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季的伊斯兰世界及印度艺术拍卖会涵盖逾千年艺术作品,其中三件拍品特别能展示中华美学对中亚以至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影响。此次拍卖将于 3 月 30 日在伦敦苏富比举行。
三件拍品当中,最早为一件珍罕难得的银局部鎏金粟特杯,可追溯至七或八世纪。该杯与希腊世界和萨珊王朝有关,带有多种中亚纹饰图案,从中亦可见中国艺术影响,展示七、八世纪粟特贸易发展带来的艺术品图案和形式发展。
本杯中心开光之内纹饰繁复精致,衬珍珠地,后者见于唐代同期金属器,可比较美国华盛顿特区弗里尔美术馆一例(馆藏编号inv. no. F1930.51)。
另一焦点拍品是一件出自明代正德朝的珍稀青花罐。正德帝1505 年年少登位,朝政多由朝廷大臣、太监等定,朝廷当中穆斯林者甚众。
明正德 青花阿拉伯文罐
《大明正德年制》款
高 31.5 公分
估价:60,000-80,000 英镑
一小组青花瓷器,制于正德朝,饰阿拉伯文,亦有饰波斯文作例,全部带六字双圈款,相信乃由监管御窑之朝廷穆斯林太监下令制作。此组器器身阿拉伯文多数与宗教信仰有关,摘自可兰经。本罐尺寸甚为鲜见,最接近一例尺寸较小,高25公分,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喜爱中国瓷器,在伊斯坦堡托普卡帕宫博物馆拥有中国以外最大的中国瓷器收藏。
十八世纪早期 阿拉伯文瓷盌
高 6.5 公分;直径 15 公分
估价:4,000-6,000 英镑
本盌小巧精致,制于十八世纪,为穆斯林市场而制。土耳其伊斯坦堡托普卡帕宫博物馆收藏一组七间相近瓷盌,尺寸与本品相同,阿拉伯文亦相近(藏馆编号TKS 15/5482、5484-85、5487、 5494 及5496),故此可推断本盌或为土耳其市场而制。
点击「阅读原文」(READ MORE)关注拍卖
文章转发自苏富比亚洲,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