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收藏小助理嘉嘉。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品位的追求,艺术品市场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拍场,其中有不少80、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面孔。
不少新晋藏家反映,如何选择合适的品类,是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他们也希望更多地获取艺术品收藏的专业知识。
为此,我们特别推出“收藏小助理”栏目,为大家提供艺术品鉴赏辨识、藏品保养、收藏拍卖等方面的知识。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把你在收藏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告诉我们,我们将向嘉德专家团队求得解答。
梅瓶
型成于宋,定名于清
梅瓶这一称呼,最早见于清代人《陶雅》的著述中,其记载:
“瓶之佳者,曰观音尊、曰天球、曰傅捧凳 、曰胆、曰美人肩、曰棒槌……曰梅瓶…… 。”
到民国《饮流斋说瓷》一书对梅瓶的形制及称谓的缘由做了较详细的说明:
“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折,于足则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
Lot 2956
陈浏著 陶雅
12×16.5 cm
成交价:RMB 8,050
中国嘉德2013秋季拍卖会
虽然在宋代文献中没有发现“梅瓶”这样的专门名称,但学者都认为梅瓶是在北宋时期形成的。
一说梅瓶与宋代史料记载的一种“经瓶”类似,可作为梅瓶的早期形态。
也有一说梅瓶起源于契丹的鸡腿瓶,因其造型侈口外卷、溜肩、腹部修长,且宋代时的梅瓶多产于北方的定窑、耀州窑以及南方的景德镇窑、吉州窑等。
磁州窑
白地黑花花卉纹梅瓶
从传世品来看,明代生产的梅瓶数量并不算少,但在明代《长物志》、《遵生八笺》等著作中,也没有发现梅瓶的字眼,也许当时对这种性质的器有别的称谓。
梅瓶
功能与造型,随时代变迁
梅瓶的使用功能主要用于存放水和酒,亦做陈设及花器使用。
宋、金时代的梅瓶主要是用于存水和盛酒,这一时期有的梅瓶瓶身上写有“醉乡酒海”等文字,佐证了盛酒的功能。
这时梅瓶摒弃一切与瓶身和藏酒功能无关的附加构造,整体造型简约、大气。因需要密封保存酒,因此口颈之处多设计得纤细短窄。
Lot 3286
清乾隆 仿官釉弦纹三系梅瓶
H28.7cm
成交价:RMB 2,070,000
中国嘉德2021秋季拍卖会
元明及明代早期开始出现一些有带盖的梅瓶,从这些带盖梅瓶的铭文内容来看,都是作为盛酒器来使用,有盖也是为了防止酒的挥发和外溢。
上世纪90年代,在内蒙古凉城县发现一座元代壁画墓,壁画中有梅瓶内插着牡丹的图案,说明元代已经将梅瓶当做花器使用。
景德镇窑
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
元代梅瓶虽继承了宋代梅瓶的大气,却又融入少数民族自身的豪迈粗犷的审美特点,梅瓶的轮廓线条设计更为大胆,且自创的平口梯形颈造型别具一格。
元代在梅瓶的烧造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还创烧了难度极高的八方梅瓶。
明代梅瓶的功能已经向陈设器方面扩展,尤其是明代插花技术迅速发展,文人雅士为插花著书立说,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
梅瓶在这种大的文化环境中,由盛酒的实用器开始逐渐演变为文人雅士案头陈设的插花陈设之器。
此时的造型不同于元代蕴含有少数民族的审美特性,回归理性。
明代的梅瓶以永乐时期的最为典型,瓶身比例匀称,且平口有盖,肩部丰满圆润,腹下部稳重。
Lot 2816
明永乐 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
H 29cm
成交价:RMB 25,300,000
中国嘉德2020秋季拍卖会
明代时理学思想盛行,在器物设计上也体现为一种理性美、自然美。但明代各朝之间相隔时间较近,各朝的即有相同的风格,又有各朝不同的特点。
例如在器型上有大、小之分,有小唇口、直口、小盘口之分,有溜肩、丰肩,而胫部则有收胫和近足处外撇两种造型。
Lot 3552
明天顺-成化 青花高士图小梅瓶
H 24.8 cm
成交价:RMB 1,667,500
中国嘉德2021秋季拍卖会
时至清代,梅瓶的实用功能已经消退,不再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器,民窑也几乎不再烧造此器型。
清代梅瓶多为江西景德镇官窑所烧造,以康、雍、乾三朝产量最多,都是以皇帝的喜好为前提,大量景德镇烧制的单色釉、青花、五彩等不同釉色、不同形制的梅瓶,烧成的梅瓶也仅供皇室贵族使用。
清代所烧制梅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器型是仿古梅瓶,从仿宋代各名窑釉色、仿青花、红釉、蓝釉等单色釉,无一不仿。
Lot 3466
清雍正 红釉梅瓶
H 22.5 cm
成交价:RMB 3,795,000
中国嘉德2019秋季拍卖会
另一类是属于清代独创的器型变化,如“蒜头口”、“侈口”等。尤其是到了乾隆时期,流行附加装饰,突出“奇”和“巧”,却没有了宋时期梅瓶的修长挺拔之美,风格趋向于堆砌繁复。
也有不少七八十厘米高的大体量梅瓶,然而这种大体量的梅瓶却并不显笨重。
Lot 3089
清乾隆-嘉庆 粉青釉凸花苍龙教子图大梅瓶
H 70 cm
成交价:RMB 10,120,000
中国嘉德2021春季拍卖会
梅瓶在清代主要作为陈设之用,也有少数用作插花之器。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郎世宁所绘的《午瑞图》中,描绘的就是端午时节,一丛盛开的石榴花和蜀葵花,配着蒲草叶插于青瓷梅瓶中。
清乾隆洒蓝釉描金御题诗文堆塑粉彩荷花连瓷仿黑漆描金座梅瓶式大壁瓶更是特立独行。
它将堆塑、镂空、雕刻、贴花等工艺融于一体,更是高达51.3厘米,是一件梅瓶样式的大壁瓶,其背面平切,并设有方孔及穿绳小圆孔,可掛于墙面、轿内或床沿等处。
Lot 3172
清乾隆 洒蓝釉描金御题诗文堆塑粉彩荷花连瓷仿黑漆描金座梅瓶式大壁瓶
H51.3cm
成交价:RMB 10,350,000
中国嘉德2021春季拍卖会
乾隆对壁瓶可谓是情有独钟,在三希堂内就挂有不少壁瓶,更会为壁瓶配诗,如《紫地开光花卉壁瓶》:
“官汝称名品,新瓶制更嘉。随行供啸咏,沿路撷芳华。挂处轻车称,簪来野卉斜。红尘安得近,香籁度帏纱。”
梅瓶的发展过程,其实是从一件实用器逐渐演变成艺术品的过程。
经各代匠人根据自身工艺特点,功能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终成为集内涵与造型审美于一身,又能反映历史价值及文化意义的经典瓷器器型。
中国嘉德联系方式(滑动查阅)
文章转发自中国嘉德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