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21年秋季拍卖会
中国书画
拍卖时间:
12月3日(周五)
09:30琳琅集—中国书画(一)(A)
16:00六朝艺宴—新金陵六家集萃(A)
18:30纵横—名人法书墨迹(A)
19:30中国书画夜场(A)
12月4日(周六)
09:30四海集珍—中国书画(二)(B)
13:30散珍集成—中国书画(三)(B)
19:00笔墨今时—当代水墨专场(B)
拍卖地点:
北京国贸大酒店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号)
婉若银钩起
漂似惊鸾飞
点墨成书泼作画
万千浮现
赏之,品之
怡然,亦然
书画之作素为收藏的大项,四海之内名作如林,名家大师纷至沓来,本次中国书画四海集珍,最大的亮点是推出“同一上款人”、“同一藏家”专题,作品来源清晰,品相良好,其中不乏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林风眠等名家的作品。“同一上款人”专题在前期的表现十分给力,本期的拍品更为丰富多元,同样值得期待。
顿立夫旧藏中国书画
顿立夫,(1906—1988)名群,字立夫,又字历夫, 晚号惬叟,河北涿县人。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王福庵的徒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首任印鉴的制作者。
估价:RMB 280,000-380,000
【说明】Lot3648-Lot3660 顿立夫先生上款及旧藏。
Lot3657
田世光 1916-1999仙猿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36×67 cm 约8.2平尺
估价:RMB 280,000-380,000
【说明】Lot3648-Lot3660 顿立夫先生上款及旧藏。
Lot3648
程十发 小憩图
镜心 设色纸本
33.5×46 cm 约1.4平尺
估价:RMB40,000-60,000
【说明】Lot3648-Lot3660 顿立夫先生上款及旧藏。
Lot 3655
董寿平 红梅
镜心 设色纸本
48×56 cm 约2.4平尺
估价:RMB100,000-150,000
【说明】Lot3648-Lot3660 顿立夫先生上款及旧藏。
中国工艺品公司旧藏
据藏家介绍,本专题作品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购自中国工艺品公司(现中国工艺集团)在香港的华萃公司。中国工艺品公司在八十年代初期于香港成立华艺、华萃两家分公司,专业从事工艺品、艺术品的出口贸易。
与《中国书画夜场》LOT3512潘天寿《幽石双禽》为同一藏家,敬请关注。
Lot3663
黎雄才 1910-2001松瀑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87年作
67×43 cm 约2.6平尺
估价:RMB 80,000-120,000
【说明】Lot3663-Lot3671中国工艺品公司旧藏。
Lot3666
李苦禅 1899-1983远瞩
镜心 设色纸本 1978年作
67×133 cm 约8平尺
估价:RMB 280,000-380,000
【说明】Lot3663-Lot3671中国工艺品公司旧藏。
齐白石评价:「李苦禅学吾不似吾」,「昔人学道有言一而知十者,不能知二者,学画亦然。劣天分者见任何些数而一不能焉!愚者见一下如无一。苦禅之学余而能焉,见一而能二也。」
Lot3668
赵朴初 1907-2000行书七言诗
立轴 水墨纸本 1975年作
71×47 cm 约3平尺
估价:RMB 80,000-120,000
【说明】Lot3663-Lot3671中国工艺品公司旧藏。
Lot3670
张大千 1899-1983山阴题壁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02×42 cm 约3.9平尺
估价:RMB 480,000-680,000
【说明】Lot3663-Lot3671中国工艺品公司旧藏。
Lot3671
张大千 1899-1983水殿暗香
镜心 设色纸本 1978年作
36×85 cm 约2.8平尺
估价:RMB 480,000-680,000
【说明】
1.上款人金鑑年,1926年出生,曾任台北荣民总医院内科部内分泌新陈代谢科主任,蒋经国先生私人医生。
