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联拍在线全球拍卖App”
艺术品多业态交易与服务平台
上周,我们对奥地利头部拍行Galerie Zacke『中国艺术集珍』专场拍卖会中部分精彩拍品进行了推荐,详情请点击《从馆藏到明星艺廊旧藏,Galerie Zacke 带来了哪些收藏机会?》
今天,小编将侧重介绍本场拍卖中具有显赫来源与传递记录的重要拍品,当中包括John Sparks、Arthur M. Sackler、James、Marilynn Alsdorf、Robert Kleiner、The Albright-Knox Gallery、Ann Getty、Edward A. Parry、Marcus Ezekiel、Tuyet Nguyet、Robert Youngman、Roger Moss 以及 Charlotte Horstmann 等知名藏家及艺术商旧藏。
Galerie Zacke 提供了出版物、保险清单、藏家说明、旧发票、科学检测报告等详细资料,为这些拍品的来源提供了明确且全面的信息。来源:伦敦Bluett & Sons艺廊,约 1960 年或更早。伦敦私人收藏,购于上述艺廊,保存至今。1.Bluett & Sons 是中国艺术品的重要经销商,艺廊由 Leonard 与 Edgar Bluett 兄弟共同创立,后来由 Leonard 的儿子 Roger Bluett 继承。2.此拍品可在1977年3月的一份保险文件中找到。随附一份两页的清单副本,当时写着 “Chueh”, 价格为 GBP 2,500 (相当于现在的 GBP 40,000-60,000 ), 单子上都写着藏品的最高价格。随附一份 Bluett & Sons 艺廊的 Brian Morgan 写的信,时间为1977年3月22日。Morgan 回复爵的持有人关于保险最新估价,“cannot remember [the present lot] well enough after the lapse of years”(多年后记不清)并问是否可以买回来。这表明购买应该是在 1977 年之前至少 10-15 年前进行的,表明购买日期为 1960年前后。此器圆腹,一侧的口部前端有流——倒酒的流槽,后部尖状尾,流与口之间有立柱,腹部一旁有把手,杯腹一侧有鋬,呈兽头衔环状,下有三个锥状长足。三足高大细长外撇,刀状。颈部蕉叶纹,流下雷纹地蕉叶纹,腹部饕餮纹,把手一侧的腹部有两个字符,可能为家族标记,整体器形线条流畅。爵在商朝仪式中至关重要,它们是商墓中发现的数量最多的器皿之一,用于加热和倒酒,也可能用于饮用酒。本拍品是一件很独特的爵。与后世的不同之处在于有氏族印记,纹饰清晰,流和颈部下饰有蕉叶纹,刀形腿更高更锋利。一般来说,后来的类型通常比此拍品更小,而且精致得多。在妇好墓中发现了类似的器皿,表明其时间为安阳时代(公元前 1300-1050 年)末。见Robert W. Bagley, Shang Ritual Bronzes in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 第1册, The Arthur M. Sackler Foundation, Washington, D.C., 1987, 第182页,图12.1, 以及第185页, 图13。此类爵相比于后来的如佳士得或苏富比2000年之后的拍品,保存完好,十分珍贵。本拍品随附一份 Bluett & Sons 艺廊Brian Morgan 所写信件Brian Morgan (左侧)和 Roger Bluett (右侧)在Bluett & Sons 画廊,1977年
