躯,药是不能不吃的,用淡定宽容、感恩的心态对待批评,艺术才会进步,才会更上一层楼。重视批评者是明白人,抵触批评者是呆子,能经常自省者是高人。
2011年集辑于海上
韩天衡艺术专题片
书法作品
行楷欧阳修《醉翁亭记》
111cm×69cm2012年
草篆吴均《山中杂诗》
136cm×69cm2016年
楷书蒲松龄句
35cm×25cm2017年
行书诗句
36cm×6cm×42015年
行草李白七言联句
138cm×35cm2019年
绘画作品
和美图
70cm×140cm2022年
翠色寒声图
107cm×70cm2006年
穿云图
44.5cm×67cm1990年
松月无古今
84cm×50cm2001年
金秋之图
67cm×47cm2010年
春江水暖
34cm×34cm2001年
凌霄
90cm×34cm2017年
(向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四时清华图卷之二荷塘憩夏
22.5cm×140cm2019年
秋实
90cm×34cm2017年
蝴蝶花
27.5cm×39.5cm2021年
(向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四时清华图卷之三葡萄栖禽
22.5cm×140cm2019年
竹报平安
100cm×52cm2017年
玉宇依然清
70cm×79cm2020年
夜半塘鱼入梦来
34cm×34cm2021年
朱竹鸣禽图
34cm×34cm2014年
篆刻作品
抓铁有痕
2016年
狂心不歇
2021年
皆大欢喜
2020年
老复丁
2018年
腕受心
2020年
鸡生肖印
2017年
如意
2019年
诲人不厌
2018年
荣宝斋书法馆所售商品均提供
正规发票、作品证书!
收藏热线:010-83150691
或联系“荣宝斋书法馆客服”咨询详细信息
/汇款信息/
收款单位:荣宝斋文化有限公司
银行账号:0200008009200130848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琉璃厂支行
荣宝斋书法馆
荣宝斋书法馆是荣宝斋总部画廊之一,以经营展览近现代、当代名家书法篆刻作品为主,并不定期举办联合专题和个人专题的展览展销活动。荣宝斋书法馆自成立以来,相继举办了“荣宝斋近现代书法系列展”、“荣宝斋当代名家书法年度提名展”、“岭上云·荣宝斋当代篆刻名家邀请展”、“荣宝斋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平畴远风·吴悦石书法展”、“寸耕堂书法近作展”、“鸿禧云集·荣宝斋书法馆近现代书法展暨当代名家邀请展”等,展览在文化艺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欢迎广大艺术家、收藏家、艺术爱好者前来观展交流、赏书品艺!
内容来源 | 荣宝斋书法馆
编辑|李晓婉 审核|刘蓓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更多信息
文章转发自荣宝斋,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