2.Lot3663-Lot3671中国工艺品公司旧藏。
徐悲鸿在《张大千画集》序中说:「大千代表山水作家,其清丽雅逸之笔,实令人神往。」张大千以擅长画荷花著称,素有「古今画荷的登峰造极」之誉,在众多花卉题材中,张大千偏爱荷花。
张大千早年画荷花,画法多以明代画家徐渭画法为多,中年时是半工半写者多,到了晚年最擅长以泼彩半抽象手法来画荷花。并在张大千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使"大千荷"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荷花也是张大千绘画的重要题材。他曾画荷花送给领袖和政府要员,如他曾送予毛泽东、于右任的就是荷花。张大千曾有一幅《荷花图》经何香凝女士之手赠给毛泽东主席,表示出他对毛泽东的倾慕和敬意,藏于北京中南海的毛泽东故居,著录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故居藏书画家赠品集》中。
在中国人物画史上,描绘高逸之士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母题。历代画家钟爱描绘古代品行高尚之士,以反映其超凡脱俗的气质和高雅的生活情趣,张大千也不例外。张大千的人物画以工笔居多,早年多取法明清诸家笔意,后落脚于敦煌的供养人物,于其中汲取了六朝和隋唐人物画的创作技法。
画中所绘故事是唐孙过庭《书谱》记载的典故:
后羲之往都,临行题壁。子敬密拭除之,辄书易其处,私为不恶。羲之还,见乃叹曰:「吾去时真大醉也!」敬乃内惭。
王羲之去京都,临行前曾在墙上题字。走后献之悄悄擦掉,题上自己的字,认为写得不错。待羲之回家来,见到后叹息道:「我临走时真是喝得大醉了。」献之这才内心感到很惭愧。
画中人物以淡墨线条浅勾轮廓,运笔注意转折虚实,从而表现出人物和服饰的阴阳凹凸,脸部线条和衣纹褶皱均清晰明显而有律动感。人物面部用淡赭石色烘托,与周围环境气氛统一。纵观全图,其设色鲜雅,用笔绝精,力遵古法,敷然深厚,充满了清逸之气,是张大千画作融入了文人水墨画风而有高雅气息的体现。
Lot 3665
唐云 烂漫
镜心 设色纸本 1977年作
100×59 cm 约5.3平尺
估价:RMB20,000-40,000
【说明】Lot3663-Lot3671中国工艺品公司旧藏。
Lot 3669
范曾 炼丹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87年作
105×63 cm 约6平尺
估价:RMB 180,00-280,000
【说明】Lot3663-Lot3671中国工艺品公司旧藏。
唐振常旧藏中国书画
唐振常一生跨越新闻、文艺、史学三大领域,且均有突出成就,被人誉为「三界通才」。据上海历史学会会长熊月之介绍,唐振常1922年10月7日出身四川成都大户人家,1946年自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先后任职《大公报》和《文汇报》,后在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1977年调入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工作,从事中国近代史和上海史的研究,著有《章太炎吴虞论集》《蔡元培传》《川上集》《半拙斋古今谈》等。在新闻、文学及上海史研究领域取得卓越成果。
Lot3684
关良 1900-1986孙大圣
镜心 设色纸本 1982年作
46×29.5 cm 约1.2平尺
估价:RMB 5,000-10,000
【说明】Lot3684-Lot3702 唐振常先生上款及旧藏。
Lot3687
陆俨少 1909-1993红梅幽石
镜心 设色纸本 1980年作
70×37 cm 约2.3平尺
估价:RMB 5,000-10,000
【说明】Lot3684-Lot3702 唐振常先生上款及旧藏。
Lot3692
饶宗颐 1917-2018篆书五言联
镜心 水墨纸本 1989年作
127×32 cm×2 约3.7平尺(每幅)
估价:RMB 5,000-10,000
【说明】Lot3684-Lot3702 唐振常先生上款及旧藏。
顾启华家藏中国书画作品