来源:纽约苏富比 1983年12月7日 lot 49;纽约私人收藏,购于上述拍卖;纽约佳士得 1992年6月 4日 lot 179;加拿大私人收藏,购于上述拍卖;纽约苏富比 2002年3月20日 lot 18;一位知名收藏家,购于上述拍卖。饕餮纹青铜瓿,圆腹,敛口,圈足上有三个方形孔,流行于商早期至商晚期前段,为古代盛酒器。中央清晰可见三个饕餮纹,饕餮一对炯炯有神、不怒自威的巨目;其下方是夔龙纹;整器以雷纹为地。本瓿以体型大、造型庄重而著称,是商代下半叶(公元前 约1600-1046 年)青铜器皿的典范。受新石器时代陶瓷原型的启发,这种器皿出现在二里岗期末期(约公元前 1500-1300 年),用作祭祀礼器,消失于西周初年(约公元前 1046-771 年)。
来源:加拿大蒙特利尔 Clyde Kwok 收藏;蒙特利尔 Karl Alexander Plath (1939-2020) ,购于上述收藏,保存在同一家族至今。平口,短颈,腹圆润,腹上饰板耳,底承三乳丁足。全器造型规整,铜质精纯,通体以洒金为饰,疏密分布,错落有致,尽显内敛沉静之韵。另一件“珍舍永宝“款洒金炉,见伦敦苏富比2021年11月3日 lot 165。Karl Alexander Plath (左图)出生于德国,21 岁时移居加拿大,并在此建立了两家生产电信和飞机发动机零件的公司。1964年,Plath 与 Concordia 大学的 Clyde Kwok 教授(右图)成为朋友。2005 年,Plath 收购了 Clyde Kwok 的中国青铜器收藏。根据 Plath 家族的说法,此件拍品此前来自于一个旧上海家族的收藏。
铜炉圆柱形,三兽首足。炉壁中部祥云纹地,鎏金雕飞翔仙鹤与如意祥云,姿态丰富。炉底篆书“云间胡文明制”。Ake Virgin (最右侧)与其家人(拍摄于1955年)。Ake Virgin(1891-1978)是一位瑞典土木工程师,他对中国艺术,尤其是早期青铜器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于1940至1970年代间构建了自己的藏品体系。Ake Virgin是斯德哥尔摩东亚美术馆馆友协会非常活跃的成员,并与著名的瑞典学者(如 Bernhard Karlgren 教授和 Orvar Karlbeck)有过多次讨论交流。随附一份 Ake Virgin 手写注释副本,将此炉款识与另一件胡文明款进行比较。
庄严、大气、饱满的佛陀头像,面部略显丰腴。眼睛细长,拱形的眉毛,与形成与鼻脊形成了和谐的曲线。眉间白毫,以及盘到头上的高高发髻,表现出唐代佛像经典风格。René Vittoz(1904-1992)瑞士罗曼语学者、法语和艺术史教师。他撰写了《Essai sur les Conditions de la Poesie Pure》等书籍,并编著有戏剧《L'ivresse de Noé》(诺亚的醉酒)。他同时也是一位画家,并且是具有十足热情的亚洲与欧洲艺术品收藏家。在其去世后,他的多件藏品上拍佳士得。图中展示架最上方为此件唐代大理石佛头。
出版:维也纳 Zacke 艺廊 《佛教及印度教造像》,1985年 (描述为明代中期)。来源:维也纳私人收藏,1985年购于 Zacke 艺廊。底部可见艺廊标签“Foto 285/12”,自此保存在同一家族至今。观音呈坐姿,顶严梳髻,上承宝珠,辫发横垂两肩。头戴花冠,花冠正面中央安化佛。高额宽广,双目下视,双唇轻抿,嘴角微扬,面容庄严慈悲。上半身披通肩天衣,颈胸垂挂璎珞,衣褶流畅自然,褶镌刻缠枝花卉纹,并饰连珠纹。观音左臂内屈,悬空置于腰脐,掌心向上,手托净瓶。右臂高举当胸,拇指与中指并撚持杨枝。下半身内著高腰长裙,裙缘垂地,结跏趺坐,具有超凡脱俗与高雅圣洁的崇高丰姿。出版:维也纳 Zacke 艺廊 《佛教及印度教造像》