顾启华(1895—1980),字季黄,江苏如皋县人,1912年9月考入当时南京的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所学为师范专业,作为第3届本科生于1917年8月毕业,毕业后去盐城、东台、如皋等地方小学及师范学校担任教职。1927年2月,顾启华再次去南京求学,考入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科,经过3年的学习,1930年1月毕业。此后,她再次回到地方家乡,先后在如皋县立公园、东台县立女子完小、如皋县立中学、南淮中学从事管理及教育工作。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如皋县普济小学、丰乐小学、安定小学担任教师,备受好评,积极投身支持国家建设事业,获得当时政府颁发奖状表彰。1958年退休。
Lot3703
吕凤子 1886-1959望月图
镜心 水墨纸本 1988年作
61×38 cm 约2.1平尺
估价:RMB 40,000-60,000
【说明】Lot3703-Lot3713 顾启华先生家藏。
Lot3709
徐悲鸿 1895-1953楷书四言联
镜心 水墨纸本
132×34 cm×2 约4平尺(每幅)
估价:RMB 700,000-900,000
【说明】Lot3703-Lot3713 顾启华先生上款及家藏。
Lot3705
吕凤子 1886-1959出水芙蓉
镜心 设色纸本 1928年作
136×55 cm 约6.7平尺
估价:RMB 100,000-150,000
【说明】Lot3703-Lot3713 顾启华先生家藏。
乐寿斋——曹锟家藏中国书画
京津地区历经数百年历史积淀,大家望族林立,名流辈出。中华民国第五任大总统、北洋枭雄曹锟(1862—1938),一生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看尽世间沈浮。1927年曹锟下野后寓居天津,晚年醉心于书画,常在作品下方署号「乐寿老人」或「渤叟」。曹锟对文化十分重视,其家族成员中,不论男女,均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家族旧藏书画广罗政界闻人、文士学者、艺坛名家以及梨园艺人之丹青墨迹,题材丰富。前贤风仪,于片笺寸牒中尽收眼底。旧藏宋刻孤本《石壁精舍音注唐书详节》,创造2018年古籍善本全球拍卖纪录,尤属难能可贵。
Lot3741
陈少梅、赵松声松鹤益寿
镜框 设色纸本 1941年作
41×30 cm 约1.1平尺
估价:RMB 30,000-50,000
【说明】
1.上款人:严仁统(1908-1993)字六符。幼年师承其叔祖父严范孙先生习书法,后从刘子久先生学习山水画,并得其舅父刘奎龄亲灸。画山水传统功力深厚,融合南北,作风严谨踏实,富有书卷气。随叔祖父严范孙学书,初临柳公权,后学苏东坡,同时从师刘子久、陈少梅攻习山水画。40年代末从师吴玉如学"二王"及米芾,晚年专攻赵孟俯、文徽明。所作法度谨严清丽秀逸。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及在报刊发表,并为博物馆、纪念馆收藏或被碑刻。对津门书画教育事业贡献颇大。
2.Lot3741-Lot3751「乐寿斋」主人旧藏,曹锟家族后人友情提供。
Lot3746
曹锟 1862-1938楷书五言联
镜心 水墨纸本
133×33 cm×2约4平尺(每幅)
估价:RMB 30,000-50,000
【说明】
1.上款人:张学良(1901-2001),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Lot3741-Lot3751「乐寿斋 」主人旧藏,曹锟家族后人友情提供。
刘人杰旧藏中国书画
刘人杰(1939-2020),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擅长中国画,尤擅山水花鸟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先后于广州军区美术组、南方日报社担任美术编辑工作30余年,发表了大量的新闻速写插图和装饰画小品。
Lot3727
黎雄才 1910-2001深谷幽兰
镜心 设色纸本 1989年作
69×136 cm 约8.4平尺
估价:RMB 250,000-350,000
【说明】Lot3727-Lot3730刘人杰旧藏中国书画。
Lot3728
黎雄才、关山月红梅寿石
镜心 设色纸本
68.5×136.5 cm 约8.4平尺
估价:RMB 600,000-800,000
【出版】《南方日报》第一版,1992年农历正月初一。