出版:Weltkunst(世界艺术), 1931年2月15日,第5册, 图 7, 第 8页 (与另外两件来自宋代的罗汉像,一共为八罗汉)。来源:柏林 Theodor Bohlken 收藏,1931年。德国 Bernried 的Georg L. Hartl 收藏,萨尔斯堡的私人收藏,购于上述收藏。精雕细刻,罗汉以从容的姿态坐在石座上,右手攥在胸前,左手搭在膝上,左肩披着宽松的天衣,袒右肩,露出嶙峋身体,石膏浮雕花卉纹。沉静的脸庞,眼皮微垂,皱纹沟壑,嘴巴微开。Theodor Bohlken(1851-1954)曾是 20 世纪上半叶著名的中国艺术品经销商。其商铺的第一层售卖茶叶,上面三层陈列著从魏到明的佛教雕塑、从汉代到晚清的中国陶瓷,以及日本的艺术品。其客户主要是出差到柏林的私人收藏家。在科隆的东亚艺术博物馆和柏林的亚洲艺术博物馆中都有来自 Bohlken 的物品。出版:Weltkunst(世界艺术),1931年2月15日。
来源:比利时安特卫普 Dr. J. Macken 收藏。备注:随附一份亚洲艺术艺廊 Galerie de Ruimte Marcel Nies 签名的证书,收件人为 Dr. J. Macken,确认了其制作时期。呈三区姿势,右手握金刚杵,左手握莲茎,在肘部形成一个小圈。他那透明的长袍被一条缀满了珠饰的腰带系着。金刚萨陲面容安详,眼睛呈杏仁状,优雅的眉毛,眉间白毫,丰满的嘴唇,脸庞两侧是修长且突出的耳垂。公元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叶,西王、译者仁钦桑波、印度圣贤阿底峡等第二次在西藏传播佛教,此时期的青铜造像极为罕见。这个例子因其存在和造型引人注目,而且尺寸硕大,极具有冲击力。Marcel Nies 是比利时艺术专家和经销商,专营东南亚、印度和喜马拉雅地区的重要艺术品。他自1975年开始为全球众多协会提供建议。除了在他的画廊所举办的年度展览外,Marcel Nies 参加 TEFAF Maastricht 已有 30 多年,展示他收藏中的精品。他也为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德国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伦敦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博物馆等诸多重要博物馆提供艺术品。本拍品随附的一份来自亚洲艺术艺廊Galerie de Ruimte 由 Marcel Nies 签名的证书
尺寸:高 27.5 厘米 (不含底座),总 32 厘米来源:Klaus Clausmeyer 收藏,在同一家族保存至今。元君面容慈祥,头戴精美的凤凰头饰,双手捧著一块圭,身着一件飘逸长袍,花边细节精美,胸前与肩部饰有如意形饰物。Klaus Clausmeyer(1887-1968)曾是一位德国画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困于比利时,机缘巧合,一尊佛头滚至他的脚边,启发了他对佛教艺术的收集。他后来把收藏的重点放在了非洲和大洋洲的艺术品上。如今,其大部分藏品入藏科隆 Rautenstrauch-Joest 博物馆。上图所示为 Klaus Clausmeyer 的画作,其中前排左侧为此拍品。
Lot 403 尼泊尔马拉王朝后期三国鼎立时期罕见鎏金铜燃灯佛
来源:纽约 J. J. Klejman,1974年前;纽约苏富比 Sotheby’s Parke-Bernet,1974年10月26日 Lot 4;纽约私人藏家,购于上述拍卖行。备注:John J. Klejman(1906-1995)曾是知名的波兰裔美国藏家和经销商,1950年在纽约成立了 Klejman Gallery 艺廊。精美铸造燃灯佛成三摩地冥想状态,佛祖左手饰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身披半肩式过膝大褂,裙褂上簪刻纹路精细,裙摆自然舒展。面容安详,眼睑下垂,眉毛微微拱起,眉间白毫,两侧是长长的耳垂,佩戴着精致的耳环。头戴五叶冠,头发成螺髻。
来源:北京 W. F. Collins (1865-1948) 上尉。伦敦 Bluett & Sons 艺廊,1926年5月26日。伦敦 Parry Collection 中国艺术收藏,购于上述艺廊并保存至今。1.底部可见收藏老标签“341”,Bluett & Sons 的标签局部被遮盖。2.随附 Bluett & Sons 艺廊出具的盖章发票副本,时间为1926年5月26日,收件人地址为 “E. A. Parry, Esq.”。发票上注明此拍品为明代。3.Collins 上尉在1925年2月至198年1月期间曾是 Bluett 在中国的主要供应商。他还在1920年代至1940年代期间向 John Sparks 和伦敦以及巴黎的其他经销商出售艺术品。剔红碗撇口,直壁深腹,大气端庄,通体髹红漆。外壁锦地剔红装饰狩猎场景,山石松树掩映。蒙古服饰人物骑于马上手持兵器围猎,为首之人立于马上持戟杀狼,一人持鞭催马。马匹身姿矫健,四足腾空。猎手神情严肃,对猎物志在必得。整器风格古朴雅致,乃明代剔红典雅之作。描绘狩猎场景的漆碗极为罕见。明初皇帝继承了元代蒙古人的狩猎传统并将其视为军事实力和国家权威的标志。但到了明中后期,文人将狩猎视为国家政治的昏庸,因此出现了激烈的对抗,明朝皇帝和文人集团之间争夺统治权。根据明清时期文字记载,周柱制百宝嵌,有嵌于硬木、嵌于漆器两种,当时人称“周制”。他能够巧妙利用宝石与其他材料本身的特殊性,创作了很多生动的场面,他的技术被称为“吴中绝技”,清代阮葵生《茶余客话》记:“周柱治镶嵌……名闻朝野,信今传后无疑也。”Parry 收藏是英国重要的御制珐琅器、漆器、瓷器和玉器私人收藏。1919年,贸易法大律师 Edward Arthur Parry(1879-1946)和他的妻子 Angela Parry(原姓 Scully,1879-1977)开启此系列藏品的积累,他们有六件藏品曾在国际中国艺术展览会上展出,证明了其收藏的极高品质。Parry 收藏已经在该家族传承了三代人,其中许多藏品都是从著名的伦敦经销商 Spink & Bluett's 那里购得。
本拍品随附 Bluett & Sons 艺廊出具的盖章发票副本
来源:Mee-Din 与 Robert W. Moore 中国漆器收藏。方盒盖剔红雕刻人物场景,近处一文士拄著拐杖过桥,从仆挑着雨伞和行李箱紧随之后,周围杨柳依依,树木岩石环绕,桥下锦地纹描绘水波。对岸亭子内站着一人观望着岸这边,他身后有一个大屏风和家具。Robert W. Moore (右侧)是加州著名的中国和韩国艺术收藏家,他的收藏热情始于 1950 年代。当时他在美国军队服役并驻扎在韩国。回到美国后,他开始收藏韩国和中国的艺术品,尤其是漆器,在之后几十年里,他成为了一位知识渊博、眼光敏锐、影响深远的收藏家。
来源:Ann 及 Gordon Getty 收藏,编号 1994-182(根据底部标签)。伦敦 Spink and Son 艺廊,1994年。Plesch玻璃艺术品收藏,编号 Gu-30A,购于上述艺廊。纽约苏富比 Important Chinese Art 2018年3月21日 lot 662, 售价USD 16,250。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个研究机构收藏,购于苏富比。直口,长颈,鼓腹,造型秀巧,不透明的钴蓝色玻璃泛着浅色的漩涡纹理。Peter 与 Traudi Plesch 二人都是遭受纳粹迫害的难民。Peter Plesch 在遇到 Traudi 时已是一位资深收藏家。他的外叔祖弗里茨·冯·甘斯(Fritz von Gans)对 Peter 影响深远,并且将自己的文物收藏留给了柏林皇家普鲁士博物馆。然而,在以色列度蜜月时,Traudi 被中国古代琉璃的魅力所吸引,因此激发了一次新的收藏冒险之旅。他们购买藏品的一个标准就是:虽然喜好不同,但Peter与Traudi Plesch必须在藏品的购买选择上达成共识。因此,他们的藏品在四十年来被缓慢却明智地构建著,后来逐渐扩展到玉器和古代青铜器,这使得他们所拥有的藏品不仅优美珍贵,同时也颇具有学术意义。