【说明】Lot3727-Lot3730刘人杰旧藏中国书画。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春天,《南方日报》的编辑拟以名家大作为「迎春」的版面,于是由关山月、黎雄才的学生邀请老师作画。黎雄才欣然应许,他先画好寿石,过一天增添灵芝,然后送去关山月家中,关老画好梅花,放了一天,看看又增补笔墨,两位大师这幅《灵石红梅》,刊登在一九九二年大年初一的《南方日报》,向读者拜年。
孙维勤旧藏中国书画
书画家都是性情中人,能够收获多位书画家的作品相赠,亦可知受赠人的品行为人。
本专题六件书画来自于同一受赠人「维勤」同志,主人公曾在二十世纪下半叶特殊年代里做出了一些自身力所能及「暖心」行为举动,照顾、保护、尊重了六位文艺界的老者—郭沫若、陈半丁、关良、唐云、吴冠中、刘文西,他们在感动之余遂作画及书法相赠,落款处写出受赠人名字「维勤」,借以表示诚挚谢意。今得家属的信任,释出六件书画珍藏,敬请识珍。
Lot3714
郭沫若 1892-1978草书毛泽东词
立轴 水墨纸本 1963年作
65×33 cm 约1.9平尺
估价:RMB 120,000-150,000
【说明】Lot3714-Lot3719 孙维勤上款及旧藏。
Lot3715
吴冠中 1919-2010江南春柳
镜心 设色纸本 1977年作
63×43 cm 约2.4平尺
估价:RMB 600,000-800,000
【说明】Lot3714-Lot3719 孙维勤旧藏。
Lot3723
林风眠 1900-1991春深
镜心 设色纸本
66×66 cm 约3.9平尺
估价:RMB 800,000-1,000,000
【来源】伦敦佳士得1996年12月16日,LOT178。
【说明】香港家族私人收藏
林风眠从20 世纪20 年代即开始风景画的创作,其早期作品不多,具有表现主义的特征;40 年代开始在真实的风景中寻找素材,进行融汇中西画法的实验;50 年代是其风景画的成熟期,运用大量色彩,具有鲜明的形式感。此幅《春深》虽未署年款,应是是画家40—50年代的风格,具有明显的实验特征,但仍然属于林风眠独特的、带有个人体验和心境的风景,没有明清文人画的典型程序,没有严格的布局和皴法,只是一个普通的山林小景,仿佛无意掠过的一个片段印象。
《春深》方形构图,暮色已至,山林阴暗,高大茂盛的树木掩映着几栋房屋房屋构成了画面的主体,近山为靠,远山缥缈,各类物象在局促的空间内层层推远,虚实相间,造成深远的空间感。虽然画面的色调较为沈重,均以重墨和蓝绿颜料绘出,但也营造出一些颇具变化的形式,近处山石的走向,树木的各种形状,远山的轮廓,构成各种直线、曲线的交合,重色调之中的一些点状或线状留白也使画面透气,这种画法来自于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借鉴,也来自于传统的积墨法,渗透了西方艺术的空间构造与画面张力,亦隐含着中国画中虚静简逸的精神本源。
林风眠笔下的风景画与中国的传统山水画迥异,呈现出中西合璧之境。他在艺术形式上吸取了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等西方现代艺术的方法,将空间设置、光色效应、冷暖对比这些塑造方法引入中国画,创造出一种「新风景」,在格局与色调上均独具一格。但是从画作内涵而言,他强调意境深远,又情思无尽,实际上更为契合中国山水画的内在精神。此幅《春深》便可体现林风眠的艺术观念,层次分明的空间,宁静致远的格调,使人如置身于真实山水之中,又有着恰当的距离感,这种奇妙的感受来自于西画与文人画相互融合的化学反应。
Lot3724
林风眠 1900-1991蓝衣仕女
镜心 设色纸本
67.5×67.3 cm 约4.1平尺
估价:RMB 1,200,000-1,500,000
【出版】《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四),第128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2年5月。
【展览】「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四)」,保利艺术博物馆,2012年5月。
【说明】据现藏家所述原藏家直接得自画家本人。
林风眠笔下的仕女,都有着高雅的气质,既古典,又具现代美,不仅寄托着画家的心绪、理想和审美追求,也有着曲折的现实寄寓。一方面,这些娴雅如秋花照水的仕女身上都可以找到林风眠女儿林蒂娜的影子,甚至就是其直接写照;另一方面,这些仕女图其实又是林风眠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外化和折射。
此幅《蓝衣仕女》构图上呈如水月观音盘坐的金字塔大三角形,并赋以西画风格的光感,其绚丽的色彩艳而不俗,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和很强的表现主义色彩。画中一位细眉凤眼的古代仕女坐像,面部正视前方,双手分开,人物的蓝色纱衣加以蓝加白粉平涂,衬衣则用白粉勾出。蓝衣、白衬衣及黑发蓝色耳坠,相得益彰。并与身后静物中的白花黄蕊相呼应,在墨色渲染的黑色背景映衬下,更加突出。整幅笼罩在轻烟细柳般的闲淡优雅之中,却又隐隐有一种寂
寥惆怅之感。
在数十年的探索中,林风眠创造出独特的「林风眠格体」,即绘画几乎都是方纸布阵,构图饱满充实,用西画之格,表现中国画之魂,追求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典型中国式意境。从绘画风格和题材看,此幅可断为林风眠盛期作品。
Lot3722
刘海粟 1896-1994华岳松涛
镜心 设色纸本 1983年作
96×58.5 cm 约5.1平尺
估价:RMB 700,000-1,000,000
【出版】《刘海粟作品选集》第58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8月。
Lot 3721
蒋兆和 1904-1986杜甫行吟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81年作
76×52 cm 约3.6平尺
估价:RMB 80,000-120,000
【说明】周怀民旧藏,作品得自其家属。
Lot3782
溥儒 1896-1963古院暮色
立轴 设色纸本
118×42 cm 约4.5平尺
估价:RMB 600,000-900,000
【出版】
1. 《溥儒书画全集山水篇》第46页,台湾乾隆图书无限公司,1978年。
2. 《清气逸扬—溥心畬逝世50周年纪念专辑》第92页,长流美术馆,2014年。
【展览】
1. 「清气逸扬─溥心畬书画展」,长流美术馆,2014年3月1日—2014年4月6日。
2. 「国宝丹青─张大千溥心畬书画展」,长流美术馆,2016年3月29日—2016年4月17日。
【注】此件作品的交接地点为中国香港,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中国书画部工作人员。
溥儒《古院暮色》,画面绘秋季日暮的古院一角,前景三株古树挺立,寺墙横穿画面,中景处院内空无一人,挺立两株古树挺立,树枝上盘桓着归鸦。用笔劲健简洁爽快,以灵动而具韵律感的线条勾斫寺堂、院墙及古树,谨严刻画树梢细枝、堂顶院墙的砖瓦、墙底砌石,设色清雅,皆用赭石、花青稍加平涂,给人以不愠不躁之感,左上题写「古院莓苔暮色苍,薜萝升树出颓墙。秋风萧瑟归鸦晚,散绮余霞錬夕阳」,诗境即画境,夕阳西下,暮色苍苍,深山古寺,归鸦盘桓。《古院暮色》所画或为溥儒青年时期隐居十余年的北京西郊戒台寺景致。1912-1924十余年间,溥心畬随母两度来此隐居读书,是他一生中最充实而单纯的时光,遂有「西山逸士」别号。他对寺中一草一木、一柱一瓦极为熟悉,总是将其视为自己的第二故居,后来常于诗文或书画中提及西山景物或故事。
Lot3677
徐悲鸿 1895-1953天马行空
镜心 水墨纸本 1947年作
106×53 cm 约5.1平尺
估价:RMB 2,200,000-3,200,000
【展览】「中国近现代十二大家展」,2017年5月10日至5月14日,江苏美术馆陈列馆。
左舜生(1893-1969),谱名学训,别号仲平,湖南长沙人。他与曾琦、李璜并称「曾、左、李」,是中国青年党的党魁,在变幻莫测的民国政坛上叱咤风云、显赫一时;他与李剑农、蒋廷黻齐名,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先驱者之一,著作丰硕,卓然成家;他是「书生略带名士派」,在访问延安的繁忙日程中还提出要去看望江青和丁玲。
1950年,五十六岁的徐悲鸿风光无两。这一年,国立美术学院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任第一任院长。这一年,北京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楷模大会期间,徐悲鸿带领中央美院的教师,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英模人物画像。这一年,绘大幅油画《鲁迅与瞿秋白》,意图反映无产阶级思想的胜利。在艺术事业蓬勃的1950年,他还画下了这一幅立马。这一匹马,透露着国内美术最高学府掌舵人的气度和果决,结构准确,下笔果断,满纸都是作为艺术家的自信。