来源:美国俄亥俄州Akron Art Museum美术馆,编号 AAI 69.1 (见底部),于 1990 年代退出收藏。纽约私人收藏,购自上述美术馆。颈部长且直,圆腹,圈足稍外撇。料器半透明,呈深琥珀色。Akron Art Museum 美术馆于1922年2月1日作为 Akron 艺术学院首次开放。
来源:旧金山 Virginia Frizzell 艺廊,1973年4月18日。新泽西 Mohawk Gallery 艺廊,购于上述艺廊;纽约私人收藏,购于上述艺廊,保存至今。1.背面有三个老标签,分别注明 ‘52’, ‘3368’, 与 ‘CB 147’。2.随附原始 Virginia Frizzell 发票 ,时间为1973年4月18日,此拍品为 ‘#52 Fish’,而 Mohawk Gallery 是顾客的发票复印件。3.随附私人藏家手写注释复印件,注明收藏编号为 52,材料为和田玉,购于1973年4月18日,GIA 报告编号为 669550, 并此拍品的两张柯达照片。佩身扁平,鱼形,翘嘴,嘴里衔著一枝树枝,边缘薄削,背鳍镂空穿孔用以悬挂,鱼肚有第二个悬挂孔。鱼眼大而圆,鱼身表面有三角纹装饰。青绿色调的半透明玉料,带有大量的赤褐色和黑色斑点。本拍品随附私人藏家手写注释复印件(左),以及原始 Virginia Frizzell 发票(右)
随附由 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 提供给 Mohawk Gallery 的报告
出版:Una Pope-Hennessy,Early Chinese Jades(中国早期玉器),伦敦,1923年,pl. XXXIII, 图2。来源:Professor J. Norman Collie收藏。伦敦苏富比1943年4月 9日lot 303;Henry Tozer 购于上述拍卖;伦敦苏富比1960年7月26日lot 118;Victor Ezekiel 购于上述拍卖。
1.Professor John Norman Collie(1859-1942)曾是一位英国科学家、登山冒险家。2.Henry Tozer 是一位亚洲艺术的爱好者。他的收藏中有唐代陶器、早期中国青铜器、晚期瓷器、玉雕和日本版画。1942-1958 年间,他曾是 Bluett 艺廊的常客。玉料被雕刻成一片叶子,中间有一个椭圆形的穿孔,一只大螭龙,尾巴分叉,耳朵呈漏斗状,大大的眼睛在叶子上攀爬并缠绕穿过穿孔,望向正趴在叶子边缘的幼崽 。半透明的石料呈灰色调,带有浅棕色的斑块以及黑色的纹理和斑点。Una Pope-Hennessy 在她1923年出版的《Early Chinese Jades》一书中认为此挂件应为唐代或更早。Norman Collie(图左)与 Victor Ezekiel(图右)出版:Una Pope-Hennessy,《Early Chinese Jades》(中国早期玉器)
出版:Roger Keverne, Fine and Rare Chinese Works of Art and Ceramics - Winter Exhibition, London, 2011, no. 95. 展览价格单上显示了此拍品当时的价格,鉴于展览价格单上的价格是拍品的最低价格,因此可以推断这拍品的价格应该高于GBP 100,000。来源:意大利米兰知名私人收藏;米兰苏富比2010年10月19日 lot 31, 售价EUR 63,150 - EUR 77,960(换算成今日欧元价值);Roger Keverne 私人收藏,购于上述艺廊。备注:Roger Keverne 曾担任伦敦亚洲艺术协会主席和 BADA 总裁。他在 Spink & Son 开始了他50年的职业生涯,年仅28岁就成为亚洲部门的负责人。他于1992年离开 Spink,与他的妻子和商业伙伴 Miranda Clarke 在伦敦 Mayfair 成立了自己的艺廊 ,最终于2020年6月关闭。