徐悲鸿在对待中国画的发展上,是希望借由西方绘画改良中国画,即「改良」说。于是徐悲鸿画马和唐代韩干、宋代李公麟有很大差别,他把速写融入中国画的创作当中,使得画面非常有特点:
首先徐悲鸿绘画力求写实,他画马强调骨胳,有骨有肉。徐悲鸿在法国求学时,经常去马场写生,对马的解剖研究极深。他曾写信给刘勃舒说道:「学画最好以造化为师,故写马必以马为师,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用过极长时间的功,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所以徐悲鸿画的马,在马的躯干和头部都可以看到明显的骨胳结构,马腿的关节细节都刻画得十分清晰到位。
其次,徐悲鸿画马追求明暗和体积感,强调焦点透视和高光处理。为了表现马的肌肉,徐悲鸿将西画的光影画法应用到画马上,马的臀部和背部常留有大面积的白,通过明暗来表现马的雄健肌肉,体积感十足,马腿和马头也都有高光留白处理。
第三,徐悲鸿画马讲究透视,此前历史上画马平面的较多,从左到右,而徐悲鸿画马各种角度都有,常有背身马,马头向里,马臀在后,背向观者,这就需要画出透视的效果。
但我们熟知的徐悲鸿所画的马,多是动态的奔马,希望以奔腾的马来唤醒国家独立富强、提振民族精神。此件立马则很是少见,代表着此时徐悲鸿的心理状态的转变,故而更加需要关注。
Lot3683
齐白石 1864-1957觅食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36×33 cm 约4.0平尺
估价:RMB 700,000-1,000,000
【说明】
1.二十世纪美术档案齐白石(三),182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21年。
2.附二十世纪美术作品档案证书。
Lot3680
齐白石 1864-1957蟹 荷花对屏
镜心 水墨/设色纸本
100×34 cm×2 约3.1平尺(每幅)
估价:RMB 2,000,000-2,500,000
【出版】《齐白石作品珍藏卷》第28、77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
1946年8月,徐悲鸿任北平艺专校长,聘请86岁的齐白石为教授。秋,请胡适写传记。为朱屺瞻在《梅花草堂白石印存》写序。
10月16日,北平美术家协会成立,徐悲鸿任会长,齐白石任名誉主席。
同样在10月,中华全国美术会在南京举办齐白石作品展。齐白石由四子齐良迟、护士夏文殊女士陪同乘飞机抵达南京。在南京期间,游玄武湖、鸡鸣寺、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燕子矶、北极阁等名胜,并被蒋介石接见,于右任款待,张道藩拜他为师。
11月初,移展到上海。期间,齐白石会见梅兰芳、付铁年、朱屺瞻。
1947年,40岁的李可染拜的齐白石为师。同年,齐白石绘制此件对屏。
随后,1948年平津战役开始,友人劝齐白石南下,齐白石考虑后决意留在北平。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毛泽东写信向齐白石致意。艾青、沙可夫、江丰到家中看望齐白石。
9月,齐白石为毛泽东刻朱、白两方印,请艾青转交。
此件对屏是在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时期所绘。一屏绘荷花,一屏绘六只螃蟹。荷花清丽,出淤泥而不染;螃蟹佳喻,表示感谢和八方来财。对屏画面清新,布局疏落,笔法老辣,相得益彰,为白石老人存世之佳作。
Lot3674
齐白石 1864-1957紫藤蜜蜂
立轴 设色纸本
109.5×41 cm 约4.0平尺
估价:RMB 1,000,000-1,200,000
【说明】附《20世纪美术作品档案齐白石卷》入编证书。
《紫藤蜜蜂》是白石老人八十四岁时的作品,紫藤是齐白石常画的题材。他喜欢画藤,一是因为其美;二是因为自己会种藤养藤,藤花常引起他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三是因为藉以寄寓,联系自己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并且齐白石曾经制定润格曰:「花卉加虫鸟,每一只加十元,藤萝加蜜蜂,每只加二十元。」后者之所以更有价值,皆因画法独特。