精美镂雕山岩下桃树旁立着寿老和他的侍从和一只鹿。桃树上硕果累累,两只蝙蝠飞舞,寿老左手持桃,右手持杖,他标志性的额头被技艺高超的玉匠打磨得极其润泽。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曾要求玉雕山子、山水牌匾、画板,都应藉鉴名家画作。本拍品清楚地体现了这一理念。玉是一种自古以来就象征着长寿和不朽。因此,它是一种特别适合用来雕刻道教仙人以及山水的媒介。这件山子的长寿主题非常明显,寿老和结著大桃子的树下的鹿,洞窟巨石的形状和巧妙的分层都有助于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更加体现了神秘和不朽的仙道主题。
尺寸:高 11.8 厘米 (不含底座),总14.5 厘米来源:Ezekiel 收藏,编号 K/32(花插一面可见标签)。Victor Ezekiel 购于1957年11月29日。备注:随附一份 Victor Ezekiel 打字并手写注释的文档副本,上面可见他的购买日期和收藏编号,并将此器描述为 “青白玉花插,雕刻成花状及大小不一的花蕾,5英寸,乾隆,带底座和盒子。”花插主体为一朵初放的玉兰花,花瓣层叠,富有层次感,花口做花插,玉兰花四周雕有几朵大小不一的花蕾花苞。底部透雕成的枝杈盘结,整体色泽由底部的青向上渐次变白,色泽莹润清新。花插整体造型惟妙惟肖,寓意“玉树临风”。Ezekiel 收藏由Marcus Ezekiel(左图)和他的儿子 Victor(右图)创立,他们曾是20世纪上半叶伦敦的中国艺术收藏形成及稳定时期的两位领军人物,同时也是东方陶瓷学会早期重要成员。本拍品随附一份 Victor Ezekiel打字并手写注释的文档副本
来源:德国北部私人收藏,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在同一家族保存至今。老标签“50/0219”,用棕色墨水所写。口细而颈短,丰肩,下收、圈足的立式。瓶至胸部,施白色化妆土,浅雕花卉卷叶纹,边缘变薄,肩部以下至足部有略微不均匀的线条。边缘和凹陷的底部露浅黄色胎。
备注:随附一封在瓶中找到的注明为1938年8月20日手写的信。信是用葡萄牙语写的,大致可以翻译成“玛丽亚·爱丽丝!我需要你帮我一个大忙。由于正在建楼,我很遗憾他们打破了这个瓶子。它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了,这是塞莱斯特(Celeste)送给她父亲的礼物,感谢他帮助她的堂兄菲洛门那(Filomena)。非常感谢,施韦斯特·玛莎,里斯本,1928年8月20日”。蒜头形口,缠枝花纹;棱线内凹,溜肩,圆形腹,采用凹凸棱线相间装饰,圈足。瓶身施明亮的珐琅并金彩,描绘盛开的菊花花束,线条流畅。
来源:根据底座标签显示为 Madame Florine Langweil (1861-1958)收藏。Yves Montand 可能购于上述收藏,保存至今。寿老坐在仙鹿上,右手拿着桃,左手拿着如意,穿着宽袖长袍。脚边卧著一只小鹤和龟,仙鹿杏仁状眼睛,戴着一个有铃铛的项圈。寿老额头宽大,长耳垂,笑容盈盈。长袍和仙鹿上覆盖着松石绿与黄色釉,其他部位没有上釉。Yves Montand(1921-1999)曾是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法国演员和歌手。原名 Ivo Livi,出生于托斯卡纳,1923 年全家因法西斯政权离开意大利,在法国马赛长大。1944年,他在巴黎被 édith Piaf 发现,并参与了她的表演。Montand 获得了国际范围内的认可,并出演了许多电影。图为 Montand 与玛丽莲·梦露的合影。