画中枝干用焦墨,用笔拙重,墨色沈郁,紊而不乱,与藤花轻盈秀美形成强烈的对比。花朵则施以鲜明透亮的嫩色,用没骨法点画,淡粉中渗红泛黄,尤显得润泽娇嫩。几只蜜蜂穿插其中,蜂的头和躯干画得很清楚,用浑圆一片淡墨表示翅膀的振动,使蜜蜂在空中飞翔的状态跃然纸上,即形似又神似。藤条苍劲,藤花串串,枝叶纷披,蜂儿吟唱,疏密、聚散、动静十分得宜,画面饱满、舒展而通透,透出浓浓的春意。
Lot3676
黄宾虹 1965-1955夕阳迭嶂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122×47 cm 约5.2平尺
估价:RMB 1,200,000-1,500,000
1937年,北平沦陷,黄宾虹为了表明自己抗日的立场,黄宾虹拒绝和任何日本人来往。
据黄宾虹先生的入室弟子、著名美术史论家王伯敏回忆:「先生所住的石驸马胡同35号的书房,是非常朴素的,或者说是简陋的,书房约有18多平方米,地板是铺砖的,由于住了太久,地砖已高低不平,画桌是一张比较大一点的写字台,一只桌脚还垫在一块木头上,否则就会摇动。桌上有一个用绳子吊挂的台灯,两只书橱堆满了书籍、画册及画纸,也还放着几块寿山石和一块画像砖,南壁挂一轴查士标的水墨山水。先生坐的是一张圆椅,台子上摆着砚台、笔筒、印泥、水池等文具,号曰‘虹庐’,主人并非一般的老者,竟然是我国20世纪的墨神。」
这时,他所执教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已经内迁,黄宾虹已几同失业,羁留北平的他,还要养五口之家。加之深居简出,势必会招致生活的贫困。
苦撑到1940年,日子愈发困顿。最后,黄宾虹不得不把自己珍藏的名画也卖掉,以补生活的燃眉之急。而据《黄宾虹年谱》记载,曾有日本画家荒木石亩登门拜访,黄宾虹以「私人交情再好,没有国家的事情大」为由避而不见。
此作即是1940年所作。在其经历了跌宕起伏的生活磨难,国破家变的改朝换代以后,其绘画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早期清逸淡雅的「白宾虹」风格转变为中晚期浑厚华滋、雄厚浓黑的「黑宾虹」画风。
「黑宾虹」时期黄宾虹在吸取传统艺术审美精神的同时师造化,进行笔墨创新,而「黑宾虹」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其画面中来自自然的生命力逐渐取代了人们所熟谙的明、清以来的旧气息,尤其他晚年的作品呈现出前无古人的风貌。
Lot3810
黄宾虹 1865-1955早秋即事
镜框 设色纸本 1939年作
101×45 cm 约4.1平尺
估价:RMB 700,000-1,000,000
Lot3678
吴昌硕 1844-1927富贵神仙
立轴 设色绢本 1922年作
142×36 cm 约4.6平尺
估价:RMB 700,000-900,000
【说明】此作经吴昌硕曾孙吴超先生鉴定为真迹并题签。
此件《富贵神仙》,作于壬戌年,即1922年,是年,吴昌硕已迈入七十九高龄,艺术创作已达巅峰期,画面中几株红艳的牡丹矗立在两方岩石之上,岩石的下方成斜势排列着一丛碧玉似的水仙。画上方几朵牡丹在树叶的烘托下显得风姿卓越,下方斜列着一簇水仙,清淡、典雅,与红色的牡丹形成对照。在水仙、牡丹的右侧衬托有两方石头,石头造型其肆,弧状的线条与整个画面协调一致,整幅作品头露出一种热烈而又清逸的意蕴。
在设色上,红、绿、白、墨几种颜色统一在一幅画中,十分和谐。以粗笔淡墨点成花叶,以细之墨线勾其叶脉,用笔上的粗与细、淡与浓形成对比。用笔沈重,疾徐有别,疾徐的对比由此产生的笔痕的轨迹,使画面具有动感。水仙作倾斜状,更增加了画面整体的动感。
Lot3679
吴昌硕 1844-1927红梅
立轴 设色纸本 1898年作
135×61 cm 约7.4平尺
估价:RMB 1,000,000-1,200,000
【出版】《吴昌硕作品选》图版8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展览】
1. 「大哉三石-收藏家指定展」,长流美术馆,2021年1月6日——2021年2月7日
2. 「艺来运开 诸事吉祥」,长流美术馆,2019年2月12日——2019年3月2日
【注】此件作品的交接地点为中国香港,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中国书画部工作人员。
Lot3811
吴昌硕 1844-1927芭蕉枇杷图
立轴 设色绢本
117.5×36.5 cm 约3.9平尺
估价:RMB 300,000-400,000
【说明】研石山房旧藏。
Lot3814
吴昌硕 1844-1927竹石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902年作
144.5×78.5 cm 约10.2平尺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Lot3803
张大千 1899-1983修竹仕女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39年作
79×40 cm 约2.8平尺
估价:RMB 300,000-500,000
1934年3月于苏州网师园所作,1952年3月远游阿根廷。5月,返回香港短暂停留,筹划移居南美。为筹措旅费,由徐伯郊牵线,与郑振铎联系,向大陆出售《韩熙载夜宴图》、《潇湘图》、宋人册页等名画。徐悲鸿、叶浅予联名致信劝回大陆,婉辞。此时的藏家应炉先生持画来请张大千再次落款题跋,张大千便写下了「此十八年前所作,应炉仁兄得之为之题记」的题跋。随后张大千迁居阿根廷首都近郊曼多洒,受到阿总统贝隆及夫人接见。
张大千善于绘画美人,也懂得欣赏美人,他能用妙女拈花的笔法,传出女儿的心声,这一点是他的艺术微妙之处。在他的笔下既有优雅的少妇,风华绝代的仙女,也有受了惊吓的贵妃,各种类型、各种情绪美人的风情都被他刻画得细致入微。他曾说:「我在欣赏女人的美的同时,更是在观察这些美丽的女人,以搜求画稿时,比别人更仔细、更留心罢了。」
此作仿元代张渥笔意,张渥字叔厚,以「行云流水描」著称,李公麟后第一人也。此幅线条流畅,全无凝滞,可见大千先生泽古功深耳。仕女是国画里十分常见的描绘对象,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形象十分入画。作为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题材,仕女画在清末民初时期蓬勃发展,无论是题材还是技法,皆有推陈出新。张大千绝对算得上是国画史上最爱画美女图的画家之一,而且所画的美女图都超凡脱俗,就连著名画家于非暗都说:「大千人物,尤以仕女最为画道人赞赏。」
Lot3804
张大千 1899-1983云中漫步
立轴 设色纸本 1934年作
121×49 cm 约5.3平尺
估价:RMB 1,200,000-1,500,000
【出版】《艺海集珍—近现代中国书画作品集第六辑》第24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Lot3805
张大千 1899-1983山水对屏
立轴 设色纸本
138×42 cm×2 约5.2平尺(每幅)
估价:RMB 1,200,000-1,600,000
Lot3673
张大千 1899-1983云山寻幽
立轴 设色纸本 1950年作
86×46 cm 约3.6平尺
估价:RMB 1,200,000-1,500,000
此件《云山寻幽》作于一九五○年,时大千先生侨居印度大吉岭,后辗转印度、香港,经游欧美,游历各方,眼界愈加开阔。他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将早年学习的海派山水画风格相融合,既有着早期海派风格的特点,也有着个人风格面貌的集中体现。
全画以水墨为主,在构图的章法安排,笔墨的疏密浓淡,光影之明暗对比,布局之走向,设色之浓艳亮丽等,无不细心致力,挥洒自如。山峰树石,点夹相参,墨色苍润,淡施青赭。皴法细密,颇得叔明牛毛、解锁皴法神韵。用笔细秀,规整严谨;间以浓重的大点苔,收点睛之效。浓淡干湿合度,沈著的设色使山峰看上去清劲丰润,又不掩勾勒和皴法的笔痕。画中一派世外桃源之景,引人入胜。画面中心处,青山茂林之中,两位高士于茅屋下对坐,实则代表着画家与受画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
在每个不同的时代,书画作品铭记了文人墨客的艺术灵光与心灵追求,以及在被湮没的历史中,他们于作品背后,知交往来的趣事。
以上专场均可通过
“保利拍卖”官方App及“保利拍卖网络平台”微信小程序
观看直播并参与线上同步拍
点击图片观看直播回放
云征集联系方式
文章转发自北京保利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购买使用行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GameFi ik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拍卖行