尺寸:画面51 x 38.5 厘米,总113 x 72 厘米来源:Herbert V. Guenther 私人收藏,受赠于不丹国王,自此保存于同一家族。愤怒相护法神双脚踩在恶魔上,身后有燃烧的火焰光背,手里拿着嘎巴啦碗和匕首。在他的前臂上托著一根甘地棒。在他上方坐着释迦牟尼佛,两侧是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和一位佛教大师,在他下方是其他神像,包括吉祥天母和白哈尔神,并有款识。HerbertVighnantaka Guenther(1917-2006)是一位德国佛教哲学家和学者,他于1950 年移居印度,并在那里生活和教书直到1964年。1958年至1963年间,他前往瓦拉纳西的梵文大学担任比较哲学和佛教研究系主任。Guenther 有幸与许多著名的西藏和蒙古喇嘛一起学习,甚至拜见了第三代不丹国王晋美·多吉,并从他那里受赠了唐卡作为礼物。
来源:Arthur Huc(1854-1932)收藏。Marcel Huc 继承,自此保存在同一家族至今。1.1954年,图卢兹法院法警 L. Magniette 奉命对 Marcel Huc 从其父亲 Arthur Huc 继承的收藏品进行完整目录汇编,即所谓的“Inventaire Huc”。此拍品也在当时列出的收藏清单中“ Serie de vingt deuxtêtesen terre-cuite。GANDHARA”(二十二个陶土头像系列,健陀罗)。随附清单和封面副本。2.随附2017年6月30日出具的 Certificat d’exportation pour un bien culturel 证书,编号 185465。药叉女双腿交叉站立在刻有玫瑰花纹的方形底座上,左手支撑腰部,穿着精致的百褶纱丽,缀有串珠,宁静的脸庞,杏仁状的眼睛,丰满的嘴唇 ,脸部两侧为戴着花朵耳环的细长耳垂,卷发。Arthur Huc 不仅是法国图卢兹报纸 La Dépêchedu Midi 的主编,也是一位出色的艺术评论家,以及 Henri de Toulouse- Lautrec 等艺术家的早期赞助人。Arthur Huc 同时是一位热衷于亚洲艺术的收藏家,他的热情源于他的传奇祖先 évariste Régis Huc,中文名为古伯察(1813-1860),是法国天主教神父和旅行作家,在他的《鞑靼西藏旅行记》书中描述了他在清朝的游历以及对蒙古尤其是当时几乎鲜为人知的西藏叙述。本拍品随附 Certificat d’exportation pour un bien culturel 证书
来源:伦敦私人收藏;伦敦苏富比 Important Chinese Art 2016年11月9日 lot 279, 估价 GBP 6,000-8,000;匈牙利私人收藏,购于上述收藏。无量寿佛结跏趺坐于双层莲座上,手结禅定印平行叠放在双膝上,头戴宝冠,身披长袍,散散地垂落在他交叉的腿上。肩上和手臂上挂著一条装饰着精美珠宝的飘带。无量寿佛脸上表情慈祥,发髻高耸,头戴宝冠。造像健壮的躰貌和宽阔的莲叶是十四世纪西藏造像的特征,由原住民内瓦尔人制作。
尺寸:含盖高 68 毫米 颈部直径 17 毫米 嘴部 9 毫米来源:美国伊利伊诺州伊凡斯顿 Halim Time & Glass Museum 美术馆收藏。直颈,椭圆形侧面,短圈足。瓶身两侧精雕细刻各一朵大锦葵花,边缘卷曲,两侧为辅耳和环柄,颈部蕉叶纹,足部上方有莲纹。透明玻璃呈低调而充满活力的深蓝色调,边沿和细节十分精美整齐。圈足内四字“乾隆御制“款。位于伊利伊诺州伊凡斯顿的 Halim Time & Glass Museum 美术馆于2017年开放,展示了1170多件玻璃及时计艺术品。这个美术馆由 Cameel 及 Hoda Halim 创立,同时也展出 Louis Comfort Tiffany 的作品。
来源:塞尔维亚诺维萨德 Alexander Popov 私人收藏,购于1900-1920间。绣蓝地纳纱金线九龙纹,其中一对金龙戏珠,而其他七条则各抓一枚火珠于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